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员当即领会到卡姆登并不知道自己该穿多大尺码的鞋子,于是立刻就要量一下卡姆登现在脚上的这双鞋,好为他取来合适的新鞋。
卡姆登紧张地退后一步:“不、先不用了。”
在店员疑惑的目光下,卡姆登走到货架上一双特别大的鞋子前,假装好奇地问道:“这么大的鞋子是给谁穿的?我看根本不适合大多数人的尺码吧。”
店员很习以为常的说道:“有些人就是需要这样尺码的鞋,您在城中也一定见到许多的异族吧,我们现在管他们叫少数种族,这样的人与普通人在智力、情感、行为举止等方方面面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人数少一些,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扯远了,我想说的是,有人的少数种族特征在手上、头上,也有人在脚上,这就使他们需要的鞋子尺寸与大多数人不同。我们是城里最有名的鞋店,打出的招牌就是无论是谁都能在我们这里买到合脚的鞋,自然要为他们准备着。”
卡姆登盯着货架上那双显得有些滑稽的大鞋,喉咙有些梗住了。
因为他就是有这样需求的一个人。
在卡姆登刚出生时,这点特征还不算明显,可当他渐渐长大,他的母亲就发现这个孩子的脚有些过于大了,才十岁就可以穿跟自己父亲尺码一样大的鞋子,而且脚的形状也显得有些似人非人、似兽非兽,正是教会口中那些被诅咒的异教徒才有的特征。
幸好只是脚与常人有异,只要穿上鞋子就没人会发现,这个秘密也就一直保守下来。
只是随着卡姆登临近成年,穿着不合脚的鞋使他非常痛苦。当他无法忍受时,他曾拿着量出自己脚掌大小的草绳到鞋匠那里,要求制作一双这样大小的鞋子。鞋匠却笃定地说卡姆登一定是量错了,正常人怎么会长这么大的脚?
说着他就要把卡姆登的鞋子脱掉,亲自给他测量一番。卡姆登被鞋匠口中的“正常人”一刺,顿时吓得魂不守舍,唯恐秘密被发现,连忙跑走了,从此再也没有来订做鞋子。
再以后,他穿着的就是父亲去鞋匠那里订制的鞋,想尽了所有叫鞋匠把鞋做大一点的理由,才让卡姆登勉强能把脚塞进去——就是卡姆登现在脚上这双鞋,已经被他撑大变形,稍微舒适了一点,可行走的时间长了还是会疼痛不堪,如果经历过激烈的作战,脱下鞋就会发现脚上鲜血淋漓。
但是这一天,卡姆登在翡翠郡买到了一双合脚的鞋,不需要任何蹩脚的谎话,就只是把脚露出来,试穿了一双大小合适的鞋子,然后把它买下了。
他在鞋店抱着这双鞋痛哭出声。
潘尼斯科男爵百思不得其解,卡姆登这样一个一向忠心耿耿的战士为什么会突然叛变?他待卡姆登向来厚道,尤其是有翡翠郡这样一个威胁在领地附近,男爵将整个潘尼斯科士兵的待遇都提升了,像卡姆登这样忠诚勇敢的,更是不断受到他的奖赏,还许诺会给战场上功劳最大的士兵骑士爵位。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卡姆登最想要的,不是男爵赐下的武器爵位、金银奥雷,他这辈子最梦寐以求的,只不过是一双合脚的鞋。
作者有话要说:
写这章的时候一直在想哈珀·李的一句话:“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
第136章 庞然大物
与卡姆登有着相似境况的还有前到翡翠郡探查的另一位士兵,卡姆登看到了他身上藏着一个从翡翠郡带回来的违禁物——一条裤子。
这是一条沿着后腰处向下有一整排纽扣的奇怪裤子,旁人看到,只会以为这是翡翠郡独特的设计,但对于卡姆登这样一个活得敏感而又小心翼翼的人来说,他很快就领会了这条裤子的功用。
有的异族——也许他应该改叫少数种族了,他们是有尾巴的。
这尾巴大小不同、粗细不同、生长在身上的高度也会有些微的差异,所以只是在裤子上掏一个洞,并不适合所有生着尾巴的少数种族。于是有了这样的排扣裤子,需要在哪里掏个洞,掏多大小的洞,就把哪里的扣子解开就行了。
而这个士兵也不是如经常被大家嘲笑的那样有一个肥硕的屁股,而是像卡姆登不合脚的鞋一样,身上隐藏着不敢叫人知晓的秘密。
卡姆登这才意识到,在自己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同类,他们藏着相同的秘密,受着不同的煎熬。
所以作为这个探查小队的队长,在回到潘尼斯科领时,卡姆登对发现士兵私自购买翡翠郡商品的事情轻拿轻放,士兵们也很感激他,哪怕是与少数种族毫无关联的那几个士兵,也悄悄买了一些盐和糖,翡翠郡的东西太便宜!不买完全就是吃了亏。
在经过仔细观察以后,卡姆登把在士兵队伍中发现的那些可能有少数种族血统的人筛选出来,利用自己的职权派遣他们去接触翡翠郡,等到他们回来以后,卡姆登立刻感觉这些人的心态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翡翠郡善待异族的事是瞒不过去的,潘尼斯科男爵告诉大家,这只不过是安珀驱策异族为她冲锋陷阵的把戏而已,等她将来结束了征战,必定是要清算这些人的,否则教皇一顶异端的帽子扣下来,她就无任何家族荣耀可言。而在她领地的这群异族因为早早暴露了身份,根本无从隐藏,倒霉只是迟早的事。
那些从没去过翡翠郡的潘尼斯科人下意识的就相信了男爵的话,可是只要一个人真正踏上过翡翠郡的土地,他就会清楚的意识到,潘尼斯科男爵的谎话是多么可笑。
一个把异族当做炮灰的领主,是不会辛苦普及遗传知识,以便减少人们对异族的歧视,又给异族改了名称,叫做少数种族的。更别提那些店铺里出售的专为异族细心考虑的种种商品,同样向异族开放的工作岗位和学校名额,以及怎么看怎么一视同仁的官方政策。
在这种前提下,当翡翠郡的军队出现在潘尼斯科城外时,开门投敌就不再是卡姆登人单力孤的努力,而是许许多多早已心向翡翠郡的士兵共同的选择。
安珀新占了这几个小领地后,便停下来安抚民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组织修路。修路,既方便了安珀尽快掌控新地盘——路通不到的地方,就别想谈什么收服和治理了,也提供了大量的临时就业岗位,让民众很快接纳了他们的新领主。只要出一些力气,就有管饱的饭食和优厚的报酬,到哪去找这样的好事?
反正在这些平民看来,无论是谁做这个领主,只要叫他们得到了实打实的好处,他们就拥护她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
说起水泥路,这些年的技术一直在进步,路也更新换代了。就以现在正在修建的几条路为例,已经不能单纯的叫水泥路,其中除了常见的水泥粉和碎石以外,第一次试验性地用上了天然沥青。
北境的一些国家,比如赫尔德,境内就有天然沥青湖。这些沥青往常都是用来做守城物资,与油脂同等效用,烧热了以后从城头泼下去,粘稠而火热的沥青就死死黏在攻城士兵身上,叫他们痛不欲生,却鲜少有人将它与修路联系到一起。
这次天然沥青通过海运的方式运到翡翠郡,除了进行其他相关研究以外,还被用作修路的材料。等路修好以后,还要检验这种路的高温和重载考验,不管初代沥青公路表现如何,至少也积累了技术经验。
等路修好,型号不一的火炮就从翡翠郡运来,安装在了城墙和堡垒上头。
因为攻打顺利,城墙损坏并不严重,稍加修缮就能继续使用,再有了安装好的火炮,这些新占的土地就已然牢固的掌握在安珀手中,他人再想来攻打,需要面对的就是与安珀当时截然不同的地狱难度。
收拢好新占的土地以后,安珀继续向南进发,目标是菲拉赫南部的一个伯爵领——利文斯。
利文斯的这位伯爵明显在安珀的军队还没到来之前就感受到了危机感,他征召许多民夫,将他们全部投入加固城墙的建设中,将城市修筑的如同要塞一般。
同时他还吸取了前几个被击溃的领地失去民心的教训,尤其注重团结利文斯城内市民的力量。
利文斯的市民们抗击敌人的士气还是很高的,利文斯领地靠海,拥有港口,商贸发达,城内的市民大多都是小商人。近几年,菲拉赫港繁华起来,他们这里却不断衰败,往来的商船越来越少,又有翡翠郡生产的那些工艺精湛又廉价的商品冲击,连带着商人们的生意也不好做。
而他们与翡翠郡之间又隔着好几块领地,对翡翠郡的消息不甚了解。像利文斯这样离翡翠郡不算太近却又不至于远到没听说过的领地们,领主一向严格控制有关翡翠郡的消息在领地内流传。
要是叫民众们知道那里的法律又公正、地租又便宜、赚钱容易得如同在街面上捡钱,那还不叫人都跑过去了!土地是财富,人口也是一样,所以贵族们即便吃着翡翠郡的高价砂糖,坐着翡翠郡那里流行起的豪华马车,家中也换上了明净的玻璃窗,却不允许民众们谈论翡翠郡,如果提起,也多是谴责那里的崛起使他们遭受了损失,收入大大减少。
因为早已预料到翡翠郡军队的来袭,利文斯对战争的准备做得相当充分。连城市周边的村民及其财产都想办法纳入城墙内庇护起来,牲畜、粮食都被运送到城中,实在带不走的就忍痛烧掉,目的就是不给对方留下任何资源。
领地中适合做攻城器械的巨木被砍伐,甚至连大一些的石块也要运走丢弃。除非敌人千里迢迢的把自己领地的石头运来,否则攻城的投石器里都扔不出有杀伤力的石块。
然后,他们就等待着安珀驻扎在潘尼斯科的军队向利文斯进发。
等啊等,迟迟没有等来敌人的军队。派斥候前去打探消息,发现敌人竟然不紧不慢的修起路来,还大费周章的做着人口登记,甚至连识字班都开起来了。那一刻,利文斯伯爵不是没有主动出兵打到潘尼斯科的冲动。
这么懈怠的军队是怎么屡战屡胜的?难道之前那么显赫的战功都是靠一些旁门左道?
不过虽然心动,但利文斯伯爵还是相当谨慎,知道高城深堑才是己方最大的优势。
没想到,陆上的军队没有动作,但海上的军舰来了。
曙色苍茫。
黑沉沉的大地淹没在寂静与幽暗的雾霾中,残星疲倦欲睡地眨着眼,从夜幕上消失了。天地之间静的能听到露珠从草叶上坠落的声音。
这时,东方天际的一角开始朦胧的透出亮光,与之对应的,是远处西边燃起的光亮,像灰烬中吹旺了的半熄的火炭,幽幽地近了。
有个巨大的影子倾压下来,带着山一样的威势,从晨雾中缓缓现出真容,那样的高耸、冰冷、令人胆寒。
码头处的守兵不自觉的后退,仿佛只要被那影子挨上一个边,就要被那山岳一样的巨船压在下面似的。
为数不多的那几个按照军官命令坚守在原地没动的几个士兵,每次左右张望都能看见同伴少了几个。明知道那是艘船,是艘根本上不了岸的船,可看到它一步步靠近,还是叫人抑制不住扭头逃跑的冲动。
那是人在面对自己无法战胜的庞然大物时的本能。
这艘船停驻在了距离码头很近的浅滩,对修筑在附近的防御工事视若无睹一般,船上的灯光更亮了,有个清楚的、被扩大了上百倍的声音从船上放出来,清清楚楚的传进岸上的每一个人耳中。
那是对利文斯伯爵的喊话,安珀给他三天的时间,叫他选择投降,或是等着安珀打碎他的乌龟壳。
得到消息的利文斯伯爵自然是气愤极了,如果安珀采用的是常规的传信方法,利文斯伯爵必定要杀死他派来的传信员,将他的头颅扔出城墙,显示自己的坚定意志。
但这种下最后通牒的方式,叫人憋尽了气,却无法应对,难道叫人站在码头上对着敌人喊叫吗?那样的声音早就散在海风里,连二十米开外的人都听不到。
那艘巨船上的声音又开始对利文斯的领民们喊话,说得尽是些妖言惑众之语,像是人类祖上与异族混居,理论上纯种人类的数量是很稀少的,异族的血脉早早就混入了人类的血统,所以一个人的身上出现异族的特征是很正常的。如果因此笃定这个人受诅咒、被魔鬼引诱、流淌着邪恶的血脉,那只能显示出统治者的无知。
那声音又说税目如此繁多是不合理的,在人的收入低到一个限度的时候,根本就不该收税,地租也不应当占了土地产出的一半甚至更多,在翡翠郡的领主所掌控的土地之上,就从没有如此繁重的税收和地租。
的确有许多附近的村民出于好奇,想去悄悄看一眼停泊在岸边的那庞然大物。远远的看一眼又不会怎么样,要是船上的士兵要对他们动手,那跑掉也来得及。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了这些放大的声音。他们嘴上不说什么,情绪全藏在心里,忍不住想到:“如果船上的声音说的是真的该多好啊!”他们立刻想到了自己被征召做士兵的丈夫、儿子、兄弟,心里十分焦急,想叫他们也知道这消息,如果两方交战,在战场上千万不要太拼命,至少保住性命,且看看对方许诺的这一切会不会成真!
利文斯伯爵在气急败坏之余,也尝试了一些方法,试图将翡翠郡的战舰连同那些喋喋不休的假话一同逼走,却无一有成效。
好哇,他倒要看看一艘上不了岸的船,要如何打到他的城下!
一个军官推开大门,对着外面喊道:“魔法喇叭又没电了,找个法师来充电。”
没一会,就有个年轻的法师来到控制室,一边注入魔力一边奇怪地说:“魔法喇叭明明用的是魔力,为什么要说‘没电了’?”
那军官梗了一下,缓慢地眨眨眼道:“我也不清楚,大家都是这么说的,嗯……好像是领主来试用的时候提到的‘没电’和‘充电’。反正就是这么一回事。”
另一个值班的军士接口道:“那天我也在呢,领主的意思好像是,我们应该以用上‘电’为更高目标。而不是这种需要携带人型充电器的魔法装置。”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明白天上的雷电要怎么被用在放大声音上。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因为提前知道了翡翠郡的军队将会从何处登陆,码头上如今是密密麻麻的工事,用来阻挡敌人的脚步。
但那艘巨船倾斜过来,然后是冷漠的声音:“三、二、一。开炮!”
有巨大的轰鸣声接二连三的响起,地面剧烈的震动叫人站立不稳,好像有谁在推搡着他们的身体,叫他们不得不伏在地上。即便如此,那连续不断的爆炸声如同巨兽的咆哮,仿佛要将他们的耳膜撕裂,以至于当这响动结束时,闻着空气中浓浓的硝烟和尘土味道,幸存的士兵呼喊着同伴,竟然听不到彼此的声音。
火炮为翡翠郡的军队清出了一条道路,使他们顺顺当当地向着利文斯城进发。那些被炮火打散的利文斯士兵畏惧地望着他们的身影,尽量把自己缩得更小、更隐蔽。等翡翠郡军队的影子远了,他们就仓皇地逃回家去,到处散播着翡翠郡的女公爵掌控着雷霆和火焰的力量,能将阻挡在她面前的一切劈开的消息。
利文斯伯爵做的战争准备相当充分,他没有给城外的敌人留下一粒粮食、一只牲畜、一块能有杀伤力的投掷石块。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围城,利文斯城的物资储备是极其丰富的,粮食可以吃上一到两年,还开辟了一些区域用于组织小范围的农业生产,牲畜的数量足以实现源源不断的繁衍,水井也新打了好几口,城内还招募了许多熟练的工匠和石匠,可以随时制作和修理武器。
可以说,守城方最恐惧的粮食和武器补给不足问题,利文斯城都解决了。
于是在敌兵到来时,利文斯伯爵就站在四米厚的城墙上,悠闲地看着敌人排兵布阵。
要不是这个距离还不到守城弩和投石器的攻击范围,他必定要先发射武器挑衅对方的。
敌人运来了他们的攻城器械,那可真是个大家伙,瞭望手告诉利文斯伯爵,那是近二十匹马拉动的车队,而后方紧跟着装配弹药的辎重队,则用了三十辆马车和一百多头牲畜。
听起来很吓人,但攻城器械就没有个头小的,投石车运用的是杠杆原理,想要把两百磅的石弹发射到一百五十米之外就需要至少四吨重的平衡锤,攻城塔楼也是一个多层的庞然大物,底下装备着大量车轮,用健壮的公牛牵引,在每一层都配有弓箭手和随时准备攀上城墙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