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无人杀我(喜河山)


这两天她翻开自己的小本本,本来是要把无头男尸案记上去,翻着翻着,她发现自己在菩萨的红布上记下来了一条信息。
“信女林笑,无处容身,请菩萨保佑我快点杀光谢家的人。”
林笑——林娘——
谢家——谢老板——
她记得,当时秋凤还说林娘和谢老板似乎有仇。
姓氏对上了,人物关系也对上了,会是巧合吗?
她准备从这一头入手,弄清楚这两个人的关系,顺藤摸瓜,也许能挖出来更多的东西。
人都想干一票大的!更别说张冬明!
她光想想干掉谢老板,收了他的犯罪收入,那得是多大一笔钱!
新仇!旧恨!
一起算。
张冬明想到谢老板被抓的场景,她的血液沸腾了起来!
那绝对比当初他们家迎亲时的阵仗大!

这两天,平城依旧是大太阳,杨大姐每天吭哧吭哧地把大家的被子都弄出来晒。
那些已经有些发霉了的阴冷了的像尸体的被子,全都软乎乎地躺在阳光下,连同着这个灰色的工厂,也有了阳光的温度。
她每天开始跟人打听各种小路。
起初张冬明真的就是随口一说,她没有想到的是,杨大姐不仅开始找小路,而且还跟自己的工友们一边讨论一边画。
大家听说这个是女子警察要的,也非常乐意帮忙。
于是,下一次张冬明过来,拿到的就是一份街道图,虽然不多,只是工厂这附近的图,可是张冬明真的震惊到了。
“你这个!我去找我上头的人,让他们出钱买。”
有街道图真的很方便,警长被念烦了,干脆自己出钱买了。
于是,杨大姐不仅拿到了钱,还分给了其她帮忙的工友。
那天晚上,大家高兴得睡不着觉。
这种经历,杨大姐晚上光是想一想,就会有种甜得像蜜一样的情绪涌动在她的身体里。
这种情绪覆盖掉了她之前所有的负面情绪,甚至深入到了她的灵魂深处,把那些堆积在她内心深处的伤疤一一抚平。
一天接着一天,一周接着一周,杨大姐把画街道图当做了每天最高兴的事情。
另一边,张冬明没有告诉唐先书自己要查谢老板的案子。
她起初想说,毕竟一直以来两个人都是一起查案子,她们非常合得来。
可这一次……发生了一件事。
张冬明作为警察,要查一个人,自然是从过往的一些档案开始查。
她们警察局这边有专门的档案室,也在地下室里。
警察局的这个房子是租的民用房子,条件并不好,地下室里光线很差,要找档案就得拿煤油灯下去。
张冬明提着煤油灯,往下走。
下一秒,煤油灯差点扔出去。
再一看,原来是守着地下室的老同事。
张冬明听其他同事说过,对方还是以前县老爷在的时候就是这边的人,后面不知道怎么受了伤,所以就让干守着地下室这种清闲活路。
“是上面让你来找什么吗?”
“我就随便看看。”张冬明说道。
“小心点,煤油灯离档案远一些,要把这儿点着了,那谁也出不去了。”他应该是听到了刚才张冬明一边找一边小声念的谢老板的名字。
他就逛了一圈,又回去了。
张冬明提着煤油灯,慢慢悠悠地找。
这么多的档案,想要找到跟谢家有关系的,并不简单。
煤油灯在走动时轻轻颤动,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眼睛都疼了,也没有看到有什么谢家的东西。
张冬明往外走时,原本坐在另一边的老同事开口说道:“年轻人,上面让你查什么你就查,上面没有说的事情就不要做。”
张冬明回过头,她能够感觉到对方并没有恶意。
“你跟这些人都没有私仇,查多了,被发现了,你们之间有了私仇,别人想整你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张冬明心说,自己现在好歹也是一个全城都知道的人物,哪有那么容易就能整,还当她是以前那个街头流浪的女娃子?
她没说。
但是出去以后,唐先书问她去干嘛了,她脑海里还是想到了对方说的话,于是只是说自己下去看看。
唐先书和她不一样,她有家庭有孩子,如果谢老板要做什么,很容易为难到唐先书。
可她一个人,无亲无故,能把她怎么样?
她好歹也是公职,还是警察,经常上报纸,被这么多人夸奖和喜欢,这给了张冬明底气,能杀了她不成?
她们代表的可是政府,真杀她,那就是把政府的脸踩在地上,没有人敢这样干。
另一边,工厂的机器坏了,老板得找外国人来修,她们就这两天不用上工。
杨大姐本来想着这两天都去画街道图,结果张大姐说自己的一个远房亲戚自杀了,没有人料理后事,她要去看看。
杨大姐本来就是听着,张大姐一直说——
“她们家可能是得罪了哪路神仙,她们家原本有四个娃儿,结果老大老二都没养活,老三好不容易养活了,脑子有问题,夏天下河摸鱼淹死了,就剩个女儿,结果这个女儿犯罪被抓了。”
杨大姐就是听着,想起了自己家也是兄妹四人。
“两口子到处求人救这个女儿出来,家里的牲畜都卖了,也没有找到门路,唉,可能心里头没个念想,喝药死了,现在两口子臭了,都没有人管。”
杨大姐心里莫名地触动,也许是因为两口子的孩子犯罪被抓,父母依旧不离不弃让她感到了触动。
“我跟你一起去。”
“那敢情好,我一个人就是忙不过来。”
杨大姐想看看这么爱自己的孩子的人是什么样子,她去看了,老两口看上去也就是普通人。
其他人私下里偷偷在说老两口的那个女儿。
以前嫁过人,丈夫死了以后,婆家想把她嫁给另外一个人,她自己跑回来了,听说还带了婆家不少钱回来,婆家常常来闹。
杨大姐听着,实际上她还想听听这个女儿是犯了什么罪被抓了。
“别听她们胡说,她们不知道这事。”张大姐自然而然地把杨大姐当做自己人,而且是那种闷葫芦老实人。
“我那远房侄女是帮人运东西才被抓了。”
“运什么?”
张大姐比了一个手势,杨大姐立马就懂了:“她怎么这么大的胆子。”
“她们家欠了谢老板的钱,没办法。”
杨大姐睁大了眼睛。
“谢老板?”
她太过于惊讶了,张大姐以为她不相信这个人会干这种事情,说道:“就是他们家。”
谢老板!谢老板居然在干这种事情!
这可是大案子!杨大姐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可不比她们这个女人,这个事情要被发现了,肯定要把人抓起来!
“你知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运?”
她得去看看!
————————————————————
张冬明一大早起来,眼皮便跳个不停。
她心也跳个不停,总觉得不安。
本来今天不该她巡街,她应该在警察局里写报告,可她不舒服,坐不住。
于是和另一个同事换了一下。
这大冬天的,有人愿意上街巡街,对方自然也愿意换。
张冬明便上了街。
和往常一样,她和其他人打了招呼。
远远地,有一群小孩子跑了过来,街头这些孩子,要么在偷偷帮人望风,要么就会到处捡一些能卖钱的东西。
每次孩子们看到她,都会跑掉。
今天不一样,带头的小孩看到她,一边喊一边指另一边——
“有人死了!”
现在是冬天,会有一些流浪的人死在某个角落。
她走了过去,想去看看怎么回事。
几天前,满脸笑来找她的人,此刻躺在地上,冬天的太阳很干净,均匀地撒在她的身上。
那满地的血却是如此刺眼。

这个巧合和张冬明没有关系,这事还得从唐先书接手的一个案子说起。
结束了无名男尸案后,唐先书同样收到了以后不再包吃包住的消息。
这件事情对她的影响不大。
她家距离警察所有一段距离,但到底有个住的地方,不包吃也没事,她男人便和其他男警察的家属一样,可以送饭过来。
唐先书这辈子很复杂,她小时候家境好,可她家女娃需要缠足,她妈那个时候护不住她,只能看着她被大人们按着缠脚,晚上,当她哭得要死要活时,她妈又抹着眼泪偷偷给她放开,私下里找人给她接上。
可这事不是放开就行,很快,她奶奶就发现了这事,把她妈数落了一遍,又来给她裹足。
于是,她又经历了一次裹脚——放开——
反反复复了好几次,直到她家出事了。
时局动荡,她家站错了队,死的死了,跑的跑了,大人当时就只有她病重的母亲。
她男人叫唐来福,比她小两岁,是个孤儿,被她们家收留,便跟着她们家姓。
唐先书起初对他没什么印象,只记得对方话少老实,手脚麻利,有一双很真诚的眼睛,出事时,对方第一个跑来找她。
她让人走,半大的少年急得掉眼泪,怎么都不肯走,非要跟着她们,无论去哪儿,哪怕她在当女工时,他依旧觉得她是大小姐。
后面两个人都长大了,唐先书到了成家的年纪,当时还有一个很能干的男子找人来说亲。
媒婆说对方有多能干,有多厉害,嫁过去指定享福。
她那个时候太年轻了,没有一个清晰的想法,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媒婆所说的那样的男人,她并不喜欢。
母亲有些意动,可也不敢直接答应下来,而是拿眼睛看她。
她拒绝了媒婆。
媒婆很是奇怪,说道:“别急啊,这事,你一个姑娘家也做不了主。”
她母亲在旁边赶紧说道:“我们家都是听她的。”
媒婆就没话说了。
就这一句话,年轻的唐先书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她要凡事自己做主。
后来,她和来福成了家,虽说两个人苦了一些,但家里大小事情都是她说了算。
原本,她住在女子警察的宿舍,虽说不需要自己做饭,但平常还是得打扫卫生和洗衣服,空出来的时间便和冬明一起查案子。
现在,不包吃包住了。
回家住以后,吃的,穿的,她都不用管,她男人会给她准备妥当,她的时间甚至比之前还充裕。
有了时间,唐先书想起了自己手头还压着两件没有解决的案子。
一个是张赖子被杀的案子。
另一个是在菩萨那里看到的案子,提到了自己孩子被人害死了。
张赖子这个案子查来查去没有一点线索,唐先书也是人,也有了畏难情绪,这毫无头绪的案子还是放在一边,她琢磨着先查第二个案子。
唐先书是有孩子的人,对于这种事情,光是想想都觉得心痛。
当时的红布上有姓名和住址,直接就能过去。
找菩萨主持公道的人是住在城北区这边的石匠。
她过去的时候,人不在家。
她去问了邻居。
“老周家好久都没回来了。”邻居是个很热情的大姐,“认识你,你是女子警察吧。”
“快进来喝茶。”对方说着就拉着唐先书进了门。
这边风大,所以的土屋窗户做得很高,阳光很难透过窗户进来,唐先书进去时感到了一阵阴冷。
房间里的火坑上煮着铁罐子,最里面的墙上挂着一张观音像,前面还供着纸元宝。
对方絮絮叨叨地说着话——
“大人怎么有空来我们这里?”
“快坐快坐。”
“家里有些乱,大人见笑了。”
尽管清政府已经倒了,老百姓依旧习惯叫她们这些当差的人为大人。
唐先书听大人这两字还是听不惯,但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她问对方知不知道隔壁的人去哪儿了。
妇人脸上的笑都僵住了,小心翼翼地问道:“他们家是不是犯什么事情了?”
“没有,只是有点事情要找她们问问。”
“什么事情?”
“她们家有孩子吗?”
对方警觉了起来,赶紧说道:“这我不清楚。”
这话,一看就是撒谎。
这个世道,很难有一家人是单独活,邻里邻居比远房亲戚还熟,怎么会不知道自己邻居孩子的事情?
唐先书的目光从观音像上收了回来,她也放低了声音,说道:“这事说起来你可能不信。”
对方一下子来了兴趣:“大人你说。”
“我前段时间做了一个梦,梦到观音菩萨了。”
也不完全是撒谎,就是在菩萨那里看到的。
“啊!”对方惊讶极了。
唐先书把之前张冬明那套话用了过来,果不其然,对方信了。
对方跑去观音像前拜菩萨,嘴里还念着菩萨莫怪菩萨莫怪,她在为自己一开始说不知道而忏悔。
唐先书看着这一幕,心里有些愧疚。
愧疚归愧疚,案子还得查。
“她们家孩子是出了什么事吗?”唐先书赶紧问道。
大姐坐了回来,说道:“我跟你说了,你别跟人说是我说的。”
“不会说出去。”
大姐得到了承诺,放心了,这才问道:“王老板,城里那个纺织厂的王老板,大人知道吧?”
唐先书当然知道,她以前在那个厂里面做工。
她对王老板的印象很不好。
“老周家的女儿原本也是那里面的女工……”这事说起来也是叹气,“那天我去亲戚家奔丧,回来的路上就听到他们在喊,说是老周那个闺女兰花出事了!”
“我赶紧去看,说是厂里着火了,兰花在里面被烧得不成人样了。”
唐先书不知道这件事,听对方的意思,这件事情发生在两年前,那个时候,她没有在王老板那里。
大姐说起来的时候,整个眉头都皱紧了:“你不知道啊,全身都烧掉皮了,人还活着,一直喊娘啊爹啊,大家赶紧送去医院……”
送去医院有什么用,大家没钱啊。
邻居大姐说起来都觉得可怜:“我们都没钱,只能看着孩子吃苦,好在当时王老板给了钱。当时还觉得他是个好的。”
“后来孩子也没救回来,那个王老板非说是兰花在厂里弄出了火灾,要赔钱。”
邻居毕竟不是当事人,也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反而从那以后,隔壁两口子就把家里的东西全都卖了,也不回家了。
唐先书知道了一个大概的事情,便回了警察所。
“王老板的厂子发生过火灾吗?”
她回去就找了老同事询问情况。
“又发生了火灾?”老同事没听清,还以为是现在出了事。
“之前发生的火灾,当时怎么回事?”
“这我也不清楚,你去档案室看看有没有记录。”
唐先书便去了档案室,按照大概日期找了找报案记录。
档案室这段时间可能是有死老鼠,一直有一股难闻的臭味。
唐先书提着煤油灯挨个找。
很快,她找到了当年的报案记录。
当年的报案记录是缝在一起的,还得挨个翻。
大多数都是一些普通的盗窃案,偶尔夹杂了一两个伤人案件。
很快,一张薄薄的纸映入眼帘,便是周家的事情。
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周兰花的父亲已经画押承认火灾是他女儿造成,并且承诺不再追究这次火灾相关的事情。”
唐先书想起了邻居的话,王老板给了钱治疗。
她这把年纪,见过的事情多,稍微一想就明白——
当时兰花这个姑娘被严重烧伤,急着用钱治疗,王老板在这个时候找到了兰花父母。
他只需要给出条件——
画个押,他就能给钱,让兰花接受治疗。
兰花的父母没得选,接受了条件,承认了女儿操作失误导致的火灾,拿到了钱。
再结合邻居说的王老板要她们赔钱,想来兰花死了以后,王老板便要求赔钱,王老板手里又有兰花父母之前签字承认是兰花的工作失误……
这一招,唐先书熟悉,是因为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平城想要跟上国际发展,要搞法治社会,而这就是这些老板用来对付法制社会的绝招。
不懂这里面弯弯道道的普通工人几乎是没有任何反抗余地。
唐先书第二天去找了王老板。
王老板最近忙着嫁女儿,女儿高嫁,搭上了谢老板,他正是风光得意的时候,对唐先书也有好脸色。
但当唐先书说出来的目的,对方一下子变脸了。
到底还是看在唐先书的警察身份上,说道:“这件事本身就是那个女工的责任,她操作不当导致了起火。我没要她家里赔我全部损失就已经是我宽容,我只是让他们家把从我这里借的钱还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