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蒹葭是草)


皇上总说她溺爱十四,劝她将心思分出一半放在四阿哥身上,尤其在四阿哥封爵之后。
真不是她偏心小儿子,实在是十四不省心,让她一时一刻都不敢撒手。
四阿哥主动帮她照看十三,德妃心里是暖的,可她不赞成四阿哥将十三带到皇庄去,弄一身土不说,心玩野了不好管。
十三年阿哥听说十四阿哥也要去,吓得赶紧附和德妃:“是是是,全是土,一点也不好玩。”
“你不喜欢玩土,我喜欢!”十四阿哥是个小人精,见十三阿哥说完身体绷直就猜到他在撒谎。
说着从榻上站起来,推开德妃和想要抱他的保姆,破天荒朝四阿哥伸出小手,要他抱,还朝他撒娇:“四哥,下回带我去,带我去嘛!”
四阿哥无法,只得走过去抱起他。
与健壮如小牛犊,抱起来十分沉手的十四相比,十三轻得像根豆芽菜。
但十四比十三年纪小,个子矮些,抱起来圆滚滚软乎乎,更舒服。
到底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四阿哥抱着十四掂了掂:“长高了,也长胖了。”
十四阿哥被掂得笑起来,张开小胖胳膊让四阿哥举高高。四阿哥当真举了几个,十四笑得更大声了。
尽管四阿哥转移了话题,却没能转移十四阿哥对城外皇庄的向往,又是作揖又是说好话,只想跟去。
四阿哥将他放在榻上,对他说年纪太小不能出宫,十四阿哥当场发飙,见人就打。
十三阿哥身边服侍的小内侍躲闪不及,被十四阿哥推得一个趔趄,手一松摔了盛着甜菜糖稀的小陶罐。
十三阿哥见状“哇”地一声哭出来,冲过去要去捡那陶罐,被四阿哥一把抱住。
十四阿哥则走过去,低头看看那个摔碎的陶罐,指着里面流出的东西,问十三阿哥:“这是什么?”
“是我在皇庄做的甜菜糖稀!”糖罐被摔碎,十三阿哥生吃了十四的心都有了,指着对方怒道,”你还我糖稀!你还我糖稀!”
德妃让人将十四抱到身前,不去责怪十四,也没有责怪十三,反而埋怨起了四阿哥:“什么腌臜吃食都敢往宫里带,若是十三吃坏了肚子,又是一桩公案。”
四阿哥失望地看了德妃一眼,什么都没说,抱起哭成泪人的十三离开,直接将人带回了阿哥所。
于是转过天,姜舒月又见到了印家的小十三,和他的四哥。
彼时,田庄已经收完大豆,姜舒月让左庄头和左宝树押车,把大豆送去榨油作坊。
田庄里吃得起油的人家很少,要吃也是过年宰杀鸡鸭的时候,熬出来的清油。
每年只得一点点,不像城里人有钱买油吃。
听说东家要把地里的大豆运走榨油,包括左庄头在内的所有人都有些心疼。
今年虽然大旱,但东家给的豆种好,特别耐旱,亩产也高得惊人。
每亩能收三百斤大豆。
别说大豆,就是小麦也没见过这样高的亩产啊!
当初怕影响冬小麦播种,田庄只有一半人家种了大豆,每家也只种了一亩地。
可就是这一亩地,收获了整整三百斤大豆。
快赶上两亩小麦的收成了。
全庄一共十几户人家,统共只有一百多亩地,平均下来每家只有几亩地。
年景不好,小麦减产,这三百斤大豆也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相信东家种了大豆的,个个喜上眉梢,没种的则直拍大腿,悔得肠子都青了。
大豆收上来脱粒之后,本来想运回各家当粮食吃,谁知东家却让送到榨油作坊去榨油。
豆饭粗糙难吃,还有一股浓重的豆腥味,但煮熟了也是粮食,总比野菜树皮好吃。
东家免了下半年的租子,又想办法把田庄变成了皇家围场的一部分,免了人头钱,各家收上来的粮食一粒都没往外掏,就算旱灾持续,今明两年的口粮也够用了。
“听东家的准没错,我家的豆子送去榨油!”田武做梦都没想到,他们一大家子能在灾年攒足口粮。
若没换东家,以今年糟糕的年景,别说口粮,就连人头钱都得去借。
年景不好,又是租子又是税,家家都难,谁又有闲钱借给他呢?
交不上租子,东家会将田地收回,明年他们一家就得喝西北风。
可交上了租子,又交不起人头钱,不愿意卖儿卖女的话,就得出一个壮劳力去服苦役。
运气好的,舍半条命也许能活,运气不好,可能有去无回。
他们家得了东家这么多恩惠,别说拿出一亩地大豆去榨油,就是直接献给东家,也是愿意的。
左宝树慢了一步,被田武抢了先,紧跟着附和。
麦茬豆算是额外收获,榨油就榨油,都听东家的。
有高产玉米和麦茬豆打底,姜舒月在田庄的威信日隆,她说怎么做,佃户们就怎么做,连个打驳回的人都没有。
两千多斤大豆分批送到城里的榨油作坊,再次引起关注。
不为别的,只是这两千多斤大豆的出油量惊人。
普通大豆,用古法榨油,每一百斤能出九斤豆油。而雾隐山田庄送去的大豆,用同样的榨油法,每一百斤能出十五斤豆油。
一百斤多榨六斤油,一千斤多六十斤,一万斤多六百斤。
大豆卖给粮铺,按照粗粮价格,五文一升。
折合三文多一斤。
三百斤大豆,勉强能卖上一两银子。
而三百斤大豆,可榨出四十五斤豆油,就地卖给油行,刨去加工费能卖出将近二两银子。
所得翻了一倍。
这下不光榨油作坊的人呆住了,就连早有心理准备,知道东家实力的左庄头和左宝树也呆住了。
麦茬豆,只一亩地,随手种下,得银二两。
过去辛苦劳作一整年,不拉饥荒都是赚的,攒钱根本不敢想。
一亩地赚这么多钱,真是做梦都能笑醒。
东家免了下半年的租子,又托人免了人头钱,各家不缺粮食,却都缺钱。
家里人没病没灾还好,赶上生病,只能硬抗,谁家也请不起郎中,吃不起药。
不说生病,每年生娃因为请不起稳婆,糟蹋了多少妇人,左庄头不忍回顾。
仓中有粮,心里不慌,手上有余钱,家人少遭殃,都是在理的。
豆油的卖价是大豆的十几倍,但左庄头和左宝树还是按照东家的嘱咐,只卖一半油给油行,剩下的全都运回了田庄。
东家的原话是:“种田太累,终年不吃油水身体会垮。”
说到底还是命重要。
饶是如此,当种黄豆的佃户们拿到二十斤豆油和一两多银子的时候,激动得掩面而泣。
而另一半没种黄豆,让地空着的,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种小麦得细粮,种黄豆得粗粮,从来没人想到过用黄豆榨油。
然而羡慕嫉妒恨远远没有结束,更让人生气的是,黄豆榨油之后剩下的豆饼运回来可以煮豆浆,做豆腐,剩下的残渣摊饼也可以吃。
就是黄豆秧打碎了埋进土里,也是养地上好的肥料,听东家说埋过豆秧的地比白地粮食亩产高。
黄豆浑身都是宝,他们却拿它当根草,一个个都恨不得穿过去抽死当初那个犹豫的自己。
然而这还不是最让人绝望的,最让人绝望的是,旱灾一直在持续。入秋开始滴雨未下,田地里的土一捏就碎,旱得根本没办法给小麦播种。
今年粮食减产,各家收成都不好。即便没交下半年的租子,也没交人头钱,确实囤了一些粮食,可明年若是绝收,以后的日子也会非常难过。
卖儿卖女不至于,但挖野菜啃树皮是免不了的。
姜舒月抓起一把垄沟里的土,轻轻捻着,对众人道:“这种情况种不了小麦,全都改种春玉米。”
她之前留下的种子够用。
培育过的小麦种子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跟玉米还是没法比。
众人听说全都改种玉米,心有些慌,可也只是一瞬。
有了轮作大豆的教训,所有人都意识到,种地听东家的准没错。
这回没种大豆的人家很快响应,比种了大豆的还积极。
四阿哥就是在这时候到的,在小院没找着姜舒月,便领着十三来地里找。
果然看见了她。
小姑娘一袭艾青的衣裙,站在干涸的田埂上,好像一株才刚破土的幼苗,稚嫩却坚韧。
她扬起脸,对一群黝黑的庄稼把式说:“这种情况种不了小麦,全都改种春玉米。”
没有一道反驳的声音,众人短暂地愣怔之后纷纷点头。
“四哥,仙女姐姐可真厉害呀!”在十三阿哥幼小的心灵中,大人就是大人,小孩就是小孩,小孩要听大人的话,没见过大人听小孩的话。
还是一群大人听一个小孩的话。
十三阿哥宣布,仙女姐姐是他见过的,最威风的小孩姐。
四阿哥含笑摸着他的头,什么都没说,却是一脸的与有荣焉。
“你怎么……来了?”姜舒月一抬头就看见了站在人群后面的兄弟二人。
两个冷白皮,一个是沉郁英俊的翩翩少年,一个是唇红齿白的三头身,就这么水灵灵地出现在视野中,与眼前干枯黝黑的画面格格不入。
四阿哥听见对方的话,微微蹙眉,总感觉被她主动过滤掉的那个字是“又”。
你怎么又来了,明显带着一点不耐烦。
他为她骄傲,她却嫌他麻烦,四阿哥有点闹心。
“我来送自动播种机。”还好他有正事,不然真被问着了。
自动播种机上个月已然造出样机,奈何四阿哥用了几次都不满意。
好在当时已经过了农忙,自动播种机造出来也无用武之地,四阿哥便让回炉重做,务必做到轻省好用。
直到这会儿才算通过四阿哥的严格检验,并且具备了量产的能力。
听到自动播种机,对方脸上黯然了一下,又很快高兴起来。
眼下正是给冬小麦播种的时节,奈何播种机来了,却因为旱灾没办法完成播种,她心里应该很不好受。
可她脸上的黯然只一瞬便消失了,仍旧回给他大大的笑脸。

第59章 老三
对上小姑娘朝霞般灿烂的笑脸,四阿哥一点也不闹心了,走过去安慰她:“钦天监算过了,明年秋天旱灾才能过去,你的决定是对的。”
种玉米比种小麦稳妥许多。
印四在农事司当差,这个时代的农业都是靠天吃饭,他知道这些并不奇怪。
可姜舒月没有被安慰到:“如果旱灾继续,朝廷应该在北边推广玉米种植,不然可能有大.饥.荒。”
这事基本定下来了,近两万斤玉米种子将于明年春天,在京城周边的皇庄试种。
所得粮食全部用于赈灾。
明年旱灾持续,还可能有战事。准噶尔不老实,引得朝廷厉兵秣马。
四阿哥之所以能第一个封爵,有皇上对太子忌惮的原因,更多地还是他向皇上建言,如果旱灾继续,不宜立刻在北边推广玉米种植,而应集中在皇庄安排专人耕种。
按一亩地撒种四斤计算,两万斤玉米种子,可以种五千亩地。
若让百姓耕种,田地有好有坏,耕种技术良莠不齐,结果不可控。
交给皇庄的话,地是上等地,种地人的耕种技术也有保障。
高产玉米的一代种,在灾年,山地,能有每亩一千斤的产量。
那么二代种,在灾年,上等地,应该也能有这个量。
集中耕种的话,五千亩的总产量就是五百万斤粮食。
虽然不多,却可以赈济京城周边十几个州县,保证战时后方的稳定。
四阿哥的建言,并不是自己一拍脑袋的决定,而是经过农事司测算的结果。
当然所有假设,都建立在明年旱灾持续的前提下。
如果灾情有所缓解,这两万斤种子种出的玉米,还可以被当做种子来用,在北边推广种植,造福百姓。
“区区五千亩地,真能种出五百万斤粮食?”高产玉米已经在雾隐山田庄试种成功,种子的能力康熙并不怀疑,让他怀疑的是皇庄。
不仅皇上怀疑,四阿哥也怀疑。
但高产玉米的种子实在难得,四阿哥不放心拿出来推广,于是咬牙在皇上面前立下军令状。
皇上龙颜大悦,这才提前给了贝子的爵位,并且明说,完成了,再升贝勒,完不成,还要治罪。
同样是皇上的儿子,太子生下来就是太子,而其他皇子想要得一个爵位,都要付出莫大的代价。
与准噶尔的战事在即,大阿哥几乎吃住都在军营,随时准备建功立业。
三阿哥则一头扎进户部,协助催收秋粮。前有旱灾,后有战事,秋粮加收的任务,无比艰巨。
若是完成,也算一桩政绩。
上朝站班的兄弟们都在卷,四阿哥作为第一个封爵的人,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你说是朝廷打算将那两万斤种子集中在皇庄耕种,为此还特意拨了一个六十顷的皇庄给你?”四阿哥把集中耕种的事告诉了姜舒月,姜舒月眼睛都瞪圆了。
一顷地是一百亩,六十顷就是六千亩地。
六千亩啊!
姜舒月掰着手指头算起来:“两万斤种子大约能种五千亩地,还剩下一千亩,你打算种什么?”
不等印四回答,姜舒月已然兴奋道:“皇庄有蓄水池或者小型水库吗?有的话,我们可以试种高产小麦,或者含油量高的黄豆,或者种高粱酿酒,都能有不错的收益!”
听她说到“我们”两个字,四阿哥勾起唇角,等她兴奋完才泼冷水:“皇庄有没有水利设施我不知道,这得我们亲自过去看。但那一千亩地,肯定有奴才们居住的地方,最后还剩下多少可以耕种,也得带人过去测量。”
姜舒月也注意到了他说的是“我们”而不是“我”,笑得梨涡都比平时深了一些,弯起眉眼问他:“你会带我一起去,是这个意思吗?”
四阿哥垂眼:“你反正也要嫁给我了,往后还不是夫妻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血脉觉醒之后,姜舒月只想拥有更多的土地,越多越好,谁要跟他夫妻一体?
可话又说回来,这个时代的土地全都掌握在贵族和乡绅手里,如果挤不进这个圈层,她很难拥有更多土地。
两害相权,姜舒月选择跟着印四混:“亲事有眉目了?”
从前签订的协议更像是私定终身,除了她和印四谁都不知道。乌拉那拉家不知道,印家也不知道,就连她身边的常妈妈和冯巧儿都被蒙在鼓里。
当时姜舒月想,若印四有本事运作成功,她就跟他。若不成,反正没几个人知道,权当是生意往来。
谁知还没到大选,印四已经说了两回成亲的事。
几个月接触下来,姜舒月不算了解印四,也知道他是一个做到十分嘴上只肯说三分的人。
他两次提到成亲,甚至说出夫妻一体的话来,姜舒月觉得他应该与家里说过,并且得到了支持。
果然印四点头:“过了家里的关口。”
家里的关口过了,只是过了最容易的一处,在大选中运作才是最困难的。
姜舒月劝他戒骄戒躁,千万别做提前开香槟的傻事,印四挑眉:“家里的关口过了,自然有印家出面周旋,你现在确定要嫁给我吗?”
这是在向她求婚么,怎么有一种软饭硬吃的感觉,姜舒月扬起脸看他:“你敢娶,我就敢嫁。”
四阿哥笑起来,抬手捏捏她的腮。
都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四阿哥想过告诉她自己的身份,奈何太子一直压着不让。
四阿哥也怕自己的身份给她太大压力,让她失去现在的灵动鲜活,变成一个诚惶诚恐、面目模糊的女子。
就像后宫里那些妃嫔一样。
“四哥,仙女姐姐要成我四嫂了吗?”十三阿哥歪着脑袋听到最后才听明白,顿时手舞足蹈,被十四打碎宝贝糖罐的郁闷都跟着烟消云散了。
四阿哥按住欢呼的十三,朝他比出噤声的手势:“这是个秘密,不能让外人知道。”
自动播种机一到,所有佃户都成功被吸引了注意力,早推着到田里试用去了。
四下无人,他才敢压抑着内心的激动,与她分享消息。
皇上的赐婚圣旨都写好了,就压在南书房,只等明年大选之后盖章颁下。
十三阿哥被按住肩膀,跳了一下很快稳住,严肃脸道:“是了,不能让别人知道,万一被抢走可怎么办?”
“……”
这一日姜舒月得到了轻便好用的自动播种机,十三阿哥重新熬了一罐糖稀带回宫,同时还有一整屉刚刚出锅的粘豆包。
有了上次的教训,回到阿哥所,十三把带回来的所有东西都安置好,简单梳洗一番,又换了干净的衣裳鞋袜,这才准备去永和宫给德妃请安,报备行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