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康熙家的娇丫头(韩金书)


“臣妾给万岁爷请安。”没叫她行礼下去,康熙就过来牵着她的手了。
“外头冷。不是叫你不必过来了?”康熙神情缓和下来,小丫头的手软软的,而且还很暖和,可见过来的时候没有受冻。
康熙看了眼还跪在那里的梁九功:“你下去吧。”
梁九功忙磕头谢恩,然后就悄悄退下去了。
直到退出去后,梁九功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再一瞧赵昌,也是一头的汗,梁九功说了一声没事了,就叫赵昌去忙他自己的差事了。
趁着这一会儿,梁九功想着去稍微眯一会儿,也睡不了太久,但是能稍微养养神也是好的。
也就只有嘉妃娘娘在这儿,他才能有这样的时刻,否则怎么能全身而退呢?
梁九功知道自个儿是豁出性命去了。可哪怕是再来一回,梁九功还是觉得应当请嘉妃娘娘过来。
万岁爷现在这样是不能生气的。从前也就罢了,如今再生气,若是有个什么好歹,梁九功心里也担心啊。
外头通报说嘉妃娘娘过来了时,万岁爷那个眼神还是挺吓人的。梁九功当时毫不犹豫的就跪下了,这心里头还是很害怕的。
还好他赌对了。在万岁爷心里,嘉妃娘娘就是不一样的。
梁九功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万岁爷允许这样一个人走进去,或许那高处不胜寒的地方有嘉妃娘娘陪着,这路会好走许多啊。
瑶令将食盒里的安神汤小心翼翼的端出来,这一路走过来,正好是温温热热的可以入口。
瑶令说:“是臣妾心里头惦记万岁爷。想着万岁爷若果真这么熬着,总是不好的。所以臣妾擅自过来,给万岁爷送了一碗安神汤来。瞧着万岁爷喝了,臣妾就回去。”
“外头落雪,怎么还亲自送来了?打发奴才送来就是了。”
康熙道,“既来了,又怎么舍得你再冒雪回去,肯定是在朕这里安置了的。”
瑶令温声道:“若是打发奴才送来,万岁爷不肯用怎么办。还是臣妾亲自送来,万岁爷给臣妾脸面,亲自尝一尝,臣妾才能放心呢。”
“这会儿温度正好,万岁爷尝尝吧。”
拿出来康熙就闻到了与从前喝过的安神汤不同的气味。听说是瑶令亲手做的,更舍不得辜负了她的心意。
更何况这会儿也确实是饿了,便端起来慢慢的喝,才尝第一口就觉出不对来,似笑非笑的望着瑶令:“这是安神汤?”
这不就是甜汤么?里头还放了小汤圆和小红枣,似乎还加了桂花在里头,难怪方才康熙觉得闻到了桂花的香气。
瑶令露出一个柔软的笑:“吃点甜的心情会很好的。安神汤的味道可没有这个好。”
她还带了些糕点过来。因为时间有限,糕点是小厨房做的现成的,就不是她亲手做的。但是张成苏大的手艺,肯定是没得说的。
暖呼呼的甜汤下肚,再吃几个糕点,康熙倒是觉得肠胃里慢慢的暖和过来,心情也确实好转起来。
这会儿夜深了,不宜吃太多的东西,瑶令带过来的东西份量刚刚好,康熙吃完了也就不觉得饿了,也不会觉得撑。
叫人将东西收拾下去,康熙牵着瑶令一同坐在暖榻上。
“知道朕生气的事了?”康熙问道。
先前摔了杯盏,早就叫人收拾了,看见的人不少,但没有人敢去外头乱说的。
话能传到瑶令跟前去,别人那里都不知情,康熙也能猜到是怎么回事。
“万岁爷是不是不高兴?”瑶令轻声问道。这其实或许能称得上是越界了,或者说是她干政了。
自康熙十七年起,嫔妃基本上不在乾清宫侍寝,那么能遇上大臣的机会就没有。像今天这样的事,似乎还是头一回。
瑶令心里也有些没底。不知道康熙能容她到什么程度。可她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了。若是不来,这一关叫康熙独自一个人闯过去,又怎么对得起他数次救她性命的情意呢?
若是这一回叫康熙生气了,那么瑶令也能知道两个人相处的底线在哪里。
康熙道:“朕没有不高兴。”
康熙深深看了瑶令一眼,心里很清楚的知道,若是换了旁人,贵妃也好惠嫔荣嫔几个也好,他一定是不高兴的。
总觉得和她们没有到这个地步。
是瑶令的话,康熙一点也没有不高兴。不想叫她知道的原因是怕她跟着担心,也是不愿意叫她知道这些腌臜事。
这一段为了太皇太后还有地动的事,小丫头劳心费神的实在是太辛苦了,有时候能歇一歇的,就舍不得叫她再跟着担心了。
可这么瞧着,小丫头心里也是有他的,同样也是担心着他的,康熙心里就有些高兴,有些满足。
既来了,还有什么要瞒着的呢?
康熙道:“太皇太后离世,总有些蠢蠢欲动。此次地动来的突然,却叫他们抓住了机会,言说是朕失德,才会致使民怨沸腾,要朕下罪己诏抚.慰上苍,前往祈年殿认罪祈福,恳求上苍庇佑。”
康熙说的直接,当然这事儿没有这么直接,不会有人这么直白的说出来,但呈上来的折子和耿直的大臣们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那所谓的‘罪名’可多了。其中有一条,就是专宠嘉妃,六宫皆怨。他们要求皇上要雨露均沾,不能再后宫嫔妃中厚此薄彼。
康熙道:“先帝临终的时候,是自个儿要下的罪己诏。说是罪己,其实真正的内容并不是自己认罪。说的都是想要做但是最终没有做成的事儿。为什么做不成呢?一样是有人掣肘。”
只是后来这罪己诏叫太皇太后给改了。因为太皇太后觉得这罪己诏这么发出去不好看。也并不符合太皇太后心中的预期,太皇太后自个儿不喜欢,于之后的局面也没有益处,所以太皇太后做主,叫人都改了。
时过境迁,太皇太后过世了。太皇太后在往后的这数十年里,其实已经改变了很多了。包括太皇太后愿意接受小丫头的得宠。
可太皇太后改变了。这些顽固的只顾及自己利益的八旗勋贵却是一点都没有变的。
他们能逼得先帝走投无路,可还能逼迫先帝的儿子走投无路吗?
康熙要下决断的时候,瑶令就来了。
“朕不会让步。也不会下这个罪己诏。”康熙道,“别担心朕。”
小丫头的眉头皱得紧紧的,康熙伸手轻轻给她抚平了。
瑶令道:“这天下又不是万岁爷一个人的天下。臣妾的意思是,这天下是万岁爷的,但也不是万岁爷一个人管着的。万岁爷在京城,是地方大臣们在各处管理。若说失德,难道大臣们就没做错的时候?焉知不是臣子无能才致使上天示警呢?照着这么说,那各位大臣们就该引咎辞呈。”
这话说的,康熙忍不住勾了勾唇角。不管说的对不对,这丫头总归是为了他鸣不平的。
康熙这里还未说话,外头梁九功报说:“万岁爷,雅克萨大捷!”
八百里加急的军报送回京城。
一路高喊雅克萨大捷。沙俄撤兵,要求议和,重新开启新一轮的谈判,这一回是要彻底的定下边境路线,不似上一回那么粗略,是要详谈的那种。
是费扬阿派回来的亲兵报捷。叫人进来,康熙亲自问了情形,一时间龙颜大悦。
原本先前是生气恼怒的,如今便是彻底的高兴起来。
本来康熙就不打算应下罪己诏的事,现如今战事得到缓解,大清占据了主动权的地位,康熙就更不可能对那些人让步了。
问清了情形,康熙便让那旗兵带下去歇息。
康熙这里对着瑶令道:“你哥哥果然是个难得的将才。”
康熙从前就想,若是将费扬阿父子都放到军中,想必是都能立功的。只是那样的话,博敦就不能在跟前伺候了。
博敦不管是从前做个包衣佐领,还是如今的内务府总管,都是兢兢业业的做得很好。康熙如今还真是舍不得动他了。
况且小丫头家中也需要有一个人坐镇京中。杭佳氏族中扒拉不出来别的什么人,也就只能将费扬阿一个人外放出去了。
可这样也是很好的,费扬阿实在是不负所望。
瑶令道:“还是万岁爷赏识。若是没有万岁爷这个伯乐,哥哥如今也没有现在拥有的一切。”
这是实话。若非康熙拔擢,费扬阿这会儿还跟着博敦在外头办差呢。
瑶令话音才落不久,康熙就想着还是要先把之前的事解决掉。
接到雅克萨大捷的消息,康熙心里又变了变主意,能更好的解决眼前的事了。
便想着叫瑶令先去后帐休息,他这里叫了陈廷敬和张英来拟旨,过后便能心无旁骛的去陪伴瑶令了,说不准还能歇息一会儿。
结果这里话还未说出来,外头张鸿绪又来报说:“万岁爷,裕亲王领着大阿哥进宫了。”
张鸿绪迟疑片刻,才又道,“大阿哥是裕亲王派人抬进来的。说是因为太激动哭晕过去了。”
康熙都怀疑自己听错了:“什么哭晕?”
张鸿绪说不好,康熙也没耐心问他了,直接叫人把福全和大阿哥带进来:“大阿哥晕过去了也给朕抬进来。”
瑶令想了想,这是又有突发事故,她好像不宜在这里待着。便想把手从康熙手里抽出来,然后准备行礼告退的,就让康熙在这儿处理。
康熙手一紧,不让瑶令走:“你就在这儿坐着。”
康熙怕自己一会儿见了大阿哥和福全真的会气晕过去,要不然又要摔杯子了。
小丫头在这儿陪着,还能缓一缓他的心情。不至于生气太过。
况且先头的事情都知道了,这会儿还有什么不能让她知道的呢?
大阿哥是真的晕过去了。
而且真是叫裕亲王的人给抬进来了。到了御前,就换成了御前的人抬进来。
瑶令一眼就看见了,大阿哥虽然闭着眼睛,但呼吸尚算平稳,而且当真是哭过的,那眼睛都有些红肿了。
裕亲王慌得很,也看着像是要哭了的样子:“皇上,臣惶恐啊。臣不是故意要弄成这样的局面的。还请皇上速速请太医给大阿哥诊治。”
康熙看了大阿哥那边一眼:“梁九功,带大阿哥去隔壁,请太医来诊治。”
大阿哥出宫是他允准的。也是他传话去了裕亲王府,叫裕亲王照顾些。大阿哥若是不回宫,夜里可以去裕亲王府上安歇。
大阿哥和太子从前小时候,也不是没在裕亲王府上住过。康熙对这个哥哥还是很放心的。
可现在看来,这是闹的什么?
他这个哥哥老实巴交的不会惹事,闹成这样,必定是大阿哥弄的鬼。
若是换了旁的阿哥,哭晕成这样抬回宫里,康熙一定心急如焚,可到了胤禔的头上,康熙怎么就有种牙痒痒的感觉呢?
他当然没动手打过儿子。哪个儿子都没抬手过。
可就冲着大阿哥从小到大的这个脾气,康熙是想关心都得压着,八成又是大阿哥自己作的。
惠嫔不是能吃辣的人,可大阿哥当年硬是逼着惠嫔吃辣,说是锻炼锻炼就好了,结果就闹得惠嫔病了一场。
就说这样的儿子,自个儿怎么方才就觉得他长大了,放心让他出宫了呢?
察觉到康熙心中的波澜,瑶令轻声道:“万岁爷,先听听王爷怎么说吧。”
太医来的很快。听说已经为大阿哥诊治上了,裕亲王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也没有之前那么慌张了。
他道:“臣是在大街上寻到大阿哥的。当时大阿哥已经在大街上亮明了身份。站在人家的破旧瓦房上。对着围观的百姓们说,爷的汗阿玛是天底下最好的皇帝。何谓失德?失德的皇帝能取得雅克萨大捷吗?”
裕亲王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想起自己在底下看见大阿哥,听见大阿哥说的那些话时,心潮渐渐澎湃起伏。
“皇上,大阿哥当众驳斥的是那些人逼迫皇上下罪己诏,并且逐一驳斥了那些强加的罪名。”
且不说大阿哥的行为是否妥当,就连裕亲王这样规规矩矩的人,想起刚才大夜之中一点星火烛光灯影里,大阿哥在高处慷慨激昂的驳斥话语,他的心中也是感动不已的。
他是全程听下来的,字字句句言犹在耳,此时此刻说到动情处,眼里泛出泪光,一字一句全都直接复刻出来说给康熙与瑶令听。
“汗阿玛专宠嘉妃怎么了?那是嘉妃娘娘值得!地动之时,宫里的一切都是嘉妃娘娘调度处置的。皇上为太皇太后去世伤心辍朝五日,五日水米不进,而后昏倒,地动时又强撑着为救灾拟章程。天下万民皆苦,但皇上就不苦吗?一人担天下,谁能替天子分担?”
“上天示警,是一人祈愿有用?还是天下人人自救祈愿更有用?我是皇子,自幼莽撞,皇父不能与你们辩驳,我愿站出来为我皇父承当!”

大阿哥自己站在瓦房上说的这些话,说到后来十分动情,自己把自己说哭了。
后来边境将士骑马入京,沿途大喊雅克萨大捷,是从京城穿巷而过的,正好从大阿哥跟前路过,这大捷极大的振奋了大阿哥,大阿哥呼喊的更加铿锵激昂,以至于最后哭晕了,被裕亲王忙叫人抬了回来。
激起民怨沸腾之事,康熙先前就知道了,已经在与众臣商议的时候,下旨令人严查。
此时听见裕亲王转述的大阿哥这些话,康熙一时不知是该生气好,还是该欣慰的好。
大阿哥把自己说哭也就算了,怎么裕亲王这个转述的也是满脸泪呢?
瑶令在旁边瞧着康熙面上一言难尽的神情,便让回来伺候的梁九功拿了干净帕子给裕亲王。
她温声道:“王爷擦一擦吧。”
裕亲王接了帕子,忙道:“多谢嘉妃娘娘。”
这就是大阿哥这个性子能干出来的事情。
这会儿正好太医回来了。
太医与康熙道:“皇上,微臣替大阿哥瞧过了。大阿哥是心绪起伏过大才会晕倒的。之后气血冲行才会昏迷不醒,只需要静养就能慢慢醒转过来。醒过来之后,可以喝一两剂汤药调养心神,之后只要情绪不再大动,一两个月也就好了。”
大阿哥还年轻得很,这也不会留下什么病根。说白了,就是大阿哥先前说话的时候太激动,所以才会哭晕过去的。以后只要不这样,就什么事都不会有。
汤药肯定是要喝的,康熙听说没什么大碍,就让太医出去开方子,一会儿等大阿哥醒过来给他灌下去。
若没有大阿哥这事,原本康熙就要叫陈廷敬与张英进来拟旨了,可大阿哥的事突发,康熙心里转眼就换了主意。
裕亲王方才说,大阿哥说那些话的时候,底下的百姓们是聚集了很多的。大阿哥说到后来,不少人也是跟着眼中含泪哭了的。
康熙这些年向来注重教化百姓,地方上都是月月让人去乡里宣读圣谕的,京城之中就更重视这个了。
大阿哥说的话,很能打动百姓们。
这显然是跟那些鼓动民怨的不一样。这自然会对如今的情形有很多的影响,尤其是逼着康熙下罪己诏的事。
康熙想,大阿哥虽莽撞,可事情出来,竟也很可以缓一缓。
几个呼吸间,康熙心里就想定了。
康熙叫梁九功去传话:“叫陈廷敬与张英回去吧。大阿哥如今昏迷,朕没心思主张旁的事情,等大阿哥彻底好了再说。”
梁九功忙出去了。
康熙这里安抚了裕亲王几句,就让人送裕亲王回府了。裕亲王来的时候慌得很,这会儿倒是心定了,但是还是受了惊吓的,估计回去得好好定定神了。
等人都出去了,康熙转眸,就望进了瑶令温柔的眼眸中,里头似乎有那么一点点的清浅笑意。
康熙道:“高兴?”
“可能是。”瑶令说不准,轻声道,“臣妾是觉得,哪怕是万岁爷,有人能护着也是很好的。”
他们是上位者,对于大臣和百姓们来说,上位者的痛苦与委屈其实是很难被看到的。或者说哪怕是被看到了,也并不被放在心上,因为无法被人共情。
也不会有人有这个立场将这些说出来。
而大阿哥偏偏就做了这样的人。
偏偏就是他这个性情才能这样做,若换了别人,都不一定能有这样的效果。
因此瑶令就觉得,能有大阿哥这样的儿子,或许还是很不错的。且不说后头动机如何,至少真的缓下了眼前的这件事。
“万岁爷,惠嫔娘娘来了。”
惠嫔还在养伤,她伤在了胳膊上,太医让她卧床静养,轻易是不能挪动的。
可大阿哥的这件事传回来,沸沸扬扬的闹起来,惠嫔身边的人不敢瞒着,还是缓缓告诉惠嫔了。
惠嫔一听这还得了,大阿哥这是闯了大祸了,况且儿子还在康熙这里,惠嫔只能带伤前来请罪。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