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无上凰权/宅斗?陈姨娘修仙的!/贱妾被贬离府后,侯府上下日日后悔(芽芽学羽)


这话在兵丁们耳中,与呼啸的寒风没有任何区别。
哪个新来的上官不说些假大空的套话呢,他们早就听腻了。
“你们如今实在太弱了,看看这站着都没力气的样子,怎么杀敌!”
新来的将军不满地大声训斥道。
听到这话,兵丁们心中只觉得无比讽刺。
为了能来接受检阅,他们在路途上奔走了很长时间。
身为军户,朝廷分了田地给他们,军粮和路上的一应开销就必须自行负责。
可他们的田地早就被千户百户们抢夺干净,一家人像是佃户一样辛苦耕作一年,还不如外头的佃农们拿到的粮食多。
他们多带一些粮食上路,家人就要多挨饿好几天。
是以,绝大多数人都只带了拳头大小的几个粗粮干菜团子,每天吃一个,混个水饱。
常年饥饿又长途奔袭,谁站这么久还有力气。
这些顿顿大鱼大肉的上官们怎么可能会理解。
不过,将军似乎对他们的军容很不满意,可别惹了将军发怒,打一顿军棍。
以他们的身体,挨了军棍,恐怕未必能熬得过这个年。
众兵丁强打起精神,努力站直了身体。
然后便听上头的年轻将军大手一挥,高声道:
“所以,以后每个人都必须好好吃饭,认真训练!”
“好了,接下来大家就去完成本将军的第一个军令——”
“排好队,去伙房吃饭!”
众兵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这是军令?
大家排好队,在郑家家丁们的引领下,往伙房走去。
还没走到,一股香得人口水直流的米肉混合的香味便钻入了鼻腔。
这三天里,郑元乃和范大勇已经组织郑家的家丁采买好了这些兵丁们的生活必需品。
郑家的家丁给兵丁们每人发了一双碗筷,然后揭开了锅盖,利落地打起饭来。
每个人发的都是那种粗瓷大斗碗,里头装了满满一碗腊八粥。
黄豆,芸豆,绿豆,红豆,腊肉,都熬煮得又软又烂,与已经被染色的米饭混合成扎扎实实一大碗浓稠的粥,香气扑鼻。
兵丁们饥饿已久,哪里忍得住,都顾不得烫,一接手就呼噜噜狼吞虎咽起来。
吃完粥,身体终于恢复了些暖意。
他们接到的下一道命令,便是去营房休息。
走进营房,每个大通铺上都摆着一件件厚实的棉服。
“将军说,来不及给大家做棉被了,便买了成衣,大家先凑合着穿上保暖。”
郑家的家丁传达了郑元乃的意思。
兵丁们不敢置信。
新来的将军,竟然给他们每个人都发了这么好一件棉衣。
众兵丁赶紧冲上去,各自抢了一件棉衣,紧紧搂在怀里。
感受着那柔软蓬松又厚实的质感,众人又惊又喜。
这可值不少钱!
这么长一件完好的新棉衣,若是拆出来做成贴身的小甲,都够家里好几口人穿。
以后家里人冬天可要好过多了!
不过,将军的家丁不许他们把棉衣收起来,监督着每个人都要穿上棉衣睡觉。
众人只能听命穿上棉衣。
躺在大通铺上,盖着自家带来的烂棉被,胃里和身上都前所未有的充实暖和。
无论这位新将军到底想做什么,至少今天,他真的给了他们很大的好处,已经算是历年来最好的上官了。
没有人会以为这样的好事以后还会发生。
然而,一觉睡醒,第二天迎接他们的早饭便是每人三个大馒头,一碗油盐味十足的干菜汤。
这些东西吃下去,空了的胃与重新变冷的身体,再次变得暖和充盈。
吃完两刻后,将军才下令所有人开始操练。
副将带领他们操练的内容,那是真的很辛苦,要求也十分严格。
可每当他们累瘫后,迎接他们的都是油水十足的饭菜,管够吃饱!
每日训练表现优秀的,还额外奖励巴掌那么大一块肉吃。
一切的辛苦就又觉得值得了。
甚至还觉得,要更加努力训练,才能对得起将军给吃的饭,给穿的衣。
唯一的遗憾,便是这么好的饭菜,没法带回去给家人。
若是在卫所也给提供这么好的饭菜不知道有多好,那样他们就完全可以省下一半留给家里人吃。
年关前三天,将军宣布大家可以暂时回去与家人们过年时,众兵丁虽说挂念家人,心中竟是对将军与军营念念不舍。
有人忍不住大着胆子问道:
“将军,过了年,我们还能回来操练吗?”
郑元乃闻言,被风霜打得有些粗糙的脸上,嘴唇一咧露出一口白牙:
“当然,所有人初八就得回到军营,谁敢阻拦就是违抗军令!”
“是,将军!”
众人闻言满心喜悦,齐齐大声应诺,精气神已经不知道比先前好了多少倍。
郑元乃又道:
“你们都是一家的主劳力,是全家的依靠,没有空着手回去过年的道理。”
说着意气风发地抬手一挥,“来人,把我为大家准备的年货抬上来!”
众人诧异不已,他们才来将军这里操练十九天,竟然还给他们发年货。
“每人两斤棉花,五斤腌腊肉,十斤糙米,领了就回去过年!”郑元乃大声吩咐道。
每个领到年货的士兵们,都激动得红光满面,不住地弯腰朝郑元乃谢恩。
两斤棉花都足够给家里人再做两件贴身穿的棉衣了。
腊肉则是又有盐又有油,除此之外,还有大米。混着干菜一起,能煮好多顿油水十足的饭!
家里人看到这些东西,不知道会有多开心。
看到他们如此高兴,郑元乃脸上的笑容也没停过。
在场唯一不高兴的,便是那些百户们。
这位新来的将军,一直在邀买人心,还将他们与士兵隔离开来,剥夺他们的指挥权。
甚至封锁了大营,不允许他们出去给千户们通风报信。
如今,他们总算可以去与自家千户好好说说此事了!
(本书马上要书测了,需要重新取书名,据说这在番茄是一件非常重要足以逆天改命的事。但芽芽向来是个起名废,所以只能求助于各位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读者大人们了!给各位大人磕头,求大人们赐予芽芽一个吸引人的书名!)

四个千户听闻了下属们的汇报,顿时深感不妙。
他们原本以为郑元乃只是小打小闹,也愿意给他个面子配合一下,没想到他竟如此大手笔的提升兵丁待遇。
若不加以制止,要不了多长时间,所有兵丁都会十分拥护这位新来的将军,他们这些千户不就被架空了吗?
几人不约而同地聚在了一起商量对策。
为首的赵千户道:
“他是我们的顶头上司,我们若违抗他的命令,他是有权处置我们的。这事还得找上头的都指挥使大人。”
几人连忙拱手:
“那此事就拜托赵兄了!”
这里头,唯有赵千户的女儿长得最美,送给了都指挥使大人做第十二房小妾,还颇为受宠。
所以,他是四人里唯一可能直接见到都指挥使的。四人近年来也一直以他为首。
“待过了年,我便会亲自去问问都指挥使大人的意思。”
都指挥使可是二品大员,比郑元乃的父亲高了一品。
到时候,郑元乃之父总该好好管管他这胡作非为的儿子,让他知道什么叫官场规矩。
不管上头的官员们怎么想,当这些来府城大营操练的士兵们带着将军发的年货回家时,他们那些正在忍饥受冻的家人,无不欢欣惊喜。
哪怕这些东西不可能一次性全部吃完用完,但这个新年有了这笔意外的收入,也多了几分底气与喜悦。
众人无不感恩这位郑将军的慷慨与体恤,衷心希望明年依旧能被将军所统帅。
而今年的慈航观,也早早就预备起新年宴会来了。
整个慈航观东苑,到处张灯结彩,一桌桌宴席摆在东苑的空地上。
每桌十人,十几个荤素搭配热气腾腾的大菜,一看就叫人食指大动。
开宴前,慧云叫人搬上来一小筐红封,笑盈盈对众人道:
“观主今年要闭关,便不与大家一起过年了。不过却是早早就嘱咐我为大家准备了过年的红包,每人二两银,图个喜庆,望大家来年继续好好表现!”
说着,就亲自将每一个红封送到道观弟子们手中。
“多谢观主!”
接过红封的众人都是喜气洋洋。
“好了,大家开席!今夜食材不限量,定要吃喝尽兴!”
慧云宣布道。
然后又带着慧明和慧岸各扛了两大筐钱去慈幼堂。
慈幼堂的大席也早就置办好了。
孩子们用背带背着各自负责的弟弟妹妹,已经围坐在了桌子上。
他们早早就看到姑姑们置办年货,准备年宴,甚至是亲自看着那一道道丰盛的菜肴开始制作,心中对这一刻可谓期待已久。
即使如此,也没有人擅自朝着桌上的菜肴动筷子动手,俱都乖乖等待着姑姑们的指令。
慧云出现,嘴角挂着柔和的笑意道:
“看来大家都饿了呀,那我们先发观主给大家准备的压岁钱,然后就开席,好不好?”
“好!”
孩子们齐声欢呼。
无论是桌上香气扑鼻的菜肴,还是那一筐筐红绳子串着的钱,都叫他们好期待。
慧云举着一串钱,高声道:
“观主给大家每个人都准备了五百文压岁钱,愿大家来年平平安安,健康成长!”
然后就一桌一桌开始发压岁钱。
发完一桌就让这一桌立刻开席。
连那些被救助回来的女子,哪怕才来没几天,也同样有五百文的红封与宴席。
这一天,大家吃着香喷喷的菜肴,喝着甜滋滋的果子露,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整个慈航观到处都充斥着欢声笑语。
从明天开始,他们便可以轮流休沐,结伴去南都城玩耍。
雪路难行,他们可以在南都城的客栈住宿一晚,开销也由观中全权负责。
慈航观上下,除了慧岸和慧云,其他几乎都是贫苦人家或者一般百姓之家出身。
这样丰盛富裕又快乐的新年,几乎是众人从未有过的。
想着从前的日子,再想象如今,众人无不感念观主的莫大恩德,下定决心要忠心报效观主。
不仅是他们,就连慈航观信众们家中,各家的奴仆与工人,也得到了比往年更加丰盛的年节红封与年货,过了一个更加富裕快乐的新年。
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因为他们的主人与东家,受了慈航观观主的感化,决定往后要行善事。
但这许多人因为陈青竹的到来而有了这个不同于往年的新年,也是事实。
而此时,陈青竹也带着蓉娘来到了南直隶与赣省交界处,隶属于徽州的婺县。
这个冬天格外寒冷,不少路上都结了薄冰,容易打滑,因此两人的行进速度并不算快。
但根据前世所知的疫病爆发时间,她已经算是提前了许久抵达了。
据前世所见的奏报,这次大规模疫病始于正月二十二,是一家名为鹤龄堂的医馆所发现的。
她和蓉娘在婺县过了新年,再驾车去疫病爆发的饶州兴德县,时间完全充裕。
她至少可以提前十七八天到达,在疫病扩散的最初,就将其全部扼杀,阻止这场波及上百万人的大疫。
客栈的老板为每一位除夕夜依旧滞留在旅途的客人们,免费送上了热气腾腾的饺子。
吃过饺子,听闻婺县当地除夕晚上有打铁花,陈青竹也带着蓉娘出门去看热闹。
等两人抵达时,那表演打铁花的戏台周围,已经围得水泄不通。
许多父亲将自家孩儿放在肩上,导致来得晚的陈青竹,即使将蓉娘放在肩膀上也被人头所遮挡。
“罢了,不跟他们挤。蓉娘,我带你去最佳观景位!”
“好!”
蓉娘双眼中闪着兴奋。
自从出来游历,好久没和娘亲一起飞高高了。
因为要看打铁花,附近灯光十分昏暗,再加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台上,陈青竹退到人少的地方,就直接抱着蓉娘一飞而起,落在了戏台侧面的屋顶上。
视野顿时变得无比开阔。
绚烂的铁花在手艺人的操纵下升腾而起,在夜幕中十分夺目。
下头的观众不断惊呼鼓掌。
蓉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场面,也不由自主跟着鼓掌低呼。
等一场打铁花看完,还意犹未尽,双眼晶亮。
她转头看向一旁揽着自己的娘亲,笑容甜蜜:
“跟娘亲一起过年真开心!”
陈青竹也跟着露出了笑意:
“以后我们还有很多个年可以一起过!”
“嗯!”
蓉娘重重点头,安心不已。
如今已经无人能阻碍她们团聚,也无人能再轻易伤害娘亲。
以后的每一年,她都可以这样开心地和娘亲一起过年。
婺县的新年氛围很浓,大年初一,许多车夫都不愿意在新年出门去接活。
但陈青竹也不差钱。
婺县到隔壁的兴德县还有两天的马车路程,她并不想将时间浪费在赶车上。
于是花了十倍价钱雇了个车夫。
车依旧是她在拐子们那里顺手带走的那辆。
这车大小很合适,外表低调,里头却布置得很舒适。
陈青竹懒得换车搬行李,便一直用了这车,一路便只需要花钱找车夫。
正月初三,陈青竹终于赶到了兴德县的城门外。
“吁——”
车夫在入城前停下了马车,有些犹豫地道:
“夫人,情况有些不对啊。”
陈青竹打开车门,朝那城门的方向一看。
明明是正月,按理说有许多人去县城走亲访友。
但实际上,这城门处却是大门紧闭,一个人都看不见。
“近前去看看。”
她吩咐道。
车夫将马车往城门口驶去,在要靠近城门时,上头有个守城的士兵探出头来,大声呵斥:
“止步!止步!兴德县已经封城,任何人等不得出入!”

“问问他,为何封城。”
她是出了大价钱的金主,车夫虽然有些怵那守城的兵丁,却还是鼓起勇气问道:
“军爷,怎么会突然就封城了?”
那兵丁大声往下喊道:
“城中许多人染上瘟疫,县太爷下令封了城,不让任何人出入。你们赶紧走,小心也给过上了瘟疫!”
车夫闻言,驾着马车掉头就跑,足足远离城门一里地才在陈青竹的制止下停下来。
瘟疫的可怕,那是足以千里荒坟的。
一旦染上,不是特别命硬的,都得死。
这位神秘的夫人给的钱虽然多,却没有命重要啊。
车夫已经下定决心,不管这夫人给多少钱,他都绝对不会再靠近那城门。
“夫人,这兴德县我不去了!你们也最好别去,染上瘟疫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那就得辛苦你自己走回婺县了。”
陈青竹也没为难他。
雇人的费用,先前已经付了一半,这次她又多给了二两银子算作辛苦费。
车夫对此极为满意,好心劝告了几句就拿着银子告辞离开了。
入夜后,陈青竹将马车安置在城外的一间破庙中,布置了一个防护阵让人无法进入,然后就带着蓉娘前去夜探兴德城了。
兴德城的城墙不是很高,守城的人也不多,陈青竹找了个黑暗的地方,直接就抱着蓉娘三两步登上了城墙。
蓉娘很乖,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
陈青竹刚准备跃下城墙,便听到不远处的城楼处传来一声厉喝:
“站住!”
怀中的蓉娘吓得身体一紧。
陈青竹也顿住了脚步,朝声音的来源方向看去。
黑暗并不影响她视物,并且比常人要看得更远。
原来,那城下竟然有十几个背着行囊的百姓,已经在黑暗中走到了距离城门二十步远的地方,被守门的兵丁发现了。
“回去!县太爷有令,谁敢违令出城,杀无赦!”
百姓们有些害怕,却还是有人大着胆子道:
“我们没有染病,出城不会把瘟疫传给别人的!求军爷让我们出去吧!”
“对啊,再不出去,说不定我们在城里也染上了,那就是死路一条啊!”
兵丁却毫不犹豫地道:
“不行!鹤龄堂的大夫说过,整个兴德县城所有人都可能染上了瘟疫,任何人都不能出城!”
县太爷说过,他们守的不是城门,而是身后其他县府千千万万百姓的性命,绝对不能有一丝心软。
“那城中的大户早就走了怎么说!他们说不定早就把瘟疫带出去了!”有百姓不满地质问。
兵丁道:
“县太爷已经将这些人的名单上报去了府城,到时候知府大人定会让人捉拿羁押这些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