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挖不行, 他们家就在主街,虽然是主街靠里一点的地方, 可若是真的有叛军进城了,他们就是首当其冲的那一波,逃都比不上人家逃得快。
但这半年以来说是哪哪又造反了,哪里的叛军有多厉害,却一直没听说京城会遭殃,因此这藏身之处他们也根本没用过。
可谁曾想到了冬日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叛军竟然无遮无挡地就打进了他们洛安城, 有那胆子大的出去瞧了一眼, 却发现全城的守城兵全都不见了,不见尸体也不见活人。
守备军全跑了。
老百姓原本还是带着期望的, 他们平日里交的税中也有专门的保护税,钱交了士兵却都跑光了。整个洛安城乱成一锅粥。
所以那晚的叛军其实也没有多厉害, 因为他们都是冲着皇城而去的,没多少人在城里烧杀抢掠。真正让洛安城里的平民百姓死了那么多伤亡巨大的原因,就是守卫军根本没有想阻止这件事。
一个城市里当然不会只有老实巴交的平民,这城里会有素质比较低的人,也会有成日在野狗嘴里抢食的人。他们会趁乱抢劫,做出一些更过分的事情。
方二娘他们的邻居就吓得想要发疯般地往城外跑了,结果还没走到城门口就被同样发了疯的洛安城居民给抢了东西,双方乱成一团。
最终从街上逃回来的竟然只剩下了隔壁身体比较好的一对小夫妻和稍大一点的孩子。其他人竟然死在了不知是谁的手里,第3天尸体才找到,已经被踩得不像样子了。
方二娘他们于是更加害怕了,哪怕现在那所谓的叛军已经抢了一堆财宝弃城而去,可他们还是不敢出来。
只有在清晨的时候才敢从坑里爬出来去借院子里的柴火做上一些干粮饼子,一家几口人揣在怀里,饿的时候便啃两口。
而现在,他们没有放松下来,却听说又有军队打过来了,这次逃跑的守卫军还回来了,正在城墙上迎敌。
原本一家人已经打算从坑里出来了,一听说又有军队来了,连忙又赶紧躲了进去,害怕被波及。
要是实在不行的话他们也只好出去拼命了,他们想着这场仗不知道要打几天,毕竟他们全城男女老少加一起也不少了,若是誓死抗敌的话还是能撑一段时间的。
至于为什么要努力迎敌,他们在等着什么援军,却没几个人能说得上来,那皇城的太后皇帝已经逃走了,这座城已经被抛弃了。但是他们不能放弃……
方二娘觉得自己思维已经有些愚钝了,这跟什么皇帝太后有什么关系,乱世啊,只跟他们自己有关系。
是了,他们不想让其他军队进城并不是因为什么家国大义,而是乱军进城的话,最先死的就是他们这些人,他们所有的粮食都会被抢走,但凡值点钱的东西都不会留下,甚至连略微年轻些的女子也要被抢走。
人不是人,人是野兽;人不是人,人是可以当钱用的东西。
方二娘缩在土洞里,啃了一口又冷又硬的饼子。她灰头土脸,活得真像只老鼠。
然后方二娘就听到了外头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似乎是有什么东西从外头的路上经过,有什么东西压过外头的黄土青石板路。
外头又响起了奇怪的声音,这声音非常大,但是说话的语句仿佛是嘴巴不太好用的那种先天不足的孩子一样。
“请洛安城的居民们注意,请不要恐慌,洛安城目前已被大凌朝新女帝接管,请受伤者、重病者、饥饿无食者走出家门前往街道上设立的临时救助点!”
好不容易把这磕磕绊绊的声音听完,没想到他又开始重复,不断地重复,这声音大得哪怕是耳背三十年的老翁老媪也能够听清。
他们一家人因为躲得早,所以只有实在收拾不起来的床被铺盖不知道被谁抢走了,粮食全都塞在了坑里,家里仅剩的一些铜板也被方二娘小心翼翼地埋在了土里。
但出去真的可以吗?
他们现在剩的粮食也不多,若是外面有人施粥管饭还真的是一桩妙事,过去的话能省一顿是一顿。
但方二娘还是没动,他们可不敢乱动,乱动的好处是能吃一顿饭,坏处却是一条命。
可他们这些大人能挺得住一动不动,也不发出什么声音以免那道薄薄的院门拦不住外头凶恶的兵匪,孩子却是轻轻地敲了一下遮挡用的木板。
方二娘听到了丈夫赵五郎沙哑的声音:“大娘,怎么了?”
他们几人挖的坑,距离不远不近,只要有一个人说话,其他人都能听见。
女儿道:“阿耶,我好冷,我是不是生病了?”
现在毕竟还是冬天,哪怕身上裹了厚厚的毛皮,又在洞里面铺了一层稻草,可地面的阴冷又哪里这么容易被隔除的。
方二娘几乎瞬间就想要推开头顶着遮挡的木板跳出去看一看。
比她更快的是丈夫,他拖着那条残疾的腿推开了木板爬了出去。
婆母也出声了:“五郎,安静些呀!”
方二娘也忍不住了,她推开了木板,踩着这深坑里的台阶往上爬,很快就爬了出来。
她看到了被丈夫用一条手臂捞出来的女儿,她的脸上一片潮红,看着就很不正常。
家里现在除了些许粮食和铜板衣物以外,其实是没有准备什么日常药的,况且在这个世界,药材是真的很贵,他们所有的积蓄都花出去,也买不了多少。
“好冷啊阿耶,我想要阿娘……好多肉肉……”
女儿不知道忍了多久了,这会儿一摸额头都很烫手,而且嘴里一直在说胡话。
方二娘赶紧从自己口袋里拿出来一块干净的细布帕子,跑去屋子里弄了点凉水,投了投,又跑回来给女儿敷在额头上。
此时外面那声响还在不断,外头甚至还有一些脚步声,听着动静是他们附近的邻居。
赵五郎和方二娘对视了一眼:“……要去看看吗?”
赵老娘不知何时也努力用自己的老胳膊老腿儿爬了出来,她心疼地摸了一下孙女的额头:“哎哟,这烫的!”
“这不行,若是再发热下去,便要烧成个傻子了!”
其实如果仅仅在坑里藏个一两天可能也不至于这样,但时间这么一拖延,之前积累着的不舒适在一瞬间爆发所以哪怕是生命力再顽强的人,也撑不住这一遭,更何况赵大娘只是个孩子。
“我出去看看。”
片刻后,缺了条胳膊,而且还跛着脚的年轻男人出现在了大街上,他手里拿着一把不伦不类的砍刀,看起来又像柴刀,但很长。
他要让别人知道,即便他是个残疾,也不是别人随便好惹的。
然后赵五郎就看到了,在街角不知何时搭建好的白色帐篷了,在那帐篷外面正有好几口大铁锅散发着喷香的气味,有十几个人正端着碗在那里排队。
另外还有几个瘦骨嶙峋的年轻人用木架子抬着一个老人送入了帐篷里,没有被赶出来。
赵五郎转身就走。
第65章
用麻醉枪将那个在关键时刻弃城而去, 危机解除又带着兵马回来,占据了整个京城的罗将军物理性哄睡以后,章慈他们就进了这座看起来虽然平静, 但实际上死气沉沉的大凌朝国都。
如果说有一些在曦国首都土生土长的人会出现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的话,那么在大凌朝,在洛安城, 这种情况是完全不存在的。
毕竟在这里人分高低贵贱,贵族哪怕是生在荒郊野岭那也是贵族。
这个城市在被叛军劫掠过一次以后透出了一股死气沉沉的味道。
总而言之, 进了城以后, 虽然除了那些装模作样守城的军人以外,没有再看到什么别的人,但曦国军队已经自觉地将整座城市的安全扛在了自己肩头。
这一次来到京城的军人有1万多名, 尽管这洛安城面积实在不小, 不过曦国军人再加上各种大规模的武器的威力已经足够控制这一个城市了。
整个洛安城是分为内城与外城的, 内城包括了皇城以及中央官署集中区,外城则主要是以“坊”为区划的居民居住区和商业区。
虽然都属于同一座城市, 但内城与外城完全是两个世界,内城与外城之间也是有城墙的!突破了这最后一道城墙后皇城才会被贼人冲进去。
这也是杨太后和齐晋他们一看到外城城墙那么破烂,而那些守备军居然还若无其事晃悠就那么生气的原因——对于正常人来说,这完全是要命的大事儿,你若是连外城城墙都不在意了,那么内城的那些达官贵人甚至包括那罗将军自己的家人岂不是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这罗将军到底是怎么想的, 才能做出这种事情, 他带着那些兵士离开,相当于把自己的父母妻儿暴露在了叛军刀下。
章慈不知道, 章慈也不太关心。
她进入了内城里的皇城。
有杨太后的支持,所有人都很顺利地进入了皇城, 毕竟现在守着皇城的人虽然不是御林军的精锐,但也是绝对认识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回宫,他们根本没有立场和资格去阻拦。
杨茹芝叹了口气,她想到了那些为了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儿子而死的那些年轻的侍卫了。
说实话,这一开始杨茹芝只是为了这些侍卫的死亡而心痛,他们的死亡意味着自己愈发危险,可是现在她想的是,谁的命不是命呢,她这个不事生产的太后,她儿子这个牙牙学语的小孩,到底是凭什么让那么多人为此付出生命呢?
在进入皇城的同时,这个占地面积很大的宫殿群也已经被曦国军人接手了。
进入皇城宫门后,又进皇帝以及后妃办公和居住的大兴宫。
章慈今天并没有“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她穿着基地统一的黑红色冲锋衣,没有戴假发甚至都没有化妆——主要是起得太早了,懒得化妆。
然而章慈却跟大凌朝的太后娘娘站在一起,仿佛是什么身份尊贵的人,听说太后回宫匆忙赶来的宫人们都惊呆了。
他们这些人消息并不如外面灵通,得到的消息还是太后娘娘和皇帝陛下被仙人所救,并不知道后面的一系列事情,原本嘛,普通的太监宫女哪里会有什么实时的消息?
杨茹芝也没有对着这些脸上带着仓皇的宫女太监说些什么,诚然她以前根本不在意这些人,但如今看着这些苦命人,她心里也怪不是滋味的。因为她已经看到了在曦国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大家都自己做自己的事不用人伺候的情况了。
人是有耻辱心的。
杨太后和齐晋带着大家来到了皇帝平日里上朝的太和殿。
宋部长,田师长为首的其他领导也跟着一起进来了,他们也看到了放置在正上端的那张龙椅。
在很多影视剧当中,龙椅看着就好像是金子做的,代表着皇帝无上的权威与尊贵。不过大凌朝的这张龙椅的确是木质的。
一种金色的木头,系统在章慈脑海里悄悄告诉她:【这是金丝楠木,非常非常贵!】
章慈的眼睛瞬间闪过金币的形状:【哇哦~】
对于章慈说这木头比所谓龙椅更加吸引人,毕竟现在人谁还没听说过那些价比黄金的昂贵木制家具呢?
下面的臣子所待的地方倒是放了许多的软垫,想来现在大臣们上朝倒是不用像某些影视剧里那样站着或跪着,这会儿大家都是能坐着的。
大家参观了一下这个并不是非常金碧辉煌,但确实代表整个大凌朝的政治中枢,只有全天下权力最大的人才能来到的地方,然后就开始干正事了。
宋部长十分温和地对着杨太后笑了笑:“可以开始了。”
于是杨太后便缓缓地走出殿外,看着那些战战兢兢站在侧面角落,不敢走也不敢留的内侍,这些已经残缺了的人原本就是该侍候在这里的,因此他们不敢走,可他们已经敏锐地意识到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与以前不同的地方,他们自然也是不敢留的。
就在他们纠结的时候,那位穿着不是很得体衣裳的太后娘娘迈着优雅的步子走出来。
“尔等现在便出宫去,传哀家口谕,令还能够动的文武官员速速来上朝,那些王公贵族若是能动也不得缺席。”
几个内侍迅速领了命令出宫去了。
大凌朝上朝一般都是早上,但自从太后与皇上因为叛军进城而逃脱以后,他们就一直没有朝会了。所以太后娘娘这会儿要求上朝当然也是很正常的要求。
可哪怕是这些卑微的内侍也已经感受到了一些风雨欲来的氛围,毕竟大家都已经看到了那些身强体壮的短发军人,这些人绝不是大凌朝自己的士兵,颇有些来者不善的感觉。
几个太监迅速冲出了宫门,准备将这份恐惧传递给其他人。
马上要开始做正事了,宋部长也赶紧吩咐下去:“好了,应急部和后勤部、医疗部赶紧安排人去干正事吧,这边少留点人,看着就行,免得那些老大臣们一会儿气晕了,没人救。”
章慈没忍住在脸上浮出了一抹笑容,说实话,一想到一会儿会发生的事情,她就忍不住期待呢。
宋部长又看向章慈:“小章,你也洗把脸吧,好歹给他们一点面子。”
章慈点头,还装模作样地抱拳行了个礼:“遵命。”
哪怕是从内城赶往皇城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毕竟皇帝嘛,总是怕人刺杀呢,做臣子的也不敢跟皇帝住得太近,以免背上僭越的罪名。
而且上朝之前做臣子的也得提前换上衣服洗把脸讲究点的,还得沐浴一下把自己拾掇得干净一点才要去的,这点时间已经足够后勤部带着物资来到外城开始从平民居住的区域进行整顿了。
比如说赵五郎他们家就住在外城城门附近,这其实并不是个好地方,不是整个皇城最热闹的区域,哪怕皇帝什么的有些优惠政策也轮不到他们,换成现代用语,那就相当于爹不亲娘不爱的城乡结合部了。
应急部对于临时救助点的建立已经有经验了,帐篷一立起来就可以马上开始工作,再加上他们老早就用翻译软件录制的通知录音,总有胆大的人赶第一个出来,想着能不能弄一碗稀粥喝喝填一下肚子。
等赵五郎和方二娘带着孩子和母亲从自己家里跑出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排了不少人了,这些日子他们被劫掠,被伤害,被迫像老鼠一样躲在地底下,又无法出城避难,城里的几个市也不开,想买粮都买不到,情况严重些的都已经饿死了。
现在天气还冷,就算洛安城这里没有经历雪灾,但被冻伤冻病的人着实是不少。
今年才6岁的赵大娘赵小环对父亲急匆匆地抱了过来,脸蛋儿烧得通红,刚才在地下已经烧得晕过去了,要不是外头有了那么大的声音,恐怕早就直接失去意识了。
两人把孩子一抱过来便有一个戴着白色面罩,扎着一个简朴马尾辫的女子冲了过来,用一个白色的神仙物什在孩子的脑门上放了一下,传出了滴的一声,嘴里用不甚熟练的官话道:“我是大夫,快进去,孩子阿娘跟着进来。”
方二娘一愣:“哎,哎,多谢仙子!”
——在方二娘看来能有这样的神仙物件,又肯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不是神仙还能有谁?
她匆忙和丈夫对视了一眼,便赶紧接过孩子抱着一起进去了。
赵五郎完全没想到这里的人反应如此之快,他还没来得及跪下求人,就已经肯给孩子治病了。
一时之间赵五郎站在原地,不知该说些什么,直到他的老母拽了一下他的衣袖:“五郎啊,你瞧瞧那边是什么,怎地也许多人排队呢?”
赵五郎从恍惚中醒过来,看向赵老娘指的方向,只见在那个方向放着一口大锅,大锅正在冒着热气,一群人抱着家里的粗陶碗正在那儿排着队,这年头平民的视力一般都不怎么样,因此赵五郎自己也看不清那大锅里煮的是什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那一定是食物。
相似小说推荐
-
繁园里的夏天(任平生) [现代情感] 《繁园里的夏天》作者:任平生【完结】豆瓣VIP2024-09-15完结字数 284,476 阅读 253,695 加入书架...
-
排除法拯救世界(丹思里) [BG同人] 《(综英美同人)[综英美]排除法拯救世界》作者:丹思里【完结】晋江VIP2024.08.29完结总书评数:7333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