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古代天灾末世农女养家忙(云上之云)


“人生病,只有三种原因。”
“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内因,内部因素,泛指七情致病,七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悲伤,持续愤怒,思虑过度等等,都会导致身体生病。”
“外因,外部因素,指的是六邪,风、寒、暑、湿、燥、火,比如,下雨天淋雨会感冒,就是外邪致病。”
“不内不外因,泛指意外伤害,比如脚扭伤、打架导致骨折,虫兽咬伤、水火烫伤,还有饮食不当等等。”①
孙思眼神犀利:“中医何为“中””
顾瑾从容回答:“万物分阴阳,人自然也分阴阳。”
“阴阳的中庸之道,谓之‘中’,中,不多也不少,不偏也不倚。”
“当人体阴阳失衡时,人体就会生病,在辨证论治后,用药,用针,用推拿等方式平衡阴阳,谓之‘中’。”
孙思:“何为阴阳?”
顾瑾:“太阳为阳,月亮为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动为阳,静为阴,腑为阳,脏为阴,表为阳,里为阴,热为阳,寒为阴……”
孙思:“阴阳如何运作?”

过了好一会,才措辞回应道:“白天也会存在阴影,所以阳中有阴。”
“夜晚也会有光的存在,所以阴中有阳。”
“它们就像太极中的阴阳鱼,在不断运行中,阴阳互化。”
“人体亦是如此,脏与腑,阴与阳,它们每天都在运化食物,吸收营养,储存能量。”
“运化食物是阳能,储存能量是阴能,正因为阴阳运化,动静结合,才能支撑人体的生机。”②
听到关门弟子的回答,孙思眼神有了微妙的变化,他摸着胡须,继续沉声发问。
“如何辩证论治。”
顾瑾:“回师父,有六经辩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辩证,气血辩证,经络辩证,卫气营血辨证,还有三焦辩证。”①
孙思摸胡须的顿住了,有些惊讶,短暂的沉默后,他再次试探问道:“为何有如此多的辩证方式?”
顾瑾:“回师父,地域不同,出生的时辰八字不同,饮食规律不同,都会导致人的体质不同。”
“正因为如此,所以每一个老祖宗切入病灶的点也不同。”
“但殊途同归,他们方子虽然开出去不一样,却都能够治愈疾病。”
孙思赞许地望着座下的小女孩:“辩证后又该如何平衡阴阳。”
顾瑾:“回师父,人生病,便是阴阳寒热失衡。”
“而药也有温凉寒热的偏性。”
“医者以药的偏性纠正失衡的人体,比如当症状表现为〔实寒〕,便需用热药温之。”
“以偏纠偏,方能平衡阴阳。”
孙思压住内心的激动,问出最后一个问题:“从中医角度出发,如何理解以偏概全?”
顾瑾谦卑道:“回师父,有人说吃桂圆滑胎,实不知素体虚弱之人孕期适当吃些蒸制的桂圆其实能增强体质,同样,有人说孕期大补会导致胎儿太大难产,实不知这也是因人而异。”
“譬如人参,有人吃了大补,有人吃了却一命呜呼,诸如此类,如果以偏概全,直接下定义,便是害人害己,且还不自知。”
顾瑾记忆力向来很好。
再加上每日她都会温故知新,是以这些中医入门知识,对答如流。
但是孙思不知道啊。
从利州到京城,路途艰难,每日赶路都很累了,那还有什么时间学习医书,所以,他这才故意考核中医基础知识。
想不到对方居然可以从容应对。
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
孙思抚掌大笑:“去年冬日,师父不过只在深山里教导了一小段时日,你怎么能悟出这么多道理的?”
顾瑾谦卑回话:“回师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更何况,医书上还标注着师父毕生的见解,当然,我现在空有理论知识,并无实践,所以,如果可以,徒儿希望师父出诊能够带着徒儿。”
孙思抚掌大笑:“善,大善。”
“想不到我随心收的徒弟反而是最勤奋的,真是意想不到。”
“来来来,今日跟我一起看诊。”
裴慎在进京之前,就将楚九章还有孙思托付给樊訾枋。
孙思花了毕生积蓄,又在樊訾枋的支持下,在京城开了一家小医馆。
他医术精湛,短短几个月后,每日看诊的人络绎不绝,根本就忙不过来。
顾瑾来到医馆后,孙思手把手教她。
每次孙思看完脉象,舌像,便会让顾瑾再看一遍,抄方的工作也由她接替。
师徒俩配合得天衣无缝,得益于顾瑾的帮忙,还没有到午初,医馆的患者便都看完了。
这时,顾瑾才开口问起昨日下午患者闹事一事。
孙思叹口气。
有道是病人不忌嘴,医者跑断腿。
昨日那患者,吃药时孙思明明嘱咐过不能吃凉食,结果偏偏不听,故意喝冷水,吃冷食,导致下利(拉稀)不止,差点一命呜呼。
那家属便将人抬到医馆,要他赔钱,与不通药理之人相辩,孙思是辩也辩不清,最后还是赔了三两银子。
顾瑾也叹了口气。
中医难当,便是如此。
吃药时,需忌口,要早睡早起,肝气不舒的人还得让人保持心情愉快等等……
“对付那种无赖,师父为什么不告官呢?”顾瑾有些气愤。
孙思摸着胡须的手一顿:“这事告官,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像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和稀泥,到头来还是得赔些银子,倒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省得浪费时间。”
“何必去与三季人计较。”
“不过,也幸好有樊大人从中斡旋,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顾瑾暗自赞叹:“师父胸襟宽广,徒弟自愧不如。”
一旁的药童忿忿不平插话:“樊大人心胸更宽广,你是不知道,那人其实只想讹一两银子,为了息事宁人,樊大人特意做主多拿了二两银子。”
“你说气不气!”
孙思哈哈大笑,笑而不语。
顾瑾却若有所思。
樊訾枋此般行事,莫名让她想起一本书。
《博弈论》
在《博弈论》中,就有类似这样的事情,处理方法不说一模一样也是如出一辙。
那患者索赔,樊訾枋主动提高赔偿,不过是让那患者产生一种错觉……
让他觉得吃药不遵医嘱就能讹诈到银钱。
在贪心作祟下,此人必定会故技重施。
届时,只怕就不只是下利,有可能真就一命呜呼了。
顾瑾眼神都变了。
她一直以为樊訾枋心思单纯,正直无私,却没有料到他整治人,颇有手段。
这很好,善良也要有锋芒,才能避免纵容坏人,也能保护自己。
顾瑾转移话题:“师父,樊大人昨天怎么恰好来了?”
孙思摸摸胡须,摇摇头:“这,具体我不知,不过,在解决那患者的事后,他问我要了一个安眠的药方……”
顾瑾下意识问:“师父,你不是每晚都会回樊府吗?樊大人怎么还特意跑一趟?”
孙思摸胡须的手顿了顿,“呃,你这么一说,好像有点不对劲。”
他还想说什么,顾瑾冲他使了眼色。
那药童应该是樊府的人,他们说的话,只怕回去就会多嘴。

孙思会意。
他伸手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转移话题:“小瑾儿,昨日事发突然,那两孩子走得匆忙,也来不及问,你,现在可有落脚之地?”
顾瑾恭敬回话:“劳师父操心,徒弟现在住在我义兄宋小虎的宅院,就在豆腐街。”
她说着话,忽然想起什么又问:“对了,师父,你在樊府居住,方不方便?”
孙思怔愣一下后,摇摇头:“是不太方便。”
如果只是暂住,但也无妨,不过现在已经住了小半年,孙思确实有点住不下去了。
主要是京城的宅院房源紧俏,他托牙人找房子找了两个月也没有找到合心意的房屋,不然早就从樊府搬出来了。
顾瑾心中一喜,自家队伍中,就缺一个医疗队,要是能将师父请回去,再找几个对医学有兴趣的人,到时候,医疗队不就有了。
更何况,师父一人,她也不放心,老人家年纪大了,总有一个头疼脑热的时候,这小药童是樊府的人,真到了紧要关头,估计也不顶事!
她思忖片刻,小声说着:“师父,承蒙樊大人关照,徒弟在玄武街有了一套宅院,离医馆更近,几日后,应该就会搬过去,要不,师父搬到徒弟那去,也方便徒弟以后照顾您老人家。”
孙思顿时愣住了。
他是真的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利州大山无意收的关门弟子,是第一个开口说要照顾他的人。
孙思这辈子,无儿无女,总共就收了五个徒弟。
收前面四个徒弟时,孙思还希冀他们能够在他年老之时陪伴左右,却想不到为了利益,师徒之间越走越远,到现在老死不相往来。
那四子,哎!不提也罢。
孙思犹豫不决,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问:“这合适吗?”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老了,他现在格外害怕孤独。
以前在裴家小子身旁,他但凡有空,都会体贴问询两句,问他有没有吃饭,天冷了有没有加衣,诸如此类。
正是因为如此,孙思才会义无反顾跟着他一起去往边城。
但在樊府,郭夫人掌管内宅的事,她聪明贤惠,将所有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但就是太客气了。
孙思每次回到樊府,总感觉格格不入。
住得越久,就越不自在。
顾瑾望着老人纠结的模样,坚定回道:“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徒弟给师父养老,乃理所当然,正好过明日,郭夫人邀徒弟进府,到时候,我来提,师父,你觉得这样行不?”
孙思本就不是一个扭扭捏捏的人,他喜欢热闹,李家人人品也好,再说了,也不能一直麻烦樊大人,日子久了,恩情难还。
“行,既如此,那师父就不再推托了。”孙思笑着,心里很是高兴。
想不到老了老了,还真有人愿意照顾他,这徒弟,没有白收。
顾瑾又与孙思说了一会话,双方将自己的情况都大致说了下,两师徒才找了一间饭馆吃了一顿便饭。
结账时,顾瑾要给钱,孙思死活不肯,硬是抢着将银钱给了。
“你说你,收了二十五个徒弟,家里妇孺老小也不少,这么多张嘴,以后看你怎么办?”
从饭馆出来,孙思絮絮叨叨说着。
顾瑾眨眨眼:“放心,师父,徒弟以后会努力赚钱的,等彻底安顿下来,徒弟准备开一间武馆,到时候收徒,就能赚更多银子?”
孙思:“……?!”
以收徒弟的方法养徒弟,真是让他大开眼界。
不过,这样也好,眼下世道越来越乱,不收些人手,便是鱼在砧板,任人宰割。
这时,孙思忽然想起裴慎。
他领兵十万,日日都在为钱和粮发愁,自家小徒弟以后队伍越拉越大……
哎呀,只怕也是一个操心的命!
孙思莫名有了一丝压力。
得做些补气血的丸子给她吃,他可不想再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也要多攒些钱,以免不时之需。
顾瑾望着老人沉重的表情,大概猜到对方想起了裴慎。
她轻声安慰:“师父,裴将军吉人自有天相,他一定会活下去的。”
孙思摆摆手,他知道徒弟是在安慰自己。
“不提他,小瑾儿,你缺不缺粮?”
顾瑾听到后眼睛一亮:“师父知道那里可以买粮?”
孙思摇头:“京城管得严,买粮必须去官府,师父说的粮是山药。”
顾瑾疑惑:“有多少?”
孙思:“具体师父也不知,我只知道那药商手里囤积了一批山药,在京城正四处推销,估计应该不少。”
“等会回医馆,师父将那药商的地址写下,你得空跑一趟。”
顾瑾扬起笑脸:“多谢师父。”
她顿了下又说:“待明日与郭夫人商议后,徒弟就接师父回家。”
孙思摸着胡须,心中又喜又酸。
两师徒不紧不慢走在青石巷,偶尔说说话,她将孙思送回医馆又看了几个患者,大概申初才赶着回家。
医疗队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刚刚在医馆,顾瑾见过好几个女患者因为不好意思,并没有将病情如实告知……
师父医术高明,望、闻、问、切四诊参合,便能找出病症,然后对症下药。
但,中医,其实是一门经验学,所以老中医,老中医,越老越吃香。
概因他们一辈子把过的脉足够多,知悉不少疑难杂症,也熟知各种脉象。
而新学的医者,把脉的功夫不到家,便只能靠望、闻、问,来判断患者病情。
一旦患者因为种种原因有所隐瞒,没有将身体哪些不舒服如实相告,肯定会导致医者误判,下药不准。
所以,最好还是要培养一些女医者。
如此,在问诊时,那些女患者才不会因为不好意思,不敢说出实情。
白素素!
她略懂医术,如果有师父帮带,假以时日,应该可以独立看诊。
但一个不够,自己事情也多,不可能整日待在医疗队,所以还得找两人。
有了,丁云裳,袁青黛这两个姑娘,行不行?
她们聪慧机敏,学中医应该可行……

秦松是一个例外。
因为他是伤兵所的伤员,能沿街乞讨,是因为朝廷不愿意出粮,又不能一杀了之,所以做出的折中方案。
而其他能在京城生活的,都是有户籍的,有户籍,代表有宗族……
顾瑾一路走一路想,等回到豆腐街小院,已是申末。
罗五谷在院门口翘首企盼,见她回来,急忙招手。
“师父,我三婶想见你。”
顾瑾乐了。
她刚想让白素素学医来着。
“行,正好有空,让她来罢。”
她要做的事情很多,时间很紧张,队伍中如果有事要禀报,都得罗五谷安排时间。
相当于她的贴身秘书。
罗五谷得到回应,立刻将他三婶带过来。
昨日拿到京城户籍,白素素激动得一晚没睡。
她翻箱倒柜整理物资和剩余的银钱,发现再不挣钱,五黍就进不了学堂。
黍儿读书,可是有关他一辈子前程,这桩事无论如何也要办成。
所以,她一早就叮嘱自家侄儿,让他代为通传。
想不到,这一等,就等了大半天。
“瑾儿,婶子知道你忙,为了不耽误你的时间,就直说了。”
“婶子想在京城开一家养生糕点铺,你觉得怎么样?”
顾瑾知道白素素善于将一些养生的药材与食物搭配做成糕点,并且味道也挺好。
只不过,京城能人甚多,养生的糕点铺应该有人开了先河。
并且,开铺子,找铺面,做货架,还要去官府办理文书,这一桩桩事,费的银子可不少……
在上辈子,顾瑾其实不太喜欢阻挠别人创业。
毕竟别人一腔热血,你却突然泼一盆冷水,他除了感到冒犯,还会觉得晦气。
而让她有这么痛的领悟,来自于同一个朋友。
美甲店,造型屋,花店,蛋糕铺,每当她想到一个点子兴冲冲跑过来征求意见时,顾瑾总会问她。
你做调研了吗?
开店的成本核算了吗?
整条街的人流量预测了吗?
受众群体又是哪些人?
诸如此类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大抵人心中都有一种错觉,总觉得自己是被老天爷格外厚待的,自己想出来的点子一定能发财致富。
但错觉终归是错觉,现实中,朋友创业屡创屡败。
到最后,她甚至责备顾瑾,说每次做事前,明明又没有借钱,也没有出力,就一张嘴叭叭叭,总泼她冷水,触了她的霉头,才会导致创业失败。
于是,顾瑾学会了闭嘴。
并且,对那位朋友敬而远之。
但,白素素不同。
她是自己队伍中的一员。
她要是开糕点铺亏本了,最后承担责任的是整支队伍。
白素素听到顾瑾的分析,莞尔一笑。
“幸好找瑾儿来商量了,婶子确实想得太简单。”
“那瑾儿有什么好建议吗?”
“婶子想赚钱送五黍去学堂念书。”
顾瑾“呃”了一声,没有回话。
白素素想送罗五黍进学堂,肯定想要他博得一个好前程,但五年后,天灾就会降临,哪有什么前程可言?
不过,这些事,顾瑾不便明言,文书中,可是再三警告不准将此等信息泄露出去!
“这样,我明日要五谷去打探一下京城有没有卖养生糕点的店铺,如果可行,再去官府跑一趟,看看能不能办理一张路旁小贩摆摊的文书,到时你在家里做好糕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