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并未指望她那些想法能够成真——在经历过安乐公主野心勃勃,太平公主权倾朝野之后,她的父兄们定然不会愿意再看到公主手握大权。
然而,和政郡主从未料到,有一天,老祖宗们会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对她说,看好她成为新任帝王。
李令月的话音刚落,荧幕中的画面就出现了变动。
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猪队友李隆基的种种失误,安禄山叛军打到了长安城,皇族宗亲们都疲于逃命,和政及其驸马柳潭也在其列。
途中,和政遇到了姐姐宁国公主,此时,公主新寡,又尚在病中,竟无人搭理。和政便将三个孩子托付给旁人照顾,她则与驸马柳潭留下,亲自照顾宁国公主。每每遇到险境,她必定让姐姐先过去,她自己则走在最后。
比起宁国公主,驸马柳潭更在意和政的安危,提议让她走在最前面。和政却认为,正因为周围的人都以她的安危为重,她才更不能走在最前面,否则,她的姐姐宁国公主恐怕会因为周围人的疏忽而沦为牺牲品。
看到这一幕李豫和李倓不由眼眶微红。
“妹妹还是这般纯善啊。”
若换做他们,他们肯定是做不到和政这种程度的,他们与宁国公主并没有多少情分,能够略略照拂宁国一二,已然很好。
和政、宁国以及驸马柳潭抵达蜀地时,恰逢蜀地兵将作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去招降,但他的话语能够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因为彼时,唐肃宗李亨已在朝臣们的拥护下登基,李隆基又是仓皇逃命而来,天威丧尽,自然没几个人把他的话当一回事。
见一场动乱无法避免,驸马柳潭让和政与宁国找地方藏好,他准备带着家丁冲上前去与叛军搏斗。即使,他们对李隆基颇有微词,在李隆基与李亨之争中,他们必定会站在李亨那一边。
但在叛军面前,柳潭与和政等人与李隆基必须先一致对外。这厉害关系,柳潭自然明白。
和政与宁国则摇了摇头,对柳潭道:“别小瞧了我们姊妹,我们也是精通弓箭的。你在前边拼杀,我们也可为你助阵。你们男儿可以在前头拼杀,我们女眷为何不可?国难当头,每个人都该尽一份自己的力。”
“大唐,也是我们的国,我们的家!”
“若是我们姊妹因保家卫国而死,这是我们的荣耀!”
和政与宁国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柳潭自然无法再拒绝她们的要求。
对于她们的勇气,他也十分钦佩。
他对二人道:“刀剑无情,还请两位公主多加小心。”
然后,他便抡起大刀,带着家丁们冲上去与叛军拼搏。
和政公主与宁国公主则手持弓箭,不断射杀叛军。
起初,当她们的弓箭扎入人体之时,她们的手还有些抖。她们虽然练习过不少次,但真正用自己的双手了结一条人命,对于她们来说还是头一遭。
但很快,她们就逼迫自己适应了这种现状。她们贵为公主,却需要亲上前线,可见她们这边人手匮乏到了何种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她们没有迟疑的余地,一旦她们有丝毫犹豫,便会为己方带来无畏的伤亡。
李豫和李倓在看到这一幕时,目露赞赏钦佩之色。
武皇也对着荧幕中的和政和宁国点了点头,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自有青云志。
待到这场叛乱平息,和政与宁国以她们的勇武,赢得了周围所有人的尊敬与赞叹。
和政颇有经商才能,后来,她通过经商,赚了一大笔钱财,却将这笔钱财尽数捐给国家,充作军费,自己一家人则过着简朴的生活。
和政的嫂子秦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在杨贵妃与秦国夫人得势时,和政没有去沾光,杨家落魄后,和政却亲自抚养秦国夫人的儿女,视如己出。
没有人会讨厌这般重情重义之人,哪怕武皇觉得,和政性子太过纯良了一些,不大符合她本人对于继承人的要求,但对于和政,她依旧是喜欢的。
后来,唐代宗李豫上位,见和政日子过得十分朴素,想要补贴一下这个妹妹,却被和政婉言拒绝:“国家尚且如此艰难,我又怎能安享荣华?”
李豫错信程元振,在吐蕃入侵一事上表现得懦弱无能而又失职,导致京师沦陷。
在他仓皇出逃之后,和政不得不帮着收拾烂摊子。
路上,她遭遇强盗,她的一番话语,让趁乱作案的强盗们幡然悔悟,甘愿给她为奴为婢。
像李隆基,李豫这样仓皇出逃的君主,自然是不得军心的。
军人是一批富有血性的人,怎会甘愿服从胆小怕事的主君?
和政留在军中,帮着李豫稳固军心,起了极大的作用。
当李豫看到军中的那些将士们对于“唐代宗”是如何失望,又是如何在和政的劝说下重新坚定他们对大唐的忠心,他不由羞愧地低下了头:“吾不如阿妹远矣。”
李豫不明白,荧幕中的“唐代宗”,在妹妹亲自出面为他收拾烂摊子,稳固军心的时候,他是如何心安理得躲在安全的地方避免的。
但凡稍微有些廉耻心,有些责任感的人,都做不出这种事来。
明明身为皇帝的是他,惹出祸事来时,帮着处理烂摊子的,却是和政。
这般看来,这皇帝倒还真不如直接让和政来当算了。
老祖宗们既然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无论是惹出安史之乱的“唐玄宗”李隆基,还是平叛不力,重用宦官的“唐肃宗”李亨,亦或是加剧藩镇割据,引得吐蕃入侵的“唐代宗”李豫,日后自然都讨不到什么好处。
此时,李豫不由有些庆幸这些会导致他被老祖宗们诘难的情形尚未发生。
只要他全心全意辅佐阿妹,应该不会有哪一天,老祖宗们突然返回凡间来暴打他了吧?
就像这次一样。
如果没有发生老祖宗“回魂”一事,李豫肯定是不愿意轻易让出储位的。
即使他做储君对于国家不一定是好事,可对于他本人而言,手握大权肯定比仰人鼻息强得多啊!
但现在,李豫既然明知道皇帝做得不好,会半夜被老祖宗们亲自找上门,自然也就打消了这个年头。
他“无意间”听武皇身边的人提起,李隆基已经被送去了前线。
无上权柄固然诱人,却也要有命去享受。
李豫可不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落得自己的祖父这般下场。
一旦接受了自己不能上位的事实,李豫反倒比其他人更盼着和政上位。毕竟,和政这般纯善,又是他一母同胞的妹妹,与他兄妹情深,若是和政上位,他自然不愁没好日子过。
李倓在和政为了稳固大唐江山做出的种种努力之后,沉默良久,看向和政的目光中满含钦佩之色。
原本他还不服气,为何比起他和阿兄,老祖宗们会更看好和政一届女流之辈。现在,他却不得不服气了。
李倓为人正直,颇有些“过刚易折”之感。和政处事却是刚柔并济,多管齐下。
在见识过和政经商、为唐代宗出谋划策以及稳定军心的种种手段之后,李倓不得不承认,即使是他亲自出面,也不会做得比和政更好了。
此时,荧幕中的画面仍在继续进行。
和政在亲眼见到大唐江山从盛世步入风雨飘摇的场景中后,便时常忧国忧民。
与和政不同的是,许多皇家贵女仍然停留在过去的盛世之中,以为自己可以继续嚣张跋扈,仗势欺人。
过去,大唐强盛之时,皇家公主郡主便是依仗着身份做些出格之事,也无人会在意,因为她们有足够的底气。即便她们的夫家在她们面前受了气,也能从朝廷那里得到弥补。
但现在,大唐渐渐式微,朝廷正是需要团结所有人的力量平息各种动乱的时候,皇家娇客们的做派,却与往日没什么不同。
和政看在眼中,急在心中,将这些仗势欺人的贵女狠狠斥责了一番。
荧幕外的和政,呆呆地看着荧幕中的“自己”训斥公主郡主们的情形。
荧幕内的故事,是她未曾经历之事,但她对于那个“和政公主”的做法,却表示赞同。
“皇家公主郡主们,在国家兴盛之时,享受了国家带给她们的种种好处和庇护,那么在危急关头,自然也该挺身而出,为国家尽职尽责,而不该只顾着自己逞威风。”
“江山稳固了,我们这些皇家娇客才有好日子过。若是江山不稳,朝代更迭……我们这些人,原也不比外头的平头百姓尊贵。”
“说得好!”李令月拍了拍和政的肩,觉得和政的眼界远远高于她的兄弟姐妹们。
如果说,李家下一代中,有谁有希望将李家从污泥总拉出,那么那个人非和政莫属。
若是连和政都做不到,她的那些兄弟们,就更不可能做到了。
这般忧国忧民的和政,最终却未落得好下场。
她三十六岁那一年,吐蕃再度来犯。
唐代宗召和政入宫议事,彼时,和政怀着身孕,驸马柳潭担心天气太过炎热,妻子来回奔波会出什么意外,便劝她不要入宫。
但国难当头,和政又怎么可能安心坐得住?
她不顾驸马劝阻入得宫中,为唐代宗出谋划策,并陈述各项措施的利弊。
连番的奔波与劳累,使得驸马的担忧成了真。
第二天,和政便因难产之故,死在了公主府。
荧幕中,和政临终前那痛苦挣扎的模样,给李豫和李倓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他们不由一左一右,握住了和政的手:“阿妹……反正你现在膝下已经有三个孩子了,咱们不生了,不生了……”
“你们认为,和政英年早逝,仅仅是因为生产吗?”李令月说着,目光如利刃一般剜向了李豫:“若不是身为皇帝的你无能,要让一个孕妇为你连番劳累奔波,她精心养着,未必会出意外。你且记住,她是因你而累死的!”
李豫闻言,本就不好看的脸色顿时变得没有一丝血色。反倒是和政开始不断安慰自己的两名兄长。
“和政才德远远胜过你们兄弟,若是由她上位,你们可有不服之处?”
李豫与李倓闻言,赶忙摇头。
关于这一点,刚才,他们就已经想得很明白了。老祖宗们既然有意扶持和政上位,且和政的心性与才干的确远胜他们,他们似乎也没什么好不甘心的了。
至于,女子上位是否合乎常理……本朝出过一位威名赫赫的女将军,出过一位女皇帝了,出过一位权倾朝野的公主,与一位自请立为皇太女的公主。再来一位女帝,似乎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儿?
关键是,这是老祖宗们共同的决议,他们就算觉得有那么一点不合常理,老祖宗的话也得听呐!
见状,李令月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将目光转向了和政:“那么,你愿不愿意接过这万里江山的担子?先别急着开口,想清楚了再回答我。”
“现在的大唐江山,看似繁华,实则弊端重重,你若是选择成为大唐皇储,可不是享福来的。土地兼并、藩镇割据之祸,一个处理不好,便要闹出大乱子来。你若是觉得,你这一代皇族宗亲之中,有谁比你更有资格成为皇储,谁的才干比你更为出众,你大可推举那人上位。至于你的兄弟们……阿娘与本宫都不看好。”
“但说到底,这也是你们生者的世界。阿娘与本宫不会干涉太多。且这万里江山的担子,实在是过于沉重,你会有顾虑,也是人之常情。人各有志,若你不愿意上位,阿娘与本宫也不会逼迫你。”
这一次,和政沉默了很久。
一旁的李豫和李倓都着急了起来,恨不得直接开口替她答应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和政才抬眸看向了李令月:“如今,阿翁退位,按理来说,该由阿耶上位。我若是想做太女,阿耶会同意吗?”
“他同不同意不重要。”李令月神色冷淡地道:“他将我大唐江山搞得一团糟。阿娘与本宫不直接带走他,已是对他十分仁慈了。他还指望什么?”
“也别说,他所做的那些糟心事儿眼下还没发生。像他这种蠢货,你就是给他十年,百年时间,他也不可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君王。你们这些做子女的要是希望他有个好名声,最好就是别让他在皇位上坐太久,让他早点退位!”
“你若是下定了决心,自有阿娘与本宫为你说话!”
“我明白了。”和政道:“请老祖宗们助我一臂之力。”
至今她都还不确定,她能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君王。
她只知道,她不愿意看到如今繁华锦绣的大唐江山,变成未来荧幕中那副破破败败的模样。
她会尽她所能,延续大唐盛世,为大唐江山拔出诸多隐患和弊端。
诚如老祖宗们所言,皇位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既然老祖宗们都敢推她一把,她为何不敢争上一争?
李隆基在前线阵亡的消息传来时,朝臣们正在为李亨准备登基大典。
明明即将登上至高皇位,李亨面上却没有一丝一毫喜色。
早在武皇与李令月将李隆基送走,并决定推李亨上位之时,李亨就已经被告知,他只是一个占位工具人。武皇与李隆基中意他的女儿和政上位,所以才会先让他把皇位给占着。
一年后,待和政接受完正统继承人教育,李亨便得主动禅位。若是他贪恋权势,祖宗们便会把他给带走。
李亨也曾疑惑过,如果老祖宗们不满意他做皇帝,要在他的诸多子女中挑选一人上位,那个人为什么是和政,而不是他那些已经展现出才干来的儿子们。
但武皇与李令月对李亨耐心少得可怜,她们显然没有为李亨解答疑惑的意思。
李亨只好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儿子,期盼着他们能站出来对武皇与李令月的话提出质疑。
曾经李亨是颇为喜欢和政这个女儿的,但老祖宗们把他当做给和政铺路的工具人,这就让他对和政心生反感,忍不住就想跟老祖宗们对着干。
随便谁都好,只要他的哪个儿子站出来反对和政上位,他就会感到开心。
在李亨期待的目光中,他的儿子中名声最为响亮的李豫与李倓等人,依次站了出来。
李亨双眼一亮,刚准备开口,就听见李豫和李倓等人齐齐道:“皇妹才德兼备,由她担任皇储,我等心悦诚服!”
“待皇妹上位后,我等定会竭力辅佐皇妹,为我大唐平息内忧外患!”
李亨:“……”
不是,他的儿子们到底哪国的?怎么李令月才一提议,他们就答应了呢?
和政占的可是他们的皇位啊!即使他们拗不过武皇和李令月,也该先据理力争一把再说吧?!
李令月仿佛察觉到了李亨的心思,凌厉的目光几乎要将李亨刺穿:“你可莫要觉得,和政是因你之故,才能上位的,恰恰相反,你能上位,是沾了和政的光!”
“你虽然被李隆基立为太子,可你扪心自问,你的种种表现,配做一国之君么?你连本宫那几个兄长都比不上,他们虽然不算什么聪明人,但还不至于重用宦官,引狼入室!”
“若你不是和政的阿耶,你以为你还有上位的机会?做梦!”
这时,一旁的武皇开口道:“令月,你与这拎不清的人说那么多作甚?直接赐他一杯毒酒就是!反正,依着他做的那些事,即使将他直接带走,大唐先祖也不会责怪你我。”
武皇这充满杀意的语气,与她脸上不耐烦的表情,让李亨两股战战,不敢再有旁的念头。
他若是知道,他心中的想法会被武皇和李令月轻易看穿,他定不会随便打这些小主意。
李令月的行事手段暂且不说,武皇可当真是个狠人啊。胆敢跟她作对的,即使是她嫡亲的孙子孙女,她也能说杀就杀,李亨可不觉得自己会成为例外。
相似小说推荐
-
臣妻为后 (捌月) [古装迷情] 《臣妻为后》 作者:捌月【完结+番外】纵横中文网2025-1-6 完结80.2万字简介: 燕聿贵为帝王,不小...
-
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斗鱼) [BG同人] 《(西游记同人)[西游]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作者:斗鱼【完结】晋江VIP2025.01.16完结总书评数: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