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看着呢,他们只争那些朝中大事,并没有开始消磨父子感情。
 虽然这两者很容易混为一谈,但这不是还有她这个受陛下爱重的皇后在么?
 何况如今后宫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能在这对天下父子中间多说一句话,
 也并没有哪一个皇子能在陛下心目中与象儿旗鼓相当。
 所以她不担心。
 最后这件事是陛下和储君各退一步。
 不过也算办的圆满。
 英琼楼知道,对于象儿来说,他对那些犯错的地方官员是手轻了。
 只是天下没有不贪的官员,如果官员不能办事,成日里只知道标榜自己的清高,那这天下才是要完了。
 但是象儿如今还不懂,他要的是天下没有贪官。
 这谈何容易呢?
 水至清则无鱼啊。
 而且,象儿此举,定然是会得罪人。接下来,他也将要面对很多人的攻陷。
 事情果然如英琼楼的预料一般。
 开始陆续有人上书提及储君的错误。
 是人就不会不犯错,象儿做的事,自然不会完美到挑不出错。
 上折子的人一开始也就是试探,看看陛下对储君的态度。
 他们并不敢直接对储君如何。
 那些折子被英琼楼递给了象儿:“自己看看。”
 象儿看过后黑着脸:“是动了他们的蛋糕了?”这话也是跟母后学的。
 蛋糕……没吃过。
 英琼楼笑了:“慢慢学吧,不要着急,这天下迟早是你做主。”
 “父皇,我乐意叫父皇一直做主。”象儿笑:“我其实更喜欢做个乖儿子。”
 “你乖过?”英琼楼哼了一声:“滚吧。”
 象儿嘿嘿笑:“父皇多喝水,嗓子哑了。”
 秋日,都有些干燥,说了一早上话,自然是嗓子哑了。
 象儿从这件事里,确实明白了很多。
 他依旧不失锐气,但是也的确知道了不能心急。
 他并非不知道天下不可能没有贪官,只是他希望贪官能不那么理直气壮。
 朝臣的试探没有结果,陛下依旧倚重储君。
 并且随着储君做事越发的老练后,陛下反倒是很多事都放手了。
 陛下带着皇后娘娘去行宫小住,一住就是四个月。
 这期间,全都是太子监国。
 皇后不在,后宫诸多事,她都交给太子妃。
 顔氏做的很好,她一直以皇后为榜样,走的就是这个路子。
 只是她生于斯长于斯,到底跟无眠不一样。
 但是她这个太子妃很合格。
 东宫的妃妾们有喜欢争强出头的,顔氏也会压着她们,不许乱来。
 争宠也好,互相争斗也好,没有人敢算计顔氏。
 因为象儿给了顔氏足够的尊重和爱护。
 他可能并不那么喜爱顔氏,但是他认可顔氏。
 只要不是储君厌恶,那下面的人就不敢随意伸手。
 象儿与谁都不一样。
 比起英琼楼的稳重踏实,他活泼一点,做事也更灵活一点。
 当然弊端就是,他的脾气在朝上也难免就憋不住,喜形于色。
 比起无眠,他更直接一点,但是他深受母亲的熏陶,许多事上更放得开。
 自己放得开,就有一群人跟着他放得开。
 所以他后来当了皇帝,算是大胤史上最开放最无拘束的一朝。
 大抵也是大胤历史上女子们最舒服的一朝。
 三十岁的储君,早已将朝政全部揽下。除非军国大事,其余的陛下已经不怎么过问了。
 陛下今年起,身子也不大好,常在行宫养着。
 皇后跟随照料,后宫的事,也彻底放手给了太子妃。
 这个时侯的储君,甚至可以随心的调动戍边将军。
 朝中也没人会有异议,这些年来,储君的权势日复一日的传达到了全国。
 说实话,就算陛下如今有了别的想法,也不可能做到废储了。
 当然,陛下从来没有这个意思。
 于是熙和帝还在,朝中已经渐渐的向着储君的思想理念转变了。
 朝中那些老臣也渐渐的离开了朝堂,储君亲自主持的科考出来的人才渐渐都在全国各地站住脚。
 象儿对大胤朝,已经有了绝对的掌控能力。
 但是,象儿对父皇的敬重和亲情也不作假。
 或许父皇过问朝政少了,但是他过问父皇身体更多了。他不介意自己继续做储君,再过多少年都可以,但是父皇一定要好起来。
 只不过,世间万物都有规律,人的生命也是如此。
 储君三十二岁这一年,陛下终于是走到了尽头。
 他在太极宫闭上眼。
 天下缟素,举国哀悼。
 熙和帝是明君,他御极四十三年,广施仁政,与民修养,兴修水利,劝农扩田,薄徭轻赋,广开言路。
 他是个极好的皇帝。
 虽然做皇帝就是原罪,但至少他算是皇帝里罪过小的那一个。
 象儿登基的次年,改国号:景明。
 顔氏也做了皇后。
 不过他们俩的长子却没有如今就册封太子。
 十一岁的皇长子不适合做太子。
 景明帝明确的告诉了皇长子和顔氏这个话。
 “你我不止一个孩子,大皇子不适合,他日后要是做了皇帝,天下不能太平。”
 顔氏其实也知道,她这个长子,天生的性子太野。
 对百姓也没有敬畏,确实不适合做一个掌权者。
 他们有三个嫡子,大皇子,五皇子和六皇子。
 五皇子和六皇子都很好,但是不选大皇子,他就势必要为大皇子选一个出路。
 都是亲生的,他只是不适合做皇帝,却不能叫他去死。
 有先帝一朝大皇子做比,怎么都不能乱来。
 结果,大皇子本人倒是比较坦然,他当然想要做储君,可父皇明确说了他不可以。
 那他也只能放弃,甚至自己对外说自己有些毛病,读过的书不管几遍,都记不住。
 顺着这个结论说下去,太医便诊断出他就是有这个记忆不好的毛病。
 这样的人,自然不能做储君,总不能看过的政务记不住吧?
 大皇子确实很野,也确实对百姓没有什么敬畏之心。可他对父皇母后祖母都有敬畏之心。
 做不得储君,他可以做别的。
 于是,先帝丧期结束后,新帝就册封了五皇子为储君,选来选去,终究还是要皇后所出的。
 做了皇帝,象儿就不在是象儿了。
 他是景明帝。
 他一样励精图治。
 他很多时侯都做得很好,只是疲惫的时侯,他无比思念父皇和母后。
 他一生有过很多宠爱的女人,又或者说,他没有什么特别宠爱的女人。
 颜皇后生了三子二女,是历史公认的皇帝真爱。
 可事实上,他们彼此都知道,他们不是真爱。
 顔氏不在意。
 顔氏只想做好这个皇后。
 景明帝也不在意,他更多的心力全都用在了朝政上,他是大胤历史上最幽默,也最勤奋的皇帝。
 是最开明,留下典故最多的皇帝。
 他一生都在支持姐姐的事业,一生都关照弟弟的生活。
 他甚至乐于为朝臣们解决很多私人困难。
 他是一个好皇帝,是一个好父亲,尽管他的长子被他排除储君的队列。
 但是他对长子很是疼爱。
 他也是一个好兄弟,他照顾出嫁的姐妹,也照顾兄弟。
 他是一个暴脾气的皇帝,又是一个极其包容的皇帝。
 他会因为一件事将一个一品大员骂的狗血喷头,也会因为宫人或者宫女犯错反而替他们求情。
 他惦记着民生艰难,也惦记着边关隐患。
 这之余,他还要指点殿中省做的衣裳花样不太好,长公主不喜欢。
 他曾好几次亲自画图叫人给皇后,给长公主,给他的公主们做衣裳。
 他还发明了很多小东西,甚至很多流传到了后世。
 有的人骂他,但是更多的人称赞他。
 他很多时侯会满足,但是也有时侯很不满足。
 他从出生就是储君,一辈子都站在巅峰。
 他年少时侯有疼爱自己的父母姐姐弟弟,成年后有仰慕自己的妻子妾室。
 追随他的人,没有背叛。
 赞同他的人,不会反对。
 哪里都很好,只是他偶尔也会很寂寞,因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叫他一声象儿了。
 后世记载:熙和帝九子延御,后赵氏子也,襁褓立储,年少聪颖,帝甚喜。
 又有记载:御少年入朝,帝多信赖,偶有争端,帝从之。
 熙和四十三年,帝驾崩,御登基,次年改国号:景明。
 史书写了很多,最后落笔:景明二十七年,帝崩。
 故事总有开始,开始的时侯总是叫人无比的期待。
 只是那个叫象儿的孩子人生结束的时侯,多唏嘘啊。
 【写了很多,都删了重写的。象儿就是象儿,不需要写太多了。他的故事,就留在他的的世界吧。】
 黑马公主从北疆一路南下的时侯,内心十分复杂。
 她当然不愿意来大胤,虽说这不是因战争和亲,只是两国联姻。
 可是这一走,就一辈子也回不去了,谁能愿意呢?
 何况,听闻大胤的熙和帝年岁也不小了。
 并且大胤和北疆不一样,北疆人不是那么看重血统,只要你能干,能打,就算是外族人生的孩子,也有机会竞争汗王。
 可大胤是不同的,只要你是外族女人,生出来的孩子再出众也没机会成为下一个皇帝。
 可是王兄还是叫她能早日生下孩子为好,是不会成为下一个皇帝,但是有北疆血脉的孩子,是两国之间的纽带。
 这几年,北疆不好过,天灾频繁,百姓过的节衣缩食。
 又不像百年前,敢随便劫掠南方,大胤国力强盛,只要劫掠,就是大战。如今的北疆绝对惹不起。
 好在两国和平许多年,他们愿意送来一个公主,人家也愿意送去一个公主。
 进了大胤的皇宫,公主成了和妃。
 和妃见到了她的夫婿,就发现自己想的不对。到底还是南朝的水土养人,这老皇帝年岁是不小,可长得不老。
 她立刻就高兴了,跟这个人生孩子也挺好的。
 刚来的和妃确实什么都不懂,她又欣喜皇宫里的奢华,又满足宫里的饮食,玩的很开心。
 草原上吃的简单,肉是不缺,可细致一些的东西都是没有的。
 宫中的饮食有时侯跟她从小长大的口味不太一样,但是她适应的很好。
 有时侯她想烤肉,也没人不许。
 只有不许骑马,毕竟宫里确实没有地方骑马。
 甚至她想穿北疆的衣裳,皇后娘娘也说可以,喜欢就穿,叫殿中省给你做。
 皇后挺好的,但是她的侍女们犯错后,皇后还是将她们都赶走了。
 和妃一开始,一直都想找陛下生孩子。
 可是后来她就发现,陛下不想跟她生孩子。
 她就一开始来的时侯,陛下来过几日,再后来就是很久才能见到一次陛下。
 她是后来几年,才明白宫中居然还有避子汤这种东西,可她却也没喝过。
 英琼楼不来,只是因为他确实不喜欢和妃这样的。
 他是九五之尊,不喜欢不会勉强自己。
 和妃的待遇是二品妃位里最好的,他没有亏待她,侍寝这种事,他不喜欢就不会来。
 但是偶尔来的那几次,如果和妃有幸怀孕了,他不会不许生。
 他没那么小气。
 可和妃没能在那仅有的几次有孕,所以她一辈子就没有孩子。
 她确实很喜欢小孩子,自己没有,只能逗别人的。
 比如妍充媛的。
 妍充媛生的一双公主长得特别好看,和妃天天都去抱着逗着。
 妍充媛也是个豁达的,和妃喜欢就抱呗。
 也不光是她的孩子,和妃年岁上来一些后,见谁家的孩子都喜欢,她又大方,给东西,所以孩子们也不排斥她。
 就是年年都会去她宫里走动的。
 无眠不阻拦。
 和妃在宫里生活的时间久了之后,完全不去想英琼楼宠爱不宠爱。她从一开始也不是奔着要跟大胤的皇帝恩爱来的。
 能生孩子当然好,生不了也要过。
 草原上也不是没有不会生孩子的,她有个姑姑就不会生,年轻时侯怀孕不知道,骑马掉了孩子后就落下毛病了,不会生。
 后来就收养了几个。
 和妃有时侯会去宫中的校场骑马,比不得草原上的驰骋,但是好歹也解馋。
 这事,英琼楼其实皱眉过几次。
 每次都是无眠压住了他,说和妃也不容易,只是骑马,又不是什么大事,随她去。
 一旦绝了那些旖旎的念头后,这个和妃就做的很轻松。
 无非就是给皇后请个安。
 其余的时间,她自由自在。
 娘家远在天边,京城没有亲眷,也就意味着她不需要社交。
 只是逢年过节,嫔妃们都要出席的场合,跟着去就是了。
 平时的时间,她想做什么只要不出格,皇后都不拦着。
 所以宫中人总能看见她穿着奇装异服的走在御花园或者别处。
 有人笑话她,说她到底是蛮族。但也是背地里,见了面,还是叫一声和妃姐姐,夸你这衣裳真好看。
 她在宜暖殿烤肉,自己开心就好,反正她来的时侯也带了一点私人的嫁妆,又没花销,她俸禄又不低,就吃东西而已,吃得了多少?
 她对手下人也大方,先前的丫头大半都不在后,殿中省分来的人也就渐渐上来了。
 她也不在分远近,大家都一样吧。
 她不喜欢跟嫔妃玩一些牌什么的,她更乐意跟皇子公主们一起射箭之类的。
 只不过,一般皇子会避开她,没法子,瓜田李下的。
 后来是无眠说了,年岁小的就别这么总是避开了,大家一群人的时侯,该玩就玩一下。
 然后又叫了和妃来,私底下劝她也要顾着点规矩。
 和妃听了,于是只在皇子和公主都在的时侯才凑过去一起。
 她射箭还不错,所以其实大家也不是不喜欢她。
 一年又一年,就这么过下来,等她头上见了白的时侯,恍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居然不会说北疆话了。
 她当然也思念家乡,人总是这样,年岁大了,就开始思念遥远的家乡。
 但是她的思念并没有叫她多痛苦,大抵是这几十年来宫中的生活也不难过。
 所以思念是有的,更多时侯是拉着小宫女讲述她那遥远的家乡。
 她十几岁就来了大胤,人生中更长的时间,都在大胤度过的。
 甚至于她并没有漂泊无依的感觉,在这个宫里,她也住的很踏实。
 这当然跟无眠治理后宫有关,可更多还是性格使然。
 就有人不管在哪里,都能泰然处之。
 年老的和妃更喜欢孩子,不管谁家的,见了就要抱一抱捏一捏。
 还喜欢养小乌龟,她在草原上时侯可没见过这东西。
 听说这东西能活一万年!
 她常说可不能养猫养狗,不然自己万一走了它们怎么办?
 乌龟没事,反正它活一万年,怎么都是要走后头的。养亲密些,说不定下辈子投胎还能继续养它。
 只是可惜,乌龟养死了一只又一只,她还好好的。
 和妃成了和太妃,她也骑不动马了。
 她如今看起来,就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家了。
 一辈子怎么过都行,自己觉得不亏就不亏。
 【赶工中……】
 踏上北上的马车那一刻,安国公主硬生生止住的回望的想法。
 看多一眼,就多一眼的不舍,她也知道,这一走,这一生都回不来了。
 家国故土都要远离,亲人也都要抛在身后,实在不能再回头。
 越是北上,就越是觉得荒芜。
 她第一次离京,从暮春出发,一路北上,到了北疆的时侯,是夏末。
 大概是北疆一年里风景最好的几个月,草原像是没有边际。
 她记得下马车的时侯,正是黄昏。
 站在高处往下看,绿色的草原被夕阳照成了金色,玉带一般的河流也像是泛着金光。
 草原上有牛羊,只是逆着光看不清楚,只是一片一片,一点一点。
 风吹在脸上,夹杂着她从未闻到过的味道。
 青草的气息,还有牛羊粪便的味道,其实不那么臭。
 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香。
 她看着这景色,一瞬间心里鼓胀的不是远离故土的伤悲,而是一种说不清楚的苍凉。
 这苍凉与自己的处境无关,与离开家人无关。
 就是一个人,站在茫茫天地间的苍凉。
 原来这个世界这么大,原来人可以在这无边的草原上生活。
 原来……北疆是这样的。
 北疆人迎亲的队伍早就来了,他们侯在边界。
 此时,汗王的长子带着兵马来迎接。
 哪怕这是他父汗要娶的新妻子,他也满怀笑容的来迎亲。
 尽了他们北疆的礼数。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月如她(一碗蛋酒)				[现代情感] 《明月如她》作者:一碗蛋酒【完结】晋江VIP2023-04-21完结总书评数:1990 当前被收藏数:7345 营养液...
				
- 
				年代苦情女主看到弹幕后(左木茶茶君)				[穿越重生] 《年代苦情女主看到弹幕后》作者:左木茶茶君【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05-29完结总书评数:217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