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辰不管阿大在想什么,他送回孔能,又回了屋顶,他在等天亮,他要请卫大人带他去牢里见父亲一面。
谢辰再次坐在屋顶,他僵住了,他听到了低低的哭声。
谢辰抬头,看着黑夜,笑了起来,她是在为我哭么?笑着笑着,谢辰也落了泪。
他拿出怀里的簪子,一直等,等到姜初睡着,然后又进了房间,把簪子放在姜初的枕边。
这个已经在他怀里放了很久的发簪,终于送出去了,谢辰伸出手,虚虚的摸了摸姜初的发顶。
第159章 拜别
姜初在醒来,看见枕边的发簪的时候,愣了一下,她什么都没说,默默的收了起来。
桃香已经准备好祭品,祁师兄也一起去,孔能驾着马车陪着两人出了城。
与此同时,谢辰也跟着卫诤到了大理寺,杨谙正在吃着宫里送来的早点,悠闲的不像在坐牢。
即使他已经知道自己毒杀先帝的事暴露了,知道自己没了活路。但是,他不后悔,他的前半生活的猪狗不如,再来一次,他依旧要不择手段的当人上人。
只是在看到谢辰的时候,神色僵硬了一下,“你来了……”
“父亲……对不起,我救不了你!”谢辰跪在地上,“父亲,我以后会守在边关了。”
杨谙扔下手中的筷子,他心中有些悲伤,“协儿,你为何要交出兵符,这是为父留给你保命的啊!没了兵符,你去边关当马前卒么?”
“父亲,这本来早就该交出去了。”谢辰也不辩解自己用兵符换父亲生路的事。
杨谙无奈,“我总是说不过你,罢了,我都是将死之人,随你吧!”
谢辰以头触地,“父亲,协儿不孝。”
隔着门,杨谙伸出手,放在谢辰头上,“协儿,你要好好的,好好活下去,娶妻生子,健康长寿啊!”
谢辰眼泪滴落。
旁边看守的牢头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在心中骂,就你儿子健康长寿,杨家害死的人就不能长寿了么?
“呸……”姜初吐去不小心进入嘴里的灰尘,都怪她放荡不羁,想要坐在马车外面。
马车很快到了乌先生的墓前,姜初摆好祭品,跪在地上拜了拜。
“先生,杨谙伏法了,我听卫大人的意思,太子应该会给他一个体面,至于其他杨家人,都通通斩首。”姜初絮絮叨叨。
“先生,我要回青州了,我就不看砍头了,不过,我出了点钱,收了一批臭鸡蛋,托人免费发放给百姓们,招呼杨家人。”
“唉,说不定季师爷,也会吃到我买的臭鸡蛋呢!先生,季师爷我还是很感谢的,可是我没那么大本事救他,我只能带走他儿子了。”
“先生,您就在京城看着,看着太子登基,把昌国的风气变得越来越好。”
“先生,这段时间发生太多的事,徒弟怕你好奇,都写下来,您可以看看。”姜初说着,掏出自己写了几天的,厚厚的纸,一点点烧。
祁师兄悲伤的情绪都被姜初念没了,就姜初写那个,他看过几眼,连早上吃了什么馅的包子她都写啊!
“先生,等我回青州,去长远大师那里给您点长明灯。”
“先生,您如果无聊了,就来梦里看我啊!”
姜初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又说了好多,姜初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先生,姜初走了。”
姜初去找太子告了别,然后收了太子的令牌,和一点盘缠,还背着驸马托她带回丁家的信。
还有卫夫人做的肉干,和卫阳浦送的做过笔记的书,就这样带着大家,回了青州。
本想着没用事,就慢慢回去的,可是姜初归心似箭,骑马又坐船,一行人还在淮阳休息了一晚。
姜初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和闻人图说了京城的事,闻人图已经收到过信了,但是远没有姜初的精彩。
又透露了闻人图可能去边关的事,然后厚着脸皮,托闻人图照顾一下邱树根。
闻人图当然同意,光听姜初夸邱树根是如何的忍辱负重,运筹帷幄,行事果决,他就恨不能一见,甚至想把人引做军师了。
闻人图还悄悄向姜初请教,他抓回来的商人,抄到的钱怎么解决。
杨家落魄,闻人图也不闲着,他对当初逃出淮阳的富商们耿耿于怀,他从被丢下的下人口中,写下这些人的罪行,并核实,然后就让荀副将带兵去抓人了。
然后狠狠的充盈了淮阳的库房,一下子有钱的不得了。
姜初询问了多少钱之后,然后建议写信告诉卫大人,然后建设河道,她甚至觉得,这些钱,整个淮阳河道修下来,估计还不够。
上次的水患,直接摧毁了很多河道,基本需要重建了,姜初修过,是知道这玩意有多费钱的。
闻人图听得脸上的笑意都没了,这么一算,他连军饷都没有了啊!
“没关系,或许河道是下一个刺史的事呢?至于军饷,将军不必担心,太子现在,可太有钱了。”姜初安慰道。
杨家可是抄出一间金库的,是堆满黄金的金库,这个就不能对外说了,反正太子现在可太有钱了。
闻人图也叹息,“管理琐事可比我训练士兵累多了。”
“既然姜大人这么说了,钱就留着修河道吧,本来还想给姜大人送一些的,可是……”
姜初……送钱你不早说!
“哈哈……”看着姜初憋屈的样子,闻人图大笑起来,“给姜大人送点盐好了,趁我还能做盐场的主。”
等太子腾出手,盐就不能被私下交易了。
“那就多谢闻人将军啦!”
姜初就满意了,上次水患,周老大夫把她的盐用了好多,说是太累的人可以喝点盐水。
姜初和闻人图聊的很开心,闻人图看姜初太顺眼了,他直接提起了自己的妹妹,“舍妹温婉大方,姜大人正直爽朗,不如……”
姜初吓死了,“不……不用了,谢谢将军好意。”
闻人图一拍头,“哎,看我,都昏头了,忘记姜大人有心上人了。”他想起了和姜初手挽手的桑紫。
心上人?姜初:“……”
休息一夜,第二天姜初就辞别闻人图,坐上了船。
一行人踏上青州的土地的时候,都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
码头的人停下手中的动作,不知道是谁先发出声音,“姜大人回来了……”
“啊啊啊……真的是姜大人!”
姜初一下子就被围住了,“冷静,大家冷静……”孔能和阿大他们赶紧来拦住激动的人群。
桃香和周行赶紧缩在姜初身边。
“大人,大人,您真的是去京城,揭露杨家恶行的么?”
“大人大人,我听说杨太傅被您一刀砍成两半,是真的么?”
“不对不对,大人,我听说,杨太傅是被您的眼神看的羞愧而死的?”
“大人,……”
姜初:“……”谁在乱说话,简直胡说八道到她的心坎上了。
我青州的百姓们还是如此活泼热情啊!
姜初好不容易才回到县衙,浑身的汗,孔家父母早就被孔华从人群后接回县衙了。
“大人……”县衙的人都眼神亮晶晶的看着姜初。
“呜呜……”桑紫控制不住,扑在姜初身上哭了起来,她好害怕,姜大人回不来啊!
“好了好了,桑紫,没事,我回来了,乖别哭了。”姜初赶紧安慰。
看着围着她的人个个红着眼,她紧张的叫桃香,“桃香,快把我给大家带的礼物拿来。”
黄澄澄的金手镯,直接闪了大家的眼。
厨房加上李娘子总共有三个人,姜初也给她们买了,毕竟是花的谢辰给的钱,她半点不心疼。
“大人……我,我们怎么能要,太贵重了。”两个厨娘紧张的手都抖了。
她们是被季师爷带来的,季师爷走了,她们每天都很心慌,姜大人不赶她们走,就很感激不尽了,怎么能收这么重的礼。
“拿着吧!”姜初道。
桃香立刻上前直接把镯子给人戴上,“婶子戴着很好看呢!”她说着扬了扬自己的手,“我也有呢!”
“谢谢大人……”
李石他们,六个捕快也火热的看着姜初,他们看见了,盒子里还有呢!
“拿回去送你们的母亲,或者妻子,一人一个咯!”姜初话才落。
几人毫不客气的来拿。
天,金手镯,给他们十年都买不起啊!
周行也上前拿走自己的一个,龇着嘴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爹都没送过娘这么贵的首饰。
嘿,被他送了,看爹气不气。
收礼总是让人开心的事,大家都高兴的在讨论手中镯子的花色,就是几个大男人也说的头头是道。
“辛苦大人了。”孔华含笑的看着姜初,一脸欣慰。
姜初摆手,谦虚道:“还好啦!”
姜初等大家的兴奋劲过去,才拿出丁府的信叫人去送。
厨房也开始忙碌了起来,桃香也去询问食居的事,因为水患食居直接关门了,后来才又开起来,只是一直事多,不太顾得上。
桑紫就细细的给桃香讲。
姜初回了房间,眼带笑意的看着挂在房间的画,这幅《青州县令居》,画上的人每个都是轻松快意的。
姜初在青州悠闲了七日,才收拾东西出发惠城。
京城这边,杨家的事也落了帷幕,杨谙被赐了毒酒。
谢辰收殓了杨家人的尸体,葬了自己的父亲,拜别了太后和自己的姐姐,跟着太子的人出发边关。
闻人图也已经收到调令,出发边关。至于淮阳刺史,姜初推脱,孔华也写信给了卫大人,然后太子就准备派其他人来,至于是谁,还没说。
反正不管是谁,都得修河道。
在第十天的下午,姜初到了惠城,惠城的刺史热情的招待了她。
虽然只是一个县令,但是,你见过拿着如朕亲临的牌子的县令么?
未来皇帝给的牌子,就是这么有面。
姜初有点近乡情怯,来接姜初的将领早就等着了,福安村用做养兵,太子接手,也是换了自己的兵将过来。
福安村,直接成为了惠城的驻军领地。
“姜大人,在下来接管这里的时候,接到了卫大人的令,询问过了之前的将领,福安村的村民们被葬在了一起。”白将军说的委婉,其实就是挖了一个大坑,把人通通埋在了一起。
这么多年,早就分不清谁是谁了,所以他们只收拾了一下坑附近,立了一个大碑。
姜初沉默一瞬,“多谢将军了。”
这比姜初想的已经好很多了,她甚至以为会被曝尸荒野。
“麻烦将军带我去埋骨地,我想为大家立坟。”姜初有备而来。
除了陈仵作,她还请了泽城的郑仵作一起来。
看着明显的新坟包,姜初对着白将军又表示了感谢。
阿大他们扛着工具,开始挖土,白将军见状又叫来了几个士兵帮忙。
姜初站在陈仵作身边,小声道:“我母亲当时是怀着孕的,我不记得几个月了但是她肚子好大了。”
陈仵作点点头,他有些不忍心,“大人去旁边等吧!”
姜初摇摇头,里面躺着的人,她每一个都认识,但是她已经认不出来了。
她认不出已经大变样的福安村,也认不出自己的爹娘。
她站着看着土坑被挖开,露出白骨。
陈仵作和郑仵作对视一眼,认真的拼尸体,陈仵作希望自己能找出姜大人父母的尸骨。
孕妇还有村里唯一的先生,这两个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写字的手指骨跟不会写字的人的手指骨是不一样的。
只是孕妇,若是当时还有其他人怀孕,就不好分辨了。
因为姜初也已经记不清,当时村里还有没有其他的婶子怀孕了。
经过三天,福安村又多了一座一座的新坟,陈仵作找到了读书人,可是孕妇,很遗憾,村里不止一个人怀孕,他没能分辨。
姜初已经很满意了,她觉得大家被这样埋葬在一起,爹娘一定离得很近的,他们不会找不到彼此的。
孔能去城里拉了两车祭品,纸钱回来,大家一起烧纸钱。
姜初跪在坟前,这个坟,陈仵作说,看手骨,是一个经常写字的人的,姜初想,应该就是爹吧!
“爹,娘,姥姥姥爷,舅舅舅妈……各位叔叔伯伯们,姜初回来了,杀害大家的坏人,已经受到应有的惩罚,大家可以安息了。”
姜初以头触地。
她在心里默默道,爹爹,女儿是县令了,帮了好多人,爹爹,女儿厉不厉害呀!
爹,娘,女儿有了一群朋友,他们会照顾好我的,我会好好的活下去的。
姜初的眼泪滴落在泥土里,慢慢的不再压抑自己的哭声,大哭起来。
姜初告诉自己,再哭一次,再哭一次,她要忘记悲伤,努力向前看了。
姜初在福安村守了一个月,就离开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她会在青州生活,但是也会回来扫墓。
大概是心头的事都卸下,姜初回去的路途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下来,有兴致开始慢慢的逛。
京城太子已经顺利登基了,并没有大赦天下,最近到处都在整治贪官污吏,很多人都不配被大赦。
姜初拿着皇上的令牌,看见漏网之鱼,她就路见不平一声吼,差点被当成钦差了。
回去的路,姜初一直走了两个月,要不是孔华来信催,她还会更慢。
孔华要去淮阳当司马了,新任的刺史出乎姜初意料,是驸马爷,孔华因为有修河道的经验,特意过去辅助驸马的。
姜初才到青州,孔华都有点迫不及待想走了,没办法,父母催得太紧,天天催他成亲,弟弟又不在,都没人跟他分担。
孔华独身三十余年,他都很习惯一个人。所以,传宗接代的重任就交给弟弟吧!
孔能倒是很高兴,大哥一说,他立刻跑去催着母亲,给他找媳妇。
李石和杏儿的亲事定下来了,给整个县衙的人都送了请帖,姜初兴致勃勃,她还没参加过婚宴呢。
杏儿有个表妹,叫张倩儿,家里有个糖果铺子,长的喜庆又可爱,脸圆圆的像个红苹果,孔能在婚宴上,一见就挪不开眼。
凭借他的耿直,和天天给人姑娘送吃的,经过半年的努力,张老丈终于不嫌弃孔能有点憨,同意把闺女嫁给孔能了。
其实姜初觉得,主要是周老大夫出马,亲自保证,孔能是后天的,不会让生下来的孩子和他一样,张老丈才同意的。
孔能要成亲了,孔父孔母觉得应该在城里买个房子给小夫妻住,用了自己的积蓄,由桃香帮着找了一个合适的屋子。
然后就开始打扫,换去旧得不行的家具。
姜初也跟着学了剪喜字,但是县衙琐事太多,她只剪了两个就没时间了。
主簿和县尉,姜初干脆用了阿大和阿二,两人都识字,就是算术太差,还不如姜初,正在加紧学习中。
至于边关,容国蠢蠢欲动,两边的军队已经打了两次了,规模不大,搞得双方火气都很重。
向家人没想到向威去次京城居然没回来,闻人图毫不掩饰自己对向家人的厌恶。
利落的夺了权,但是为了收服一些对向家死忠的将士,不得不容忍向家继续在军营,只是手中的权利大大的被削弱。
邱树根当然不能看向家有人活着,他挑拨向威的大儿子夺权,这小子也是野心大,自己也想把握边关,然后就去送人头了。
在战时公然袭击大将军,这是要造反啊!
没什么好说的,邱树根利落的帮着收集向家做的恶,一一呈给闻人图。
能跟着向威作威作福的一家人,手上的人命,可少不了。
然后,邱树根决定回朗州了,然后被闻人图挽留,闻人图确实觉得邱树根很有谋略,虽然他算计了向家,也变相的利用了他,但是他一点也不生气。
他欣赏有能力的人。
一如他欣赏谢辰,皇上和卫诤,卫丞相都没有告诉闻人图谢辰的身份,虽然家里来过信,但是闻人图也依皇上的意思。
平常的对待谢辰,然后只打了两次小仗,谢辰的功劳,就升百夫长了。
谢辰倒是不在意这些,他一心只想把容国打下来,闲着也是闲着,他就想看昌国统一。
如此过了一年,谢辰已经当上了先锋队队长,破了容国七座城池,容国想和谈,皇上不是很愿意,他记仇。
容国投放瘟疫的行为丧尽天良,他要一次把容国打怕,所以命令军队继续推进。反正国库还不差钱。
边关的战火与青州无关,阿大阿二已经学得很不错了,姜初立刻就让自己清闲下来。
她最近迷上了画画,虽然画的一般,但是她很喜欢就是了,特别是根据林木的话本子,画些人物出来,可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