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回小人书店吱了一声,指派丁小兵帮着管理书店,“孩子,你帮我盯一会儿,反正借书就那些规矩,我去去就来。”
 丁小兵立刻点头,“您就放心去吧,我准保把书店照顾好。”
 在修理店的客户,都是胡同里的熟人,大家见四舅舅遇上事儿了,就主动说道,“你忙去吧,这车子问题不大,我先凑合着骑,明天再来。”
 料理好琐碎事儿之后,大家伙这才拉着申淑英,直奔派出所。
 把前因后果一说,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撕下申淑英嘴上的膏药,“你有什么要申辩的吗?没有的话,我们就要立案了。”
 史尚飞的案子传的人尽皆知,连带着申淑英也成了名人,派出所的工作人员都挺看不上她的。
 明明自己立身不正,还总上赶着给别人泼脏水,这人是什么心态?
 申淑英的嘴被烫肿了,还没开言,先抹了把眼泪,
 “我没诽谤,我说的都是实话,我跟京大的金教授正谈着,元妮就仗着自己年轻漂亮,非得跳出来横插一杠子。
 总不能说谁年轻漂亮,谁就有理吧?你们可不能偏向她,得说句公道话。”
 元妮莫名其妙,自从期中考试过后,她都没跟金教授说过话,何来勾搭一说?
 “没有这回事。”元妮断然否认。
 “你还说没有?如果没有的话,老金为什么要把指标给你?还要带着你去香江?
 你知道香江是什么地方吗?你知道多少人都打破头想要这个机会吗?
 老金连我这个未婚妻都不带,却偏偏要带你一起出门,你心里没点数吗?”申淑英说着说着,又哭了,看样子是真委屈。
 元妮一听,立刻就明白了。
 香江古文化研讨会真是个香饽饽,是个人都想去见见世面开开洋荤。
 也不知道是哪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把这事儿传到了申淑英耳朵里。
 传是传了,却没有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可能是故意误导,硬是让申淑英把人给弄错了。
 元妮可不是忍气吞声的人,当下原原本本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我根本不是跟金教授去香江的那个学生,她就是疯狗乱咬人。”
 姥爷眼珠子都红了,“警察同志,你们给评评理,我孙女儿考上京大,这本是光耀门楣的好事。
 她本本分分的读书,清清白白做人,没招谁没惹谁,这女的上来就喷粪,得好好教教她怎么做人。”
 警察同志安慰姥爷,“您老放心,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更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申淑英还在弱弱的哭,“不是这样的,你们不要偏听偏信。”
 丁老太太冷笑,“别人不知道,我可是知道,妮儿已经有对象了,人家对象年轻有为,家世又好。
 别说是甩一条街了,能直接把姓金的甩到天津卫去。
 以妮儿的本事,想去香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她根本用不着别人施舍指标。
 也就只有你这样的人,才会把姓金的糟老头子当个宝,别人谁瞧得上他?”
 说完这番话,她还掏出小本子,上面一笔一画的记录了群众意见,“民警同志,姓申的管不住嘴,已经给妮儿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今天这事不能善了,得给妮儿一个说法。”
 民警点头,“你也放心,我们会公平公正处理的。”
 工作人员当着大家伙的面,直接拨打了京大的电话,询问去香江参加研讨会的人员名单。
 申淑英一双眼睛直勾勾盯着,生怕错过一个字儿。
 很快,工作人员就放下了电话,他表情严肃的看着申淑英,“学校给了答复,金盛德教授准备带到香江去的学生,名叫方苗苗。
 你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诽谤罪,根据现行法律,诽谤罪要判处一到三年有期徒刑。
 除非……”
第309章 该拿坏种怎么办
 申淑英震惊地张大了嘴巴,似乎没想到她还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不就是说了两句话吗?
 她既没动手打架,又没张嘴骂人,不过就是哭诉了几句,就算是说错了,也不至于判刑啊?
 “你们搞错了吧?我就是随口说了几句,为什么罚的这么重?你们是不是故意的?”
 “是你不懂法。”工作人员给了申淑英一个白眼。
 申淑英又抹眼泪哭了起来,“行,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吧,你们到底要怎样才能放过我?”
 “除非元妮同学愿意原谅你,只要当事人出具谅解书,我们可以不追究你的责任,如果当事人坚持要报案,那就得按法律办。”
 申淑英别扭的看向元妮,她跟元妮儿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但凡有一丝可能,她都不会向元妮低头。
 最终申淑英还是低头,遮去了眼中的情绪,低声下气的说道,
 “我给你赔不是,你大人不计小人过,就放过我吧。
 我只是个小保姆,你可是大学生,你不会跟我一般见识的,对不对?”
 元妮转向办案人员,“我不会出具谅解书的。”
 “那就立案。”
 “别,你这人怎么这样……”申淑英急了,也不管自己在什么地方,就准备往元妮身上扑。
 结果被办案人员给拉开了,知法犯法,罪加一等,香喷喷的牢饭等着申淑英呢。
 丁老太太,姥爷和四舅舅,都作为证人留下了笔录。
 把这些流程都做完,问清楚再没有其他事情之后,几人这才离开派出所。
 至于申淑英,则暂时羁押在看守所,等法院正式判决之后,再转交监狱服刑。
 “总算是把这个坏种关起来了,要不然我这口气顺不下去。”姥爷被气的心口疼,自己摩挲了半天。
 “跟女人吵架就是吃亏,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还把自己气的不行。”四舅舅也很感慨。
 “你们也别气了,坏人总算是罪有应得。”丁老太太安慰大家。
 出了这档子事儿,又耽误半天时间,等大家回到家里,天都已经黑了。
 姥姥和四舅母听着消息,在家里焦急的等待。
 四舅母一见着元妮儿就挽袖子,“姓申的呢,我替你挠她去?”
 “不用,已经关起来了……”
 元妮把事情的经过一说,姥姥就朝地上啐了一口,“真是便宜她了。”
 幸亏有了诽谤罪,要不然还真拿说瞎话的人没办法。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传瞎话的人可真是造孽。
 丁老太太和丁小兵跟着折腾了半天,俩人要回去,被姥姥硬给拽住了,“家里就你们两个人,冰锅冷灶的,回去干啥呀?就在我们这儿凑合着吃一口。”
 相处的时间长了,姥姥也看出来了,丁老太太这个人吧,就是特别硬气,不肯占别人一点便宜。
 大家伙一起劝,丁老太太就笑着说道,“总吃你们家的,改天我一定做顿好的回请你们。”
 晚饭吃的是白面鸡蛋拌汤,拌汤这个名称,是丹县的特有称呼。
 丁老太太一看到碗里的拌汤就笑了,“这不是疙瘩汤吗?”
 这种简单又有营养的汤食,在京城叫做疙瘩汤。
 天寒地冻,喝一碗热乎乎的疙瘩汤,配上葱花鸡蛋软面饼,就两口土豆丝,真是比什么都美味。
 吃饭的功夫,元妮儿就说了要去香江的事,“卢老准备带我和李凤霞一起去。”
 修复旧画是个特殊的工作,一个人干不了,最好是有助手。
 卢老本事出众,颇收了几个徒弟,可惜前些年乱的时候,这些徒弟要么出事了,要么背叛了他。
 到老了,身边只有元妮和李凤霞两个小徒弟得用。
 “这是好事呀,东方不亮西方亮,学考古的,到处走走看看,才能长见识。”丁老太太为元妮感到高兴。
 “去香江?就是电视上那个香江?”陈家人都震惊了。
 “提前准备点啥?提前做两身出门的衣裳吧?”姥姥立刻紧张起来。
 “不用,那边暖和,咱现在穿的厚衣裳都用不上,卢老说了,出门的时候会统一制作服装。”
 现在官方会为出国人员统一定做服装,根据时令,做大衣西服风衣等等。
 反正就是个面子工程,免得大家太土气。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个好事,不用自己操心出国服装了,毕竟那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猫蛋狗蛋小雯小雨,对这件事的反应最大,孩子最容易接受新事物,也最向往新事物。
 元妮笑着答应他们,保证给他们带点心礼物回来。
 吃完了晚饭,又足足讨论了半个多钟头,丁老太太才告辞离开,“我朋友有出去过的,我帮你打听打听,看还需要注意什么。”
 等丁老太太走了之后,元妮就进了自己的工作室,她打开了夹墙,准备挑几件容易携带的老玩意儿。
 香江正是盛世,遍地黄金,完全可以趁这个机会发一笔小财。
 国家在文物这方面也有规定,珍贵和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是不允许带出去的。
 元妮选了几件花里胡哨好抬价的老玩意,她把这些东西都留在外边,准备再咨询一下耿老爷子和耿老太太。
 据耿老太太说,文物也是分级的,分为一二三级,一和二级文物是绝对带不出去的,
 “去香江跟出国一样,有一个出关手续,带着贵重文物,出关的时候就会被卡下来,后续还会有人追查文物的来源。所以这种东西绝对不能带,那是给自己找事儿。”
 既然出国不允许携带贵重文物,那些流失海外的文物是怎么出去的?
 耿老爷子笑了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你别忘了,大花他哥就是横渡海峡游过去的。
 同样的道理,文物也可以走这条路。”
 除了游过海峡,还有很多其他渠道。
 二老帮她进行了甄别,确定元妮选的这几样东西没有问题。
 她选的这些个东西,根本不算文物,就是普通的艺术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元妮跟参加古文化研讨会的人员一样,就等着出发了。
 谁也没想到,统一制作服装,量体裁衣的时候会出岔子……
第310章 两败俱伤
 香江是热带地区,考虑到两地之间的温度差异,全体参会人员定做的服装分别有,风衣,西服套装(套裙),两套打底的白衬衫,还有皮鞋。
 甚至包括配套的领带和袜子,还有手提行李箱。
 之所以准备的这么全面,是因为国内群众的生活很简朴。
 在丹县的时候,元妮的裤子膝盖还带补丁呢,这样的生活条件和审美观,不能指望大家自己置办领带和其他琐碎物件。
 “听说连袜子都发,我还没穿过西服套裙呢,就怕穿上不好看。”李凤霞有些紧张。
 “你收到通知书,从海蓝岛来京城的时候,紧张不紧张?”元妮问她。
 “紧张啊,在考上大学之前,我就没出过岛,原本我爹是要送我的。
 后来打听了一下来京城的车费,我爹觉着太贵了,与其把这钱花在路上,还不如再给我贴补点啥。
 所以我就一个人挑起行李,上京来了。”
 回忆起上京的历程,李凤霞真是百感交集,娘帮着李凤霞把钱缝在了内裤里,导致她到学校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厕所取钱。
 “这不就得了?你不是已经来了京城,还好好的念大学嘛?去香江也一样,凡事都有第一次,不必太紧张。”
 李凤霞重重点头,“不紧张,不紧张……”
 量体裁衣是分批进行的,教授还有领导分一批,学生和其他随行人员则是第二批。
 现场没有重量级人物,大家伙都很放松,怀揣着激动的心情,一边配合裁缝量体,一边互相调侃。
 给他们量体裁衣的裁缝,是老字号出来的,一位师傅带着几个徒弟,下手极有章程,速度也很快。
 元妮和李凤霞都在后头排着,眼瞅着就要轮到她们了,方苗苗突然挤到前边,“不好意思,我插个队啊,你俩不会介意吧?”
 李凤霞皱眉,“我说介意,你就不插队了吗?”
 “凤霞,我真有事,你别这么不懂事,咱都是一个宿舍的,别在这儿闹。”方苗苗皱眉,完全是大人跟小孩说话的口气。
 元妮拉住李凤霞,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你着急就先量吧。”
 这种小事,有什么好争的呢?
 跟着卢老学习修复古画的本事,这才是天大的机遇,而这种机遇,是抢不走的。
 方苗苗把元妮的谦让看成了害怕,她志得意满地挤到前头,拢了拢头发,
 “元妮,真没想到你俩也能弄到出去的机会,看来咱们三个是真有缘分,闹不好去了香江,还得住一块儿。”
 就在这时,一个戴口罩的女人走进了房间,她四处打量一番,直接站到了队伍之前。
 这女人系着裁缝铺子专用的围裙,还戴着套袖。
 大家都以为她是来量身的,并没往心里去,还是继续聊天儿。
 只有元妮,在看到这女人背影时恍了一下神,这人看起来怎么有些眼熟呀?
 没等她细想,李凤霞已经凑过来说话了,她声音很小,几乎趴在元妮朵上,
 “有人说方苗苗的指标来路不正,说她勾搭金教授,不知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方苗苗也太不要脸了……”
 已经不是第一个人说这种话了,班长何国亮就说过类似的话,他还怂恿元妮去找校领导闹腾。
 元妮无奈的摊手,刚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听见方苗苗尖叫,“放开我,快放开我,你疯了吧?”
 房间里乱成一团。
 戴口罩的女裁缝,一手拿着大剪刀,另一手拽着方苗苗的头发,正唰唰唰的剪着,满地都是飘落的发丝。
 大家伙都被惊呆了,他们是量体做衣服,又不是理发,这是怎么回事儿?
 再说了,正经理发师怎么会拽着顾客头发修剪?这不是找揍吗?
 女裁缝手劲很大,她狠命拽着方苗苗的头发不松手,后者拼命挣扎,两只手胡乱挥舞着,不但没能挣脱,手上脸上还被剪刀划了不少血口子。
 看到方苗苗身上的伤口呼呼往外冒血,大家伙才意识到,这女人既不是裁缝,也不是理发师……
 “快拦住她,她是坏分子。”
 大家伙一起扑上去,七手八脚制住了戴口罩的女人。
 把她口罩扒下来的那一瞬间,元妮就认出来了,为什么她觉得眼熟,这不是申淑英吗?
 申淑英被人摁着,还在不甘心的喊叫,“方苗苗,你不要脸,为了去香江,连别人的男人也勾搭。”
 众人哗然。
 方苗苗去香江,原本就是热议话题。
 申淑英这话,相当于给方苗苗盖棺定论,同时解答了大家的疑问,方苗苗这个指标来路不正,她就是有问题。
 方苗苗一张脸上,足足被划了七八道口子,有些口子还挺深,她又疼又气又羞,“你胡说……”
 “我没胡说,你和老金在家里鬼混,刚好被我堵住了。
 你自己说,我堵住你们的时候,你是不是把毛衣都翻上去,还拉着老金的手摸你呢?”申淑英真是声嘶力竭,声声泣血。
 大家看向方苗苗的眼神立刻变了。
 方苗苗咬牙切齿,“你一个保外就医的罪犯,谁会相信你说的话?”
 一码事归一码事,罪犯也是有实话的吧?
 元妮站在一旁吃瓜看热闹,总算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了。
 申淑英办理了保外就医,刚跑到金教授家,正准备通报这个好消息,就见到了金教授对方苗苗动手动脚……
 怪不得申淑英如此激动,这事搁谁身上也受不了啊。
 不过,要是方苗苗不急着插队往前挤,就轮到元妮在前边了。
 元妮也许会认出申淑英,从而避免出现后续的伤害事件。
 但这些都是后话了,有钱难买早知道,谁让方苗苗非得往前挤呢?
 量体裁衣的人很多,不光有京大的学生,还有些随行人员,是来自其他单位的。
 申淑英在保外就医期间故意伤人,罪加一等,喜提银手镯一对。
 方苗苗被伤了脸,名声也坏了,医生说她肯定要留疤,学校也没有姑息,直接把她从参会人员名单里边剔除出去了。
 方苗苗得不偿失,没脸见人,借口要治病,连课都不来上了。
 就在这风风雨雨之中,终于万事俱备,准备出发了。
 在出发的前夜,姥姥推开元妮的房门,“妮儿,你去香江,能不能给大花他哥带个东西?”
 大花他哥?
 “姥姥,你要给秦鸿飞带什么?”
第311章 新世界的大门
 姥姥摸出一个小木雕,“这是大花那孩子刻的,以前她从不提她哥,我们都以为她不知道呢,你瞧瞧,她刻的是什么?”
 元妮接过木头雕像,仔仔细细看了起来,这是一个头像,确切的说,是秦鸿飞的头像,还别说,刻的挺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