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那里在给吃食!你快去排着队,我回去拿碗!”赵五郎瞬间激动了,妻子和女儿还在里面治病,他在这里等着也是无济于事,还不如赶紧和老娘去排队领些食物出来,这样妻子他们出来还能有口食物,家里的存粮也没那么多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说干就干,很快赵五郎便飞奔着从家里拿出了两个稍大一点的粗陶碗,他和老娘一人一个。这两大碗食物就够四口人吃了,只是不知道人家肯不肯给两大碗,不肯的话还要回家再去拿碗……
等赵五郎和自己亲娘排上队的时候,前头已经有了二十几个人,亏好他们离这里近,否则还不知道要排多长的队。
等站到距离较近的队伍时赵五郎才发现,原来大铁锅旁边还有个看起来十分奇怪的大袋子,这大袋子里装着一代又一代的奇怪物事,赵五郎不识字,所以看不见上面那些方方正正的字是什么,不过他能看见每一个端着碗离开的人手里都拿着一包。
再走近一点赵五郎又看到了那大锅里煮的是什么。
竟是白米粥。
在看到里面那白白的粥时,他嘴里已经开始自动分泌口水了,而且那白米粥里面还加了一些红彤彤和黄澄澄的东西,离的太远赵五郎也看不清究竟是什么。
好在排在前头的赵老娘此时已经端着碗回来了,她端着碗跑过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也不知是哭还是笑。
“五郎啊,前面的大官说了,这是碎肉姜米粥,”赵老娘趴在儿子耳朵旁边说,生怕别人听见了,“还给了我一包盐呢哎哟,那可是盐呢,那么重的一包,得有小一斤了!”
在大凌朝,一斤相当于蓝星的600克,而这一斤盐是500克,赵老娘小心翼翼地将这包盐栽在自己的胸口:“阿娘先去把东西藏起来……”
赵五郎连连点头,让老娘赶紧回去把那盐藏起来,至于藏盐的地点根本不用说,肯定是他们挖的坑里了,这种珍贵的东西不藏在坑里还能藏在哪儿呢?
他们目前还没有拆开这袋盐往里看看,否则他们就会发现这袋盐那里雪白雪白的,是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的。
于是赵五郎继续排队来到前头的时候那位戴着面罩还戴着个帽子的大善人,大官人便用那大铁勺子给他往粗陶碗里舀了满满一勺,看着得有大半碗了,人家倒嫌不够,又多盛了一些,给他填满了一碗。然后用有些别扭的官话道:“拿一包盐。”
赵五郎并不在意人家的口音问题,如今自己捞到了这么大一碗白米粥,又给了那么多盐,别说官话说得不好了,就是他一开口说的是狗语,赵五郎也绝对把他当神仙!
平民们正在为街头巷尾出现的临时救助点感到惊讶,而在内城,精心更衣,甚至有些人还沐浴熏香的王公贵族和机要大臣们也陆陆续续赶到了皇城门口,纷纷从马车或轿子里下来,整理了一下行装便要匆匆地往里冲。
这一冲大家发现不对劲了。
守在这皇城门口的不是御林军也不是守备军,而是一群皮肤有些黝黑,根本见不着头发的陌生人!
诚然以前的御林军他们当然也不认识,可从外表上看好歹是正常的呀!
大凌朝的御林军穿的是白色与红色交接的制服,但凡略为平头正脸的人穿上都会显得很精神,正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嘛,负责保护皇帝的御林军当然不能太邋遢。
而现在守在城门口的居然全是穿着五彩斑斓绿色衣服的人,那绿色并不纯正,不认识,迷彩花样的几个官员看见以后,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更不要提这些人头发还短得像僧人!
细看一看,居然还有女子站在那里,大家瞬间感觉不太好了……
就在有两个思想较为落后的白胡子老大臣准备破口大骂的时候,大家突然看到从城门里走出了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这年轻人身上穿着的只是区区的四品官服,和他们中许多人对比起来实在算得上是芝麻小官了。
但众人完全不敢轻视这年轻人,只因为大家都认识他。
礼部侍郎齐晋,齐思退。
他的父亲是前任丞相,这家世其实也并不怎么样,既然是前任丞相那现在家里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官职了。
可架不住齐晋自己争气,在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七日之前叛军攻破皇城,负责护送太后与皇上离开的正是这齐晋和霍鸣寒!
如今大伙没有看见霍鸣寒,又隐隐有听说霍鸣寒似乎是受了重伤,而今要不然是已死,要不然就是根本重伤未愈无法出现在这里,那么这齐晋便是唯一一个大功臣了!
便有人问道:“这不是思退吗?你何时回来的?不知陛下龙体如何,太后娘娘凤体是否安康?”
齐晋先看了提前赶来的这些大官一眼——能这么快赶来的,当然都是大官,住得离皇城比较近。
他温和地行了个礼:“皇帝陛下身体安康,太后娘娘亦一切都好,诸位入内一看便知,还请进吧。”
他说着便侧了侧身子,请大家进去。
但这几位大人却并不准备这样草率地进去,马上便有人指着那些守在宫门口的战士问道:“不知这些穿着奇怪的人是谁?御林军呢?为何不让御林军守城门?”
要知道皇城城门关系着皇族的安全,哪怕是大臣,也是有资格指摘一二的。
齐晋便又笑了:“此乃我大凌朝军人,具体详情还请诸位入内,上朝后自有分晓。”
别看大家都不太尊重杨太后,但既然大家已经捏着鼻子承认杨太后有垂帘听政的权利了,那么杨太后现在就是整个国家事实上的君主,可以自称为朕的那一种!
齐晋这小子抓紧了机会搭上了杨太后的这条船,如今又跟滚刀肉似的不正面回答他们的问题,总觉得这其中有猫腻。
可这些大臣能不进去吗?他们既然还能好端端地待在洛安城里,那就说明他们和那位守备将军罗鹏关系很是不错,否则家里早就被抢了,生死难料。反向推测,这些人当然不可能是目前大凌朝的忠臣。
他们之前还隐隐听说,似乎杨太后将皇位禅让给了谁,只是现在又不太确定了。
纠结了半天,几个官员还是步行走了进去,心想着杨太后不管做出了什么事情,总不至于把所有的大臣都杀了,法不责众啊。他们虽然没有在皇宫被攻破的第一时间冲进来救皇帝和太后,在他们逃亡之后也没有安排人保护他们,甚至连振臂一呼都做不到,可他们仍旧是大凌朝的官员,这些定不了他们的罪。
这只是第1波,在之后又陆续来了不少人,他们有的是穿着武将衣裳,上面绣着走兽的,体现了其威猛气魄,有的则是穿着圆领袍衫,上面绣着各种飞禽,看着十分文雅高才的文官。
齐晋都在门口一一接待了,没有人就好奇为什么太后会派一个礼部侍郎在宫门口接待所有来上朝的官员,大家只是问了几个相似的问题便沉默了一会儿,走了进去。
齐晋也没说什么,他接待了一波又一波,大概过了半小时以后,不再有人来了,齐晋沉默了一会儿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哀伤的表情,也走了回去。
此时的太和殿里,一共56位官员分分坐在了自己往常的位置上,其实叛军杀进了皇城以后这太和殿也已经被劫掠了一番,以前的龙椅都被人家扛走卖钱了,这个太和殿是之后又重新布置的,一切都是新的。
可就是太新了,很多年没有这种不安感觉的官员们看着身材高大站在店门口的那些军人不禁露出了牙疼的表情,为什么要把头发都给剃了?为什么半点表情都没有?
可惜没有人回答他们的问题,哪怕是守在宫殿里的太监们也根本不可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众人战战兢兢地等了好一会儿之后,杨太后便抱着孩子从宫殿的侧门走了进来。
内侍尖厉的声音响起:“皇上驾到——太后娘娘驾到——”
所有官员站起身拱着手向着太后弯腰行礼——在大临朝上朝之前,众人只需行这一次礼便可以了,压根没有电视剧里那种全体跪下磕头的场面。
章慈跟着杨茹芝走上黄帝所处的高台处,看见底下一堆拿着玉白色笏板弯腰行礼的人:“参见陛下——参见太后——”
这个过程他们重复了两遍,也参见了两次。这两次中间甚至还有几个人跑到宫殿中间转了几个圈跳了一支舞,这是大凌朝特有的蹈舞礼,可以说是非常特别了。
但大家始终都低着头,非常恪守礼仪的样子。
杨太后垂眸:“众卿平身。”
底下人山呼:“谢陛下——谢太后娘娘——”
他们行过礼之后便退后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在软垫子上,除了一些特定的要上奏的人以外,其他人还是低着头。
然后那些抬起头准备上奏的大臣便看到了正镇定自若地和杨太后站在一起的那几个人,杨太后居然没有抱着皇帝坐在龙椅上而是直直地站在那台阶之上,其中和杨太后站的最近的便是章慈。
这场景不可谓,不刺激,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大臣见到此情形立马怒吼一声:
“大胆!何方妖女胆敢站于龙椅之前?”
“快来人了,把她给我拖下去!”
原本还在背自己台词的章慈被这老头粗哑的吼声吓了小小一跳,退后一步,正好坐在了那张龙椅上。
章慈:“……”
老大臣:“……”
章慈坐在了龙椅上, 说实话,虽然铺了垫子但还是梆硬,坐着并不舒服。
不过章慈也不傻, 她当然知道这龙椅到底代表了什么。
别说这是硬邦邦的椅子了,哪怕这是个坐上去摇摇欲坠的破板凳,只要这是龙椅, 那对于这些人来说就一定是无比高贵的东西,这就是权力的象征。
于是章慈就坐在那没动。
没错, 她确实没有动, 因为没必要。
章慈回过头,与看向自己的杨太后对视了一眼,又跟宋部长对视了一眼。说实话, 以前章慈在看小说的时候总是很奇怪, 为什么里面的人物互相对视了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但轮到自己了以后就会发现,通过眼神是真的可以搞明白对方意思的, 比如说现在章慈就明白了,无论是杨太后还是宋部长都让她现在不用从龙椅上站起来,于是章慈就安心坐着了。
但章慈安心了,那个穿着紫色袍子的老大臣可安心不了,他见这个穿着奇装异服站在龙椅旁,不但不感到羞愧, 而且坐到龙椅上之后还如此心安理得的女人, 心里的怒火便仿佛炮仗一般燃烧并爆炸了。
“兀那小女子,你……”
可是他又能怎么样呢, 毕竟人家杨太后自己都没有反应,杨太后反而开口帮那女子解围:“今日哀家与皇帝回朝, 便是要告知诸位一桩事,相信有些卿家已有所耳闻。”
杨太后侧过身子,郑重道:“哀家已写禅让书,将皇位禅让给曦国女帝陛下,女帝陛下已接禅让书与玉玺。”
杨太后:“因此,如今大凌朝的皇帝便是这位女帝陛下。”
轻飘飘的两句话已经宣布了大凌朝最重要的皇位归属,而坐在龙椅上的那个短发女子脸上亦无什么表情,这女子是那么年轻,看起来并不是什么有大才能的人(章慈:怒),可她竟成了女帝。
刚才还在指责章慈的那位老大臣突然呼吸不畅般地往后退了一步。
章慈略微抬起了头,开始背台词。
“诸位应当也听到了一些风声,我们并不是此界人士,不过既然我接了禅位书,那这个皇帝之位我便有信心坐好。希望各位能够配合我们的工作……”
几百字的稿子章慈也算比较通顺地背下来了,中心思想就是皇帝我确实是当了,权力我也要全都收回来重新安排,你们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章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这篇发言稿听起来确实是有些嚣张的,但一个人嚣不嚣张主要看他的实力,章慈觉得以曦国的实力可以在大凌朝随便嚣张。
不过章慈觉得这份发言稿很合理,甚至杨太后和齐晋也觉得合理,不代表其他人都这么认为。
比如说在上朝时跪坐在最前头的那几个穿着紫衣服的老大臣——大凌朝的官服当然也是有些许区别的,紫色为三品以上官员的官服颜色,红色为四、五品官员的官服颜色,绿色为六、七品官员的官服颜色,而青色则为八、九品官员的官服颜色。所以穿着紫色官服的大臣们绝对是整个国家权力顶峰的人,比如说节度使们就是正二品官,要是他们来上朝的话穿的就是紫色的官袍。
其中一个留着花白胡子的大眼睛老头两步便从自己的位置上跨到了中间,一瞧就是老当益壮那种的,他看见章慈也根本不行礼,只是怒气冲天地说道:“嗟乎!尔等奸佞之徒,竟敢与太后勾结,逼迫圣驾禅位,此乃大逆不道,人神共愤!皇帝乃天命所归,君权神授,岂容尔等宵小之辈肆意妄为,逼迫其禅位于你?”
章慈:“……”
章慈看着这位老大臣,觉得对方要是去演戏的话,肯定是能演那种忠臣的,看这气势真的是很足啊。要不怎么说古代想要当官首先还得长得好看,这一个老头看起来都正义凛然呢。
章慈往龙椅上一靠:“你是何人?”
大眼睛老头怒道:“吾乃大凌朝太尉冯晋忠,你这小小一介女子竟如此胆大包天,今日且教你知道,这龙椅你坐不得,我等忠良之臣,虽知势单力薄,但亦要秉持正义,誓死捍卫先皇正统,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尔等奸佞之徒,若不及时悔过自新,必将身败名裂,遗臭万年,为天下人所不齿!”
这人说话还真是一套一套的,章慈刚想回答,竟然又站出来了一个胡子更白的老头,脸上仿佛已经气得快冒烟儿了,他是站出来指责杨太后的。
“哀哉!太后贵为天下之母,本应慈爱众生,辅佐皇帝,共守社稷。然观杨太后之行为,竟与异界贼子勾结,逼迫圣驾禅位,此举实令天下震惊,百姓痛心。
太后身为先皇之遗孀,应承先皇之志,恪守妇道,辅佐幼主,保我江山稳固。然太后今日之行径,已背离先皇之遗愿,望太后能幡然醒悟,痛改前非,恢复先皇正统,还天下一个清明之世!”
章慈:【……这些人怎么说话一套一套的,他们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说出这么一大串的?我刚才那段发言稿还背了半天呢!】
系统:【宿主,人家可也是从小就开始念书了,有这点本事不是正常的吗?】
章慈面无表情地看着下面:【没准他们也提前准备好了稿子呢?】
系统:【如果这样想能让你开心的话,你可以这样认为。】
章慈:【……】
章慈不搭理这个噎死人不偿命的狗系统了,因为现场其他的曦国人说话他们根本听不懂,所以章慈是唯一的发言人,她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回忆自己之前准备的稿子,冷漠地看着几乎全都站起来,对她怒目而视的大臣。
“冯太尉是吧?你们还真是忠良之臣,我且问你,七日之前此处发生了何事?”
冯晋忠脸上一梗:“七日之前……”
他有些说不出口,毕竟7日之前乱军可是进城了,不但进了城,而且还冲进了皇宫,逼迫着太后抱着小皇帝逃跑。
他不说,章慈可是会说:“7日之前,杨太后与皇上是如何到碎巫山的,尔等应该清楚。若非我救了他们,如今必定国将不国,是也不是?”
“可跟着杨太后一起被救的可不是没有臣子啊,那齐晋齐侍郎,霍鸣寒小将军一直寸步不离地守在杨太后身边,我可未曾在杨太后身边见到尔等,是也不是?”
“今日上朝,原本该到位的该是187位固定官员,而今只有56位,剩余的除了告假的,应该还少了近100位官员,这100位官员便是在叛军入城之时带人奋力抵抗,重伤或失去了性命,是也不是?”
相似小说推荐
-
繁园里的夏天(任平生) [现代情感] 《繁园里的夏天》作者:任平生【完结】豆瓣VIP2024-09-15完结字数 284,476 阅读 253,695 加入书架...
-
排除法拯救世界(丹思里) [BG同人] 《(综英美同人)[综英美]排除法拯救世界》作者:丹思里【完结】晋江VIP2024.08.29完结总书评数:7333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