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八一说,拔管之后,陈大勇慢慢就可以下床走动了,当血尿消失的那一天,所有医生都来恭喜陈大勇,祝贺他重获新生。
 到了那个时候,老队长和陈大勇方才知道,移植手术只是第一步,术后抗过排异反应才是真正的难关。
 血尿蛋白尿消失,意味着肾脏在陈大勇体内适应良好,手术成功。
 老队长手里的油糕还冒着热气儿,一看就是刚做好的。
 姥爷赶紧让他进屋,“天寒地冻的,你还跑一趟?快进屋暖暖。”
 “我就不进去了,刚从医院出来,晦气,这是大勇他妈亲手做的,里面放了玫瑰糖馅儿,你们趁热尝尝,我还要到医院去走动走动。”
 “那行,你去办正事,大勇出院了吗?”
 “出院了,正在家养着呢。”
 老队长手里还拎着几份油糕,都是送给医院的人打点关系的。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医院的人对他和陈大勇帮助不少,临近年关,他要用家乡特色表达自己的谢意。
 目送老队长离开,姥爷就吩咐八一,“八一,你给咱跑一趟,给你大勇叔家送点回礼。”
 八一闷头答应了,“都拿啥呀?”
 “院里有新买的无烟煤,你给装一袋子去,再拿两块卤好的肉,肉冻也装一盆,再拿两袋冻饺子。”
 考虑到陈大勇大病初愈,需要温暖舒适的环境保养身体,姥爷直接给送了五十斤煤,又拿了些肉。
 关于小霞的消息满天飞,何桂枝天天在巷子里打扫卫生,肯定也听到了,她嘴快,必定把这消息告诉陈大勇了,也不知道陈大勇禁得住,还是禁不住?
 听姥爷这么说,一时间大家都十分唏嘘,老队长父子俩都是能扛事的,可惜好汉无好妻,他们找的那口子,都有点一言难尽。
 几人刚进屋,顾家小叔又亲自过来送东西,自从顾超爸妈出事以后,害怕老爷子面上过不去,姥姥姥爷往顾家走动的也少了。
 基本上就是两个孩子还相处着。
 但每逢年节,顾家都会送东西过来,礼数不缺。
 姥姥把自己包的手工饺子和花馍各装了一袋,作为回礼,给顾家小叔带了回去。
 等八一回来,四舅母爹和四舅母娘已经睡了一觉,两人脸色好了很多,坐在屋里有说有笑,主要是说村里的事。
 自打姥姥姥爷离开红旗大队之后,村里变化很大。
 “据说南边有些村子,已经把土地分给个人了,以后咱也要分地,多劳多得,种出来的粮食,除了公粮,剩下全是自己的。”
 “唉哟,那感情好,那些农具大牲口啥的,咋办呀?”
 “也都分给个人。”
 四舅母爹说的这种情况,对别人家可是好事,对他家却是更加不利。
 四舅母娘做完手术之后,身体十分虚弱,基本上不能下地劳动,只能在家里养着。
 四舅母的妹妹淑梅年纪小,就算是下地,也最多拿一半工分。
 以前家里的生活全靠四舅母爹一个人,他掌握了烧窑的独门技术,靠这门技术可以计满工分,如果实行新的政策,他还能不能继续烧窑,是个未知数。
 按照现在村里的说法,以后土地承包给个人,四舅母爹和四舅母娘根本种不来那么大的地,到时还是得拉饥荒。
 听四舅母爹这么一说,大家伙也就理解了,为啥这老两口要千里迢迢来投奔闺女。
 “你不是有手艺,会打首饰吗?等过完了年,我领你问问,看哪里需要打首饰的师傅。”姥爷沉声说道。
 银匠是个挣钱的好活,这门手艺在小地方吃不开,在大城市可是吃香的很。
 要是能找到合适的活,一月就赶上在乡下一年的收入了。
 四舅母爹精神一振,“有这样的活?”
 “有的,百货大楼就卖金银首饰,这些东西不都是银匠打出来的?”
 四舅母爹一听,越发高兴,以前他在银楼干过,后来开始搞运动,他这门手艺十分小资,因此不敢让人知道,隐姓埋名又回了村里。
 听姥爷的意思,像是上边要放开了,他们这些手艺人可以重新出山。
 “这两年变化可大了,以前还管着不让做小买卖,等年后你到街上看看,到处都是摆摊卖东西的。
 听小兵他爷爷说,以前不高考,也没几个人愿意去学校,小学基本上就是帮人带孩子。
 中学劳动课占了一半,学生都得自带一把铁锹,一上学就挖战备地道。
 现在可不一样了,不管是小学中学,孩子们都拿起书本重新读书,不信你问孩子们。”
 猫蛋狗蛋立刻点头,认真读书的这些日子,俩小孩没少挨打,如今成绩有所进步,已位列班级中游。
 四舅舅很得意,经常说孩子不打不成器,只要经常打屁股,成绩肯定能上去。
 别人读书都是朝阳和风书声朗朗,猫蛋狗蛋读书则是鸡飞狗跳身心俱痛,唉,这种事不说也罢,说多了都是眼泪。
 要说真正成绩好的,还得是小雯小雨。
 小雯一直是班级第一名。
 听大家说到这里,四舅母娘犹豫再三,终于开了口,“亲家,照你这么说的话,我家淑梅也能读书吗?”
 淑梅在家也读书,她读的是公社小学,拿到毕业证之后,没有继续上中学。
 “今年才十四岁,照理可以上中学,就怕她小学底子打的差,上学跟不上哩。”
 这也是个现实问题,公社中学老师素质良莠不齐,主要以关系户为主,再加上淑梅上学那几年,并不重视成绩,要是直接申请读中学的话,恐怕跟不上进度。
 元妮笑着说道,“淑梅小姨,你还想读书吗?”
 淑梅要比元妮小几岁,听见元妮管她叫姨,略有些局促,“想读书,就怕跟不上。”
 “那这几天,你到我家来,我帮你补补课。”
 趁现在寒假多补几天课,等开学的时候再去找丁小兵的爷爷,看老人家能不能帮着测试一下淑梅的水平,给出一个合理化建议。
 四舅母大喜过望,赶紧拽着淑梅让她拜师,“妮儿可是家里的文曲星,她肯教你,比外头老师都强,你赶紧叫老师啊。”
第408章 又是一年春来到
 “四舅母,你可千万别这样,什么文曲星?都是一家人,咱不说这样的话。
 正好小雯小雨那有高年级课本,我再找几本初中的书,到时候我跟淑梅小姨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现在的人喜欢结文友笔友,就连学习也有小组,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是有时代特色的口号。
 外头天还未黑,已有心急的人家开始放炮了。
 年夜饭是姥姥和大舅母精心准备的,六凉六热,有酒有肉。
 里头有好几个硬菜,比方说白水汆丸子,蒸扣肉,肘花和糖醋鱼。
 剩下的豆制品和蔬菜也是精心调配。
 刚把饭菜摆盘上桌,八一就顶着一身风雪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大声嚷嚷,“爷爷,咱送煤就送对了,大勇叔家里冷得像冰窖,煤一拿过去,他们就放炉子里烧起来了。”
 “你大勇叔精神头还好吧?”
 “还好,我瞅着他脸色挺不错,也没啥想不开的样子。”
 这就好,大家主要担心何桂枝管不住自己的嘴,透露出小霞的消息,给陈大勇造成二次伤害,如今看来,问题远没那么严重,那他们也就放心了。
 于是姥姥招呼大家伙上桌,“猫蛋,你去给大家把电视打开,再调个好看的台。”
 之所以让猫蛋狗蛋上手,是因为这哥俩善于折腾,现在的彩电全靠天线,得把天线对准合适的角度,才能收到想看的台。
 为了更好的看电视,四舅找人打了一个室外天线,就在堂屋房顶上立着,每次需要调台的时候,都是猫蛋操控按钮,狗蛋爬房顶负责捣鼓天线。
 等调好了电视,四舅舅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鞭炮,“猫蛋狗蛋,跟我一起出去放炮。”
 放炮唉,这可是猫蛋狗蛋最喜欢干的事情。
 四舅舅准备的原本是一挂一千响的鞭炮,拿鞭炮拎起来,他才发现,炮仗短了许多。
 想到这几天院里莫名噼啪的声音,四舅舅恍然大悟,“猫蛋狗蛋,是不是你俩把鞭炮给拆了?”
 从整挂的鞭炮上拆小鞭放,是孩子们最喜欢干的事情。
 猫蛋立刻躲到了姥爷身后,“要过年,你可不能打我。”
 四舅舅被他气笑了,“行了,不打你,先放炮去。”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哭着也要养大。
 不大会功夫,就听到院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
 姥爷点头,“这挂炮仗放的响,来年咱们日子一定旺。”
 家里人多,开了一瓶白酒,姥爷先敬四舅母爹,俩亲家干了一杯酒之后,家里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这个电话是二舅舅和二舅母打来的拜年电话,这两口子今年最孤凄。
 原本丹县还有大舅舅一家,兄弟俩还能经常走动一下,现在大舅舅一家也进了城,两个孩子又当兵在外,家里只剩下他们孤孤单单两个了。
 平时就孤单,过年过节就更难过了。
 “以前过年,糖块总不够吃,现在就我们两口子,屋里摆一盘糖,吃着没滋没味的,我真想你们啊。”
 二舅舅有些后悔,要不是他舍不得路费,年前也该赶过去,这样就可以跟大家伙一起过年了。
 放下电话,大舅舅就说道,“大家都把这事放在心上,有合适的机会,就把老二两口子也弄过来。”
 赵富花不像田小芳那样无可救药,比以前懂事了,冲这一点,她也能进京城。
 机会与挑战并存,这几年知青大量回城,就业岗位不是那么好找,得留心看着。
 姥爷觉得大舅舅说的有道理,又强调了一遍,其他人都笑着答应了。
 电视上播着新闻联播,处处都在祝贺新年,大家伙对这不感兴趣,等新闻结束,新春联欢晚会开始,这才集中了精神看电视。
 晚会节目很热闹,还有演员现场跳了交谊舞,一切都释放出一种与往日不同的信号。
 四舅母爹一边看电视,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如果姥爷说的是真的,那他这门手艺,还真有可能派上用场。
 他不求大富大贵,只希望能带着老伴和俩闺女过几天好日子。
 在村里,无儿户是最底层的存在,不管是种地还是办事,都受欺负,谁让家里没儿子撑腰呢?吵架打架都不行啊。
 希望进了城以后,这种情况能够有所改观。
 看的正热闹的时候,秦鸿飞也打来了拜年电话,他并不是一个人,而是跟阿三家里人一起过年。
 兄妹两个聊了几句,大花对于过年是很满意的。
 从腊月二十开始,家里每天至少要做一样美食,炸豆腐,蒸豆包,炸油馃子……除了存起来过年吃的,其他全都进了大花和几个小孩的肚子。
 听大花一样一样说着吃食,秦鸿飞很纠结,他在香江,入目都是靓仔靓妹,妹妹这身材还能吃吗?
 不过考虑到大花的实际情况,秦鸿飞还是把要出口的话咽回了肚子,只要大花开心就好。
 挂断了电话,姥姥就摸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三十发压岁钱,家里小辈儿都有,八一,妮儿,大花,这是你们的……”
 三十发压岁钱,初一给拜年钱,姥姥为啥要蒸馍挣钱,就是想弄点体几钱,发给孩子们。
 家里平时的生活费,还有其他大项开支,全是元妮给的钱,姥姥总不能用元妮的钱,再给元妮发红包吧?
 那就真成了拎不清的老人,所以得自己挣钱。
 元妮和八一是大人,两人各自得了一张大团结。
 猫蛋狗蛋大花全是两块。
 几个孩子已经凑到一起,商量着怎么花压岁钱了。
 “我不花,我想把压岁钱攒起来。”小雨说道。
 猫蛋撇撇嘴,“那是你,待会儿一没人,我娘就该来收我的压岁钱了。”
 小雯嘴角抽搐,“那行,那你想咋花就咋花。”
 前提是压岁钱能保得住。
 大花拿着钱嘿嘿笑,不知又想起了什么好吃的。
 快到午夜的时候,姥姥和大舅母收拾了几个盖帘的饺子,到厨房下饺子去了。
 四舅舅拿出花炮,“这才是给你们放的炮,以后不许再玩小鞭了,实在是太危险了。”
 连珠炮,窜天猴,呲花,全是花炮,为了防住猫蛋狗蛋,这些炮仗连同柿饼蜜枣一类的吃食,都搁在大篮子里头,然后吊在了高高的房梁上,这才能保到现在。
 猫蛋狗蛋一声欢呼,一群小孩都冲进了院子里,隔窗相望,真是一片火树银花。
 就在这璀璨之中,好像有一点火光特别的大。
 四舅母揉了好几次眼睛,最后终于不确定的说,“学兵,你到院里看看去,东南角那片是不是着火了?”
第409章 跨年夜
 四舅舅一愣,随即听话出门,他很快就掀门帘进来了,“好像那一片真着火了,闻着烟味特大。”
 他们这个胡同地势略高,登高望远,看的比其他地方都要远一些。
 “真着火了?怎么这么不小心?”
 “现在是说这些的时候吗?需不需要咱去救火?”
 天干物燥,大家又都在放烟花炮竹,这个东西好看是好看,不过乱崩火星子,随便崩到根干草上,就可能引发一场火灾。
 “能看着,但那个地方离咱们挺远的,要是他们救援得力,等咱们跑到,人家已经救完了。”四舅舅说道。
 “那就等等吧,真有需要,丁主任会通知的。”
 大年三十,最忙的还是居委会和治安巡逻队,别人都能在家吃饺子看电视,团团圆圆,他们得巡逻,处置突发情况。
 本来轻松愉快的气氛,因为这场意外的火情而变得紧张起来。
 猫蛋狗蛋儿还想放呲花,都被四舅舅给制止了,“明天再放。”
 大过年的,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其实,四舅舅想说的是东南边已经烧起来了,要是这边再被猫蛋狗蛋点着,那可就完蛋了。
 姥姥及时的端出一盘蜜饯柿饼,“明天再放,先过来吃果子。”
 猫蛋狗蛋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
 淑梅跟元妮坐在一起,小声的讨论着学习上的问题,她两年没摸书本子了,成天下地干活,心里有些没谱。
 “不急,这两天都是拜年的,实在太乱,等闲一闲,先拿猫蛋狗蛋的书看看,做两道题,找到感觉再说。”
 好在东南方的火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但空气里还是一股烟熏火燎的味道。
 跨年的钟声就要敲响,有人又开始放炮,更猛烈的噼啪声响了起来。
 姥姥跟大舅母端着一大盆饺子进屋,“吃饺子啦……”
 吃完了饺子,四舅母跟大家打声招呼,带着爹娘先回屋休息了,守岁是孩子们的事儿,他们这些大人就不跟着掺和了。
 猫蛋狗蛋之前说要守岁,结果他俩睡着的最快。
 小雯小雨在睡着之前,被元妮儿支回屋去了,初一还要拜年走动,不睡可不行。
 这一觉睡得黑沉无比,然后所有人又被鞭炮声吵醒。
 元妮无奈,这才凌晨四点,就有人开始放炮了?
 反正新年就是休息不好,迷迷糊糊睡到六点多,起来吃了饭,巷子里就已经热闹起来。
 丁小兵这个孩子王又出现了,他领着一群小孩走街串巷拜年,孩子们嘴甜,大爷大娘叫的欢,新年好说的不停点。
 收到祝福的人家都给孩子们派了压岁钱,像街坊邻居,一般都给个几分钱,象征性的意思一下就行了。
 元妮家也有人来,姥姥早问过行情,随大流给孩子们派了压岁钱,还给发了奶糖。
 十点多钟的时候,顾超来了,他手里拎着个大网兜子,里边装着罐头麦乳精瓶装酒,什么都是双份的,一进门就给小孩们发红包。
 猫蛋狗蛋拆开红包,发现里面竟然有五块钱,两个孩子都震惊了,第一反应就是先把钱藏起来。
 一家人都过来陪着顾超说话,姥姥还煮了一大盘饺子,拌了几个小菜,让他喝几杯。
 新年什么都是喜庆的,这一喝就喝到了中午。
 大舅舅和四舅舅还没有喝过瘾,姥爷还有四舅母爹已经微醺,姥姥趁机劝道,“差不多就行了,让妮儿也去小顾家走动一下。”
 元妮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拜年礼品,跟顾超一起出了门。
 虽然喝了酒,但顾超的脸一点都没红,依然是冷俊白皮。
 倒是元妮有点担心,“喝那么多酒?你行吗?要不然我骑车带你吧?”
 顾超看元妮一眼,突然笑了,“不用,还是我带你吧。来,上车。”
 酒驾不能开车,但酒后可以骑自行车。
 现在顾家小叔跟顾老爷子一起住,元妮和顾超到家的时候,家里拜年的人还没走,顾家小叔在楼下陪着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