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古代天灾末世农女养家忙(云上之云)


每个人追求不同,看到的事物本质就不同。
自己手下二十一个徒弟,性格迥异,要让他们发挥最大的能力,只怕还得多观察观察。
在袁天冬的安排下,众人稍作休息,大概到了未初,袁志的夫人才带着管家办好几桌宴席。
顾瑾他们加上袁府众人,开了五桌。
袁志的夫人魏氏也是亳县人,嫁到袁家后便一直操持着后院之事,她生了四个孩子。
长子已有十三,次子十岁,长女十五,马上就要及笄,幼女年纪最小,才八岁。
魏氏宴客时,本想将男女分开,但被袁天冬制止了。
他就是想在吃饭时与顾瑾谈事情,分开坐,还怎么谈?
入座后,袁天冬自然而然给顾瑾倒了一杯果酒,給李氏父子和张大雷等则换了烈酒。
“这一路,有劳各位护送,这杯酒,袁某就先干了。”
“袁老板客气。”李大海他们急忙端杯陪饮。
顾瑾也抿了一口果酒。
尝到味道后,她眉头微蹙。
居然是葡萄酒?
她还以为是李子酒或者是杨梅酒,因为这两种果子泡酒泡出来的颜色也是酒红色,与葡萄酒的颜色非常相近。
上辈子有关葡萄酒最早的文字记录是汉武帝时期,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中。
公元前一百三十八年,使节张骞到西域见当地人用葡萄酿酒,十年都不会腐败,很是惊奇,后来他将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引进中原,物以稀为贵,葡萄酒便成为了珍品。
汉朝灭亡后,葡萄酒也进入萎靡期,到魏晋南北朝才又发展起来,到盛唐时,葡萄酒空前繁荣,不少诗人以此作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
顾瑾最有印象的是,唐朝诗人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两句诗,她一直很喜欢。
顾瑾端起酒杯又抿了抿,甜中带酸,过后又有一股涩味,这个葡萄酒的味道很正。
“袁小老板,冒昧问一下,这葡萄酒是你买的,还是自己酿造的?”她放下酒杯,轻声问。
袁志笑道:“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官府没有外传,并且我等平民,也不准私自酿造葡萄酒,自然是从十七酒坊买的。”
顾瑾:“那,酿造葡萄酒的葡萄来自哪里?”
听到问话,袁志不明所以,不过他还是很有耐心的解答,“姜辛城。”
“想要酿造出最好的葡萄酒,那里的葡萄最好。”
顾瑾闻言,下意识就想到了舆图上的那一只燕子!

在舆图中,姜辛城位于周国的最西边,海拔高度也是最高的。
这座城池的产业支柱是棉花和葡萄酒。
周国交通这么不方便,西城的葡萄酒运送到京城,价格一定很贵。
顾瑾试探着问:“路途遥远,这杯葡萄酒应该价值不菲吧?”
袁志哈哈笑:“顾小女侠只管喝,您要喜欢,等会我再送两瓶给你。”
顾瑾其实知道在喝酒时问价格,有些失礼,但这条信息真的很重要。
“不好意思,小袁老板,我想再问问,官府运送葡萄酒走的旱路还是水路?一瓶葡萄酒的价格需要多少银子?”
一路走来,袁天冬领教过顾瑾从蛛丝马迹推测出重大信息的本事,见她追问,察觉到异常,急忙吩咐:“阿志,顾小女侠问什么,你就答什么,不得隐瞒。”
袁志不明所以,但他是大孝子,父亲发话,不敢不从。
他转头,轻声回复:“姜辛城的葡萄酒,大部分都是走的水路运到东海,然后通过昌齐运河转到京城。”
“其实,前几年葡萄酒只有贵族才能喝得起,但自从新皇登基,漕运码头每日的来货,有四成都是葡萄酒,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葡萄酒越囤越多,价格自然就下来了,我看着不贵,只要三十五文钱,所以刚刚就买了两瓶,可是有问题?”
昌齐运河是一百年前周惠帝花了五年打造的一条人工运河。
这条河全长四千多里,从京城的昌齐湖直通东海。
那时,很多人都觉得完不成这项巨大的工程,但他完成了。
此后几十年,昌齐运河上船桅如林,航运繁忙。
京城所需物资,大部分走的水路,其余的则是由递运所完成。
昌齐运河的长度,比隋炀帝修建的永济渠还长。
因为据记载,公元六零八年建造的永济渠,全长一千九百多里。
由荥阳北汾水入黄河处,经新乡、汲县…洹水…清河…长芦(现河北沧州西)至天津入潞水,再由雍奴(现天津武清西北)直达涿郡(现北京)。
负责开凿永济渠的是阎毗司,征集民夫时男丁不足,妇女也要服役,一百多万人开凿这条运河,从开工到建成,只用不到一年的时间。
昌齐运河比永济渠长,所以开凿的时间也用了五年。
花费如此多的人力和物力开凿出来的运河,现在运送的货物有四成却是葡萄酒,这……
不符合常理!
顾瑾指尖摩挲,直觉其中有问题。
官府靠水路运输葡萄酒,除了运河畅通,还需要很多并且很好的船。
而造一艘能够运货的商船成本很高。
花那么大的成本,葡萄酒又卖得这么便宜,图啥?
按正常逻辑,应该像张骞一样,出使西域后将培育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学到,然后回本地种植造酒,如此根本无需花那么大的价钱每年从姜辛城运葡萄酒到京城。
除非……
皇帝醉翁之意不在酒!
葡萄酒只是幌子!
他其实在暗中运送物资!
这时,袁志见顾瑾一直沉默,下意识看向坐在身旁的人。
袁天冬轻轻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李仁勇和李忠义也有些想不通,两兄弟四目相对后,不约而同拿出舆图,想要看看走水路运送葡萄酒哪里有问题……
顾瑾见状,压下内心纷纭,端起酒杯敬酒,“今日初来宝地,还得叨扰一晚,多谢小袁老板盛情款待。”
袁志急忙摆手:“顾小女侠快别这么说,承蒙你在亳县救下我爹爹,大恩大德,难以为报,可不要如此客气了,这杯酒,应当我敬你才是。”
他说完,举杯一饮而尽,顾瑾也将杯中的葡萄酒喝了小半杯。
李桃花与李母相视一笑,心里充满自豪感。
瑾儿真的长大了。
酒桌上的应酬也游刃有余。
袁志喝完酒,放下酒杯,心里纠结得不行。
他真的很想知道官府走水路运送葡萄酒到底哪里不对,但被父亲看中的小女孩忽又只字不提,众目睽睽之下又不好一直追问,只能暂且按下不表。
顾瑾其实不是不提,是宴席上的人实在太多。
这么重要的事情,如果宣扬出去被有心人听到,恐惹是非。
至于舆图,黄金,龙海提举司等秘密,她一直想找机会告知家里人,但从阳月州城出来后,一直在赶路,也没有来得及说。
今日进入东城,他们或许以为颠沛流离的日子到此结束,每个人都放松下来,笑容也多了起来,顾瑾见后,忽又有些不忍心提及……
她嚼着酥软的红烧肉,脑海里却全是葡萄酒,货运船,龙海提举司。
龙海提举司是制造商船的机构。
但管理运输葡萄酒和商船的是市舶司。
市舶司的名字,与上辈子很多朝代管理海运对外贸易的机关的名称一样。
它最初在宋代出现,明初达到巅峰时期。
其实,在唐玄宗时,广州就设立了市舶使,正是市舶司的前身。
而周国的海运比它们还要繁荣,正是有了海运,所以很多年就有了番邦货品。
比如之前在金刚谷,他们种植的黄瓜,茄子,扁豆,豌豆,蚕豆等,便都是从别的国家运过来的,经过多代改良,这些蔬菜在周国的百姓餐桌上已是习以为常。
顾瑾这一路走来,一直在猜测皇帝是从哪种途径得知天灾灭世的信息。
第一种可能,是太常所。
太常所是周国官署名,主要工作是观测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掌天时星历。
这个机构名下官员众多,但他们听命国师温泊柳。
根据丁荣贵所说,国师温泊柳地位很高,皇帝晏殊每次举办重大活动都需要他提前用术数测验,大吉方才敲定,要不然就要另外确立日期。
顾瑾对星象不太了解,但星星与宇宙相连,星星变动导致星球灾难发生,这个学说上辈子也曾有人提及过。
所以,如果是国师温泊柳通过观测星象,获悉天灾灭世的信息,应该有这个可能性。
如果排除掉这个选项。
那皇帝晏殊或许是通过海运与别的国家交流得知。

周国的疆域虽然辽阔,但海外可能有比周国更繁荣的国家。
所以,市舶司的船只通过海路获得的信息肯定浩如烟海。
而小冰河,影响的是整个世界,或许在多年以前,就有别的国家因为小冰河导致的气候灾难灭国,也许正是这样,皇帝晏殊才未雨绸缪,断尾求生想要保留人类的火种。
在周国,只要有码头的地方,就能看到市舶司的身影,顾瑾一直走的旱路,有关这个机构的信息,全部来自丁荣贵。
想要知道市舶司曾经出使过哪些国家,又为什么一直在运送葡萄酒,从外面应该是打听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除非能打通里面的关系,或者自己亲自走一趟!
顾瑾觉得这条线索很重要,待到了京城,必须想办法摸清底细。
不行,不能想了。
脾主思,一边吃饭的时候一边思考,伤脾!
她强制自己不再思考,专心吃饭。
袁天冬见后,嘴皮子动了几次但到底没有说出话来。
不急。不急。
她今天不会离开东城,所以有时间也来得及。
且等她好好吃一顿饭,闲下来再说。
顾瑾闷头干饭,还真没有留意袁天冬焦灼的表情。
清蒸鱼不错,入口即化,莲藕排骨汤炖的刚刚好,油泼辣子面开胃又酸爽,这顿饭有心了。
待她吃饱喝足,来到偏厅,奉上茶,袁天冬才将自己的想法一一道出。
“顾小女侠,袁某有一个不情之请,你们去京城,我们可不可以一起前往?”袁天冬借着酒意,红着脸问。
顾瑾没有料到袁天冬想要继续跟随,虽然有些惊讶,但脸色依旧如常,她轻笑一声,开口问道:“为什么?”
东城的小袁府,虽然比不过亳县袁府大宅,但也是五进五出的宅子,且东城离京城近,经济稳定又没有天灾人祸,举家跟随一起去京城,万一李家出事,岂不是一起遭殃。
袁天冬沉声:“在阳月州城,袁某与商队的护卫搭上过话,才得知亳县瘟疫,官府不止袖手旁观,后期怕里面的人祸害别的城池,将亳县城门关闭,用猛火油将亳县百姓活活烧死。”
“东城虽然离京城不远,但到底也有近一百里地,真要发生天灾,我们一家老小根本来不及逃命。”
“并且,我们袁记靠药材发家,亳县都没有了,靠着库存,东城的济仁堂也支撑不了多久。”
“眼下天灾人祸频频发生,且有越演越烈之象,我们袁家虽然有钱有药材,但是却没有能力护住这些资产,所以,袁某想与顾小女侠继续合作,你觉得行不行?”
顾瑾皱眉:“此行前去京城,前途未卜,袁老板如果执意同行,万一出事,只怕我也无法顾及。”
袁天冬急忙表示:“无妨,袁某只要可以与你们李家在一起就行,风雨同舟,没有责怪一词。”
袁志不知道老爹为什么一定要与李家人绑在一块,但想到库房里日渐式微的药材,确实得另想一条出路,更何况,从亳县到东城以往每次押送药材,都得请三到五个镖局才能将货物安全送达,他们一行虽然老的老小的小,但顺顺利利平平安安护送老爹回来,实力恐怖如斯。
特别是顾瑾,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谁能想到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居然是队伍的领袖。
袁志心里一合计,开口附和:“顾小女侠,我的库房药材还有几千斤,并且都是越放得久药效越好的药材,特别是陈皮,足足有两千斤,不知顾小女侠有没有听过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似黄金的说法,如果顾小女侠愿意与袁家合作,库房里的药材,你尽管拿去。”
陈皮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苦、辛、无毒,得地南西火金之味,所以也入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
气味升多于降。
顾瑾看到有一个医案,患者手掌非常干燥,必须要抹马油才能缓解,后来,吃了大概两百克陈皮泡水,痊愈。
原理是因为陈皮水可健脾化湿,一旦湿气祛除,脾胃强健,运化气、血、精、津液的能力增强,皮肤获得濡养,自然不会再干燥。
陈皮的功效是健脾化湿,但产地却是潮湿多雨。
陈皮陈化的过程繁琐又精密,且制作好后,每年要拿出来晾晒三四次,如此反反复复,一年又一年,最低三年,才能成为药用陈皮。
在此过程中,陈皮会风化,会生霉菌,会被虫蛀,所以,年代越久,但保证完好的陈皮才越珍贵,才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的说法。
她低头思索。
袁天冬的人品,很放心,但袁志品性如何,还得再多接触。
不过,他能见微知著,一掷千金将整个库房的药材送出,起码不是个蠢人。
去年亳县雪灾,损失惨重,这批药材到后来肯定奇货可居,只怕用钱都不能衡量,左右自己现在需要人手,收了袁家两父子,以后也能多两人做事。
“行,那你们赶紧将东城的事情办好,我们两家风雨同舟,共同进退。”
听到承诺,袁天冬终于放下心来。
定下此事,双方皆大欢喜。
众人休息片刻,在魏氏的安排下,一队人都住进了袁府的客房。
不过,顾瑾一行人太多。
袁府的客房只有八间,根本住不下。
魏氏将府中的丫鬟、小厮、婆子和护卫打发了一些去客栈,才堪堪住下。
顾瑾和李桃花还有两个妹妹睡一个房间。
床铺上铺的丝绸被褥,盖在身上很是丝滑顾秀好奇地左摸摸右捻捻:“姐姐,这个布料像蛇皮,滑溜溜的。”
顾瑾第一次听到这个比喻,莞尔笑道:“秀秀摸过蛇?”
顾秀点点头:“摸过呀。”
“嗯,在金刚谷的时候,我挖蚯蚓,有时候会遇到菜花蛇,娘亲说菜花蛇蛇没有毒,所以我偷偷摸过。”
顾瑾逗她:“那怎么没有将菜花蛇抓回来吃了呢?”
顾秀急忙摇头:“蛇蛇不能吃,娘亲说吃蛇会会倒霉。”
顾瑾哈哈笑。

如果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物资匮乏,吃蛇倒霉也得吃。
李桃花摸着被褥的料子,一脸感慨:“瑾儿,你说我们啥时候才能过上这种好日子。”
顾瑾动了动嘴,没有回话。
天灾灭世,就连周国皇帝都要步步为营,她现在虽然拿到了通关劵,但具体情况根本不清楚,想要过上安稳又富裕的日子,只怕不易。
她不知道该怎么回话,顾秀细声细气说:“娘亲,我们现在不就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了么。”
她说着话,迫不及待脱去外套和鞋袜钻进绸缎被褥。
“好松软,好暖和,就像陷在云朵里,娘亲,姐姐,安安妹妹,你们快进来。”
李桃花失笑:“秀秀,你现在说话的神态,怎么越来越像姐姐了?”
顾秀哼哼唧唧道:“姐姐厉害,所以我要向姐姐学习,以后也可以保护娘亲和外祖父外祖母。”
李桃花听到闺女说要变厉害,要像姐姐一样保护她,心里顿时酸胀得很。
她搂着顾秀亲了亲:“娘不要你们保护,娘现在也已经很厉害了,娘还有两个徒弟,你们都好好的,娘就很开心了。”
被娘亲亲亲,顾秀嘻嘻笑着在被子里打滚。
顾安坐在床头,她现在已经一岁多了,大人说话都听得懂,见姐姐开心,也是一脸傻乐。
顾瑾左思右想,忽然“腾”的站了起来:“娘,我去将舅舅和外祖父他们喊来,有些事,你们必须知道。”
李桃花见闺女神情严肃,下意识问:“怎么了?”
顾瑾已经走到门口:“等会就知道了。”
她说完,拉开门朝外急急走去。
顾瑾也不想打破亲人难得的好心情,但天灾灭世,兹事体大,必须得提前告知,要不然等那一日来临时,他们只怕会更难以接受。
李忠义和李仁勇与罗五谷他们睡一间房,听到自家外甥女的声音,忙从屋内出来。
“怎么了,瑾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