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梅子留酸)


高和无奈,只能轻声走了出去。
张良等他走了,就着烛火灯光,又将那张纸摸了出来,一个字一个字的咀嚼思索。

第100章
赵瑶君格外想要得到张良、高和这样的文才武将,她心里也清楚,这两人真正需要搞定的只有张良一人。
张良心里为韩国复仇反秦之心格外强烈,所以她就给他来了个矛盾的转移。
她先阐明秦灭韩非秦王之过,非秦之过,秦不过是在顺应天命而已。同理可得,如果张良归秦,此事非是张良无家国节义,而是他顺应天命而已。
说起来这不过是一种冠冕堂皇的借口,但是用这个光明正大、万人信服的理由削弱张良恨秦、抗秦的心理,却也是够用了。
因为原先的那个世界,并无赵瑶君这么个人,也没人在先秦时搞出这么多事情。所以当时秦灭六国后,六国遗民的日子其实也没有好过到哪里去。再加上一些过于严苛的律法、灾情、怂恿反秦人的舆论,各地农民起义、反秦队伍层出不穷。
现在却是不同,虽然现在的律法也严苛,但只要黔首不犯法,韩国、赵国遗民的日子,比原先好过太多了。遗民们现在越发认同自己大秦黔首的身份,这反秦队伍,一开始就失去了普通广大的黔首支持。
这还怎么玩?
现在别说是普通反秦玩家了,就算是张良这个高端反秦玩家,不也因为这个根本原因,打算远离朝政,带着自家弟弟医治完病后,归隐为生了。
至于赵瑶君所说的那些高中政治教材,关于政治、哲学所涉及的内容,一是告诉张良没有一个朝代是永恒存在的,韩国也是。韩王那种昏庸程度,就算不被秦国灭,也会被别国灭。
秦国以后要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当社会阶级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必然也会灭亡。秦国早晚都会灭,也无需对它抱有仇恨。
各种客观、主观条件言论之下,张良反秦心理已经弱化到一定程度了。
赵瑶君弱化张良的仇恨心理之后,还问他到底为了什么给韩国报仇?
她道德绑架他复仇的理由不够为国为民,接着用政治教材里的内容、真理做钩子,勾着他画未来的大饼给他看。
上下五千年史书赵瑶君都看过,后世她经历过,赵瑶君画的未来的饼,那叫一个又香又甜,又大又圆。
张良确实是上钩了。
是啊,虽然没有朝代可以永恒存在,但是他们所在的这一段历史,却是可以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可以创造一个他从未见过的海晏河清、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
为了见一见那样的盛世,投秦看看又如何呢?
张良心思动摇,赵瑶君再接再厉,她每日背诵默写一段符合现在需要的政治、哲学内容,每日黄昏差人送给张良。
听说黄昏、傍晚、深夜,人的心情都会不自觉的低落下来。
这个时候,许多人只要稍有emo的心理,心理敏感纤弱,容易多思多想。
后世的网友还开玩笑说,语文最应该在晚上考呢。因为这个时候,正是个个同学文采飞扬,又丧又兴奋,又矛盾又自洽,各种心理不一而足。
但无疑,此时的心理防线是减弱的,也是人很能共情,抒发情感的时候。
赵瑶君想到张良的身体,知道自己这个手段有点心脏,但想到这只是短期手段换取长期谋圣,她就心安理得的让人黄昏送知识点给张良。
不出她所料,后面,张良一日日将自己锁在屋中,几乎废寝忘食,不眠不休、字斟句酌的读者赵瑶君给的字纸。
他脑海之中,也从这些剥离开纷扰世事的迷雾,直接将世界上最根源、最普遍性的真理呈现出来的字眼之中,好似看到了一个不同于远古乃至此时的世界。
通过仔细揣摩,他好像也明白了自古至今,这世道是如何运转的。
以往他虽然也知晓一二,但却不能用如此直白、准备的语言将其描述出来。
那简简单单的五张字纸,张良日日都要钻研。
四五日下来,张良弟弟经过国医妙手的调理,勉强可以吃下些饭食了。张良却黑眼圈一日重过一日,脸色越发苍白起来,眼神却无比精神亢奋。
这诡异的精神状态,配上他一张病弱憔悴的俊脸,有种病娇具象化的感觉。
第五日午后,张良主动请了医,言说要调理身子。
赵瑶君一听,简直克制不住自己的兴奋,连忙跟着几个医生,去了张良所住的院子。
赵瑶君端起茶喝了一口,欣赏了一下他的俊脸,才看向苦兮兮的公乘阳庆。
她压住心理的愧疚和快要得逞的兴奋,故作担忧询问:“公乘先生,张君身体如何?我心中实在是担心他。”
【看着样子,是要调理一阵的啦。不过张良是个果决的人,他看上去已经有谋断了。他这样的人一旦下定决心,就会一往无前,不改志气了。】
张良伸出如同梅骨般白皙细腻,却有些消瘦的手臂给夏无且、公乘阳庆、医心把脉。
听了此话,他无奈的抬头,看了眼满眼兴奋,微弱担心的赵瑶君,心里缓缓叹了口气。
公乘阳庆把完脉,就皱起了眉头:“殿下,张君,之前我们不是说,您这病病最忌讳睡眠不足,饮食不合、思虑过盛吗?怎么近几日来,您的病情不减反增,看上去更加严重了些?”
赵瑶君心虚无比,看到张良苍白的脸,三个医者严肃的样子,现在真的担心了起来。
“哎呀,这可如何是好?近几日膳房日日都根据张君该吃的膳食做着,但不知为何,张君食欲不佳。夜晚他熬油费火睡得也晚,这几日他也不曾出门,就是将自己关在门里钻研,也不知他如此刻苦,心中可想明白了?”
【虽然你熬夜、不好好吃饭、多思多想,确实是我的锅。但我真怕把你的身子给玩坏了啊!】
张良倒是笑了起来,他憔悴苍白的脸色,因这一笑倒是显出几分容光焕发:“殿下,此番若是良真如了殿下的愿,不知殿下要如何回报于我?”
赵瑶君立即放下茶杯、糕点,擦干净自己的手,走到张良身边。
她恭恭敬敬朝他行了一礼,正色朗声道:“君若当真愿意归秦,愿意以诚待阿父、待我,来日大秦必以国士之礼待张君!待天下统一,论功行赏,封侯拜相,君定然是天下之相,尽可延续张家五代为相之荣,光耀门楣,不在话下。”
张良眉间愁绪尽散,他笑道:“此事殿下可以做主?若能做主,您以何物为凭证?”
赵瑶君相信,这样的人才,别说他了,就算是她阿父嬴政,也会做出同样的抉择。再说了,以阿父那宽广的胸襟,若是自己能为他收拢人才,他不仅不会不高兴,反而会格外开怀呢!
“此事我自然能做主,因为我阿父也是这样想的。”赵瑶君点头,解下自己常常佩戴的阴阳太极双鱼玉佩,将阳鱼放到张良手中。
“此乃我阿父所赐阴阳太极双鱼玉佩,听闻张君对黄老之术颇有研究,此物便是送对了。”
赵瑶君:“你看,你手中的是阳鱼,乃是暖玉所制,正好能常伴君身,温养身体。我手中的阴鱼,乃是冷玉,跟着我也不错。我们便以此玉为诺,君可以此玉为凭证。”
“那一言为定,望殿下莫要食言而肥。”
张良做了决定后,一切举动都格外痛快。
他立即让高和寻来一条丝络,将这半枚阳鱼佩戴在自己腰带上,以做承诺。
赵瑶君见状,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眉眼弯弯,双眼明亮无比,甚至忍不住拉住张良微凉修长的手,动情的许下承诺:“张君你放心,来日我们定然不负你。我大秦最重视人才了,你来大秦,你定然不会后悔的!”
张良看向刚及自己腰高的赵瑶君,看她一脸真诚笑意,畅快活泼的模样,不由想起她在渡口给自己做煎饼的样子。
昔日一如今日,脸上的笑和眼里的真诚,都如清水般映照在一张雪白圆脸上,张良心里,竟有种因缘际会之感。
自己真的因为这所谓神使,所谓秦国公主的几句话,几张纸,竟然就打算归秦了!
说起来,真是不可置信。
张良想到自己五日来内心的拉扯、纠结,他忽然觉得好笑,可心里也有做了决定后的舒畅。
他看着赵瑶君的眼,认真笑道:“那良可就记住殿下的话了。”
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医者,站在一旁默默看完了这一场好戏。
夏无且细细看了眼张良的神色,捋了捋胡须:“不过,看上去您像是放下了一桩常年压在心中的心事啊,心情倒是比往日好了些。”
赵瑶君:“这下张君的病治起来,是不是就好治许多了?”
医心把玩脉收手,闻言俊秀温和的脸上尽是笑意:“确实好治了些,但张君此次定然要遵循医嘱来了,不能过度损耗自身。”
张良看了眼让自己这五日里损耗自身,又让自己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放下多年心结的赵瑶君,哑然失笑:“良定会遵医嘱的。”
毕竟,他是真的想要看一看,秦王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后的下个历史阶段是什么。想要亲自看一看,无数良臣,与这位带着天命来到凡尘人间的神使公主,能将这世间打造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世道。
张良用完膳食,喝了药后,赵瑶君顺道同三个名医一块儿出来。
夏无且边走边笑道:“恭喜殿下得一少年英才,您费了这般心思,不知他有何能力,能让殿下如此对待?”
赵瑶君神秘一笑:“他本事大着呢,日后你们就知道了!”
【张良、萧何、韩信,这西汉三杰,没一个简单的。一个千古谋圣,以病弱之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一个民政后勤高位玩家,镇国抚民,给饷馈,不绝粮道,几乎保障了刘邦每场反秦战争的胜利。
一个兵仙神帅,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用兵如神,简直是一大杀器!】
这般描述,让秦国太医署的夏无且和医心听得心向神往。
赵瑶君回到咸阳后,确实要让人找到一些能臣干将的。
她转了话题:“听闻你们找到井陉城各乡上适合学医的人了?”
夏无且连忙道:“确实是。”
赵瑶君:“赤脚医生的培养,太过艰难。如今识字的人少,只能死记硬背字形,外加图文草药识记才行。夏太医乃是太医署太医令,不好在乡野待太久。夏太医将《赤脚医生手册》钻研成果将诸位医者分享学习后,还是要随我前往咸阳。”
她将以后的安排一一道出:“这巨鹿、邯郸两郡的郡守已经走马上任了,我有一个各郡县乡亭级别的赤脚医生培养计划。到时候辛苦公乘先生,以及留下的太医署医丞、医官,以及各地而来的医者了,你们和这两地官员根据这个计划来就是了,我都安排好了。”
公乘阳庆连连点头。
医心也道:“我家子弟也只会去五人,其余人皆留在此替殿下办事。”
“留下医者的名单誊抄后今日给我,放心,我不会亏待他们。谁做了什么,我都让各地县丞记着,到时候一块儿褒奖。”
三人忙道:“是,殿下。为殿下、秦国做事哪里能提褒奖呢?更何况,能研习《赤脚医生手册》已经是褒奖了。”
赵瑶君道:“一码事是一码事,辛苦干了活这褒奖还是要的。对了,那个徐福,给我看紧些,尽量就让他跟着你们。等事毕,我招他来咸阳,他才准来。”
众人知道,公主殿下特别关注的人,定然有其特别只之处。
三人都对徐福更加上心了些。

第101章
自赵瑶君来井陉开始,不觉时光匆匆,如今快要离去,反而觉得归心似箭,但心里却也是舍不得井陉这个城池的。
自从来带着轻骑来井陉开始,赵瑶君便吩咐军队入城,不许扰民,不许夺民财物。
等进了府衙之中,她当即斩杀了城中鱼肉百姓、残害黔首、掠夺钱财的渔、孙两家!不仅立了威,让城中宵小不敢乱来,还赢得了民心,使得井陉黔首对秦军放下心来。
之后,赵瑶君以工代赈,通过修补屋舍,修建修复一些必要的设施,使得黔首们开始有事做,有饭吃,彻底安心不敢作乱。
井陉城因为战乱,耽误了种植粟米的时节。
黔首们因担心今岁没有粮食又要上税而惶惶不可终日,赵瑶君通过当地气候、地质实际因素,又当机力断,决定抓住最后的时机补种春小麦。
她不仅要求井陉补种春小麦,就是邯郸、巨鹿也没通知补种春小麦。
虽然时间上稍微有点晚了,但如今看来,这春小麦长得还好,只要后面不发大灾,今岁收粮有望,不用苦苦等秦国他地支援。
井陉城中环境好,今岁还算风调雨顺,春小麦长得还行,虽然小麦没有粟米好吃,但城中百姓心中已经安定了下来。
后来,滹沱河边建起了水磨房,且越建越多,赵瑶君让府衙教起了面食的制作方法。
城中已经沉浸在麦香味中了,见到田间地里刚刚冒芽儿的小麦,黔首心中就觉得心悦臣服。
赵瑶君后面也没闲着,播种春小麦后巡视周围,救人的同时,发现此地适宜的作物。
她提议在保障粮食、税收的下,黔首可因地制宜中一些花椒、药草等经济作物,来改善黔首生活。
同时,为了让黔首们有销售渠道,扩大谋生岗位。她建大秦客栈,让陶匠们学习瓷器、变成瓷匠,修建城中基础设施,吸引各个地方的商人往井陉城中赶来,带动周围的发展。
现在最有名气的就是井陉的瓷器。
那日大王的公子扶苏用瓷瓶捧着蔷薇而来,偏偏优雅仪态的传闻传遍各地。
大秦客栈中的茶艺女子,展示的优雅点茶,看得人好像高雅了许多。
宴饮之时公主用瓷杯装的清澈如水的美酒,实在妙不可言,听闻仙界小宴便是如此......
种种传言,让瓷器之美之雅致更是传得遥远,各个地方的商人趋之若鹜,那些自诩家中有底蕴的世家大族、几代富户,更是都卯足了劲儿想要买到瓷器。
井陉瓷器的价格也一高再高,来学习手艺的,来瓷器坊做工的黔首也越来越多。
因大秦客栈住不下那么多商人,供应不了那么多吃食,城中见了先机的黔首自发建了些小型的客舍、摆了许多食肆、特色小店,狠狠赚了一笔。
城里有了钱,府衙收了商税。有了钱财,赵瑶君又开始招工,让人修建城中大道的公共旱厕,也积极督促黔首三家合在一块,共同修建旱厕堆肥,为之后的播种做准备。
赵瑶君不过来了一段时日,城中肉眼可见的一派兴兴向荣,黔首安居乐业,商人络绎不绝,府衙商税不少。
还有她制订的赤脚医生培养计划、养猪计划、养鸭计划、保护鸟雀、建造蓄水池计划等等,都如同希望的火苗,等待后续县尉的到来,便能照着计划一步步实施下去。
镇压邯郸郡、巨鹿郡的王翦、王贲、李牧,都陆续派了郡中、县里的官员来井陉之地学习,看井陉之地是如何运作、治理的。
如今时值五月下旬,井陉城的早晨,天光正好。
赵瑶君同张良走在野外,散步方回。
他们看着田间郁郁葱葱的春小麦,不由联想到秦国的冬小麦。
张良倒是不顾及自己的衣衫,走到田埂上,细细观察了一阵,才笑问赵瑶君:“如今冬小麦已经进入收割期了?”
赵瑶君见到这些春小麦,便想起大秦黔首之前种下的冬小麦,她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滚滚麦浪,鼻尖也仿佛嗅到了阵阵麦香。
她唇边笑容越发深:“是啊,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今日午时启程,过几日便能看到黔首们收割麦子的场景了。”
张良想象了一翻那个场景,心情越发开阔起来。
两人再走了一段,到了有人的地方,就坐上马车回了府衙。
午膳是羊肉面条、煮甜汤,倒是爽口。
张良喝了药,歇了半晌后,赵瑶君仍旧让成林留了一百人驻守城中,令县丞等待新县尉上任,她才命人解了马车到门口,准备上马车离开。
赵瑶君并未特意通知黔首自己要离开,也没令人隐瞒他们要离开的消息。
但井陉城不大,一千多名玄衣轻骑伴着四辆大马车,以及辎重若干出城,这阵仗一看,便是发生了了不得的事情!
队伍才集结,赵瑶君还未曾离开,黔首们们便打听好了她要离开的事情。
不一会儿,黔首们便纷纷走出家门上了街头,从府衙到城门口,皆站得满满当当。无论是花甲老人,还是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孩儿,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皆站在路旁抹泪。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