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不是来和项羽叙旧的,知道他过得不好就行了,于是姜珂转身离开隐宫。
与此同时,邯郸郡。
由姜珂开办,巴清投资的女学如今几乎已经遍布全国,正好今天是一年一度开学的日子。
入学人群中有一位女童,估摸着也就五六岁,身身上穿着的粗布衣衫已经被洗得很旧了,右脚的鞋子也破了一个洞,明显能感觉出她的家庭条件很贫穷。
但小姑娘一双大眼睛颇有灵气,五官也漂亮,看起来很招人喜爱。
将她带到这里的人是她的丘嫂,她家中出了一些变故,已经再养不起一个多余的闲人了,家中原本是想将她送到教坊习舞的,偶然听说这里可以管孩子们的吃住,还能教人读书,便将她带过来了。
负责核验信息的人询问了下她家大致的情况,她年龄虽小,但的确达到了入学条件,于是让小姑娘在文件上摁了手印,同意她入学。
丘嫂像是甩掉了什么沉重的包袱,将她送到这里后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女孩站在阳光下,有些彷徨。
这时一双温暖的手牵住了她的手,她心中莫名一暖。
“跟我来。”这双手一直将她领到居住的地方。
她们还没走出不远,后面那位帮忙核验信息的女孩子忍不住对身旁之人感叹:“她叫虞妙戈,这个名字好好听。”
身旁之人点头附和:“嗯,听起来就很美。”
长大后的虞妙戈可能会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一心钻研学术的学者,或者进入朝廷内当官吏,谁也不知道她到底会选择什么职业。
只知道,她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嬴政巡游的车驾声势浩大,威风凛凛,极其壮观,这股威压使众人跪在地上,根本不敢抬头看向皇帝的马车。
陛下之后,是诸位大臣的车驾,姜珂坐在马车上随手掀开帘幕,看向外面的黔首,他们的反应都差不多,没什么太大差别,早就看习惯了,看得姜珂有些索然,她正要撂下帘幕,却突然发现一名表情很怪,言行举止间鬼鬼祟祟的人。
这是个中年男人,皮肤黝黑,浓眉圆眼,宽口阔鼻,肩厚腰圆,腰间还别着一把剑,长得倒是挺正派,行为却很惹人怀疑。
和别人不一样,他的眼神一直盯在嬴政的马车上,即使马车已经走得老远,他还不放弃。而且眼神飘忽不定,躲躲闪闪。姜珂越看,便越觉得这人有古怪。
一看就不是个好人样。
姜珂突然意识到这人该不会和历史上的张良一样,也是来刺杀嬴政的吧?
她让荆轲在背后跟踪这人,将他擒到自己面前,自己要亲自审问他,切记万万不可惊动其他人。
荆轲“诺”了一声,身法灵活,很快隐入人群中,跟在那人身后,走到人流稀少之处后直接拔剑出手,打了对面一个措手不及。
对面之人腰间的刀也并非个摆设,他有些实力,但不太多,几招后便逐渐不敌败下阵来,最后被荆轲绑住带回去交给了姜珂。
屋室宽阔,姜珂坐在殿中,面容严肃,气势严厉。室内两边分别站着数位手拿利剑,身材高大的士兵,这些士兵们身上都透露着一股肃杀之气,惹人害怕。
各种场景交织在一起,就连屋内空气都很有压迫感。
这人心里害怕,两股颤颤,几乎要喘不过气来姜珂问什么他就回什么,根本不敢隐瞒。
原来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铸剑大师,徐夫人。
他游行到北地,恰好赶上始皇巡游,徐夫人心想,世上那么多人买我的匕首去刺他,可每次都有惊无险的被他躲过去了。
于是他心里愈发地好奇,这始皇帝究竟长得是何模样啊?
这才做出那些奇怪的举动。解释完之后,徐夫人慌忙向姜珂求饶,说自己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求姜珂千万不要杀他。
姜珂听到他的身份后,有些惊喜。
自己当然不会杀他了,因为她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徐夫人去做。
姜珂原本还想等回到咸阳后再和工匠们讨论如何能锻造出削铁如泥,远比当年的韩剑还要锋利的兵器。
没想到计划还未来得及实行,她的天选打铁师就这样来了!
这可真是渴了有人送水,饿了有人送饭 ,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徐夫人有些不可置信,本以为自己被抓住之后马上就要死了,没想到最后兜兜转转居然还是又做回了老本行,别的他不懂,可在铸剑方面,他敢保证没人能比得过自己。
这就是来自铸剑大师的自信!
姜珂将徐夫人带回咸阳后,开始了轰轰烈烈地锻造钢铁过程。
其实早在攻打六国时她就想过锻造钢铁这件事,只不过虽然秦朝时期已经有比较完善的冶铁过程,但是建造高温炉还是一件很费力的事,这些年来姜珂和工匠们一点点摸索,终于给摸索出来了。
锻造钢铁的温度要特别高,只能用焦炭来练,普通的柴火度数根本不够,也是姜珂那天找到煤矿后才能提供如此大量的原材料。
光是焦炭的炼制就很复杂,需要先将将煤炭堆成小堆,分别开出一个点火口和一个出气口,在上面覆盖一层土壤之后直接点火,让煤炭中的挥发组分从出气口中排出,其它成分则继续燃烧,逐渐焦化完成后就可以得到成品焦炭了。
她采用的是最简单的反射炉炼钢法,为了保证制冷,反射炉应该建在河边,然后在地上挖出一个直径一尺多,深度也同样一尺多的地窝,窝底要呈椭圆形,在旁边开一个口子,两边放上风箱,将焦炭丢到炉子里,用燃烧产生出的巨大温度来炒钢铁。
这个方法不仅花钱少,产量高,而且速度还快,炒出一炉钢只需要花费一刻钟的时间。
炼好的钢铁液体再由工匠们锻造出锋利的兵器,交到士兵们手上。
当然,锻造出来的第一把宝剑是要送给嬴政的。
收到宝剑,嬴政自然开心,这把剑从光泽、锋利度、美观等各个方面来讲都丝毫不逊色于欧冶子铸造的宝剑。
趁着陛下高兴,姜珂又提出了自己的一个小小小愿望。
“陛下,臣想升官。”
嬴政持剑的手一愣,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话了。
姜珂又重复了一遍她的话。
嬴政:“你已经是左丞相了,百官之首,还想升官,你想要升到天上去吗?”
姜珂:“臣还差最后一级爵位就满级了!”
她现在是关内侯,是军功授爵制度的第十九级爵位,再往上一级的爵位名为彻候,能有自己的封地,是实至名归的“候”,虽然不能对封地进行实际管理,只有征收赋税的权利,可那至少是最高级别的爵位。
目前为止秦朝获得彻候爵位的人只有商鞅,范雎,魏冉,吕不韦,王翦这寥寥几人。
姜珂:“陛下!别人丞相都有的东西,您的丞相怎么能没有?”
嬴政:……
姜珂计算过了,按照她如今在咸阳每天累死累活处理政务的进度,就像高等级经验条在打小怪,根本提升不了多少经验。
还不如直接搞个大的
“陛下!”姜珂看向嬴政手中的剑,激动道,“利剑已出鞘,是时候该让臣北上去打匈奴了啊!”
嬴政:原来存的是这个心思。
嬴政无奈,只好同意:“去吧去吧。”
丞相要去打匈奴,那就让她打去呗,不然还能怎么办?
“多谢陛下!”
这声陛下,姜珂叫得格外充满感情,却差点把嬴政给听出一身鸡皮疙瘩来。
姜珂临走之前,还发生了一件事,王绾病重,病得连床榻都下不来了,自然也就无法处理朝堂上的公务,所以李斯便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大秦的右丞相。
当上丞相,多年目标得偿所愿,可李斯还没来得及高兴几天呢,就听到了一个令他非常痛苦的事情。
姜珂又要离开咸阳!?
两个人的活落在一个人身上,姜珂你怎么不把我给累死啊?
姜珂此人,果然狡诈。
这已经是奉行利己主义的李斯第不知道多少次被姜珂坑了,并且还会再有下次。
对此,姜珂表示:加油李兄,你是最棒的!
姜珂简单地收拾了下行李,便很快出发,临走之时她看着自己手里的丞相印……
毫不犹豫地带走了。
把它拿走,就相当于离家出走时把自己家的空调遥控器给带走了。
她这次出门谁也没带,手持利剑,飞身上马,身姿卓然,一人一剑一匹马,借着着夕阳的余晖奔驰在路上,马蹄声哒哒,扬起一路尘埃。
赶路的第一天,无事发生。
赶路的第二天,同样无事发生。
赶路的第五天,也就是行驶大半路程之后,姜珂看着自己身后这一“群”人,傻眼了。
吕雉,张良,刘季,韩信……等。
好多人啊。
“你们,是来干什么的?”
我是去北地打匈奴,不是去北地打麻将,你们一个个地都跟着过来干什么啊啊啊啊!
大家各有各地答案,有想去北地历练的,有认为单独和姜珂一起行动能加快得到爵位的速度,有单纯喜欢打仗的,有想要跟着她的……
而且为了避免姜珂不收他们,还特地选择了路程过半后才出现在姜珂面前。
真是用心良苦,也不知究竟是谁想出来的馊主意。
各种千奇百怪的理由姜珂都能理解,但这些人里最让姜珂头疼的是……
“扶苏,你跟着我过来干什么?”
她记得自己和扶苏好像也没有很熟吧?
扶苏公子一脸正色道:“是父皇让我跟着您一起北上打匈奴的。”
姜珂:?
历史上嬴政一共就俩儿子最聪明,现在大儿子扶苏交给姜珂蒙恬带,小儿子交给李斯带,合着您真是一点都不想带孩子呗?
第144章 乌龙
姜珂注意到扶苏既真诚又恳切的眼神, 开口询问:“离开之前,你父皇就没托你给我带句话?”
就这么一句干巴巴地“父皇让我跟您一起”么?培养孩子可是很难的,陛下怎么连一点点情绪价值都不给我提供?
扶苏摇头:“并未。”
还没等姜珂来得及失望, 他又来了一句:“只不过……”
姜珂:“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父皇曾私下里对我说他最信任的人就是您,以他和您的情谊,根本不需要空谈那些场面话,将扶苏交给您, 他很放心。”
姜珂眼睛里的光又回来了。
“陛下也真是的……”
嘴上抱怨, 实际心里爽的不得了。
扶苏:“扶苏自然也极其钦佩丞相的学识和阅历,此次北上若能跟您学到一分知识, 便已是扶苏之幸。”
他这番话将姜珂说得心花怒放, 忍俊不禁。
啧……要是历史上的扶苏也这么嘴甜会说话就好了,挺好一孩子硬是被被淳于越教成了个大犟种。
姜珂收下这些半路不请自来的家伙们, 继续赶路,一路北上, 直到夜月空明,苍凉清亮, 几人才在一处山脚下下马休息。
将马匹拴在树上, 生起篝火,深夜天凉, 众人人围坐在篝火堆前,烤火用餐,周围响起窸窸窣窣的昆虫鸣叫声,旺盛的火焰照得大家脸色发红。
“主君, 您这也……”刘季欲言又止, 最后用了一声叹息结尾,“唉!”
他以为这声叹息会换来大家的疑惑, 但结果却是无事发生,大家依旧该干嘛干嘛,没有人搭理他。
可能是怕大家没听到,于季又更加大声地重新叹了口气。
这次声音太大,大家无法忽视,姜珂只好转头问他:“我怎么了?”
刘季嘀咕道:“右丞相每次出行都气势宏大,车队豪华,前有侍卫,后有皂吏,无数隶臣隶妾贴身伺候,您可比他厉害多了,怎么如今咱们却沦落到风餐露宿的地步了?”
姜珂:“羡慕啊?那我现在就给李斯写信,推荐你去给他当门客。”
刘季连连摇头:“不要。”
他也就是嘴上说两句,刘季又不傻,若真让他去投奔李斯,那是万万不可能。
想到那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姜珂笃定道:“李廷尉奢华高调的日子也过不太长久了,做人嘛,还是要低调的。”
但很显然大家误会她的话了,以为这句“不长久”的寓意是指姜珂要开始对李斯下手了,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转起大脑开始筹谋计策。
不久后,韩信以喂马之由将扶苏支走,张良凑到姜珂耳边,率先开口:“主君,良有一计。”
姜珂疑惑:?
我说什么了,你就有一计?
然后他对姜珂详细讲述了自己想出来的“干掉李斯的一百零八种方法”,其中不足之处由吕雉,张辞,刘季等人补充。
张良自谦道:“终究是良年纪尚小,阅历不足,若是范老在此,定能想出其它更好的计策。”
众人点头,对他的说法表示赞同。
姜珂听完,既无语又感动,发自真心道:“多谢你们,有你们是我的福气。”
此时,远在咸阳的李斯突然莫名打了好几个喷嚏。
应该是天气转凉了,再多加件衣吧,李斯心想。
众人还未来得及回话,便看到远处走来一个身影。
张良猜测道:“应该是附近的樵夫或者猎户,进山迷路耽搁了时间。”
人影越走越近,张良猜得没错,这人作干净利落的猎户打扮,背负箭篓和一串野鸡野兔之类的野味,一手持杈杆,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四肢细长的短尾獐子。
因为只有一人,所以姜珂并未在意,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倒是刘季开口叫住了那位猎户。
他大声叫道:“唉!你等等。”
那人闻言,停下脚步,等待他的下一句话。
刘季明知故问道:“你是这附近的猎户吗?”
猎户停下脚步,回他:“对,我是这附近的猎户,有什么问题吗?”
他和大家的距离近了,借着月光与火光,姜珂才看清他的容貌。
这是个中年男人,脸型硬朗方正,眉宇开阔,目光锐利,右边眉骨处有一处疤痕,为他平添三分凶狠之气,身形高大挺拔,气质极为不俗,此刻冷着个脸,若是胆小之人看了,定会对他感到害怕。
但很显然刘季不是那种胆小之人,他面上带笑,热情道:“既是猎户,那就好办了,反正你的猎物也是要卖出去换钱的,不如就卖给我们吧。”
猎户言简意赅,拒绝道:“不卖。”
姜珂打断道:“刘季啊,你可少吃点野味吧。”
刘季:“赶路艰苦,总要吃些好的补补身子,主君毋须担心,这次由刘季出钱请大家吃肉。”
姜珂:……
我是什么很抠门的主君吗?
这不是钱的事,是我担心你的身体好吗!?
古代人吃惯了野生动物,用惯了青铜餐具,这些东西你没有办法劝,一旦劝了,可能别人还会以为你掌控欲太强,连吃什么都要管。
于是她转变思路:“这深更半夜,荒野无人,突然冒出来一个猎户,你难道不担心他手里的食物有问题吗?”
刘季摇了摇头,笃定道:“不担心。”
然后说出自己的分析:“原本刘季是担心他在野味中做了什么手脚。但又一想,如果是他主动卖给咱们的,那就可能会有问题,但现在是咱们主动要买的,而且看他的意思并不想要卖给咱们,这就证明他的猎物里面没毒,值得咱们掏钱购买。”
他分析完后,还有人附和,韩信居然伸手对刘季比了个大拇指表示赞同。
姜珂:白登之围中,陈平就多余救你。
你和嬴政一样,也容易挨骗。
刘季对那猎户说:“你这些猎物若拿到集市上卖,最多能卖出三百钱,这样,我给你一颗金粒子,将这些全部买了,如何?”
秦朝流通的货币是方孔圆钱的秦半两,但金子却不统一,为了方便,刘季将金饼融成重量很轻的金粒子,避免出门带的秦半两太多而导致重量太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