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诸朝来我农家乐(酒禅)


现代人都说吃多油不好,也有很多人也不喜欢吃荤菜,不喜欢吃猪肉,觉得猪肉太肥太油腻了,但如果时间往回倒到哪怕一百年,他们是绝对说不出来这话来的。
因为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吃上一口猪肉,那一点荤腥简直是无上的美味,别说猪肉了,那个时候鸡蛋都是普通人家过年才吃的东西。
所以他们看着这一群猪完全不会觉得腻,只想着如果能让他们咬一口,那得有多香。
【看到一群可爱的小猪,当然要亲手参与进美食的制作当中,请向主播提出想要炼猪油的想法,炼制成功后,所有时空每户人家会得到按人头计算的一罐猪油】
【猪仔会在诸位掌握骟猪技术后自动上架】
顿时,观看天幕的老百姓眼中都爆发出一阵金光,那是许久不见荤腥,饿的发狠的金光。
一罐猪油,他们省着吃,能吃好长时间了!
还有这个可以养的肥肥胖胖的白色猪崽。
“想自己炼猪油?”徐雪筠又拍了拍小猪仔的屁股,小猪仔被她烦的哼唧一声后跑远了,“可以呀,这没什么难的。”
不过在这之前,她还得先完成徐奶奶所托付的。
先去看了一眼刚出生的小猪崽,刚出生的小猪崽身上白白粉粉的还带着红色,看着简直不像是猪,而像是没有皮毛的老鼠。
徐雪筠小的时候对这些幼崽还很抗拒,因为觉得像老鼠,不过长大之后,她觉得还能看出来点娇憨的可爱。
问了一下情况,知道它们都很健康,又看了会它们喝奶后就开始观察母猪。
这才是现在最重要的。
“母猪的产后护理很重要的。”这属实是一个让孙策几人都感到陌生的概念。
因为那个时候有许多妇女,生完孩子都不会坐月子,直接就去下地干活了,坐月子虽然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并且最早在西汉就出现了,被称为‘月内’,可实际上真正坐月子的人并不多,并且哪怕正在月子中,也依旧会在家中纺织或者操持家务。
所以连养猪的人都不怎么坐月子,又怎么会有让猪产后护理的概念呢。
但几人现在已经看到后世摆在面前的成果——旁边这一大群肥猪,又怎么会来质疑后世的方法不对,所以虚心求问道:“要如何对母猪进行产后护理呢?”
其实若是来的人倨傲些,说不定面对这个问题还会不自在,但这次恰巧来到天幕上的人都不是那种自持身份的人。
陈遇便不用说了,拒绝了朱元璋八次授予官职,自己选择归隐。
王安石,孙策,刘秀,李治,哪怕其中有两个皇帝,刘秀的性格温和宽阔,谦和友善,李治在历史上的名声非常两极化,有一部分人认为他阴鸷且心思深沉,一部分认为他怯懦无能,但实际上历史上有关于一个人的评价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代学者更多认为他是一个外圆内方,胆大心细,深得‘老庄’思想,也就是现代所说‘扮猪吃老虎’的人。
这样的几人又怎么会只因为要学习母猪的产后护理就觉得是折辱了他们呢。
不过他们自己不这么觉得,但是却有许多看天幕的老学究们受不了,一个个嚷嚷着争吵着。
但是徐雪筠早就把手机架在旁边了,谁也看不到他们的争吵声。
“母猪的产后护理其实是近代才比较广泛推广的一个理念。”徐雪筠果然没有辜负刘彻对她‘总是喜欢看些歪门邪道杂书’的评价,对这件事也说的头头是道,“因为母猪生产是一个十分消耗体力的过程,而对它们进行产后护理可以帮助母猪迅速的恢复体力,提高它们产后的存活率,加速母猪的身体恢复。”
因为猪崽是要吃母乳的,如果母猪在生产后没有充足的饲料,可能就没有那么充足的母乳,给猪崽母乳中的营养也会不足,并且身体恢复不好,它们的抵抗力就比较弱,容易感染疾病。
而要知道一般猪群里面出现疾病都不是只出现一只,而且猪不像人一样会自己说自己生病了,一般等到发现的时候,整个猪群里面就得有好几只遭了殃。
听她这么解释,几人表示认同的点了点头。
“而且母猪它生完这一窝,我们还指望着它去生下一窝,合理的产后护理可以减少炎症等并发症的发生,这样就可以提高它的繁殖年限和繁殖性能。”
其实说这么多看着有不少好处,但其实产后护理很简单的,那些细碎的不说,主要的就是:“给它们提供充足的粮食和水,并且在这一段时间内帮它们将猪圈的环境打扫干净,然后打一些抗菌消炎针就行了。”
是一件听着简单做着也的确很简单的事情。
躺在地上的母猪好像是听到他们说话,又似乎是觉得他们很吵,甩了甩耳朵,用眼睛瞅了瞅他们,哼哼了几声。
至于她来到这里的第二件事,那自然就是给旁边一窝已经出生一周的小猪崽们去一下xx和oo。
徐雪筠对于这个了解也不多,因为不是她亲自动手,她只是来看看这些小猪仔的精神状态,今天能不能动手。
只知道:“有的地方是只去xx,有的地方是只去oo,有的地方是两个一起去。”
他们这就是两个一起去的。
这些东西在她嘴里边说出来正经的不得了,但是听着她说这话的几人面上却臊红一片,完全不敢和她对视,含含糊糊的应着,就不知道到底是听清楚了还是没听清楚。
“一般来说,出生在五到十天内就可以动手,因为这个时候小猪仔有母源抗体,感染几率比较低,不过还是要注意术前术后的消毒,用碘酊之类的擦一擦,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动手术前要让它们小半天不吃东西。”徐雪筠说完之后也没有让他们去看的意思,因为毕竟还是有一点小小的血腥,担心他们做噩梦。
但不看技术能行吗?
事实证明是能行的,为什么,因为他们虽然没有久远的骟猪历史,却有久远的骟人历史。
李治头脑有些发昏。
应该,应该是一样的吧。
而很快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将这几只小猪处理好了,排排的摆放在旁边,像是一个个玩偶一样。
徐雪筠没急着带他们回去,而是又去了旁边的养鸡场。
“这两天总刮风,抓两只回去炖个鸡汤。”
她一撸袖子,嘱咐他们在这等着后自己就往鸡场里边跑去了。
因为农家乐的鸡全都是散养鸡,只在最外围用高高的围栏围着。
现在徐雪筠一进去,顿时那些刚才还悠闲挖虫子的鸡就察觉到不好,一个个撒着脚丫挥着翅膀飞开了。
徐雪筠好久没抓鸡了,气喘吁吁的,结果因为这些鸡已经比较警觉了,所以一个都没抓着。
【抓鸡(0/1)200元】
他们的耳边弹出来了非常简短的提示音,不过虽然简短,但是言简意赅,几人顿时冲了进去。
谁知道它说的这个抓鸡是他们一人只能抓一只,还是所有人一起只能抓一只,当然要先下手为强了。
当真是一阵鸡飞狗跳,那些鸡见了他们就撒脚丫子狂跑。
不愧是专门养的走地鸡,身上的劲就是大,李治因为进来的时候刚好有只鸡在他旁边,差点就要抓着,结果被鸡一踹捂在胸口,自己默默的捂着胸口忍了老半天,才感觉胸口的痛意降了下去。
李世民:“......”
这孩子瞧着......身体好像不太好啊。
虽然从史书上已经知道李治和武则天的事情,并且也知道李治的身体不好,但远远没有现在有实感。
主要是,一只鸡都逮不住,还被鸡踹了一脚。
李世民摇了摇头,觉得不行。
但其实李治在年轻的时候很擅长骑射,有多擅长呢,他甚至因为太擅长以及喜爱骑射,而曾经被大臣们劝谏过。
只不过因为自成年之后身体便一直大病不断,小病不绝,甚至后期还病榻缠绵,整日里昏昏沉沉,他已经习惯了自己双手的无力。
结果逮了一会鸡之后,他突然发现。
诶?他好像今天跑的还挺快哈,手也不疼了,眼也不花了,呼吸也不急促了。
试探性的握了握拳,李治震惊的睁眼。
不仅是把他的年纪恢复到了二十多岁,他现在的身体状况甚至要比他真正二十多岁的时候还要好!
意识到这点后他一个猛扑。
“嗝——”被他抓住脖子的鸡拼命挣扎,但连声音都叫不出来。
徐雪筠给他鼓掌:“哇,厉害!”
实际上,如果天幕不是要他们徒手抓鸡,而是让他们用弓箭射击的话,哪怕是他之前以为自己还在生病的状态,李治也能轻而易举地取鸡首级。
他难得有少年朝气的笑了笑,眉间的阴郁气也散了不少。
和他相比,刘秀和孙策就很稳扎稳打,两人先是把鸡逼到角落,接着再擒拿住它。
至于陈遇和王安石......
众人的视线不由自主的移向抓鸡抓的满头大汗的两人。
两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惊采绝绝,陈遇就不用说了,王安石在后世可非常大名鼎鼎,哪怕不提那个后来失败的王安石变法,他也是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公。
但——谁也没告诉他们,在来天幕之后还要抓鸡啊。
朱元璋看的着急,恨不得自己能够上天幕帮陈遇先生去抓鸡。
他会抓,他会抓啊!
最终,还是孙策几人看不下去,出手帮忙,助他们抓到了鸡。
任务完成。
两人这才算是松了口气,陈遇笑着摇头,没想到自己一生荣辱不惊,却在抓鸡上受挫。
徐雪筠也没觉得他们抓的鸡多,一拍手:“两只炖鸡汤,三只做鸡公煲,刚好我奶奶和我说刚才我们去养猪场的时候,农家乐又来了一波客人,这五只鸡可以分两桌菜。”
鸡都飞了,她又趁着这个时候去捡了点鸡蛋,哪怕农家乐有给这些鸡做窝,但有的时候那些鸡就是不把蛋下在窝里,而是喜欢自己找点草堆或者是压根就直接下在平地上。
可能也是比较洒脱的□□。
几人看着她连去捡鸡蛋都能边哼歌边捡,只觉得徐姑娘的生活是真的很幸福,不光是他们认为幸福,她自己也一定认为是幸福的。
这多好,开开心心的小姑娘。
回去的时候他们的观光车上还上来了一头大肥猪,已经被捆好了,就被绑在最后一排,四个蹄子都和前后的绑着,一点也不用担心会掉。
王安石坐着坐着就觉得自己的头皮湿湿的痒痒的,一抬头发现那只猪把他的头发当成了饲料,正在嚼着。
......
有点崩溃。
孙策哈哈大笑,但手下却没停止帮忙,帮他把猪的嘴掰开推到一边。
王安石拿刘秀忍笑递过来的纸巾擦着擦头发,默默的决定等会的猪肉他要多吃一点。
吃一大块!
徐雪筠对于车子后面的风波一无所知,到了地方后把钥匙给刘姨,刘姨就直接把装了这一车鸡鸭猪的运到后厨去了。
吃饭还得等晚上呢,现在时间还早着,就算说要炼猪油,那也得等厨房宰杀好猪,分割好,然后把厨房收拾好才行。
并且肉有了,但也不能只吃肉,还是得搞点清口的蔬果。
徐雪筠平时很喜欢吃炒空心菜,不过这道菜,一定是要油多才好吃的,也不太适合她今天晚上想要吃‘青菜’的目的。
想着她便问道:“要不要去小菜园里看看晚上想吃什么菜?”

她家小菜园里边可齐全了,基本上但凡是超市里面能见着的,菜园里边就都会有。
几人自然欢喜,天幕商店中的种子能多些种类自然是好的,哪怕有些种子他们的朝代已经有了,但他们早就知道后世的种子经过一代代的筛选,再加上他们说的什么‘改良’,一定要比他们的种子好得多。
买了绝对不亏。
徐雪筠主要想弄一点解腻的菜,提到解腻第一个出现在脑海里的一定是黄瓜,来个凉拌拍黄瓜,素炒笋丝,洋葱炒蛋,再来一个蒜蓉西兰花......
她一边在心中思索着,一边带几人去了黄瓜地。
正常来说黄瓜有春黄瓜和秋黄瓜,也就是在四五六这三个月内成熟和在九十月份成熟,但因为黄瓜一年四季都离不了,所以他们的黄瓜地不是露天的,而是大棚的,每一个月份都有新鲜黄瓜可以吃,也算是现代黄瓜的主要种植方法,因为大棚栽培成熟期可控,产量也会成倍增长,并且种植除了扯个大棚外,并没有增加多少难度。
“嚯——”孙策一进来,差点就直接撞到黄瓜脸上去了。
徐雪筠在后面冒了个头:“小心点。”
说完才看见孙策是因为什么而出声,于是解释道:“那些绳子是软的,撞上也不会受伤,没事的。”
陈遇几人也才接着进来。
首先进来看到的是一个个悬吊的绳子,每个绳子下面都连着一根黄瓜藤,最上方是系在一根根从大棚的这个出口连到另外一个出口的铁丝上。
刘秀小心的避开:“这是......”
为何要把黄瓜藤拴起来呢?
虽然瞧着的确整齐。
“因为黄瓜藤水分含量很高,所以很脆,容易被风刮倒也容易断裂。”徐雪筠蹲下来掐了一根黄瓜放到旁边的筐里。
远远的还瞧着几个盘着头的大姨在远处说笑并且摘瓜,徐雪筠想着这应该就是徐奶奶刚才说的来的另外一波客人。
其实这么大的农家乐客人挺多的,只不过因为一般年轻人出行不太会选择农家乐这种地方,所以在徐雪筠开直播之前来的基本上都是稍微上了些年纪的姨姨爷爷,徐雪筠和他们聊不来,所以才说觉得无聊。
就像现在一样,她就一边装作摘黄瓜,一边蹲在藤蔓中挡住自己的身体。
因为有的认识她的阿姨,一见她就问她谈恋爱没有啊,毕业之后怎么没去找工作啊,巴拉巴拉的,虽然知道不是出自恶意,但她听多了就会很影响心情。
于是——不见最好。
她一边躲人一边和他们解释:“而且大棚里的黄瓜种的很多,也种的很密,这样做一是为了更好通风,二是也更方便人行走,第三呢,则是因为通风好种的严密,所以大棚里的黄瓜产量会更高一点。”
几人都不是笨人,一听就懂了,没想到这细细的铁丝还有细细的绳子竟然还有这么大的作用。
而且看着这一眼望去,好像见不到头的黄瓜藤,李治不由得感叹,后世的粮食是真多。
主要还是因为黄瓜在唐朝其实算是皇室贡品,只有皇室才能吃到,结果徐姑娘这刚摘下来就擦了擦,吃起来了。
黄瓜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胡瓜,‘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说的便是唐朝黄瓜的种子,当时的黄瓜是由温泉水种的,就像是西瓜最初皮厚果肉小,最初的黄瓜当然也不像后世的黄瓜这样美味。
但是因为没掌握它的种植方法,再加上没有经过培育,所以黄瓜一直到清朝都很昂贵。
哪怕在明朝末年,一根黄瓜也要一千钱,都能买一本,甚至买好几本书了。
清朝还有诗人作诗说,‘黄瓜初见比人参,小小如簪值数金。微物不能增寿命,万钱一食是何心!’,小小的一根黄瓜就很贵,至于为何说它不能增寿命,是因为有的时候黄瓜的价钱比人参还贵,但人参还能救命呢,黄瓜却只是满足口腹之欲而已。
而且这还只是普通的黄瓜,不是反季的黄瓜,古代也有反季的蔬果,是运用自然的洞穴种植的,一根黄瓜,别说千钱了,几十两都要的。
这么想着,李治咬了一口手中被徐雪筠递过来的黄瓜。
......而且他们花大价钱种的黄瓜,还没有徐姑娘这一排排的黄瓜好吃。
李治简直都要被气笑了,无奈的摇头,想着他们一定要把后世的种植技术学过来。
怎么感觉他们种什么都活,种什么都好,种什么都丰收。
因为离吃饭时间还早着呢,所以徐雪筠没有厚此薄彼,给每个人都递了一根黄瓜,大棚里面种的黄瓜是垂吊着的,不接触地面,施肥的时候也不会弄到黄瓜上,甚至可以说连土都没挨着过,用旁边的小水龙头冲一下就可以洗。
不过好像没人洗。
讲究的用帕子擦一下再吃,不讲究的在手上搓两下,就当是把灰都弄掉了,直接开吃。
徐雪筠就是那个不怎么讲究的。
刘秀不耻下问,蹲下身来向徐雪筠细细的询问黄瓜的种植要点。
大棚技术他们就暂且先不想了,因为早在天幕第一次见到大棚的时候就有人问过,但是徐姑娘说如果不用塑料膜的话,就得用玻璃或者是pvc等等他们听不懂的技术,主要是为了能够保温和透光,但这些东西他们目前还没有,所以能够有可以露天种植的种植技术就已经很好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