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绝世大爽文。
姜珂还没说完:
“秦军气吞万里如虎,使漠南漠北无王庭。”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蒙恬已经彻底忘记自己一开始过来找姜珂的目的,他被姜珂说得满腔热枕,斗志昂扬,恨不得现在就出兵攻打匈奴,然后封狼居胥。
但他好歹还是有点理智的,要打匈奴,最少也要等到冬天来临时候在出兵。
一来,冬日是牲畜最大的敌人,气候寒冷,草原上没有牧草,容易发生雪灾,冻死饿死很多牛羊马匹。
二来,最新研发制造的钢铁兵器也需要时间打造。
所以蒙恬强忍住了自己内心的蠢蠢欲动。
但有些人年少气盛可忍不了一点儿。
今日谈话本不是什么机密之事,所以他们没有专门去到幕府中说,而且因为聊得激动,并未注意到不远处有个身影在偷听。
啊不对,少年人的事怎么能叫偷听呢,只是偶然路过不小心听到的。
姜珂又在军营里呆了一个月左右,突然觉得……有点无聊。
她斜倚在靠背上,嘴里叼着跟草,不想看书也不想练兵,一整个百无聊赖。
这时有人过来找她,是韩信,可能是到了发育期的原因,这几天韩信身高长得飞快,已经长到姜珂肩膀处了。
韩信脸上带着非常灿烂的微笑。
一看就有事相求的那种。
“您渴了吗?”韩信将一个杯子放到姜珂桌子上。“信为您带了杯奶茶。”
姜珂:“不渴。”
韩信:“您累了吗?我给你捏捏肩吧。”
姜珂:“有话直说,你这样我有点不太习惯。”
天下没有免费的奶茶和捏肩,无事献殷勤,肯定有事相求。
果然,韩信直言:“我好无聊啊。”
“无聊?这还不好办。”姜珂朝着门的方向示意,“无聊就去写作业啊,学习的时候笔墨纸砚好玩,桌椅板凳好玩,就连外面打架的两条狗都格外有趣。”
韩信:她是怎么知道我学习时的想法?
“我不想学习。”
“不学习就去跟着蒙将军学习兵法啊,来找我做什么,我还能带你出去玩不成?”
韩信:还真能。
“蒙将军教授给韩信的,如今已经学了大半。”韩信一副神神秘秘的模样,“但我还是觉得您说过的一条理论更好。”
“哪条理论?”
姜珂这些年说过的理论可多了去了,简直数不胜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姜珂听懂了他的话,于是认真起来,正色道:“韩信,你才十二岁,年龄还太小了,把你脑袋里那些“奇思妙想”全都给我收回去!”
韩信:“当年甘罗先生出使赵国时也才十二岁。”
“你和甘罗能一样吗!?甘罗恨不得肚子里全是心眼,比千年狐狸都精明。”意识到不对,姜珂又及时给自己的话打补丁,“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你没心眼,你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兵仙韩信,主要是吧,甘罗当年出使的是赵国,面对的是那个傻子赵偃。”
“草原内部吧……它太危险了。”
韩信只提取自己想听到的话,比如“兵仙”,于是他更激动了,说出自己多日来的谋划:“咱们可以假装商队进入草原,就当提前熟悉一下地形了,绝不惹事。”
姜珂有点心动。
“可还是危险,你要知道,我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
韩信:“您怎样才能有安全感?”
“火力不足,我就心怀忐忑,火力密集,我就安全满满。”
韩信闻言,面上一喜:“好的,信现在就去兵器库里给您多拿些武器。”
然后姜珂又注意到了外面那几个探头探脑的小脑袋,当得知扶苏也要跟着一起去的时候,姜珂的天都要塌了。
她用眼神质问韩信:是不是你撺掇的扶苏?
韩信摇头:我没有撺掇公子,只是跟他说了一些话而已。
姜珂瞪他:什么话!?
韩信用口型告诉姜珂: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扶苏啊……”姜珂清了清嗓子,组织语言道,“我可以拒绝你的请求吗?”
扶苏乖巧点头:“当然可以,丞相。”
然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折:“但是我还会继续求您的。”
姜珂还是有些迟疑,扶苏可是陛下长子,万一他出点什么事,天子之怒,伏尸百万啊!
扶苏说得果然没错,他会一直恳求姜珂直到她同意带上自己,引经据典说了一堆话,最后用一句“扶苏乃是大秦天子的儿子,绝非软弱怕死之辈,当已天下社稷为己任,忧国奉公。”
姜珂:蒙恬对不起了我答应过你不带扶苏公子去危险的地方可这是他主动求着我去的蒙将军真是太对不起你了
我在心里给你道个歉吧……
临走之前,还给蒙恬留了封信,大致意思就是您相信我们,真的只是进去探探信息而已,绝不惹事。
看到信的蒙恬:姜珂,天杀的,你怎么不把我也一起带到草原里……
那我到底是告不告诉陛下啊!?
甩手掌柜的陛下,四处搞事的左丞相,想要烧书的右丞相,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大公子,还有一个即将破碎的蒙将军。
大秦,未来可期。
第146章 阴山
这封信真是越看越有惊喜, 蒙恬又重新看了一遍这封信,发现不止扶苏公子,姜珂居然将她手下所有的门客全都带走了, 就连那位自己觉得特别有天赋、想要认真教导,今年还不到十二岁的韩信也不例外。
行,走得好,走得好啊, 丞相为了不麻烦我居然干出这样的事, 纵观秦国历史,还真就没有哪位丞相像姜珂一样善解人意又通情达理。
……个鬼啊!
真是太过分了!
经过“漫长”时间的思考, 蒙将军终于决定写信将这件事告诉陛下, 让陛下来好好教训教训这些冒失的家伙们。
扶苏、姜珂你们俩就准备回来好好迎接陛下的怒火吧。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讲,他是真的很不爽, 姜珂你清高,你了不起, 你把所有人都带走去冒险去了,留我一个人在军营里当留守老人(年轻版)吗?
一不小心被姜珂给遗忘了的樊哙:蒙将军这不还有我陪着你吗?
丞相不光出门不带你, 他连我也不带啊!
蒙恬:……
更不爽了。
邮人八百里快马加急将这封信从军营送到咸阳宫。
嬴政近来心情还不错, 最近大秦境内并无动乱,工匠们开始在骊山动土建造他想要的阿房宫, 十几个子女也都很让嬴政满意。
虽然左丞相不在咸阳,可她留下的班底却十分好用,再加上李斯这个效率极高的右丞相,又想到跟着姜珂一起去军营里历练的大儿子扶苏, 总体来说, 嬴政最近没什么烦心事。
刚收到这封信时,嬴政还以为是姜珂又在军营中做出了什么方便高效之举, 所以蒙恬特地写信来报喜的。
嬴政带着期待拆开信,信上的内容一开始的确如他所想,扶苏公子带兵有方,丞相在军营里解决了行军路上容易疲惫的问题,带领医者们改良包扎之法云云,随后话锋一转,告诉嬴政大公子进入匈奴地了,而且还不是在边缘探视的那种。
最后蒙恬还在信上加上了自己的主观猜测。
他估计这群人不走到阴山脚下是不会回头的。
蒙恬是会拱火的。
烦心事这不就来了吗?
始皇帝咬牙切齿,恨不得现在瞬移到他们俩旁边好好教训教训这俩人:“姜珂!扶苏!”
朕的钢筋呢!?
那可是匈奴地啊!匈奴地比南越危险得多,就这么直接去了?
“逆……”
嬴政原本是想说句逆子逆臣的,但又一想他们俩也没忤逆自己,而且是自己主动将扶苏交给姜珂的。
按照姜珂的性格,一旦出门,必定冒险。再加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扶苏在姜珂身边待久了,肯定也会耳濡目染她的性格,哪里危险往哪钻。
嬴政握信的手稍微松了松,长吁一声,朕早该想到的,朕早该做好准备的……
信上说只是进去查探情况,但嬴政却一点都不相信,反正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更改,朕倒要看看你们两个进入匈奴地后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事实证明,蒙恬的猜测没错,姜珂他们出了云中郡后,一路向北,马上就要走到阴山了。
扶苏没想到自己第一次离开咸阳就能见到如此壮阔磅礴的场景。
匈奴人不愿意呆在草原上是有原因的,从前在扶苏的想象中,祁连山和焉支山巍峨壮丽连绵不绝,塞外草原地势平坦,水草丰茂。
在中原,有山的地方是永远不缺食物的,山林之中物产丰富,是自然赐给人类的礼物,从前楚地因为有山林水泽之饶,食物常足,即使遇到灾年,也能勉强过活。
可塞外不同,祁连山上皑皑白雪,虽美丽,却也寒冷,丰茂肥美的水草也只占一少部分,塞外风景大多都是沙漠、沼泽、荒原。高原。戈壁等……
气候更是两级分化严重,沙漠之中严寒,祁连山下酷暑。
地理环境不光荒凉艰苦,更加危险,譬如他们一行人刚刚越过的乌兰和和沙漠,里面气候炎热,容易迷失方向。干燥、缺水,还有许多毒蛇、巨蝎,行军蚁之类的毒物,一旦被攻击,顷刻之间便会生命垂危。
姜珂出行时带了一百位短兵,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能以一当十的勇士,大家假扮成商队,往东北方向前行,越过草原后将马匹换成橐驼,也就是骆驼,这些橐驼耐饥耐渴,更方便在沙漠中行走。
除此之外团队中还有数位归秦的匈奴人来为他们当引路人带路,若没有这几位匈奴人,恐怕姜珂他们也不会如此轻易地度过乌兰和和沙漠。
“向导,麻烦返航的时候帮我抓一些毒蝎,我要带回咸阳,至于价格……”姜珂计算片刻,说道,“就按一两石蜜换取一只毒蝎来算吧。”
即使是在咸阳,糖都算稀罕物,更别说物资匮乏的匈奴地了,这东西简直算是稀罕物中的稀罕物,因此向导听到姜珂的话后当即喜上眉梢,忙不迭地点头答应了,生怕她中途反悔。
有人不解道:“沙漠中的毒蝎毒性巨大,被虿尾蛰住后轻则皮肤红肿,重则危机性命,这么危险的东西,你抓它做什么?”
姜珂:“我听说用毒蝎泡酒能滋补身体,还能预防很多慢性疾病,带回去几只,就当是给蒙将军和陛下的特产了。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既然他们俩都喝了咱们的毒酒,那肯定不会再好意思批评咱们了。”
荆轲道:“是用毒蝎泡的酒而不是毒酒,麻烦您说清楚一点,被别人听到后很容易引起误会的。”
说完他转移视线,四处观察,却发现大家望天的望天,看地的看地,还有研究身下橐驼的,就连盖聂都做出一副与我无关,我什么都没听到的模样。
再看扶苏,扶苏面上一副专心致志的表情,目不旁视,似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到了远方。
“扶苏,你在想什么?怎么愣神了?”
扶苏回过神来,笑道:“没什么。我只是还在沉浸在刚才的壮美景色中而已,若不是跟着你们出来,恐怕扶苏此生都无法见到如此壮阔之景。”
一说这话,大家立刻都来了精神,吕雉最先开口:“当年我和老师一同去南越,南越湿润多海,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大海,海天一线,辽阔无边,当时的震撼不比您少,而且南越……”
吕雉讲完她在南越的经历后,又由荆轲讲述了他在东瀛找矿的经历,还有刘季,他去过那么多地方,却唯独对上次在虞县假装造反那次的记忆最为深刻。
那次大型沉浸式剧本杀简直太过瘾了,他真是玩得太爽了。
大家聚在一起,这么一复盘,发现姜珂还真是个大型搞事机器,有她在的地方,肯定不会消停。
“胡说,你们这是污蔑!”姜珂纠正道,“我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咸阳,咸阳就很太平。”
“而且,扶苏……”扶苏听到姜珂叫自己的名字,连忙转头看向她,姜珂说,“这壮美山河,广阔苍茫,关山飞雪,大漠风光,扶苏,你喜欢这些吗?”
扶苏点头:“场景很美,扶苏甚是喜欢。”
姜珂小课堂开始上课,引导扶苏:“喜欢什么东西,就要自己想办法去争取,匈奴总不能平白无故地把这些地盘送给你吧?可你又特别喜欢这塞外风光,那该怎么办呢?”
“打!”扶苏回道,“把他们打跑了,这壮美场景自然就都是我大秦的了。”
听到扶苏的回答,姜珂非常欣慰,解下腰中长剑扔给扶苏,“愿将腰下剑,直为斩匈奴,扶苏,这把剑就当是提前送给你的及冠礼了。”
扶苏接过长剑,意气风发,激动道:“多谢丞相,扶苏定不辜负您的期待。”
一忙目睹一切的荆轲:陛下你知道吗我主君三句话撺掇了你儿子想去打匈奴你真的不考虑改变一下教育方式吗?
韩信凑到姜珂面前,急道:“我也要我也要。”
姜珂:“你要什么?”
“我也想要这样一把锋利的宝剑,然后去斩匈奴。”
少年兴致勃勃,身材飞扬,却被姜珂无情拒绝:韩信正欲开口反驳,见到右侧突然出现四名男子策马而行,朝前方奔驰。
四人皆是典型的匈奴打扮,他们将马匹驾驶得极快,在前方划过几道残影,扬起阵阵尘土,很快便消失了踪影。
漠北荒漠上每天都能看到很多这样骑马驰骋的人,这四人的行为并不算特殊,所以姜珂没有花费太多精力留意他们,只是按照行程继续赶路。
烈日当头,又行驶了大概一个时辰左右,他们终于到达这次行程的最后一个目的地——呼延部落。
呼延部落是一个中型部落,虽不能和最大的挛鞮部落相比,但也比下有余,强过草原上许多零散的部落。
就像从前中原的魏国,虽然打不过秦国,但打打郑鲁邹之类的小国却很容易,手到擒来。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呼延部落和挛鞮部落之间存在着姻亲关系,呼延单于的妹妹曾是头曼单于的大阏氏,虽然这位阏氏早亡,头曼单于又娶了一位小阏氏,不过大阏氏给头曼单于生了长子冒顿,打断骨头连着筋,他们之间还是能攀上点关系的。
姜珂提醒道:“咱们在呼延部落呆几天,换些值钱的商品后便返程吧,阿兄独自一人在家,魏青实在担心阿兄。”
众人:……
行,又演上了。
刘季:“主人,您阿兄腿脚不便,咱们这次行商定要多多赚取些钱财为他治疗腿疾,可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因为好心而做亏本生意了。”
张辞:“是啊主人,咱们这次一定要多换取些皮货,据说咸阳那些有钱人都很喜欢阴山脚下的皮货,也不枉咱们一路艰辛走到这里。”
还有人陪着一起演。
姜珂叹了口气,说道:“没办法,谁让我是个善良的商人呢,行商路上总是心软。”
说罢,一行人驾驶橐驼进入这个部落。
呼延部落在阴山山脉以南,由丘陵和高原地形组成,三山环抱,二水中流,地势很好,这可是呼延氏打败了很多部落才抢到的地盘,称得上是匈奴严选。
姜珂之所以说在这里待几天后就返程,是因为再往北走就到匈奴的发源地阴山脚下了。
不过头曼正在研究带领部落北迁到漠北,阴山脚下马上就要没人了。
中原自古就是不缺将帅之才的,上几任单于被秦开和李牧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窜,再也不敢侵略中原边境。几场惨败过后,头曼单于继位,他将单于庭设置在距离阴山几百里的地方,本来想休养生息,积聚实力,等待时机成熟后再一举进攻中原,夺回失地的。
后来秦灭六国,中原陷入战乱,李牧被赵迁召回防守秦国,无暇顾及边境地区,自然就放松了对边境的防守,头曼单于一看机会来了,先后几次蚕食试探,夺回了阴山和河套地区的部分地盘,胆子越来越大,也愈发自负起来。
正好这时秦国灭掉赵国,嬴政派蒙恬镇守北地,然后头曼单于和他的部落就被蒙恬给揍了。
这次揍得更惨,不仅收回了之前的失地,还却匈奴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