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睡不足两个时辰,照样生龙活虎。
不过沈初宜实在担心他的身体,恭睿太后也老是劝诫,如今萧元宸国事稍微顺畅一些,就不夙兴夜寐地熬着,晚上会早些入睡。
每日最少都能睡足三个时辰。
这样一个精力旺盛的男人,之前竟半年多没有踏足后宫。
今夜沈初宜实在被折腾的累极了,才头昏脑涨地问了这一句。
这话一出口,沈初宜就有些后悔了。
有些话,不应该现在说,亦或者,本就不应该说。
有些线,沈初宜宁愿让它模糊一点,就这样含含糊糊,若能一直拉着这条线过一辈子,倒也算是幸福。
然而覆水难收。
话既然已经说出口,就没有再收回来的道理。
沈初宜深吸口气,还是抬眸看向萧元宸,脸上笑容不变。
话是她说的,无论萧元宸回答什么,她都会认真听进心里去。
萧元宸把她放到浴桶里,等面对面而坐,萧元宸才伸出手,轻轻摸了一下沈初宜的脸。
很轻,很柔,不带任何意味。
萧元宸的眸子幽深而明亮,沈初宜此刻注视他,似乎能看到他眸子深处的星芒。
并不刺眼,只有温柔。
“初宜,一个人若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与禽兽何异?”
他的嗓音厚重,低沉,因夜已深,殿已静,更显得醇厚有力,一字一句钻入沈初宜的耳中。
许多话,萧元宸都埋在心里,没有直接说出口。
岁月漫长,未来未至,萧元宸等待可以直接倾诉的那一日。
现在,先牵着她的手,走过这一段荆棘之路吧。
萧元宸低下头,又去碰了一下沈初宜的额头:“贵嫔娘娘,你可要好好锻炼身体。”
沈初宜心中稍安,又有种说不出的甜蜜。
她抬起头,能意识到自己的确是高兴的。
那种高兴很浅淡,却足够让人铭记于心。
沈初宜也动了动脖颈,碰了一下他的额头:“陛下,夜深了,早些安置吧。”
等两人回到床榻上时,沈初宜伸手碰了一下萧元宸的额头。
萧元宸握住她的手腕:“怎么?”
沈初宜摇摇头。
“觉得陛下今日嗓子有些低,这几日可有不适?”
萧元宸把她的手放好,盖好锦被,道:“无碍。”
“陛下,晚安。”
萧元宸淡淡笑了:“晚安。”
次日清晨,萧元宸要走的时候沈初宜刚醒来。
她这会儿有些懒,不太想动,便没有开口。
沈初宜听到他在跟舒云交代:“等老夫人入宫,你注意着些,不叫你们娘娘太过激动。”
舒云应了一声。
很快,外面的动静就消失了。
沈初宜这才开口:“舒云。”
舒云忙领着如烟和若雨进来,若雨就道:“娘娘,鸿雁去取早膳了,老夫人约莫过了巳时正才能入宫。”
“知道了。”
沈初宜心里装着事,早晨的糯米烧麦就没吃几个,等她最后吃了一碗银耳莲子羹,便算作饱了。
这会儿子天气还好,无风无雨,朝阳灿灿,照得人身上暖意融融。
沈初宜让端木嬷嬷把雪团抱出来,等孩子被放到手中时,沈初宜低下头跟儿子对视一眼。
三个月大的萧应淳眨巴了一下跟母亲一模一样的凤眸,咯咯笑了起来。
他身上穿着鹅黄色的小褂子,头上戴着虎头帽,看起来虎头虎脑的,特别结实。
沈初宜掂了掂他,对端木嬷嬷道:“沉了。”
端木嬷嬷用细软的绢绸给雪团擦嘴,她笑着说:“小殿下胃口很好,饮食也规律,该用饭的时候才会喊人,平时都是安静睡着。”
小小年纪,倒是有主意的。
沈初宜笑着亲了一下儿子的头,抱着他在院子里散了会儿步,瞧见他奶声奶气打哈欠,一颗心都化了。
“带回去吧,他睡了,你们也歇一歇。”
端木嬷嬷福了福,带着雪团回去了。
等雪团走了,舒云就上前,低声道:“娘娘,这一季的夏装已经清点完毕,这几日就能全部下发。”
沈初宜之前已经核对过账簿了,今年的夏装是她来督办发放的,发放之前沈初宜同德妃和庄懿太后都商议过,最后拟了一个章程出来。
因为南寺库的库房堆积了不少陈旧的料子,沈初宜亲自去了一趟,看了看料子的质量和厚度,认为可以作为夏装发放。
她又同庄懿太后禀报,说宫人们的被褥都是三年前那一批宫人入宫时发放的,后来宫人的被褥旧了破了,棉花不够暖和了,都是拆借着用。
不如让宫人把这些旧棉被都收集起来,挑拣成色好的重新做成薄褥子,发往各地积善堂。
积善堂就是大楚设立用来帮助孤儿老者的善堂,不论什么样的灾年,积善堂的岁银都没有克扣过。
这是立国的根本。
曾经有些年月灾情不断,税银难收,即便用上皇帝私库,积善堂的岁银都没有断过,就为让无依无靠的老幼能有所依。
沈初宜这个想法
倒是很好。
南寺库的库存布料已经数年不曾清点过了,里面不乏宫人可用的棉麻等料子,如今这样一倒腾,宫人得了实惠,积善堂免去一笔开支,一举两得。
庄懿太后当时就对这个提议很是赞许。
沈初宜亲力亲为,带着长春宫的宫女挑拣自己宫里的旧被褥,这几日就要完工了。
“新的褥子已经安排织绣所开始做了,因为手艺简单,不算复杂,都是由学徒代劳,预计夏日之前可以发放。”
夏日天热,不需要厚被褥,所以织绣所也不算忙碌,时间很是充裕。
沈初宜颔首,道:“你辛苦了。”
舒云做了温姑姑之后,比之前要忙的多,她人瘦了一些,却精神许多,整个人都是容颜焕发的。
“不辛苦。”
舒云笑了一下。
就在这时,若雨快步而入,满脸喜气:“娘娘,老夫人已经过了鱼跃门,正往长春宫行来。”
————
沈初宜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喜悦从心底升起,沈初宜脸上的笑容都灿烂三分。
几月不见,她十分想念母亲。
为此,沈初宜今日特地选了一件水红色的大袖衫裙,领口是满绣额缠枝莲纹,精致贵重。
水红色的衣裳衬得她面色红润,皮肤白皙,无论怎么看,都仿佛二八少女那般灵动,不像是已经做母亲的妇人了。
当章慧娘看到女儿的第一眼,就知道她过得顺心如意。
沈初宜总是这般,她的心情和日子,能从她那双明媚的凤眸里清晰可见。
她过得好,章慧娘自然就开心。
那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慢慢回落。
“阿娘,你来了。”
沈初宜迎上前来,看着母亲微笑。
阳光下,笑容犹如少年时代,干净而明媚。
章慧娘伸手摸了一下女儿的胳膊,仔细摩挲着,一下子就笑了。
“阿娘来了。”
章慧娘每一次入宫,都是笑眯眯的。
她无论面对谁都是笑脸迎人,即便是宫人们,她也都是和和气气。
沈初宜上前挽着章慧娘的手,把头靠在她肩膀上。
“阿娘,您真不容易。”
这会儿已经进了长春宫,沈初宜便放松下来,犹如年少时那般依偎着母亲。
章慧娘拍了拍女儿的手,笑弯了眼睛:“怎么这么说。”
沈初宜安静了一会儿,才道:“娘,生孩子真疼。”
因为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痛处,亲身体会过母亲的不易,才越发依恋她,感恩她,敬爱她。
沈初宜道:“我如今在宫里衣食无忧,有太医和迎喜嬷嬷照料,又有这么多宫人伺候,我都觉得疼的痛苦。”
沈初宜声音几乎有些哽咽:“我不敢想,当年母亲是如何生下我的。”
她没有去看母亲的眼睛,只是靠在她身边,挽着她一步步往寝殿里行去。
此时此刻,整个长春宫都是安静的。
微风吹来,石榴树沙沙作响。
橘红的花苞藏在枝头,寓意着今年的好收成。
母女两个谁都没说话,等进了寝殿,章慧娘才松了松女儿的手,认真看向女儿的面容。
她伸出手,轻轻碰了碰女儿的脸,如同小时候那样,捏了一下。
“还是跟以前一样,没怎么变。”
章慧娘目光一瞬不瞬,似乎要把这一刻的沈初宜印刻进心里去。
“初宜,阿娘不后悔,也不觉得有那么痛苦。”
“这些年来,你陪伴在阿娘身边,一点点长大,越发聪慧懂事,越发乖巧喜人,你成长带来的喜悦,渐渐盖过了生产那一日的痛苦。”
章慧娘声音温柔。
一如少年时光中那一抹无法替代的夏日晚风。
“养育这个词看起来很轻,却很重。”
“阿娘为养育出你这样的好女儿,而觉得非常自豪。”
沈初宜眨了一下眼睛,觉得眼底一片湿润,炙热的眼泪几乎就要翻涌而落,打湿她妆容精致的脸。
平日里,沈初宜即便面见萧元宸,都不会这样精致上妆。
可今日,她却想把最好的一面留给母亲。
之后的岁岁月月里,即便不能日日相见,母亲想起她时,都是这样幸福美满的模样。
知子莫若母,章慧娘看向沈初宜,又捏了一下她的脸。
“都是做母亲的人了,可不许哭。”
沈初宜哽咽地应了一声。
她低下头,飞快用衣袖擦了一下眼底的泪意,然后才抬起头,红着眼笑了起来。
“阿娘真好。”
章慧娘笑了一下,说:“我们蓁蓁也最好。”
只有两人在寝殿,章慧娘唤了沈初宜的小名。
“当年给你起名字的时候,你父亲想让你犹如名字一般,年年岁岁都能遇到丰收,年年岁岁都能丰衣足食。”
“宜宜这个小名叫起来很拗口,你父亲还去了一趟老秀才家里,给你起了个这样的小名。”
蓁蓁这个名字,不是农人惯常起的小名,不过沈初宜却知道,阿爹阿娘很喜欢这个名字,总是这样叫她。
章慧娘没读过书,却把她名字的来历记得很清楚。
“当时老秀才说,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蓁蓁两个字寓意茂盛,繁茂,正和你的宜字,这个名字就定下来了。”
沈初宜自然也知道,所以她格外珍惜自己的名字。
这是父亲和母亲对她的爱和心意。
沈初宜道:“我也很喜欢这个名字。”
章慧娘见女儿的确面色极好,言笑晏晏,便问:“如今身上可好?还有哪里不适?”
沈初宜道:“阿娘放心,有太医一旬请一次平安脉,不会有事的。”
“只是肚子上肉有些松,若非衣裳挡着,我自己瞧着都不好看。”
说起来,萧元宸倒是还挺喜欢她这个样子的,昨夜里还温柔摸过,对她说:“肚子软软的,跟云朵似得。”
沈初宜轻咳一声,道:“阿娘,可要去看看雪团?”
她笑了一下,说:“孩子是今年初雪那日生的,我就给他起名雪团,大雪送来的小团子。”
“同阿爹阿娘一比,可真是敷衍。”
章慧娘反而说:“宫里的孩子,小名随意一些是好事。”
这也是沈初宜想到要给雪团改小名的原因。
母女两个说了会儿话,章慧娘仔细问了沈初宜的身体,最终才算放下心来。
这个时候已经快要午膳了。
沈初宜看了一眼刻香,道:“阿娘,雪团该醒了,咱们去看看您的外孙。”
章慧娘便跟她一起去了东配殿。
看到雪团的那一刻,章慧娘的眼睛都直了。
“跟你小时候简直一模一样,”章慧娘熟练地抱起襁褓,放在怀里仔细看,简直挪不开眼,“这眉眼,这鼻子,真是俊呢。”
“不过比你小时候英气,脸应当也长一些,没那么圆润。”
章慧娘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最后笑了一声:“总要像陛下几分。”
之前入宫时,章慧娘虽然见过萧元宸,但天子容颜不容臣民肆意窥探,所以只匆匆看过那几眼,章慧娘就不敢再看了。
如今仔细回忆起来,鼻子和嘴都很像萧元宸。
沈初宜笑了:“真是说什么的都有。”
她道:“睿太后娘娘说眼睛像陛下,鼻子像我呢。”
章慧娘说:“都像,都像。”
母女两个仔仔细细看了半
天雪团,兴许是目光太过炙热,还是把小家伙给看醒了。
雪团睁开黑葡萄眼睛,懵懵懂懂看着眼前人。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小雪团看不清楚,但母女俩还是稀奇地逗他:“雪团,看看谁来了?这是外祖母。”
雪团:“啊。”
口水流下来了。
沈初宜笑得不行,用帕子给他擦擦嘴,又道:“你要乖乖听话,好好长大,以后孝顺外祖母。”
雪团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不明所以。
章慧娘笑道:“好了,别逗孩子了。”
等回到膳厅,母女两个一起坐下来用午膳。
午膳并没有弄得特别丰盛,都是按照章慧娘的口味做的家常菜。
不过御膳房的手艺的确很好,家常菜也做的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指大动。
“阿娘,你尝尝这个肉末茄子,”沈初宜道,“很下饭。”
章慧娘见她忙碌不停,就说:“我自己来。”
“你再这么夹下去,我吃不了岂不是浪费了。”
沈初宜这才收了收手。
“阿娘,这半年来家里如何?”
章慧娘就笑:“你阿妹今年岁考名列前茅,已经转班了,不过她说转班之后跟不上,所以这一次不跟着我进宫,得在家里学习。”
沈初宜颔首:“的确是阿妹的性子。”
她感叹道:“没想到,咱们家以后还能出读书人。”
谁说不是呢?
之前章慧娘跟丈夫想的,无非就是一家富足,和和乐乐把一双女儿养大。
只要健康,其他都不重要。
什么读书做官,荣华富贵,都跟沈家没关系。
然而今日,不过短短数年过去,一切都不同了。
章慧娘看向沈初宜,笑弯了眼睛:“没想到,咱们家还能出贵嫔娘娘呢。”
沈初宜跟章慧娘笑作一团,这顿饭吃得很是愉快。
等用过了饭,黄茯苓刚到。
沈初宜先感谢黄茯苓,才让黄茯苓给章慧娘诊脉。
等黄茯苓仔细看过,才道:“贵嫔娘娘放心,老夫人身体无碍,十分健康。”
她道:“不过老夫人到了这样年纪,还是要好好保养,切莫太过操劳。”
沈初宜亲自送了黄茯苓,又让舒云给了谢礼。
黄茯苓就笑说:“娘娘不用这样客气,娘娘对臣等的照顾和体恤,臣等一直感激在心。”
两人也算是老相识,沈初宜没有再多言,等她离去后便回了长春宫。
耽搁一会儿,母女俩都有些困顿了。
她们一起去了西配殿,母女两个换了常服,一起躺在西配殿的架子床上。
春日风暖,吹得人昏昏欲睡。
章慧娘看着女儿柔亮的黑发,虽然很累,却一点困意都没有。
多看一眼,就能多记一刻。
沈初宜倒是困了,她侧躺着,眼睛顽强地半阖着,声音细细软软:“阿娘,睡一会儿吧。”
“睡吧。”
章慧娘伸出手,在她胳膊上轻轻拍着。
她哼着沈初宜最爱听的摇篮曲。
“琴声儿轻,调儿动听,摇篮轻摆动。”①
唱到这里,章慧娘发现沈初宜已经睡着了。
她收回手,安静看向她。
一晃神沈初宜入宫已有六年。
六年光阴,她从青葱少女长成窈窕佳人,如今也成了母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虽然这个家可能并不是她原来设想的那般,但人总要学会知足。
有就比没有好。
章慧娘无比庆幸,自己的女儿聪慧伶俐,她能在这深宫里博出一片天,还能母女团聚,她已经非常满足了。
如今她期望的,就是沈初宜健康长寿,无病无灾,雪团好好长大,聪慧活泼,这就足够了。
想到这里,章慧娘不知不觉也困了。
等母女俩睡醒时,已经过去一个时辰了。
沈初宜坐起身来,揉了揉眼睛。
“阿娘,醒醒。”
章慧娘早就醒了,她也跟着坐起身,说道:“你如今还要好好养,每日里可别贪心读书,中午还是要好好歇的。”
相似小说推荐
-
与我周旋久(八宝粥粥) [现代情感] 《与我周旋久》作者:八宝粥粥【完结】晋江VIP2024-11-02完结总书评数:2910 当前被收藏数:8067 营养...
-
金屋藏娇(芳心扰民) [BG同人] 《(韩娱同人)金屋藏娇[娱乐圈]》作者:芳心扰民【完结+番外】晋江VIP2023-11-20完结总书评数:1354 当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