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椿也没闲着,她从邬常安砸下来的废石中挑一块儿巴掌大的石条,按他交代的,石条在温水里泡一泡,擦干了再用猪油涂抹,抹上厚厚的猪油放置两天,开凿的时候,凿击声温润了许多。
陶椿是想做个长“回”形的石框,因为石条小巧,开凿的时候容易开裂,所以要耐着心仔细敲。
头一天,她只给石条凿破一层皮。
一天天下来,
邬常安开凿的石磨底盘都雏形初显,准备要凿石槽了,陶椿凿的石框还是个石坑。
半个月过去了,新一轮巡逻要开始了,邬常安和陶椿放下手上的活儿,换上长靴和狼皮袄,拿上弓箭和砍刀走出家门。
白天巡逻,晚上归家,两口子点着油盏对坐在桌前,一个继续打磨翡翠,一个则是拿着长“回”形石框研究榨油的法子。
陶椿夜里琢磨,白天也琢磨,终于在二月半这天用石框、石条和木条做出了榨油机。
“邬常安,你看。”陶椿把折叠的湿草纸塞在石框里,空余的地方依次用木条和石条填塞,当三者把石框填满时,她拿起木锤敲其中一个前窄后宽的木条,挤压下,湿草纸里的水被挤压了出来。
邬常安看明白了,同时在脑中勾勒出更大的榨油机,包括底座和支撑的框架都填补上。他拿过一张草纸,用炭条在上面画图,画到一半,他停下说:“不成,找不到合适的石柱,但要是木头的就方便多了,砍一棵二人合抱的古树,中间掏空,横在屋里,两头用木头垫起来,下面放接油的桶。”
陶椿连连点头,“可以,可以用木头代替。”
“那明天就去跟陵长说,恰好开春要进山补种树苗,不如趁机再砍一棵树。”邬常安说。
陶椿没意见,她扬起桌上的草纸,得意地说:“哎呀!我陶椿真是聪明伶俐,竟然做出榨油机了。我这是在大山里,要是在山外,估计也是一方小财主了。”
“做不成财主,来日你是我们公主陵的陵长大人。”邬常安用布巾擦擦手上的玉屑,他俯身抱起她大步朝床上走,说:“让我来伺候伺候陵长大人。”
第117章 老陶匠死信传开 大哥大嫂归家
雄鸡报晓,天光微亮时,陶椿醒了,身侧的人身上太热,她移开一点,伸个懒腰准备起床去做饭,身侧的男人贴了上来。
“还有劲儿?今天要去深山,早上不能折腾,快起。”反正陶椿昨晚是尽兴了,这会儿完全没兴趣,她推开他,掀开被子一个跨步溜下床。
邬常安“哎”一声,他抱怨说:“你真不厚道。”
陶椿穿上棉袄套上棉裤,她俯身上去拉过他的手,他连着半个月雕刻石头,掌心和指腹在石头的打磨下糙得像一张外硬内软的砂纸,昨夜在她身上摩挲的时候,摸哪儿哪儿起火,又痒又酥麻。她握着他的手摩挲两下,凑他耳边说:“你自己解决,相信我,它会非常激动的。”
邬常安摊开手看一眼,他觑眼问:“你要不要看?”
“不看。”陶椿饿了,她要去做早饭。
陶椿烧热了一大锅水,邬常安才出来,手上还攥着昨晚换下来的床单,他拎盆舀热水,陶椿煮饭的时候,他把床单和二人换下来的脏衣裳都搓洗干净。
吃过早饭把牛喂了,陶椿和邬常安拿上弓箭背上火炉、砂锅和冻饺子出门了。
山上的积雪化得差不多了,年婶子昨天传信让巡逻队往山里走,去巡看深山的情况。今天要去的是断头峰,主要目的是远远巡看一下野猪岭,看野猪岭里还有没有野猪活动,顺带再给住在山谷里的老陶匠送一二百斤粮和肉过去。
陶椿和邬常安到演武场时,巡逻的人还没来齐,陶椿趁机去找陵长说话:“陵长,我做出了榨油的机子,需要从山里砍一棵二人合抱的树,木质要坚硬,砸捶不容易裂的。”
“榉树坚硬,用来做弓弩都行,你跟他们巡山的时候去主峰上转转,要是有合适的断木,你们直接搬回来。”陵长说。
陶椿摇头,“能在风雪天拦腰折断的树都是被虫蛀坏的,我不要。”
“那、那你巡逻的时候先看看,有看中的先跟我说,我过去看看。”陵长有点舍不得砍树。
“陶椿,我们该走了。”邬常安走过来喊。
陶椿应一声,她匆匆说一句:“我傍晚回来再来跟你们谈,陵长,我觉得我们该有个正经的作坊,就算不为榨油也该为下粉条盖间房子,总不能今年下粉条还在我家,搞得我们吃饭都吃不得劲。”
说罢,陶椿跑了。
一行二十四个人从主峰东边的山脚往南走,山里树木深,积雪比陵里的厚,山的背阴坡,雪深处还齐成年男人的大腿根。前路艰难,一行人拐道绕到山的向阳坡,向阳坡的雪化的快,山里已有汩汩流水声,山洼里的奇石也破雪而出,露出原本的青灰色。
“这儿也倒了棵树,连根拔起啊,还是棵槐树。”陈青云说。
“我们回来的时候抬下山,免得日后还要再跑一趟。”邬常安提议。
“抬下山咋分?”有人问。
“不如这样,我们巡逻期间遇见断木能搬的就搬下山,巡逻结束后再抽一两天,大伙儿聚一起把树劈了,到时候论斤称,大伙儿平分。”陶椿提出个主意。
这个主意没人反对,就这么说定了。
跋涉一个多时辰后,一行人抵达断头峰的山下,没人再说话,就连脚步都放轻了,上山的时候一边警惕着四周的环境,一边扫视雪地里的脚印和粪便。
行至半山腰,陶椿闻到淡淡的臭味,她还没确定臭味是从哪个方向飘来的,随行的狗齐齐朝西南边奔去。
一行人追上去,发现一具轻微腐烂的狼尸,肚子是鼓胀的,但狼头是干瘪的,估计是饿死的,死的有好些日子了。之前雪没化的时候,狼尸没腐烂,近些日子天暖了,雪化了,尸体腐败了。
陈青云赶走狗,说:“挖个坑,把它埋了,免得有瘟疫。”
闻言,其他人都动了起来,没带锹,他们就用砍刀挖坑,耗一柱香的时间挖个深坑把死狼埋了,一帮人带着狗继续往山上走。
剩下的路轻松许多,狼在山上能饿死,死了还没被啃食,可以料见,这座山上没有旁的能伤人性命的野物了,剩下的估计都是食草动物。
在断头峰上转半圈,到晌午了,一行人停下生火吃午饭。
“我们吃过午饭先去山谷给老陶匠送粮送肉好吧?把肉和粮送过去了,我们再去野猪岭。”陶椿觉得要是先去野猪岭再去老陶匠家,到时候发现老陶匠死了,再在山谷里耽误一会儿,回去就要走夜路了。
“行,先把肉和粮送过去,免得我们一直扛着,挺累人。”李山说。
陶椿见他说话,她想起他去年曾说过他媳妇怀娃吃不得荤腥,于是打听道:“去年听你说你媳妇怀娃了,生了吗?”
“生了,是个小子,快满月了,已经报给陵长了,等送俸禄的人上山,我家能多拿一份俸禄了。”李山哈哈笑。
“恭喜啊。”陶椿说。
李山又笑两声。
“话说去年秋天送俸禄的人咋没来?”有人问。
“估计被旁的事绊住了吧。”其他人不当回事,“再有一个月,也该来了。”
填饱肚子,一行人灭了火,收拾东西往西南峰走。步行一个时辰来到山谷,山谷里积雪化水,山上的水也往山谷里流,谷底积水已漫过鞋面。
“咋这么多水?这咋走?你们扛粮的过去吧,免得我们靴子里也进水。”李山说。
“我去吧。”邬常安主动说,“我的靴子用骨胶黏过,不会进水。”
陶椿跟他对看一眼,她接过他背的麻袋。
陈青云跟邬常安一起淌水过去,靠近房子时,他心里发毛,“老三,你觉不觉得这山谷里太安静了?”
邬常安点头,“我们来这么久了,一直没听见狗吠。”
“老陶匠不会死了吧?”陈青云生出个猜测。
话落,一道有气无力的呜咽声响起,陈青云吓了一跳,邬常安加快脚步,看见贴着门泡在水里的狗,一只狗蜷缩着没了动静,另一只瘦骨嶙峋的花斑狗勉强还能抬起头。
陈青云这下确定老陶匠是真出事了,他转身挥手,高声喊:“快过来,老陶匠死了。”
闻言,还站在高处的一帮人立马涉水赶过去,他们到的时候,陈青云已经踹开了木门,他跟邬常安都站
在昏暗的院子里。
这时,一群人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老陶匠的院子封顶了。
“这是啥时候的事?谁给老陶匠搭的?院子顶上横的梁木可不是他一个老头子能搬上去的。”有人问。
“烧陶器的时候,你们都走了,最后留了二十个人烧陶缸,都还记得吧?这二十个人里有我,对,还有邬老三,老陶匠叫我们帮他搬上去的,说是要晾木头打棺材。”李山的堂叔说。
邬常安点头,他从陶椿手里接过麻袋把花斑狗身上的水擦一擦,晌午的剩饭都喂狗了,这会儿也没东西喂花斑狗,他拍拍它的头,说:“再撑一会儿,待会儿我带你回陵里。”
陶椿走到一堵门前,她无法想象门后是什么样子,匆忙闻一下,似乎没什么臭味,她提着地上放的陶罐大步退了回去。
一群人退到门口,陶椿从罐子里掏出一沓微微发潮的纸,封面上写着“年芙蕖亲启”五个大字。
“是写给年婶子的,我们不好拆,拿回去给她吧。”陶椿直接把这沓纸塞怀里,说:“狗能在山里寻食都饿死了,老陶匠估计早就没了,我们也没必要再破门进去惊扰他,先回去问问陵长和年婶子打算怎么处理。”
其他人没意见。
陈青云捡起掉在地上的锁,门是他踹的,最后也由他从门外上锁,把摇摇欲坠的两扇木门又连在一起。
“这只狗……也挖坑埋了吧。”陶椿说。
但门外都是积水,挖不了坑,只能把死狗抬到断头峰的峰下,找个高处挖坑埋了。
有了这个事,一群人加快脚步往回赶,踩着来时的脚印往回走。
天光微敛,陵里刚升起炊烟时,他们就到了陵长家。
“陵长,年婶子,不好了,老陶匠死了。”还没进门,有人故作慌张地喊一声。
陵长不在家,年婶子快步从屋里出来,她面上很是镇定,问:“怎么死的?死多久了?”
邬常安没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他把麻袋里的狗倒出来,扇它两巴掌看它还能睁眼,他提着狗走到灶房门口,对听得认真的胡二嫂说:“二嫂子,给狗煮一碗稀米汤,它要饿死了。”
胡二嫂朝热闹的人群里看一眼,她出去拿来自家狗的狗碗,敲两个生鸡蛋,再舀三勺稀米汤冲开,把一碗蛋花汤塞给邬老三,她急急忙忙跑出去继续看热闹。
年婶子从陶椿手里接过一沓纸,她翻开一页,是老陶匠的字迹,他没兜圈子,直接讲明自己是自杀寻死,他把生前住的房子改造成他和儿子死后的墓穴。最后点明往后的内容都是他整理的制陶烧窑的关键步骤,若是她和胡德成要把他的尸身拖出来挖坑埋了,后面的东西不必再看,否则他诅咒安庆公主陵再也烧不出一窑好陶。
这个事年婶子一个人做不了主,她叫巡逻的人都散了,“等陵长回来我跟他商量一下,你们都回家吧。陶椿跟邬老三留一下。”
剩下的二十二个人领着狗走了,院子里顿时清净下来。
黑狼和黑豹看邬老三在喂另一只狗喝汤,它俩在一旁急得呜呜叫。
“年婶子,是要说建榨油坊的事吗?”陶椿兴致勃勃地问。
“你大哥大嫂带你小侄女回来了,估计是一个时辰前,跟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康陵的人,他们运来番薯,想要换我们陵里的粉条和火锅料,你叔就是招待这些人去了。”
陶椿的眼睛亮了起来,“我大哥大嫂还有小核桃回来?还带回来一笔生意,好事啊。”
“对,是好事。”年婶子瞥她一眼,语气随意地问:“去年你跟邬老三去给老陶匠送粉条,有没有察觉到不对劲?”
邬常安给花斑狗喂鸡蛋水的动作一顿,一个没注意,叫黑狼挤过来舔了两口。
“馋死你了,平时饿着你了?”邬常安来气。
陶椿和年婶子都往他身上看一眼,她摇头说:“我们去的时候他不在家,门从外面锁着,狗也不在,又赶上下雪,我们就走了,没多等。”
年婶子点了点头,说:“这老东西倒是心大。”
陶椿听着话音觉得她好似不高兴,试探着说:“老陶匠把他生前住的屋折腾得阴气森森的,门开着光都照不进去,而且我靠近闻了一下,没有臭味,估计是肉化白骨了。再把他的尸骨拖出来,那座房子也没人敢进去。”
“我们往后还要过去烧陶,他的尸骨摆在屋里,多膈应人。”年婶子主要是膈应这个,尤其是老陶匠隔壁还有个屋子,他们人去了就住在那里,要是不把尸骨移出来,岂不是跟尸骨为邻。
陶椿朝屋外的主峰瞥一眼,陵殿后面的大山下还有地宫呢,守陵的人隔三差五不还上山去巡逻。
年婶子看出她的意思,她心想那可不一样,老陶匠是什么东西,哪能跟安庆公主比。
“陵里还能建房子吗?我是指建个榨油坊,应该可以吧?去年冬天不还在空地上修了个大棚。”陶椿转移话题,她心想要是陵里不给建油坊,她可以想法子把老陶匠隔壁的院子改成榨油坊。
“大棚又没地基,算什么房子。”年婶子摆手,“你俩先回去,这事要跟你叔谈,我做不了主。”
第118章 傲娇又羞涩的小核桃 一单大生意……
小核桃踩着椅子爬上院子里大青石,她从石头上蹦下来,又踩着椅子爬上去,嘴里嘀嘀咕咕念着数。
“核桃,你下来,别摔了。”一个跟姜红玉长得有七分相像的男人站在门前的路上说。
“二舅舅,不会摔的,它是我家的。”小核桃踩在石头上跺跺脚。
“咋了?你家的石头还认主,不摔自家的人?”姜二舅笑。
小核桃重重点头。
“又说胡话,快下来。”姜红玉从灶房出来,“蛋羹蒸好了,快来吃。”
小核桃双臂一甩,闭着眼蹦下去。
姜红玉想骂人,不叫蹦,这孩子还闭着眼往下蹦。人跑到跟前了,她拧一下孩子的耳朵,越来越调皮。
姜二舅走过去坐大青石上,他看石头上凿了一扎长的石槽,说:“你小叔子这是在凿石碾子,搞个这么大的。”
“给蛇的。”小核桃咽下蛋羹抢着说话,她双手一抱,说:“花蛇盘着晒太阳。”
姜二舅还是三年前来过一次,小核桃满月的时候送他老娘过来住了小十天,印象里邬家是有条菜花蛇,只要不下雨,天上有月亮,它夜夜爬出来晒月亮,当时他还玩笑这条蛇要成精。
“还是三年前的那条蛇,还是又换了条蛇?”他问。
“还是那条菜花蛇,这会儿冬眠了,等四月出洞,蜕层皮又要粗一圈。”姜红玉说。
兄妹俩说着话,没人注意门前来了两条黑狗,黑狼黑豹站在路上瞅了好一会儿,猛地开口吠叫。
“呦,是我家的狗回来了,老三跟我弟妹也快到了。”姜红玉高兴地站起来,她笑斥道:“黑狼黑豹,不准叫,家里来客了。”
院子里的人往外走,小核桃也蹬蹬蹬跑出去,她站路上蹦两下,激动地说:“是我小叔小婶。”
黑狼和黑豹在主家裤腿上嗅嗅,摇着尾巴殷勤一会儿,两只狗绕到姜二舅腿边抻着狗头一直闻。
陶椿和邬常安走近,她加快脚步,亲热地说:“大嫂,你们可算回来了,路上还顺利吧?这位是小核桃的舅舅吧?”
“对,是我二哥,路上顺利,也没那么冷了,晌午出太阳那会儿,走路还给我走出汗了。”
“姜二哥。”陶椿叫一声,“你们兄妹俩长得好像啊。”
“姜二哥,好些年没来了,这次过来多住几天。”邬常安说。
“陵里也在巡逻,住不了几天。”姜二舅说,“弟妹也在巡山?女中枭雄,厉害的很呐。”
相似小说推荐
-
该死的剧情快走开(被揉碎的白云) [穿越重生] 《该死的剧情快走开》作者:被揉碎的白云【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12-19完结总书评数:204 当前被...
-
奶绿小冰糕(霂安) [现代情感] 《奶绿小冰糕》作者:霂安【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10-27完结总书评数:133 当前被收藏数:1919 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