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无上凰权/宅斗?陈姨娘修仙的!/贱妾被贬离府后,侯府上下日日后悔(芽芽学羽)
玻璃岛这一股倭寇势力,非常富裕。
他们藏宝的山洞里,单是金银玉器,就抬出了十几个箱子。
这些里头,有三成全都会分给他们呢!
郑元乃大致估算了一下,在岛上缴获的金银财宝,古玩字画等物,保守估计,至少价值三十万两。
除此之外,还有两艘战船,六艘商船。
郑元乃毫不客气将这些都收走了。
船只如今正好用来运输战利品,俘获的倭寇,以及解救的百姓们,将来还能改造成兵船。
这一趟,不仅打了个大胜仗,更是满载而归。
船队回来的时候是顺风,十天就到了。
浩浩荡荡十来艘大船的船队,直接从入海口逆流而上进入河道,来到淞沪城下的码头,引起了不少百姓的关注。
看到从船上押解下来的倭寇俘虏,以及士兵们手上提着的倭寇首级,人们才知道——
他们淞沪的参将,竟是带着手下士兵出海,打到倭寇老巢去了!
岛上的倭寇,或被抓或被杀,那是一个也没跑掉!
除此之外,还解救了一千余被俘百姓。
沿海地区的百姓们,哪怕没有亲自经历过倭患,却也一直生活在倭寇入侵的恐惧之下。
见到这等盛况,无不夹道欢呼: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郑元乃骑在马上,笑容明朗,却是振臂高呼道:
“淞沪军威武!”
于是,百姓们也跟着喊:
“淞沪军威武!”
“淞沪军威武!”
听到这样的呼喊,淞沪军户们一个个也是昂首挺胸,走路带风。
这一刻,他们都深刻体会到了身为一名军人,保卫百姓,守护一方安宁的使命与荣耀。
平日里的辛苦操练,流血流汗,竟甘之如饴!
消息传到淞沪城中,整个淞沪的百姓都震动了。
他们淞沪城,出了真正的可战之军,在对抗倭寇一事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胜利。
有这样强悍的军队驻扎在淞沪,他们以后再也不怕倭寇入侵了!
淞沪何其有幸,出了郑将军这般抗倭名将!
郑元乃这个淞沪参将的名望,在整个淞沪城空前高涨。
甚至,码头往来客商如云,此事很快还传到了周边的其他州府。
当地百姓商人,无不羡慕淞沪府有郑将军这样的猛将守护。
倭患最严重的金化府,书生与百姓们竟是自发去当地府衙请愿:
希望郑将军能兼领他们金化府的军事,引领大家抗击倭寇。
直把金化府参将气得面目扭曲。
但这还远不是最巅峰。
因为此次抗倭之战,还有很多传奇的细节尚未流传开来。
第218章 丰厚犒赏,美名远扬
回到淞沪大营的第三天,准备完毕的郑元乃,就召集士兵开办了犒赏大会。
在海上行船的十天里,缴获的战利品早已经清点清楚,如今已经可以开始分配。
除开一些不知真假难以估算价值的古董字画,其余财物总计三十九万两。
分配给参战者三成,总计约十一万七千两。
这便意味着,平均每人能分到的银两多达七十一两半。
当然,参战的百姓因为战力不佳,战功较少,本身也只能按照军户们的一半分配,实际所获不到七十一两。
但他们伤残与死亡也会获得十两到三十五两之间的额外补偿。
军户们平均所得则不止七十一两。
总体算来,此战每个人的收获都将前所未有的丰厚。
郑元乃站在高台,身边放着一筐又一筐的银两。
总结了此战的战果,以及经验教训后,他宣布了犒赏规则。
以一个小旗的功劳为单位进行犒赏,所有银两贡献突出者独占一成半,包括小旗长在内的其余十人均分八成半。
谁是贡献最大的人,由小旗长来决定,银两必须当场分到军户们手中。
觉得小旗长分配不公者,可立刻向郑元乃本人进行告发。
若真是小旗长分配不公,则撤销小旗长本人五成的奖励,若是无理取闹,则告发者罚军棍三十。
首先分配的,是所有伤残死亡者的抚恤金。
这部分是由军中出的,不会占用士兵们的战利品。
百姓们伤者得十两,重伤残疾者二十到二十五两,死亡者三十五两。
军户们的抚恤金则是翻倍。
然后便是战利品的分配。
一个又一个的小旗长,在将军亲兵念完了其所在小旗的杀敌人数与功劳后,带着一个帮手一起抬回了自己小旗应得的犒赏。
白花花的银子,很快就分到了各个军户与百姓们手中。
加上抚恤金,在场众百姓,多的拿到了五六十两银子,少的也拿到了二十多两。
多少百姓一家子人攒一辈子也就攒这么多银两,一时间百姓们皆是欢欣不已。
军户们分到的更多。
他们拿得少的,也拿到了六七十两银子,多的则有一百三十四十两。
军户比一般百姓更穷困,乍然拿到这么多奖励,想到今后能拿这些银子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几乎是个个激动得眼眶通红,甚至热泪盈眶。
许多人自发地跪在地上叩谢高台上的将军。
若不是将军来到淞沪,他们永远也不会有这么一天。
将军把他们从狗官的奴役压榨中解救出来,还让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操练与拼杀,让家里人也过上好日子。
这在将军没来的时候,他们就连做梦也不敢想这样的好事。
跟着将军,实在是他们毕生的福气与幸运!
至于那些这次没能上岛作战的军户们,则只能看着同袍们的丰厚犒赏流口水。
他们只得到了每人一两银的守城费。
虽说这在以往也是不少钱,可跟同袍们相比,那就太不值一提了。
没去参战的,只恨不得立刻再来一伙倭寇,叫他们抓住拷问,然后再杀上老巢去。
可惜,将军带兵出海剿倭的这二十多天里,淞沪根本没有倭寇来袭。
经此一役,整个淞沪大营的军户们士气空前高涨。
一改往日对倭寇畏之如虎的状况,战意沸腾,操练之时也是格外卖力,每个人都满心期盼着与倭寇再战!
发完了犒赏,郑元乃对每个卫所,都提拔了一位百户,作为代千户,管理卫所事务。
当然,这些百户并非原来赵千户等人手下的百户,都是他自己从更下面的总旗甚至小旗提拔上来的。
除此之外,下令士兵们分为三拨,可轮番去淞沪城进行采买。
(还没轮到休沐的,继续留在营中操练)
所有人采买完毕,则全体返回各自所属的卫所。
回到卫所,依旧可以轮番休沐,每人离营两天与家人团聚。
这一点,是观主特别交待的,说是有利于他将来募兵,他自然照做。
军户们手中突然有了这么多钱,虽说都是过惯了苦日子的,想存下来。
可也同样想在淞沪这样的大城里,给家里人买点好的吃食布料或者玩具回家,让他们尽情享受这次获得战利品的喜悦。
于是,大批穿着军服的士兵们涌入淞沪城,在各行各业“阔绰”了一回。
如此一来,淞沪卫所兵们,在这次抗倭战斗中与遇见的种种奇事,便跟着传播开来。
首先传出的,便是淞沪大营的军户甚至参战百姓们都得到了丰厚犒赏一事。
许多百姓都震惊不已。
大街小巷,茶楼酒肆,街边路边,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此事。
“都说穷军户,我看淞沪大营的军户们,可不穷啊!”
“何止是不穷,以后简直会富得流油!”
“没错!就打一场仗,不到一个月就挣了一百多两银子,买田置地盖房,啥都齐活了!再来几场仗,他们家里人都能过上地主老爷一样的好日子了!”
“他们跟了一位好将军啊,别的将领,谁舍得这么大方地给士兵分战利品!”
“是啊,就连参战的普通百姓,也都分到好几十两银子呢,都赶上咱们一家子攒好多年了!”
“唉,如今这世道不管是做小买卖还是租种田地,都太难了。若是郑将军肯募集营兵,我都想去参军了!”
懂行的人便知晓,若是得朝廷特许,将领是可以在卫所兵以外募集营兵的。
营兵与卫所兵不同,不会被归为军户,处境比卫所兵好很多。
“我也是!郑将军爱兵如子,跟着他哪怕是死了也不会白死,咱心里踏实放心!”
“对啊,郑将军的人品,那可是得到神灵认可的,追随他准不会错?”
“得到神灵认可,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都对此十分好奇。
“看来你们消息没我全啊……”被问话的人兴致高昂地道,“我是亲口听那些军户说的……”
这人将第一次倭寇来袭时,沙东堡前线神尊降临的场面事迹,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
众人听得聚精会神。
那人见状,又道:
“还有呢,郑将军率领大军去玻璃岛剿倭的路上,有一次遇到很大的风浪,那浪打得,少说有几层楼那么高,要搁一般的战船商船,早就船翻人亡了!”
“可你们知道,当时有多不可思议吗?”
“那么高的浪,竟是一点水花都没溅到船上,那么大的风,船上的帆也没被吹断!最后所有人就齐心协力,平平安安地将船给划出了风浪区了!”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满脸难以置信。
讲述者对此很不服气:
“什么说书,这些事都是淞沪大营的军户与那些参战百姓们亲眼见证的!我说的句句属实,你们随便找个人问问就知道了!”
见其言之凿凿,不少人都信了。
还有人出于猎奇心,真的去问了淞沪大营的军户以及参战百姓,都再次证实了此战中神灵的存在。
渡厄神尊这个名号,也开始在淞沪百姓中间流传开来。
人们对于神迹的向往和兴趣,甚至高于倭寇。
茶余饭后,邻里邻居,亲戚聚会,总会有人兴致勃勃地向不知晓此事的人闲谈卖弄,引得一众人惊叹不已。
如此一来,渡厄神尊的事迹竟是越传越广。
甚至有那当地从事渔业的大户,还主动向淞沪大营的军户们询问渡厄神尊形貌。
出资制造了一尊身披七彩霞衣的泥塑金身神像,放在了海神庙中,出海之前与海神一起拜。
祈求渡厄神尊也能保佑他出海遇到风浪和海盗倭寇时,化险为夷。
百姓们听闻,也纷纷前往参拜,感谢渡厄神尊对淞沪的庇佑,祈求祂继续保佑淞沪不受倭寇侵犯。
每每谈及渡厄神尊,也少不了对郑元乃这个淞沪参将的赞誉——
这可是打动了神尊,让神尊主动现身相助的好官!
郑元乃这位将领爱兵如子的名声,也深入人心,广为流传。
淞沪剿灭倭寇一战,人人都欢欣鼓舞。
除了被剿灭的倭寇以及南都城的都指挥使。
毕竟,倭寇们被抄了老巢,不是斩首就是二三十年的牢狱刑期,确实高兴不起来。
而那南都城的都指挥使谭崧,在收到郑元乃的牒文时,也是气得破口大骂:
“不知好歹的竖子!他是真的没将本官放在眼里!”
郑元乃打完仗,根本没来南都城与他商量,便直接写了牒文:
本战所获战利品,上交朝廷三成,参战百姓与军户分配三成,留下四成用作军需。
虽说上交的也有十一二万两的财物,算是一笔巨财。
可淞沪一战的战利品数额广为流传,连许多外地客商都知道了,这次剿灭倭寇,剿到了三十九万两的战利品。
此事极有可能传入那些政敌耳中,甚至传入陛下的耳目那里。
他但凡敢截留这些战获,就可能被政敌扣上一个贪墨战利品的罪名。
也就是说。
郑元乃这狗杂种,自己在这一战中名利双收,赚得盆满钵满,却是连个渣都没给他这个上官留下!
谭崧恨得咬牙切齿,正构思着如何给郑元乃一个惨痛教训,府上的大管家又带给他一个噩耗。
“老爷,大事不好了!”
“城中竟是到处都在流传那通倭的奸细赵千户,有个女儿是您的爱妾,还说那赵千户每年都要来府上给您送礼!”
谭崧顿时大惊失色。
“到处都在传?”
“对,许多茶楼酒肆都在说此事,恐怕要不了多久,就大街小巷的人都知道了!”
谭崧顿时眼前一黑,好不容易才稳住心神,问道:
“那些人具体怎么说的?”
管家给他具体描述了外头的情形。
那些人不仅传了赵千户与他的关系,还传了赵千户死前放的那些狠话。
什么“都指挥使大人绝不会放过你”
“郑元乃你将死无葬身之地”
那是传得绘声绘色。
不少百姓义愤填膺,觉得他肯定早就与赵千户勾结,如今必然会公报私仇陷害忠良!
谭崧简直气得要吐血。
他娘的!
他还什么都没来得及做,就成了百姓口中贪赃枉法,陷害忠良的佞臣贼子了!
一帮小民,怎么议论其实都掀不起大浪。
他担心的是政敌以此为借口,参他通倭,那罪名就大了!
“啊啊啊!可恨至极!”
谭崧气到疯狂喊叫,抽出腰间佩刀在书房乱砍一通。
这种消息,岂会无缘无故在南都城传播开来。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使坏!
除了郑元乃或者他身后的郑总兵,不做他想!
他先前完全没想到,郑元乃这狗贼,竟是会先下手为强。
如今这局面下,他竟是根本不敢动郑元乃一根手指头!
不仅不能以郑元乃无令斩杀千户做筏子治他的罪,
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他还得立刻上题本,一五一十为郑元乃表功,甚至夸他当机立断斩杀奸细,稳定后方。
也就是说——
为了挽回自己的名声,挽回自己在陛下心中的印象,他必须表现得无比大公无私才行!
但这也同时意味着,他在郑元乃立下的泼天大功里,钱权名利,什么也捞不着!
还得为他郑元乃做嫁衣!
此等情形,真是平生从未有过的憋屈!
更可恨的是,再憋屈,他也只能憋着。
在此事的影响淡去之前,绝对不能对郑元乃下手!
其实,谭都指挥使在这事上还真是冤枉了郑元乃。
郑元乃心性纯良,其实做不出这种事。
安排此事的人是心黑手狠陈观主。
如今已经是五月中旬,倭寇们很快就会陆续返航。
郑元乃率兵大胜归来,淞沪不再兵力空虚,那基本上此地便不必她再操心了。
于是,给郑元乃留了一封告知已经离去的信,她便带着蓉娘乘船返回了南都。
回到南都后,她并没有立即回慈航观,而是先去找了张六,让他带人去城中散播消息。
毕竟,下令让郑元乃强硬行事的是她。
斩杀四位千户,尤其是那首恶赵千户,必然会给郑元乃带来不小的麻烦,不利于他继续升迁。
她自然要负责善后。
几日过去,陈青竹坐在城中酒楼里,听着楼下食客对那谭都指挥使的议论,不由唇角微扬,看向张六的目光里透着满意。
“做得很好!”
她不吝夸奖,又道,“好好在守备营待着,往后时机到了,本观主定会为你谋个好差事。”
张六顿时心中大喜,连忙叩谢:
“多谢观主!”
李千户倒台后,他这个李千户手下的喽啰,原本也是要被清算的。
但观主给了他五千两银票。
他拿着这钱活动一番,不仅躲过了清算,还由总旗升任了百户。
听观主的意思,竟是还要提拔他,这叫他如何能不惊喜。
他可是很清楚的,现在的四品参将郑元乃,就是观主一手提拔起来的。
如今,这泼天的富贵,就要落在他身上了!
大魏向来有以太监督军的惯例。
皇帝很看重南都城的守备力量,因此每三年就会轮换一位司礼监的太监来督军,同时掌管南都司礼监权柄。
其人在司礼监任掌印太监,在军中任内守备。
论地位和实权,都在南都守备之上,是南都城内的第三号实权人物。
南都城的守备与内守备,都因为前守备裴骁犯事,被更换过一次。
如今的内守备,是一个名叫梁保的太监。
张六对慈航观的事一直很上心。
慈航观如今有哪些信众,他自然也很清楚。
听观主问起他们守备营的最高掌权者,张六不由再次心跳加速。
守备营的中层将官要受到提拔,须得经过兵部尚书与内守备两人的手。
如今兵部尚书已经被慈航观收服,就只差一个内守备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师妹社恐但有毒(又眠) [仙侠魔幻] 《师妹社恐但有毒》作者:又眠【完结】晋江VIP2024-12-31正文完结总书评数:470当前被收藏数:3397营...
-
听说我男朋友死了之后(秃头斑斑) [仙侠魔幻] 《听说我男朋友死了之后[末世]》作者:秃头斑斑【完结】晋江VIP2025-1-3正文完结总书评数:2865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