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古代天灾末世农女养家忙(云上之云)


一棵植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它们呈现出来的每一个状态都与自然息息相关,而每一种动物生活在大自然,也都有特定的繁衍发情时期。
动植物都受天地之气限定,既如此,人应该也是如此。
人类可以根据天地与四时之气获悉植物的生长周期,也能得知动物的繁衍时期,那眼前这些算命先生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推演五行之气,以此判定人即将遇见的重大事情,应该还是有几分可能性的。
只可惜她现在没有时间,要不然可以试试,看看他们能不能算出她是异世之魂。
不再犹豫,顾瑾带着队伍继续前进。
李忠义走在最前面,听到不远处有高声喝彩,下意识踮起脚眺望,就见左前方的空地上,围着不少人,里面火光冲天,应该是在表演杂耍。
“瑾儿,东城都这么繁华,那京城岂不是更好?”李仁勇不由自主感叹。
顾瑾“嗯”了声。
不管在任何一个朝代,或者是任何一个国家,首都都是最繁华的,也是最安全的。
就算外面战火连天,哀鸿遍野,只要皇帝在,京城就在。
袁天冬激动的腿都有些颤抖。
“顾小女侠,犬子现在应该在医馆,袁某这就带你们去。”
顾瑾正要回话,云祯从后跑来打断了她。
“顾宗主,我们族长特意让我来询问,需不需要在东城停留?还是继续赶路?现在天色还早,如果加快脚程,傍晚时分,应该可以抵达京城。”
顾瑾也想快点进京,但眼下还没有将袁天冬送回袁家,这一路走来,特别是从亳县逃出,真是多亏了他,也不好直接将人丢在大街上。
“可能要停留半日,云族长如果着急,可以先行去往京城。”顾瑾想了下后回答。
云祯点点头:“行,那我们就先行一步,京城见。”
云家一族近两百人,如果在东城多耽搁一天,就得多一天开销,早日进京是明智之举。
云祯说完,正准备离去,忽然又转身道:“顾宗主,等我们安顿下来,每日巳时会派一个小厮在京城北门口,到时候他会告知云家的地址,我等你来找我。”
顾瑾:“好,一言为定。”
在没有通信工具的时代,想要找到对方,只能提前约定会面的地址和时间,要不然等于大海捞针。
云家人浩浩荡荡离开,丁荣贵也带着曹氏过来辞行。
他儿子一直在东城读书,为了让其无后顾之忧,丁荣贵特地买了一个小院,眼下,正好可以将院子出售补充之前的亏空。
“顾小女侠,我家云裳学艺不精,还得在你身旁多学习就劳烦你再带一段时间。”
“另外,本官在京城的雀石巷买了一套宅院,你要不嫌弃,可以先住进去,等本官将东城之事处理好,再仔细商议以后的章程。”
丁荣贵特意留下侄女,估计是为了去往京城两家能继续走动,当遇到合适的好主顾,他一定会将侄女推出去送人。
顾瑾摆摆手:“不用,我到京城,会直接去找樊訾枋大人,待安置好后,我定去雀石巷拜访丁大人。”
丁荣贵闻言,在心里叹了口气。
多好的机会!
如果不是末世要来临,凭借他的能力,不出五年,一定能与樊訾枋平起平坐。
可惜,可惜了!
两队人驾着马车离开,拥挤的街道松散了不少。
见她与人道别完,袁天冬适时开口:“顾小女侠,这边请。”
袁家的药铺在平安街,此条街道大部分都是卖药材的,还有就是各种医馆。
在周国,卖药材的药铺比郎中要有钱。
郎中吃的是手艺饭,他们只开方不卖药。
但有财力的药铺,会请一个坐堂郎中,替病人看病开方。
袁天冬在东城开的药铺,就请了一个郎中坐镇。
大概又走了一盏茶的功夫,他们终于来到平安街。
顾瑾一眼望去,整条街的招牌都是与药有关的。
什么半夏堂,附子堂,他们应该以卖这种药为主,所以用药命名。
还有妙手仁心,起死回生等招牌,这些应该是专门开方的郎中。
他们没有铺面,就在大街旁摆放着一张桌子,身后则是一块巨大的招牌。
还有牵着骡子的铃医,那铃铛随着骡子走动,叮叮当当的煞是好听。
总之,从进东城,顾瑾只感觉到两个字,热闹。
“袁老板,这是你家药铺吗?”康宝儿好奇问。
济仁堂!
顾瑾也看到了不远处的招牌。
袁天冬激动地点头:“是,是,是。”
他说完,迫不及待朝药铺走去,大步流星的,速度非常快。
康宝儿下意识想跟上,想了下又停住了脚步。
“师父,我们要不要走慢点?”
顾瑾故意问:“为什么?”

第272章 重逢
康宝儿挠挠头,脸色有些不忍,半晌后才犹豫道:“在亳县,袁老板的家人死得太惨烈,眼下忽然见到亲人,只怕……”
袁天冬见到自家小儿子后,就泣不成声,说不出话来。
从那天晚上出事族人死绝,袁天冬就失去了安全感。
他每天晚上睡觉都会梦到远在东城的小儿子被人杀死,如果不是李老哥总是在宽慰,他走不了这么远的路。
袁天冬忽然出现在济仁堂,袁志是又惊又喜。
去年亳县雪灾,东城官府曾经张贴告示,让富户们捐献银钱用以赈灾,袁志便立刻让小厮回去打探情况。
谁知那小厮一去不返,整个人消失不见。
袁志意识到出了事,急忙赶到镖局,想托镖局送信镖,但听到是去往亳县,没有镖局敢接镖。
老家那边迟迟没有消息送来,袁志整日坐立难安,夜不能寐,正想着实在不行,自己亲自回亳县一趟,想不到……
“爹,你总算来了,儿想你想得好苦啊。”袁志说着话,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有道是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两父子久别重逢,顾不得周围人的目光,在药铺门口抱头痛哭,哭声凄凄惨惨,过路的人听着眼眶都发红……
药铺里看病的患者好奇张望,不过他们都没有出言询问。
也不知过去多久,袁志抬手擦去眼泪,伸长脖子往后打量,但后面空无一人,心里不由咯噔一下:“爹,娘亲呢?还有哥哥他们,怎么都没有来?”
他一问,刚刚才收住眼泪的袁天冬又放声大哭起来。
袁家一族,两百多人尽数死在尹涛手中,死后连一副棺材都没有,只能让他们曝尸荒野……
没能替亲人收尸,袁天冬一直很自责,作为一家之主让家族遭此大难,他也愧对列祖列宗。
在他痛苦的陈述中,袁志听了一个大概,想到自己的娘亲,哥哥,族人全都死去,袁家大宅也被大火烧毁,整个人像被雷击一般,失魂落魄。
“这可如何是好?”
“这可如何是好?”
在周国,人们对宗族看得非常重。
因为宗族代表力量,当其中某一个族人受欺凌,宗族之力一致对外就可以捍卫本族权益,从而让族人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没有宗族,就如同没有根的浮萍,到处飘零,任何人都可以欺负。
正惶恐,就见一个年岁约十三四岁的姑娘带着几个人走进来。
世间之痛,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袁天冬育有四子,在亳县死了三人。
这段时间,如果不是想着还有小儿子在东城,袁天冬肯定坚持不下来。
见到来人,袁天冬压抑住内心的悲痛,开口介绍:“对不住了,顾小女侠,让你久等,他叫袁志,是袁某最小的儿子,阿志,她叫顾瑾,是爹爹的恩人,没有她,爹走不到东城。”
袁志急忙拱手行礼:“见过顾小女侠。”
顾瑾见两父子眼眶湿润,便知他们有些事还没有道清,本想开口告辞,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不能急,不能急。
京城什么情况,自己全然不知,丁荣贵给出的信息也有待斟酌,东城离京城不远,不如多待一天,先打探打探了解多一点,再进京不迟。
“袁老板,你舟车劳顿多日,且先歇着,我们第一次来到如此繁华的城池,想多去走走看看,等会我们再过来。”
她刚刚来的路上,见到一家成衣店,为了打探物价,顺便买了一套衣裳,并恢复了自己的真实面貌,眼下正好利用身份,再去卖首饰的店铺多探探。
袁天冬见到儿子,有满肚子的话想要倾诉,见顾瑾如此体恤,感动得不行:“有劳了。”
顾瑾带着自己的队伍离开药铺,找了一块空地安置骡子和骡车。
“娘,你带着秀秀和安安在这里玩,我和外祖父他们去打探情况。”
“张大侠,大舅,五谷,穆小七,你们护住人、骡子还有物资,我们去去就回。”
张大雷连忙应声:“东家只管去,张某定会好好照看她们。”
他说话嗓音向来大,但顾瑾却发现,只要娘亲在,张大雷就会特意压低声音。
如果说之前还只是猜测,现在,她已经确定了,张大雷确实对娘亲有意思。
但娘亲似乎没有一点想要再嫁的念头,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她将人分成五支小队,让他们前往其他街道打探消息,自己则准备带着严不悔去了东城的主街。
“外祖父,我们分头行动,午时在药铺会面。”
李大海“嗯”了声,又叮嘱自家外孙女注意安全,才与康宝儿等人离开。
从建州大旱,顾瑾带着家人离开上杨村后,在生存的压力下,心口始终被一颗沉甸甸的石头压着,不得一刻轻松。
现在,她终于来到东城,手里也握着黄金这张通关劵,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方面发展,顾瑾感觉压在胸口的石头终于被拿掉,整个人轻松不少。
东城很大。
比他们一路走来经过的任何一座城池都要大,难怪袁天冬要在东城设定一个分铺。
“师父,你说那个糖葫芦好不好吃?”严不悔呲溜了一下口水,小声问道。
顾瑾笑道:“好吃,想不想吃,师父买给你吃?”
严不悔又呲流了下口水,摇摇头:“不吃,我不馋,只是问问。”
在李子山,师父被那些当官的抢走好多钱,昨天在集市又买了粮食,布匹等物资,钱像水,不经花。
严不悔嘴馋,但是也懂事。
师父能够养活他们十几个个师兄弟,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能再添麻烦。
顾瑾见他拒绝,忽然想起了苏海棠。
在香河县将她送到孤独园时,自己曾经买了一根糖葫芦给她,去年雪灾,听说香河县也遭了灾,那么冷,苏海棠是只怕冻死了。
乱世中,人命比草还贱。
苏海棠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顾瑾摇摇头,收回思绪,冲卖糖葫芦的青年招招手:“小哥儿,糖葫芦怎么卖?”
那小贩见有生意上门,喜不自禁:“五文钱一串,客官要几串?”
五文钱一串糖葫芦,很贵,不过,考虑东城本来就是一个繁华的城池,物价比其它地方贵,也能理解。
顾瑾想了想。

自家有八口人。
罗家有四口人,再加上木三娘和江碧玉两母女,两个弓箭手李雄和李威两兄弟,护卫张大雷,十九个徒弟,其中只有丁云裳一个女孩。
“三十六串。”
她说着话,从怀中拿出钱袋。
站在她身后的严不悔瞠目结舌。
三十六串糖葫芦,五文钱一串,那得花多少钱?
算不清,根本算不清。
那小贩更是喜得合不拢嘴:“好咧,客官稍等,这就给客官包好。”
严不悔小心翼翼扯了下师父的袖子:“师父,别买了,一百八十文钱,可以买很多粮食了。”
顾瑾惊讶:“呀,你的算学学得不错呀!”
严不悔不好意思道:“师父教得好。”
望着小媳妇样的男孩子,顾瑾哈哈大笑:“行了,买都买了,等会回去一起吃。”
严不悔心疼在李子山被假扮劫匪的官兵敲诈了一大笔钱,但在路上捡漏反杀获得的物资和银钱却是不记……
只进不出,有点像貔貅呢。
顾瑾在上辈子,虽然习武辛苦,但从来没有饿过肚子,也没有穿过破烂衣裳,穿越到周国十年,特别从建州逃荒起,日子就过得颠沛流离,现在既然有钱,为什么要委屈自己!
——生活总要有点惊喜,才能让人感受美好。
顾瑾付完钱,将糖葫芦拎在手中。
三十六串糖葫芦,好大一包。
记得上辈子,在野史中曾经有人提到过说糖葫芦是宋光宗赵惇发明的。
赵惇,宋朝第十二位皇帝,继位晚,死得早,只当了五年皇帝,五十四岁就驾鹤西去。
他当皇帝时,最宠爱的黄贵妃病了,吃不下饭,饿得瘦骨嶙峋,御医用了很多名贵药材,但病情没有好转。
后来,黄贵妃身体越来越差,赵惇心里着急,于是张贴皇榜,悬赏寻医,多日后,有郎中揭榜,诊脉后只说需用冰糖与山楂一起熬煮,每顿饭前吃个几颗,就会好转。
赵惇也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想不到,半个月后,黄贵妃病情真的痊愈。
于是糖葫芦就这么被推广开来。
也不知道周国发明糖葫芦的人,是不是也是一个为了妃子吃不下饭的皇帝!
不过,这虽然是没有考据的野史,但山楂确是消食的良药。
在中医看来,积食也分类型。
山楂消肉食,麦芽消面食,神曲消酒食,它们炒制后称为“焦三仙”。
很多脾胃弱的孩子生病,有些中医都在汤药里加焦三仙,帮助孩子恢复脾胃之气。
小孩过年大鱼大肉吃多了,喝些炒过的山楂水就不会积食。
而生山楂效果则大不相同。
有经间出血或者月经淋漓不尽的妇人,用生山楂和红糖、大枣、干姜熬成膏,每日吃两勺,效果非常好。(宝子们,这个方子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只适合寒性体质的哦。)
顾瑾在心里复习最近学到的知识,眼睛却四处张望。
这时,身后忽然传来衙役高声呵斥的声音和马蹄声。
“让开,让开。”
顾瑾急忙拉着严不悔朝一旁躲去,就见一队人马从远处疾驰而来。
“师父,他们是香河县的士兵!”严不悔惊诧莫名。
顾瑾也看到了,那队伍中一个纛者手中拿着旗子,旗面上绣的正是香河两字。
纛者,也就是旗手。
行军打仗都归他们扛旗。
“早就听闻香河县县令方正为人清明公正,想不到居然这么快就高升了。”
“是啊,前几日我那侄子刚从京城回来,也与我提过此事,香河县县令方正可是破格录用成大理寺丞,官拜四品,真是青云直上啊。”
“奇怪,怎么与他一起进京的还有一个囚犯?”
顾瑾也觉得很奇怪。
周国的刑法很完善,为了防止冤假错案,特意设置死刑复核制度。①
各州县的衙门判定的死刑案件,需要由刑部和大理寺复审,最后由皇帝决断才能行刑。
最开始,所有犯人都要押送进京复核审理,后来发现将犯人送京,成本过高,便改变规则只将卷宗送往大理寺复核。
只有重大恶性案件,犯人身份特殊的。才会押解进京,重新审理。
所以,这孩子是犯了多大的事,才会被方正押着一起进京面圣?
幸好自己刚刚买冰糖葫芦耽搁了一段时间,要不然一定会错过这么重要的信息。
盛小树蜷缩在囚车内,他小心翼翼抬起头,透过垂在眼前的乱发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自从杀了苏海棠后,他就一直被关押在香河县大牢,直到前不久才从牢中放出转移到囚车内。
离开香河县后,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热闹的城池。
街上的人实在太多了,他们聚集在一起议论纷纷,顾瑾踮着脚,努力伸长脖子朝前看,然后就看到了一双胆怯却又充满好奇的眼睛。
盛小树也看到她。
“这姑娘也绑着一根五颜六色的发带呢?”
苏海棠发疯时,总喜欢自言自语。。
从她的嘴中,盛小树知道了顾瑾,也知道顾瑾大概的模样。
顾瑾不喜欢笑,她总是很严肃,除非是与人交谈时才会礼貌性的笑一笑。
顾瑾看起来很瘦,但只是表象,她其实很结实。
顾瑾的衣裳总是灰色和黑色,虽然老气横秋,但五官生得好,总会让人忘记她的穿着。
最最最具有标识性的,是她头上总是绑着一根五颜六色的发带,那是由各种碎布头拼接而成的发带。
在周国,用发带的姑娘很少,就算家里穷,也会用一个木簪子将头发挽起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