“啊?……哦!”老阿婆从自我语境里清醒,拿钱找钱。
江宁接过时问:“阿婆,你知道茆村吗?”
“不知道诶,你去查查县志吧,那里也许有。”
江宁驱车去往当地图书馆,找到了宁州县的县志。县志每20年编纂一次,江宁在1979年的记载上面找到茆村的名字,茆村位处卞水山山脉,村名夹杂在众多搬迁的村子里,至于搬迁到哪里了,直到2019年一直没有记载。
茆村就像凭空消失了般。
之后江宁又去了连珠村管辖区内的派出所,查到刘献金的户籍资料:刘献金于1961年出生,2007年病亡,2008年由其女茆七注销户口。
死亡和注销户口之间隔了一年。
江宁问管理户籍档案的工作人员,“病亡的话有医院的死亡证明吗?为什么刘献金的户籍隔了一年才被注销?”
工作人员解释:“当地讲究落地归根,很多老人都不愿意在医院闭眼,况且有的病是急病,在家去世了,后辈做做法事请人拉上山土葬,没什么人会管的。”
包括现在,土葬也是左凭市主要的丧葬方式,不像火葬需要繁琐的手续。
那就是没有死亡证明。
江宁没说话,敛着神情让人摸不清他的思绪。
工作人员又说:“那时不像现在,很多人都没有注销户籍的概念。况且我看刘献金的独女当时也才十七八岁,不懂也正常。”
江宁低眼看着旧户籍本上刘献金和茆七的名字,不同的姓,刘献金也不是已婚身份,是收养关系吗?茆七89年生人,假设99年才被刘献金收养的话,那她十岁前的家庭呢?
江宁抬起眼,问道:“刘献金未婚,和茆七也不同姓,是收养关系吗?那你这边有保存收养手续吗?”
工作人员摇头,“所有的资料都在这了,没有收养手续。而且八九十年代生孩子,很多妇女都是在家生的,上户口也有滞后性,2010年宁州县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还有许多黑户呢,不同姓也不能证明是收养的吧,人家随母姓也无不可啊。”
那时候未婚上户口确实比现在简单,不用做亲子鉴定,收养也不像现在需要门槛和手续。问不出什么了,江宁将资料还给工作人员,道谢离开。
宁州县离龙州县老家很近,江宁看时间还早,便回了一趟老家。
所谓的老家,也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曾经居住的房子被拆掉,建起了小学和市场,陌生极了。
现在中午,小学门口都是接孩子的家长。
交警在学校门口疏通交通,江宁驾车缓慢通过。
最后江宁在市场前停车,下来找到一个已磨到圆滑的石阶,不顾行人的目光在坐在上面。
记得以前前边是一片田地,清明时节会开满黄澄澄的油菜花,他和父亲会在晚饭后散步到这里。
触景伤怀,江宁不由想起父亲失踪前的场景。
第19章 谎言,怎么杀人?
1999年, 江宁十岁,当时龙州县还未实行城改,他家在近郊的镇上。三进的私屋, 前堂坐诊, 后堂住家, 中间是四围的院儿,父亲江然晒了许多他亲自进山采取和炮制的草药。
中医师对中药的品质最为谨慎, 野生草药的药效俱佳,所以江然几乎每天一大早就进山采药,中午回来才开堂问诊。
记得是三月上旬, 江宁放学回家,肚子饿极了,“爸爸!爸爸!有吃的吗?”
从门外喊到门内,前堂没有患者, 江然必定在院子捣鼓他的中草药。
江宁扔下书包, 溜进后院。
江然在院里早就听到江宁的喊声,他刚一出现,江然就朝他招手,“过来。”
“是有好吃的吗?”江宁蹦蹦跳跳地过去。
江然站在几个实木多层晒架旁,衣扣上还系着一个装驱蛇粉的挂包, 可想而知今天看诊的病人多, 忙碌到忘了摘下。
他随手从簸箕里抽出根党参,对江宁说:“那,先吃点垫垫肚子, 饭还没压好。”
因为母亲早逝,江然平时坐诊没空,煮饭多是用电压力锅, 快还省事。
党参味甜,还有股特殊的药味儿,江宁不喜这个,频频摇头。
江然说:“党参补气,你学习费精神,恰恰有益。”
江宁不敢讲自己语数考试考差了,只好接过那根党参,皱着眉头咬。
江然看了一乐,“小子,实在不想吃就别吃,厨房柜子还有沙糕芡实糕呢。”
那些是邻里邻居送的,也都吃腻了。江宁摇头,继续嚼党参。
“爸爸,晚饭有什么菜?”
“我在山上挖了棵三年的五指毛桃,炖的鸡汤。”
五指毛桃炖鸡比什么茯苓玉竹炖鸡的药膳好吃,江宁点点头,随口问:“你今天又进山了啊。”
江然嗯声,低着脸,手指翻晒簸箕里的草药。
夕阳时移,柔光倾洒在他挺秀的侧脸,彼时他三十八岁,中年的年纪身量却匀称修长,不见一丝油腻酒气。
江宁跑进厨房看,鸡汤文火炖着,米饭还有几分钟就好了。他跑出来到院中,在熟悉的药香中等待。
“爸爸,哪来的鸡?”
“林阿伯给的。”
“哦。他又没有药钱吗?”
江然抬眼望着江宁,眼眸里浅笑盈盈。
那目光有着歉意的柔和,江宁不习惯,“我又没说什么……不过我们家也没过多好啊……”
江然乐善好施,但喜欢运动的江宁,连一双牌子运动鞋都没有。
江然走到江宁面前,摸摸那颗跑得炸毛的脑袋,耐心讲解:“人生在世,总有难处的。”
江宁因此看见江然的衬衫衣领里落了香樟树的花,他用指尖捻起那朵小黄花,好奇道:“爸爸,路边的香樟树开花了吗?”
江然说:“没有,这是山里的。”
镇上的香樟树往年都是四五月开花的,江宁记得很清楚,因为那时油菜花已经要谢了。
“山里花开的时间不一样吗?”
“山里的草木没有外力干扰,生长更随性,更自由。”说完,江然的神色沉下去,叹气。
“爸爸,你不开心吗?”十岁的江宁有许多轻易问出口的问题。
“没有……饭好了,快去吃饭吧。”
从这天过后,江然进山的时间越来越长,回家的时间越来越迟,有时甚至彻夜不归。
好在那时候春暖花开,看病的人少,江宁也贪玩,父亲不着家他也乐得在外面疯。不过唯一不好的是三餐不继,橱柜里的糕点也被他吃了个光。
直到三月底,某个周日江宁踢完球饥肠辘辘地回家,江然依旧不在。他去厨房翻找一遍,没寻到吃的,只能在水龙头下灌了好几口水。
然后江宁又摸到院里去,在晾草药的簸箕里找到枸杞红枣之类能吃的,将肚子填个半饱。
不过还是不够,江宁进了江然的房间,在墙角找到半篓白茅草,他眼睛一亮,揪了一把出来。
白茅草底下节长的根叫茅根,可入药也可做凉饮,因其嚼起来有甜蜜的汁水。
江宁准备去拿小刀把茅根削下来,却发现地上掉了张卡片,似乎是刚才揪白茅草时带出来的。他弯腰捡起来,上下翻看。
是那种写着业务和名字电话的小卡牌:专业催债,解决纠纷,疑难杂事请找吴老大,电话0771-*******
整得跟黑S会似的,江宁不以为意地将卡片扔回到竹篓里。
用削铅笔的铁皮刀割掉茅草叶,江宁抖干净茅根上的泥土,把茅根放进嘴里嚼。
甘甜解渴,别是好喝,江宁继续割掉茅草叶,突然被一道喝声吓住了。
“江宁——!”
江宁手一抖,刀片斜了,削过自己食指,鲜血立即涌出。
江然忙丢下背篓,箭步过来抓起江宁流血的手指,看了看后进房拿出个药瓶,斟出中药粉覆盖在伤口上,再拿纱布包扎。
包扎好后,江然夺过刀,愤然摔到地上,冷着脸说:“以后别碰这种危险的东西!”
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怒形于色,江宁也委屈,如果不是他喊一嗓子,江宁也不至于削到手。如果家里有食物的话,就更没必要吃这些涩肚的草药了。
“这种小刀又不危险。”江宁故意唱反调。
“哪里不危险?!一把小刀就能将人动脉切断,更能杀人分尸!”江然说这话时,浑身控制不住地发抖,似是亲历过这恐怖的场景一般。
江宁服软了,“爸爸,我不拿刀了就是,你别生气,也别说得这么可怕。”
江然望了江宁稚嫩的脸庞片刻,随后伸臂搂住他的脑袋,一下一下地抚摸,“对,可怕……茆村是个可怕,又可怜的地方。江宁,我、也会害怕和恐惧……”
那时江宁不懂,只觉得父亲语气里的东西很矛盾。
直到江宁长大工作,才明白那种矛盾:害怕而又不得不为之。就如他身为公职人员的使命感。
再之后到四月,清明时分油菜花大片大片绽放,江然在某天进山采药后,至今未归。
半下午的时候,江宁颊边的一滴热汗随着市场的沉寂流下,他才恍然自己发呆了许久,周围已经没什么行人。
拍拍屁股起身,江宁给老许发信息:
【我正在往回赶,一个小时后在茗都公寓碰头。】
收到信息的那刻,老许刚从商场的监控室出来,打算先去吃个午饭。
走出商场,经过商场后背的巷子,发现道士的摊子总算没客人了,老许便走过去。
现在正是套话的好时机,老许买两瓶冰水,过去喊了声,“大哥,天气好热!”
生意清闲,道士昏昏欲睡,闻声醒了,先是打量老许一阵,“是呀,真热。”
“来!喝个凉水。”老许放一瓶水在桌面,自己在旁边蹲下,拧开另一瓶水喝起来。
道士没接,连着打了几个哈欠,眼神却愈发的清亮。
“有事吗?这位老哥。”
老许嘿嘿笑了两声,“就想找你问个事。”
道士:“批命?”
“不是,”老许摇头,身体挪近了一步,“大哥,前段时间有没有一个扎着马尾,个儿高的女生来找你算命?”
道士都不用回想,说:“你这形容太普遍了,每天都有这样的女生到我这摊子。”
老许再细细形容:“她呢,个头大概165,头发黑色的,神情有些淡,声线比较平。大概是五月下旬来买过符菉。”
五月下旬有一天道士印象特别深刻,那天商场里有人被削去半拉脑袋,地方都直接封锁了。那天也只有一个女生找他批命,恰好跟老许形容的很像。
“哦~那大姑娘啊,神色是看不出什么情绪,声音也平,她是在我这买过符菉。”
“对对!就她。她当时跟你说过什么话来着?为什么要来求符菉?”
道士回:“倒没说几句话,那姑娘心思深,压的事太重,我用命盘推出来的,就给了她安定助眠的符菉。”
这个说法不是老许想像中的,茆七是因为做了坏事心虚而去求神拜佛,“真的就这些?”
“嗯,最后我劝她再看看中医,不知道她有没有去。”
“好吧。”没得到有用消息,老许最后花钱买了同样的符菉,拍照发给江宁。
之后老许循着来时的路,进了一家药店,里面有中医坐诊,他用警察身份查了五月下旬的就诊记录,发现茆七确实有来开中药。
当时的诊断是肝郁气滞,浮躁难眠。确实挺正常的,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快,哪个人没有点精神压力呢?
老许将就诊记录拍下发给江宁。
江宁一直没回信,老许猜测他在高速上,按时间推算应该快要进主城了。
果然十来分钟后江宁的电话打入。
“喂,我在茗都公寓门口,你在哪?”
老许:“我在小区外沿道路,正走过去,很快到。”
等待的时间,江宁放大老许发来的图片,一点点地滑动,不放过任何细节。
“咚咚!”
有人敲车窗。
江宁转脸看见探着身子的老许,他打开车门锁。
老许上车坐副驾驶上,看到车载支架上江宁的手机,手机画面是他发的图片。
“我花了三十块钱买的符,你有看出什么吗?”
江宁说:“这符菉确实跟茆七床头贴的一样。”
老许听了咋舌,“你真是心细如发啊,都这么久了还能记清楚。”
“想记就能记住。”江宁低着脸,正在看茆七的就诊记录。
老许一笑,“就跟茆七的电话号码一样?”
江宁的目光抬起,瞟了眼老许,眼里似乎有隐言,但出口却是讨论案情。
“你查茗都公寓和附近生活圈的监控,有发现什么疑点吗?”
“没有。”
老许回答太笃定,江宁不由地研究起他的表情,“怎么说?”
老许说:“小区的监控在姜馨案时我们就拉片看过,茆七的行踪没有问题。除去案件重叠时间,这次我主要排查的是5月下旬到罗呈呈分尸期间茆七的踪迹,她在6月5号和6、7、8、9号之间开车出过门,其余时间多数待在家中,有时会点外卖,偶尔出门步行到商场负层吃个饭,吃完就又回家了。”
6号7号9号,是江宁在郊区碰见茆七的时间,至于8号,他们在常华小区相遇过。这几日确实是有迹可循的正常,那5号呢?
“5号茆七出门去哪?”
“道路监控显示她开车去了隔茗都公寓两条道的一个小数码街。”
“去那做什么?”
老许:“中午大国外出吃饭刚好路过那个数码店,我让他查了五号当天的售卖记录,发现茆七去买了一只长时待机的录音笔。”
“现在手机功能齐全,这种录音笔已经显得赘余,茆七买来有什么用?”江宁疑惑道。
“也许是为方便收集灵感?这些手艺工作者行为多偏离常规。”老许继续回到正题,“罗呈呈案法医推断嫌疑人的死亡时间是5月12日10点至2点区间,分尸时间据罗呈呈交待是在6月6号夜间8点至12点,这两个时间段茆七都待在家里。所以我才说没有疑点。”
江宁:“既然茆七有不在场证明,那她是否有跟嫌疑人联络过?”
毕竟姜馨可是凭几句聊天就能将一个壮汉利落分尸。
老许说:“你提的这个点我也想到了,已经让大国和小光对茆七的通讯设备和社交账号进行技术侦查,具体结果还要再等等。”
江宁低低嗯了声,目光又回到茆七的就诊记录上。
6号7号9号,茆七到底去郊区做什么?江宁碰见她的那段道路,他记得路面没有安装摄像头,所以无法从路面监控勘察她的行踪。看来只有等小冬那边的消息,看看能不能从中整合出遗漏的讯息。
江宁有一会没说话,老许看向他的脸,他的注意力明显不在就诊记录上,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老许放松背部,靠进座椅里,也不开口打扰江宁。可惜他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发出一串咕噜咕噜的叫声。
江宁也听到了,转过目光时,还有片刻的疑惑。紧接着,他咧嘴一笑,“我也没吃午饭,带你去吃个三十块钱的!”
话带着调侃,老许横胳膊肘杵江宁,“你小子!就请个人均十五的饭啊!”
江宁重新系上安全带,启动车子,说:“猪杂干捞粉加香肠,十五块钱能吃得顶饱,我也得存个老婆本诶……”
三十岁的人恋爱都没谈过,哪来存老婆本的念头?老许知他贫嘴,催促道:“快点快点,石景路边上那家粉店吃就行,我快饿晕了!”
江宁笑著称是。
送完仲夏如,茆七驱车回茗都公寓。
在楼下等电梯时,右侧安全通道楼梯走出来一帮保安和两名保洁阿姨,一群人中间拥着位身穿物业制服的中年男人,边走边沉声问话。
中年男人可能是物业的领导,但茆七不认识,因为她平日几乎不跟小区的人交流。
“把发现刻痕的事详细跟我说。”
“诶诶!”一名保洁阿姨兢兢点头,“我和刘兰在前几天打扫时,就发现六楼楼梯间的墙壁上有划痕,起起伏伏像波浪,地面还些血滴,还以为是哪家孩子调皮划的,伤到手了,就没在意。今天早上打扫五层时,电梯口的墙壁也发现了同样的划痕,刚好前段时间我们看过小偷踩点标志的新闻,就觉得不对劲了,立马告诉给清洁主任,清洁主任又上报给了您。”
相似小说推荐
-
)我死后男主追悔莫及(伏菽) [穿越重生] 《【快穿】我死后男主追悔莫及/白月光从不回头看男主爆炸》作者:伏菽【完结+番外】番茄网2023-10...
-
养大的崽对我图谋不轨(玉栀瑶) [穿越重生] 《养大的崽对我图谋不轨》作者:玉栀瑶【完结】晋江VIP2025-01-22完结总书评数:124 当前被收藏数: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