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若发生在秦国境内,李令月或许真的会考虑咬咬牙,来上这么一遭。毕竟积分没了可以再赚,庄稼没了,不知多少秦国黔首要因此而饿死。到时候,她直接没了积分的来源。
可惜三晋之地路途太过遥远,李令月就是花光积分,也没有办法远程灭了蝗虫大军。再者,她在这儿辛辛苦苦帮着三晋之地剿灭蝗虫,回头三晋之地的国君若是把功劳揽在了他们自个儿的身上,说他们受到上天的眷顾,所以连上天都在帮他们,那李令月可就为他人做了嫁衣。
故而,这个法子李令月连考虑都没有考虑,就直接略过了。
其实,要从根本上解决蝗灾,还是得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这正是嬴政君臣目前在做的事。等到蝗灾发生之后,再考虑怎么灭掉它们,已是亡羊补牢之举。
李令月整理了一下思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恰好春季种下的土豆近日迎来了大丰收,李令月甚至劝嬴政在统计完秦国所需土豆与红薯之后,拿出一些多余的土豆与红薯作为赈灾粮,来救济三晋之地遭了灾荒的黔首。
对于她提议让秦国直接出面助三晋之地解决蝗灾一事,秦国的一些大臣们尚且还能理解。
但此刻,他们听闻李令月竟要劝秦王拿秦国的粮食来救济韩赵魏之地的黔首,他们顿时就坐不住了。
“王后,此举不可。如今这土豆与红薯还未遍及我秦国之地,收上来的土豆自然该拿去做种子,如此一来,待下一个丰收季来临时,我秦国便会有更多的土豆。”
在秦国大臣们看来,这位秦国新王后什么都好,就是有些不合时宜的仁心。这仁心,她不止对秦国的黔首有,对着六国之地的黔首,也同样有。
可事实上,六国之地的黔首,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何必要损害自己的利益,去救助这些人?
韩赵魏三国的黔首若是在此次蝗灾之中折损过多,只能说是这三国的国君严重失职。三国的国力因此而下降,没了稳定的兵源,这对于他们秦国来说,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好事。
李令月在听到这番言论后,却皱起了眉。
她对嬴政认真地道:“若陛下只打算做偏居一隅的秦王,韩赵魏之地的黔首是死是活,的确与陛下无关。可我素知陛下志在天下,既如此,陛下便该以天下为己任。”
“如今遭了灾的六国之民,亦是未来陛下的子民。若能尽可能减小损失,于陛下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试想一下,当韩赵魏三地的黔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的国君对他们置之不理,反倒是隔壁的秦王为他们送来了能够支持他们活下去的口粮,难道他们还会不对秦王归心么?
嬴政道:“王后说得在理,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他是秦王,需从整体角度出发。纵使要帮助三晋之地那些遭了灾的黔首,他也得先保证秦国不会受到影响。
除了考虑留下足量的粮种之外,秦国还需囤积一批粮食,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
在此之后,秦国才能拿出一些余粮来帮助三晋之地的黔首。这些粮想要拿来赈灾,无疑是远远不够的。
嬴政敲击着大案,心中暗道,那是韩赵魏自己的子民。凭什么他这个秦王费心费力地替韩王,魏王和赵王赈济灾民,这三王却一毛不拔?
名声,嬴政自然是要,可这血,不能只由他一人来放!
大朝会结束之后,嬴政又将心腹召集到他的书房中,继续开小会。
这小会中,氛围比大朝会轻松一些。毕竟在场的都是自己人,说话也便利许多。
其中,嬴政与李令月依旧坐在上首,余下的大臣们位置则发生了一些轻微的变动。
嬴政环视了一圈,开口道:“灭蝗之事十分紧急,寡人预直接修书一封,送与韩王,魏王和赵王,与此同时,寡人欲派秦军直接进入三晋之地,接管灭蝗之事。”
他显然也知道韩王,魏王与赵王为人有多磨叽,他懒得跟这三人来回扯皮。
平日里在一些不重要的事上扯皮也就算了,必要的时候,还是直接用武力让他们闭嘴吧。
“至于赈灾一事……先让韩王,魏王和赵王开仓放粮,待我秦国的粮草准备完毕,寡人再派第二批军队将这些粮食押送到三晋之地。”
“此举甚好!”李令月赞道:“不过,直接派秦军前往三晋之地,怕是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恐慌。陛下千万记得在这三路人马之中安排好能言善道之人,以免陛下的一片善意被人误会。”
嬴政麾下善于交际的大臣并不少,姚贾、顿弱、蔡泽等人皆是其中翘楚。
如今,蔡泽在楚地辅佐楚王,抽不出身来。姚贾和顿弱自然一人带领一支使臣团,协助秦军管理一国的灭蝗事宜,并在该国大肆宣扬秦王的美德。只是,余下的一国要交给谁来管理,让嬴政有些头疼。
这时,失踪已久的纵横家蒯彻主动找上了门来。
他因在先前劝说魏王增和燕王喜与秦国对抗,嬴政对他也算是有点印象,只是这印象不怎么好。
不过,战国时期各为其主,嬴政也能理解。他虽不喜蒯彻与秦国敌对,当蒯彻亲自来秦国,求见他这个秦王时,他还是答应了。
大约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纵横家惯来的风格,蒯彻一见了嬴政,便对嬴政道:“彻请为秦王拿下韩、燕之地!”
“你说,你要为寡人拿下韩国与燕国?”
嬴政用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蒯彻。不知他究竟是在说大话,还是有真本事。纵横家中,虽有真正的大才,却也有夸夸其谈之辈。
若是蒯彻未曾主动出现在嬴政面前,嬴政原本是属意甘罗出使韩国的。
甘罗年纪虽小,却有大才,不费吹灰之力便让赵王偃主动割让数座城池给秦国。众人之中,虽属他资历最浅,但他的本事,嬴政是信得过的。
蒯彻的出现,并不在嬴政的意料之中。
“不错。”蒯彻开门见山道:“彻素知秦王有吞并天下之志。韩国已赢弱不堪,如今又遭遇大灾,陛下正可趁机将韩国纳入秦国版图之中。”
嬴政闻言,似笑非笑地看着蒯彻:“你的意思是,让寡人趁火打劫?”
“韩王支撑不下去,为求活命,主动将韩地奉予秦王。秦王从韩王手中接过韩地,救助韩国黔首,怎能说是趁火打劫?这分明是秦王顺势而为!”蒯彻道。
他原是没打算出山的。秦王手底下能人太多,便是他完成了秦王交办的差事,也显不出他的功劳来。
若是可以,蒯彻自然愿意等到天下大乱之时,另择一明主辅佐。
可惜,秦王近来的种种举动,让蒯彻感到事态正在与他所希望看到的局面背道而驰。
秦王先是以利相诱,让六国国君沉醉于他温和的假象之下放松警惕,而后又利用纸张、印刷术等新兴事物,来悄无声息地实现文化的垄断。后来,在楚考烈王薨逝之后,秦王甚至直接将手伸向了楚国,支持有着秦国王氏血脉的昌平君登上了楚王之位……
这也让蒯彻明白,秦王没打算以攻城作为灭亡六国的主要手段。讽刺的是,这场灭国战已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六国之地中,却没几个人真正察觉到危机。由此可见,六国国君,不是秦王的一合之敌。
蒯彻当机立断,决定出山为秦王政效力。
既然秦灭六国已是大势所趋,既然秦王没有打算直接调派大军来攻打六国之地,说不得蒯彻可以凭借这张三寸不烂之舌,得个灭国功劳。
有利可图之时,蒯彻自然不会退缩。
嬴政听了蒯彻的话,心中暗道,此人有几分本事,拿韩地来让他试试手,倒也并无不可。
蒯彻既然有胆量来向嬴政请命,嬴政又岂会没有胆量让他试上一试?
若能成功,秦国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将韩地纳入到秦国的版图之中——且这是韩王亲自向秦王献的地,便是韩非与小张良,也没有反对的立场。
若是蒯彻失败了,于秦国而言,也没什么损失。
嬴政虽这般想着,却没有立刻答应蒯彻,而是追问道:“韩地今年遭了灾,韩王为求活命向寡人献地,倒还在情理之中。那燕王向寡人献地,又是怎么一说?”
邦交之事毕竟是大事,总不能蒯彻一提,嬴政就立马答应了。
适当地考验一下对方,既能加深嬴政对对方的了解,也能增加对方对秦国的信心。
蒯彻道:“自燕地缩水之后,燕王喜频频遭到来自外族的劫掠,早已苦不堪言。只是作为一国君主,他拉不下面子来主动向秦王献地,亦不愿背负亡国之君的名声。若有韩王然珠玉在前,燕王喜自然会明白,实惠远比名声重要。”
“寡人记得,你曾在燕地劝说燕王喜主动与我‘秦军’交战。我‘秦军’大获全胜,燕军却损失惨重,燕王喜恨不得将你生吞活剥。你若入燕,当真还能活着离开燕国吗?那燕王还会相信你的话吗?”
“彻一心为燕王考虑,燕王岂会不信我?”蒯彻将他早已准备好的话说了出来:“一年前那场败仗,非燕王之过,也非彻之过,而是赵国之过。赵王狼子野心,故意误导燕国,让燕王错估了秦军的实力,其心可诛。如今赵王还好端端在邯郸做他的国君,燕王在边关,却要每日担惊受怕,怎可如此?”
“于燕王而言,倒不如趁早将燕地献给秦王,他也好早些迁来咸阳过富贵安稳的日子。赵地被秦地所包围,日后反倒是那赵王过不了什么安生日子了,燕王对于这等情形想必喜闻乐见。”
这番话,蒯彻说得颇为真情实感,若此时站在他面前的是燕王,指不定燕王就直接被他说动了。
可眼下,站在蒯彻面前的是嬴政。嬴政是个心智极为坚定的君王,他自然不会被蒯彻随口说出的几句话牵着走。
他只是在想,与擅长提前布局的蔡泽相比,与擅长跟其余几国国君宠臣打交道的姚贾相比,与善于利用舆论造势的顿弱相比,这蒯彻走的似乎是忽悠路线。
当蒯彻与人进行面对面交谈之时,他的话语极富煽动性,与他交谈之人一个不小心,还真会顺着他的思路来进行思考,而后被他带到沟里去。
他虽为嬴政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让嬴政觉得吞并韩、燕二国指日可待,嬴政却没被喜悦冲昏头脑。
他极为冷静地道:“既然你心中已有了章程,入韩灭蝗之事,便由你来负责吧。且记住,灭蝗为主,赈济灾民为辅。若你能直接劝说韩王交出主导权,自然最好不过。倘若韩王犹豫不决,你只管先完成寡人交办的差事。”
嬴政没有忘记,将蝗虫拦截在三晋之地,才是他此次派人前往三国的主要目的。
至于劝韩王投降,那纯粹是蒯彻给自己加的戏。他想凭借这项额外的功劳,在秦国谋得官职与爵位。
蒯彻离开后,嬴政拿起奏疏,正欲继续批阅,却被从身后走来的李令月给抽走了。
“阿政,近日你因着灭蝗之事,又是召集群臣议事,又是命大军随时待命准备出发,已经好几日未曾好生歇息了。事情是做不完的,劳逸结合也很重要!”
“知道了。”嬴政有些无奈地道:“待我处理完这件事,我再歇息。”
嬴政是个工作狂,不是在处理政务,就是在处理政务的路上。可自打迎了李令月入宫,就时常被对方管着。
李令月为他分担了一部分政务,而后便开始限制他每日处理奏疏的时间。
她不许他睡太晚起太早,也不许他持续进行高强度的工作。
若放在从前,嬴政哪里想得到,竟有人敢给自己“立规矩”,要求自己每批阅多长时间的奏疏,便必须小憩一会儿?
尽管嬴政不觉得自己累,李令月却总觉得他累。
可面对眼中写满了诚挚关心的李令月,嬴政实在不愿拂了她的一片好意。
他站得越高,能够以诚待他的人,便越少。故而,对于这种关心,他十分珍惜。
李令月看出了嬴政眼底的不以为然,她正色道:“我跟你讲,你可别仗着年轻,便这样胡来。若是透支了精力,往后你怕是又要指望着丹药来为你提神了。”
“丹药?”嬴政挑了挑眉:“难不成日后,我会笃信这些东西?”
他还年轻,正处于斗志最旺盛之时。如今的他,满心满眼都是如何实现他的雄图壮志,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分给别的物事。
不是没有方士试图往嬴政跟前凑,只是,如今的嬴政,没有多少时间召见他们。他们也没有足以蛊惑嬴政的本事。
但现在没有,不代表未来没有。
既然提到这个话题,李令月觉得,自己有必要给嬴政提个醒。
“真想把你现在说的话都记录下来,放给日后的你看。毕竟,往后的你,可是被坑得不轻。方士让你嗑丹,你就嗑丹。方士让你出钱出人,你就真的出钱出人,让他带着出海寻找仙山。方士说你需隐匿自己的行踪,你便当真开始神出鬼没,连你身边的大臣,都很难第一时间联系到你……”
说到这里,李令月不住地摇头:“谁能想到,一统天下的始皇帝竟然这么好骗呢?”
嬴政:“……”
他感觉令月又在骂他了,可他没有证据。
“总之,你现在拼命加班,日后等你上了年岁,精力不济了,你怕是又要落入保健品陷阱了。”李令月道:“那些能够给你提神的丹药……都是有毒的。”
嬴政:“…………”
“前半生你拼命加班,后半生却要花钱买命,多不值啊。还不如从现在就开始保持良好作息,劳役结合。不是十万火急的事,就别想着一口气做完,慢慢儿来吧。”
说完这话,李令月就将嬴政摁在了桌案上。随后,她的手覆上了他的双眼。
“现在是休息时间,陛下。一刻钟后,我再唤你起来。”
韩王然,赵王偃与魏王增在收到来自秦国的书信后,感到莫名其妙。
秦王管天管地,怎么还开始管他们的粮仓了呢?
身为君王,他们当然知道在灾荒年间粮食有多重要。这种时候,他们正该多多囤粮才是,他们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口粮分给那些底层贱民?
没有一个人把秦王政的话放在心上。相反,三国国君都觉得秦王是不是吃错了什么药。否则,秦王怎么会开始关注起脚下的蝼蚁来了。
当然,这话他们也只敢在心中偷偷嘀咕两句,不敢说出来。
至于秦王政在书信中提及的,秦国方面将要派人来协助三晋之地赈灾,三国国君也都只是一扫而过。
那些蝗虫驱之不走,灭之不绝,他们都已经放弃了跟那些蝗虫对抗了,秦王又能有什么法子驱逐蝗虫呢?
秦国别趁机攻打他们几国,他们就谢天谢地了。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
韩王、赵王与魏王在收到来自秦王的书信后,没几日,他们便接到了秦国派出大股军队,朝着他们三国而来的消息。
三王顿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现在黔首们都在田间抢救粮食。仓促之间,他们如何能召集起一支大军来对抗秦军?
韩王、魏王与赵王赶忙派出使者去与秦国交涉,想看看秦国究竟怎样才会退兵。
若秦国要让他们再行割地之事,韩国是没有多余的地可以割让给秦国了,魏国和赵国还能顶上一阵子。
此时,魏王增与赵王偃只想先度过眼前的难关,也顾不得往后的事了。
然而,当他们打开舆图,开始讨论着该割让哪些城池给秦国,才能让秦国满意时,他们却从随着秦军一道出行的姚贾和顿弱处听说,秦王当真只是一片好心,派人来协助他们消灭蝗虫。
相似小说推荐
-
臣妻为后 (捌月) [古装迷情] 《臣妻为后》 作者:捌月【完结+番外】纵横中文网2025-1-6 完结80.2万字简介: 燕聿贵为帝王,不小...
-
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斗鱼) [BG同人] 《(西游记同人)[西游]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作者:斗鱼【完结】晋江VIP2025.01.16完结总书评数: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