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康熙家的娇丫头(韩金书)


别人都是不得不做的情分,唯有瑶令拿出全部的真心来对待,太皇太后又焉能看不出来呢?
这满宫妃嫔里头,也就只有一个嘉妃,一个荣嫔,能够这般的沉得下心来。
太皇太后也是需要静养的,后来再侍疾,就不要人轮流去了。而是点着去。
就是太皇太后想要谁去陪着,谁就去陪着。但是每日的请安肯定是要去的。这请安也不是人人都能去,也就是贵妃嘉妃及惠嫔荣嫔宜嫔几个。
这里头点着最多的就是瑶令了。
“十一阿哥怎么样了?”
这夜回长春宫,瑶令就问起儿子的情形。
在慈宁宫待了一日,瑶令晨起就走了,今儿个还没有瞧过十一阿哥。
彩霞回说:“十一阿哥已经睡了。”
瑶令点点头:“那就先洗漱更衣。等收拾好了,再去瞧一瞧十一阿哥。”
她还是很注重这方面的卫生的。
从慈宁宫穿回来的衣裳要换掉,身上洗漱沐浴过后,换了衣裳等身上的气味彻底散尽了再去看十一阿哥。
这自然不是嫌弃太皇太后,这也是为了大家的健康。十一阿哥确实是还小,总是需要精心护养的。
瑶令不想偏着任何一头,她是想要两头都照顾好的。
紫月心疼瑶令辛苦,便轻声说:“主子累了一日,不若奴才替主子去看。奴才一定小心谨慎。将阿哥的方方面面都与主子说明。”
瑶令轻轻摇了摇头,说:“不是不相信你。是非得我自个儿亲自去看。咱们这里忙着太皇太后的事,长春宫里有戴佳贵人在,大面上的事自然是稳得住的。”
“但到底是在长春宫的时辰少。就怕有些人趁乱做些什么,孩子小,人又多,误了什么事就不好了。我自个儿亲自看一看,都能放心。十一阿哥一日不见我,梦里叫他见一见,也是好的。”
便是瑶令自己,分开一日未见,心里也是很想念儿子的。
这里散了半刻钟,觉得差不多妥当了,瑶令就到了隔壁十一阿哥睡着的屋子。
方才奶娘跪在珠帘外头,已经将十一阿哥今日的情形都与瑶令回禀过了。
什么时候吃的,什么时候吃的辅食。有什么时候拉的,大的小的都有记录的时辰。
听说十一阿哥找了她好几回,瑶令当时就心疼了。
但是十一阿哥吃喝都好,可见身上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瑶令尚能放心些。
等见着了床榻上那小小的一团,许是做母亲的心情作祟,瑶令的鼻头有点酸,但好险忍住了没有哭。
十一阿哥一向吃得好睡得好。
瑶令就悄悄的将手炉放在一边,用微热的掌心去碰了碰十一阿哥的手脚,这孩子手脚都热热乎乎的,可见伺候的奶娘用心,也没有人被人趁空做什么手脚,一切如常。
结果就在瑶令撤手的时候,十一阿哥突然睁开了眼睛,倒是把瑶令吓了一跳,以为他是要尿什么的惊醒了。
连忙就抱上去哄着:“乖宝宝。不怕哦。额娘看一看。”
结果不是要尿。就像是跟她有什么心电感应似的,她一碰就睁眼了。
瑶令又继续哄睡:“好宝宝。额娘在呢。乖乖睡觉吧。来,闭上眼睛。”
大概是感受到了瑶令身上熟悉的气息,终于确定眼前的人不是梦里才见到的额娘。
十一阿哥嘴一撇,抱住瑶令的胳膊就开始放声大哭,他不睡了,也不放手,一定要待在瑶令的怀抱里。
十一阿哥可从没有这样扯着嗓子哭过,瑶令顿时心疼的不得了,抱着孩子就在怀里哄着:“额娘在呢。好宝宝别哭了。”
哄着哄着,她也开始掉眼泪。
不知道怎么的,就是觉得心里很委屈,儿子哭她心疼,总是自责愧疚,不该离开这么久的,却和幼小的儿子说不明白,是必须要做的短暂离开,不是扔下他不管不要了。
彩霞忙上前来:“主子这会儿可不好这样哭的。这要是传出去了,于主子声名不利。”
小孩子哭那是不懂事想额娘想的。
瑶令这样哭,那是什么呢?太皇太后还好得很呢,瑶令就这样哭,若是传出去了,外头不知道又要说什么难听的话,恐怕还要扣帽子狠狠地抨击她。
瑶令慢慢止住,心里憋的难受,如今是连哭笑都不自由了。
“想哭就哭,朕看谁敢说什么?”
康熙大步走进来,披风脱在外头,身上穿着常服热热乎乎的就进来了。
他长臂一伸,将大哭不止的儿子和眼眶红红的瑶令都一起抱在怀里,哄了哄儿子,锋利的眉眼柔软下来。
满目心疼的望着瑶令,“人累了,哭一哭宣泄情绪又怎么了?朕许你哭。就在朕的怀里哭。朕为你兜着。”

在亲近的人温暖的怀抱里,瑶令这眼泪就有点止不住。
有对十一阿哥的愧疚自责,也有对太皇太后的心疼,也有自个儿的一点委屈和难过,情绪很复杂,但是流露出来,都被康熙好好的接住了。
就好像一个人走了很久的路,并不觉得会怎么样。但突然有一个人靠近,问辛不辛苦累不累的时候,那时候心头涌上来的酸涩,都是为了自己。
“万岁爷怎么会来呢?”
滚烫的眼泪被康熙擦拭掉,瑶令慢慢的止住眼泪。
十一阿哥也不哭了,一双大眼睛眨巴着泪痕看着自己的阿玛与额娘。
甚至在康熙给他擦眼泪的时候,这小小的孩子还伸手胡乱在瑶令脸上抹了两下,似乎是在学着康熙擦眼泪。
但是他太小,还做不好这件事。
在康熙的怀里得到安全感的不仅仅只有瑶令,十一阿哥不哭了之后,自己咂巴咂巴嘴,小脑袋点了点,就这么放心的睡着了。
康熙在确定他真的睡着了后,才满目笑意的温柔将十一阿哥放回他的小床上。
“朕知道你今儿在慈宁宫陪伴老祖宗一整日,就想着来看看你。”
康熙当然知道这些时日小丫头的辛苦。
莫说是他离不开小丫头,如今太皇太后也是离不得小丫头的。
可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像这样一连月余都这样连轴转,身体肯定是吃不消的。
康熙担心瑶令,因此才一定要过来瞧瞧。谁知一来就撞上了小丫头在哭,还得忍着不能哭,他当然心疼的不得了了。
有他在身边陪着,瑶令显然要睡的更安稳些。
康熙轻轻抚了抚瑶令又瘦得尖尖的小下巴,心里想,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阿玛,后来登基没两年亲额娘也跟着去世了。
他就是被太皇太后教养长大的。太皇太后于他有深恩,老人家病成这样,他是该多在跟前侍奉的。
日后,还要更早起一些,将政事处理完了,也能更多的陪在老祖宗的身边,不能总是让小丫头一个人承担的。
要是小丫头为此累病了,他就更心疼了。
太皇太后不许宫里因为自己的病就将这个新年简过,还嘱咐内务府,说是新年底下该如何过就如何过。
可宫里除了太皇太后令下要挂红的宫灯外,各个宫中都没有什么太出彩的装饰,新的一年又来了,可宫里宫外人人都在忧心太皇太后的病。
传说老祖宗的病是熬不过这个正月了。
也就是这么两三个月的时间,太皇太后为这病也瘦了许多,躺在那里身上都没什么肉,比起从前真是清减了许多的模样。
瑶令看过太皇太后的脉案,年纪大了,年轻的时候疏于保养,又费心劳神过度,以至于身上还是很有些基础病在的。
心脏和肠胃都不是很好。这是自然衰老的进程,是没有办法缓解的。
所有人都怕太皇太后过不了这个正月,太皇太后却硬是撑到了二月初六。
到了不成的那一日,太皇太后才拉着康熙的手虚弱地说:“若是事情出在正月里,恐怕这个年你们都不好过了。”
“将来以后每一年的正月,你们都不好过。我自然是不愿意如此的。”
所以太皇太后才硬生生的撑到了二月里。
眼前,是太皇太后先与康熙说话,跟前只有祖孙两个,再没有别人的。
康熙心中虽然悲痛万分,面上却不敢真的表露出来,甚至连哭都是不许自己的哭的。
太皇太后倒是面含微笑,慈爱的望着康熙:“这也是人人都要经历的一道坎儿。祖母原本还想能多陪着你几年的。奈何身上有限,就只能到这里了。”
“从前我就有些担心,怕你身边无人陪伴,以至于有些时候孤寂的有些话都无人能说。所以才总是想着,或者你立了皇后会好些。可到底都是不中用的人,也就不逼着你了。”
太皇太后眸光闪动,“我如今瞧见瑶令在你身边,我是很放心的。我病了的这些时日,只她与荣嫔最是细心细致。但她比荣嫔又多了一层魄力与耐心,这孩子是极好的。你既然宠着,将来自然也有她的造化。祖母惟愿你们两个都好好的。”
康熙道:“皇祖母说了这么多话,歇一会儿吧。”
“我不累。”太皇太后道,“我与你说完,自有歇着的时候。”
“你皇额娘这一辈子,总是叫耽误了的。她心眼不坏,养着五阿哥也是很好的。你们往后好好的相处。你心地纯善,我不嘱咐你,也知道你肯定是会好好照顾她的。”
“还有太子。太子是个好孩子,你往后要多体谅他。以后他长大了,若是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你多想想他的小时候。别苛责了他。”
太皇太后确实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有嘉妃在,太皇太后其实是很放心的。
只是曾孙里头,她个个都是疼爱了一场的。人人都有亲额娘疼宠,就唯有一个太子,亲额娘早早的就没了。
又是太子这样敏.感的储君身份,太皇太后政.治.嗅.觉这么敏锐的人,当然会知道这里头的事情。她不得不说一句,当是提醒康熙的。
太皇太后与康熙说了一遭,康熙一直说好:“皇祖母,孙儿知道该如何做的。”
太皇太后缓了好一会儿,才像是回光返照似的,有了那么一点点的力气,她微微笑道:“就不要叫那么多的人进来了。我也见不得人多。叫几个我爱见的吧。最后嘱咐你们几句话,也好了了我的心愿。”
太皇太后叫了贵妃、嘉妃。裕亲王、恭亲王进来。
余者一概未见。
曾孙一辈是太子领头跪在外头的大殿上。
嫔妃们是跪在另外一边的。
城楼上的钟声响起,一共二十七声。
太皇太后薨逝。
紫禁城中一时哭声震天。
四阿哥身边跪着的便是懵懵懂懂的五公主。
五公主不知道哭什么,四阿哥同她说了。
五公主年纪还小,不大明白什么是薨逝,只知道四阿哥说以后再也见不到太皇太后了,五公主一阵心慌,就扯着嗓子哭起来了。
五公主是在太皇太后跟前长大的,这样哭一场对她是有好处的。四阿哥没有拦着,人人都在哭,除了半岁十一阿哥不能过来,人人都得哭。
五公主身体不好,哭了许久就仿佛要晕厥的模样,四阿哥低声哄着,才慢慢的好一些。
四阿哥牵着五公主的手:“以后,你就跟着四哥了。”
五公主是佟佳氏所出,太皇太后去了,只怕以后五公主的日子不会好过。
太皇太后为这孩子打算,已提早下旨,册五公主为和硕纯悫公主,有了和硕公主的名头,日子至少能好过些。
四阿哥是责任感很强的孩子,但也不会随便叫人跟着自己。
是有一回,也就是太皇太后病着以后,苏麻喇姑要分神照顾太皇太后,五公主这里就难免疏忽些,来得少一些。
苏麻喇姑也是七十来岁的人了,自然总有精神不济的时候。
佟佳氏家里没有忘记还有个五公主在。
四阿哥瞧见隆科多让人悄悄接近五公主,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四阿哥怕坏事,从那时起就将五公主带在身边了。
他是怕五公主年纪小被佟佳氏的人带坏了,当初的那些事情五公主什么都不知道,若是被佟佳氏的人想着法子乱说一气,五公主说不准就真的会记恨嘉妃。
四阿哥不愿意这样。
他自个儿的好些经历,都叫他不能不提防人心,更不愿意有人诋毁嘉妃,让五公主小小年纪就埋下仇恨的种子。
他小时候好歹也是在佟佳氏身边长了两三年的,就当是报恩了。将五公主带在身边教养,他才能放心。
五公主很听话,紧紧牵着四阿哥的手:“好。跟着四哥。”
如果以后真的见不到老祖宗了,那这段时日一直照顾她的四哥无疑是对她最好最好的,她就跟着四哥了。
太皇太后遗愿,不想出关回去打扰太.宗.皇帝,想留在关内,就葬在先帝身边,想要看着儿孙们。
康熙自然是要满足太皇太后的愿望的,因此太皇太后陵寝的选定,便只在关内,在先帝爷的身边。
宫中太皇太后丧事,便还是由贵妃与嘉妃主理。宫外则是裕亲王领着礼部的人在办差。
康熙要尽孝,不顾大臣劝阻,一定要守满七日,不眠不休,为告慰太皇太后魂魄。
康熙只苛责自己一个人,却不强求孩子们要这样不眠不休的守着。
就连太子,康熙也说不必相陪。
可是皇上都在这里跪着,谁敢起身呢。自然是人人都跪着,人人都哭灵。
这声音听的康熙心烦气躁,干脆将人都赶走了。
每日只许在殿外哭两个时辰,殿内便只有康熙一个人守着。
他就想清清静静的陪着祖母走最后一程。
有圣旨在,谁也不能抗旨进来。
瑶令想起康熙在太皇太后去时那一刻的沉默不语,只是心疼他。
她其实是想丢下所有事务去陪着他的,可是宫中的这些事,太皇太后去后的丧仪,她是一定要盯着的,分身乏术,实在是身上有责任,不能如此任性妄为。
此时,倒是有些能够理解半分做帝王的身不由己。或者,这是康熙难得的肆.意放.纵了。
四五日后,梁九功红着眼睛找到瑶令:“嘉妃娘娘,万岁爷水米不进已有四五日了,奴才担心再这样下去,万岁爷要是有什么万一,奴才万死难辞其咎。”
康熙一个人守着,连梁九功都赶出来了。谁也不知道康熙如今是个什么境况,只有梁九功大着胆子问一声,知道万岁爷还有声气。
“奴才斗胆请娘娘劝万岁爷用些米汤。”梁九功是真的快哭了。
瑶令叹道:“本宫去劝,恐怕也难。到底还是不足够的。”
这是多年的深恩厚重。从康熙八岁起,就是太皇太后陪伴在身边的,祖孙俩这样一路扶持的走过来,其中经历的那些事,没有一同经历的人是不会明白的。
康熙心中滋味难言,他只能用这样的办法自虐,才能够舒坦些。
瑶令懂他,也由着他,可当真七日水米不进,人还有什么用?
瑶令灵光一闪,叫梁九功:“走,去请太后。”
或许,请这位长辈劝一劝,康熙还是能够听从的。
太后同样为太皇太后的离世伤心伤神。太后卧病在床,也是形容憔悴,瑶令说明来意。
太后热泪滚滚:“皇上是该当珍重的。”
恐怕在这个世上,能够感同身受太皇太后离世的,也就只有这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母子两人了。
太后受太皇太后庇佑半生,一路安安稳稳坐在皇后太后的位置上,心中对太皇太后的依恋完全不亚于康熙。
此时感同身受同病相怜,更知道姑母去世后,她应当同康熙打好关系,将来奉养她的,就只有皇帝了。
太后强撑着起身,在瑶令的陪同下去慈宁宫了。
太后看见康熙的那一刻,再度热泪滚滚:“皇上要保重身体啊。若姑母看见皇上如此自苦,姑母心中也会不安的。皇上进些水米,只当是为了姑母安心,为了万民安稳。”
康熙见太后亲自来劝,眼眶也红了。
他一个人在这里的时候,哭也就哭了。
可太后来了,怎忍皇额娘为他如此劳苦呢?
瑶令忙让人送了些温热的米汤来,亲奉到康熙跟前,含泪道:“为太皇太后安心,万岁爷用膳吧。”
康熙伸手接过来,轻轻摩挲了一下瑶令的手腕,目光柔软:“有劳嘉妃了。”
人人都看着,他不能抱着他的小丫头说些什么。
可瞧着她青黑的眼下,憔悴的模样,可见这几日也是为他狠狠担心过的。
就是为了小丫头,他也应当走出来。
五日任性,已经足够了。
康熙五日没进水米,这会儿喝点米汤也只能慢慢来,好在是都饮尽了,人人都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康熙道:“劳动太后,朕实在惭愧。太后还病着,也需要好好的静养。朕送太后回去歇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