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失明后认错夫君(卧扇猫)


习惯了那个温柔但挟着强势,狩猎般步步紧逼的晏氏长公子,习惯受他逗弄撩拨她再还击,今日的他体贴得像个正人君子,反叫阿姒无所适从。
该说些什么才合适呢……
她思忖时,晏书珩取来她从前穿过的衣裙。他把她搂在怀中,极为妥帖地,一件件替她穿上。
阿姒顺从地配合着他。
她满脑子都是往后如何面对他们的关系。各退一步,回到原点?或者不去想未来,当情人继续相处?
似乎都不合适。
那该继续往前走么……
可不得不承认,陈家的事已在她心里留下印记,如今她对世家、对权势和人性都很茫然。
阿姒轻声叹气。
青年指'尖顿了一下。
阿姒回过神时,他已替她穿好最后一件衣裳,打了个漂亮的结。
梳妆后,晏书珩把陈九郎递来的信给她。信上说,陈家已于昨日对陈季延行过家法,废其手足后连夜押往本家,但被楚七带着一伙人劫下,在车上浇油掷火,连人带车烧了。
虽诧异楚七为何有这样的本事,但阿姒深感快慰:“便宜他了。”
九哥在信里还说了,昨日陈季延只是胡言乱语,族中无人当真,也不会让这些话传出去,让她别多想。
阿姒看完,平淡地将信烧了。
用过饭后,护卫通传,称宫里的马车等在别院门口。
晏书珩送阿姒出门。
上马车前,他抓住阿姒的腕子,仅是深深凝着她,什么也未说。
无言对望着。
须臾,晏书珩微微一笑。
阿姒不去看他那蛊惑人心的眸子:“你……是还有事么?”
他又笑了:“无事,只是想说,无论何时,阿姒都能来找我。”
阿姒张了张嘴,将要蹦出的“好”字压回腹中:“有些事,我尚未弄明白,待我寻得答案后再找你,好么?”
他缓缓松开她腕子。
“好,一切皆由阿姒决定。”
马车消失在巷口。
晏书仍未离去。
今晨他听陈九郎说昨日陈三爷不知悔改且口出狂言,阿姒亲手拿剑剜了他的嘴,随即扔了剑奔出陈府。
回想她那些话,或许,他知道她想寻求的答案是什么。
阿姒于正午到永芳殿。
她未像往常一样直接进殿,立在殿前缓了会,这才入内。
陈卿沄看着她苍白的面容,不忍道:“阿姒,你该与阿姐说的,这样的事,不该由你一人来担。”
“那样一个无耻小人,哪里需要动用阿姐?”阿姒无所谓地扶陈妃坐下,“阿姐,我已把杀害爹爹的人揪出来了,往后,你可以安心养胎了。”
陈卿沄抑着悲伤不去想爹爹的事,她哑声道:“我都听九郎说了,三叔落得如此下场,属实罪有应得!他竟还想离间阿姒和爹爹。”
看着阿姐格外紧张的神情,阿姒又想起陈季延那句话。
她不敢求证。
偶尔逃避,应当无妨。
阿姒笑了笑:“姐姐放心,我不会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但陈卿沄哪里能放心?
她这妹妹自小敏锐,三叔那句话恐怕会让她辗转反侧多日。
想了想,陈卿沄支开旁人:“其实。姑母和那位王爷,的确有过一段过往,当时姑母刚受封皇后,根基不稳,受世家之间的斗争波及,被罚去佛寺祈福。正逢族中遭难,为了家族,这才与那位王爷生出了些纠葛。但这与阿姒无关,三叔是怀恨在心,刻意用模棱两可的话激你!姑母为家族付出良多,他一个害群之马,怎有脸说这话!”
阿姒明白姐姐的忧虑:“阿姐放心,我与爹爹、与姐姐的亲情,归根究底不是因血脉而生,是朝夕相处生出的。我不会把那些胡话放心上。”
只这一句话,陈卿沄眼泪唰地流下:“阿姐怎会不知道……八岁那会,爹爹外出,阿姐生病,阿姒才三岁,硬是守在床边陪了阿姐一夜……哪怕我们毫无血缘关系,那些往昔也无法抹去,更何况,我们本就是亲姐妹。阿姐只是怕你多想,我只有你一个亲人了。”
阿姒替姐姐擦去眼泪。
阿姐只是面上豁达,心里定也和她一样,为爹爹伤怀。
她搬出今晨与晏书珩的对话,宽慰姐姐。待平复后,她忽问:“阿姐,我不明白。爹爹姑母,还有你,
“你们如此辛苦是为了什么?”
她看着摆满奇珍异宝的博古架:“你们为了家族委屈自己,可陈季延却因一个家主之位,连血亲兄弟都舍得杀害。权势……当真会引人向恶?你们这般辛苦,是为了让这群被富贵权势喂饱的闲人,有余力相互残杀么?”
陈卿沄摇头:“阿姐不如爹爹和姑母还会顾及江山社稷。阿姐是个自私的人,想着寻常人家兄弟俩也会为了一亩三分地自相残杀,人性如此,贫富也无法改变。有权势还能安心些,至少不必担心自己和家人受人欺凌。”
说到底,还是为了家人。
阿姒又问:“若像幼时和爹爹一起时那样,寄情山水,不涉纷争呢?”
陈卿沄看着角落里的金丝笼:“权势便是座笼子啊。在笼中待久了,即便能飞出去,也会不习惯。”
她看向阿姒,轻叹:“阿姒,这其实是我自己的选择,并非身不由己,也不是为了谁。你不必心疼阿姐,也无需违心淌入这洪流里。
“说起来,阿姐已寻得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也希望你也能快乐。阿姐知道,你不喜尔虞我诈,恐怕不会想当什么世家宗妇。那便别嫁人,你是我的妹妹,有不嫁人的底气,无忧无虑、当个远离纷争的富贵闲人便挺好。”
阿姒茫然摇头:“阿姐,我不是厌恶尔虞我诈,我只是……
“我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
她唯一的诉求是为了亲人,但她的亲人,只有阿姐。倘若阿姐不需要,阿姒再寻不到别的理由。
让她融入世家和权势中的理由。
她仍未寻到答案。足以决定她与家族、与晏书珩关系的答案。
出内宫时,阿姒碰到了个人。
建康王虽着官袍,周身仍透着超然脱俗、不入凡尘的清冷。
阿姒恭敬见礼,出乎意料地,那位王爷很温和,待阿姒像对信重的晚辈,与平日冷冰冰的模样判若两人。
“来见你阿姐”
阿姒应了声,她虽受过这位王爷的搭救,但过后再无往来——建康王仿佛不喜欢人,也不喜欢人世。
想起阿姐的话,又想到数月前建康王曾说姑母利用过他也骗过他。
阿姒一阵混乱。
不愿信,但诸多端倪还是在心里编织出了真相的纹路。
但阿姒不想去深究。
爹爹之所以是爹爹,并非只因为血缘关系。哪怕她的生父另有其人,也不过是多了个与她有血脉联系的人。
不必证实。
更没有证实的必要。
“朕道表叔怎有耐心同晚辈说话,原是阿姒妹妹来了。”
散漫调侃的声音打断思忖。
许是要当父亲了,李霈稳重了些。他当着建康王的面感慨:“昨日的事朕和你阿姐听说了,朕将为人父,见阿姒妹妹如此孝顺,深为动容。”
建康王淡淡颔首:“陈少傅悉心教导的孩子,也如他一般赤诚。”
他大概不习惯说太多话,更鲜少夸人,哪怕夸人也面无表情。
李霈又道:“颍川数城收复,朕欲派朝臣代朕巡狩。你阿姐称亲人祭日将至,想回去祭拜。但她有孕,禁不起奔波,阿姒可愿代劳?”
阿姒眼里倏然亮起细碎光芒。
这是她近期听到最好的消息,阿姒欣然谢过李霈,心情轻快不少。
她要回去祭拜爹爹,顺道回幼时和爹爹埋三春寒的地方看看。
或许在那里,她能寻到答案。
陈季延的事虽在陈氏掀起波澜,但不到半月,便已平静。
阿姒没事人似的,照常和九哥斗嘴,和四姐学打理铺子。但因她那狠绝的一剑,陈家人看她的目光不像从前那样只有爱怜,而多了些小心翼翼。
被她下套的二叔陈仲敬尤其有趣,在她面前刻意端出长辈似的威严,却像极了一只纸老虎。
阿姒时常怀着恶意,刻意怯生生唤他“二叔”,每每这时,陈仲敬便像见了鬼似的,嘴角不自觉抽动。
阿姒觉得有意思。
无人敢招惹的感觉倒很不错。
替天子巡狩的事因朝堂有变动而延后了半月,人选悬而未决。
可去阳翟再快也需耗上两个多月,怕错过爹爹和祖父的祭日,阿姒思前想后,说服族中人提早十日出发,过后再与朝廷的人汇合。
此行需要准备的一切都由族中去置办,阿姒唯一要操心的,便是多挑几个信得过的护卫和侍婢随行。
五月十六这日。
陈家的马车抵达码头。
刚要下车,听九哥在外提醒:“阿姒,晏中书来了。”
那日后,阿姒因着未寻到答案,不知道自己未来该何去何从,因而也并未主动去见晏书珩。
而他也收起狐狸尾巴,格外体谅,未像从前那样给她下套约见。
偶尔他会托晏宁给她送东西,有时是芙蓉糕,有时是亲手雕的小物件,分寸拿捏得极妥当,叫阿姒都不忍恶意揣测他这是居心叵测。
深吸一口气,她下了马车。

江边一处亭子, 夏风穿柳而过,远处传来江水潺潺之声。
远远地,阿姒便瞧见那白裳胜雪、乌发如墨的身影。
爹爹曾说,想观察一个人, 不要观察他在人群之中如何, 而要看他独处时。于是阿姒放轻步子。
她凝着青年颀长的背影。
看不见那双和煦的含情目, 他给人的印象便只余世家长公子的清贵和神秘。长身玉立, 透着冷寂。
阿姒不出声。
他也不回头,负手远眺江水。
这般许久, 柔和清越的声音打破淡淡的疏离:“看够了?”
阿姒来不及收回目光。
“我没在看你……”
晏书珩莞尔笑了, 没有揭穿她:“这一带景致的确美妙。夏花怒放, 彩蝶纷飞,若你我是在谈情说爱,倒是个好去处。只是可惜了——”
可惜他们是在道别。
他没继续说。
阿姒侧过身,不与他面对着面:“我一直未与你说要去颍川, 不过以你的手段,想知道应当也不难。”
晏书珩低低笑了。
“自是不难。
“只是我更希望阿姒每次离开前, 会主动说与我听。这样,听起来你我的关系会更亲近些,不是么?”
阿姒何尝不知道?
只不过在未看清自己内心、看清他之前, 她不想随意给承诺。
对她和他都不公平。
“阿姒要寻的答案,可寻到了?还是你要去颍川寻。”他走近了,温柔的气息在风中若即若离。
阿姒只说:“建康寻不到。”
晏书珩静默许久。
他曾想过让她成为那株海棠树,以他血肉为土壤去滋养她,日久天长, 她的根须会深深地融入他的骨血中,届时彼此都难分难舍。
的确也那样尝试过。
后来才发觉她并非海棠, 她是生着翅膀的蝴蝶,是风筝。
她没有根须,因而自由,不需依赖谁,也不会担心谁少了她会如何。唯一牵着她的线,是她的姐姐。
但她的姐姐不忍困住她,剪断了风筝线,于是她再无顾忌。
或许,他可以再不择手段些,利用她的姐姐做牵住她的线,横竖她已对他动了情,只要牵住她,让她无法离他太远,便有可能把人留在身边。
但他最终还是心软了。
那日马车内,阿姒疯了般撕扯染血的裙子时,他便心软了。
她虽放下仇恨,但那件事还是像一块烙铁,在她心上烙下了伤痕。
她那么像他,唯一的不同是她拥有着他所没有的自由。他已不大自由,又怎舍得剥夺她的自由?
或许,他还可以求她留下来,但傲气使然,习惯了掠夺的人会以退为进会刻意示弱,但不会摇尾乞怜。
她也不会喜欢乞求怜爱的他。
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根本没有。
晏书珩看向阿姒。
女郎在极目远眺,长睫如蝶翅,目光似断了线的风筝,随风摇摆。
稍显茫然,但自由。
在历城时,他以为自己是执棋之人,后来才发觉主动权已落入阿姒手中。只因她是自由的,一直都是。
被困权势金笼中的人,是他。
无言并肩而立。许久,晏书珩云淡风轻地微微一笑,随意道:“此番一别,阿姒可还会回建康?”
阿姒点头:“我姐姐在这里,自是会回的。只是不知何时回,回来之后可还会长居,故而长公子不必——
“不必挂怀。”
她本是想说不必等她的。
但觉得这样的话太自负,也太残忍,只能往委婉了说。
她不说,晏书珩也能猜到。
他们之间默契得可怕,只是空有默契,却仍隔着鸿沟。
青年垂眼笑笑:“阿姒尽可放心,不必有负担,我不会等你。”
阿姒轻轻吁气,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在叹息,还是舒了口气?
晏书珩亦听不出。
他忽地俯身拥住阿姒,顷刻间,心跳声盖过涛声,他不断收紧臂弯。
阿姒被他勒得胸口憋闷,想推开,手刚触上他腰际又放下。
但只须臾,晏书珩便松开她。
他替她把被他抱歪的簪子别正,含笑道:“本想派几个可信的护卫给你,但想着阿姒不喜被约束,恐会认为我是要监视你,只能作罢。”
说罢,晏书珩从袖中掏出一个瞧着有些年头的长命锁,察觉阿姒要后退,柔声道:“不是定情信物,别怕。
长命锁套在阿姒颈上。
青年解释着:“这是我生父留下的,自小跟在我身边。南阳各城都有我的人,你若遇着难处,便以此为信物,我的人,都会为你所用。”
阿姒一听是这样要紧的信物,忙要摘下还给他。
晏书珩按住她肩头,十指收紧,言语仍是客套温和的:“我已然竭力克制。别再推拒了,好么?”
阿姒最终收下了长命锁。
船破浪而去,阿姒走了。
她走后,建康的风依旧和煦,江水不改其清,柳枝亦不减其绿。
晏书珩安然过着,每日上朝、下朝,日子似未有所改变。
半月后,在勤政殿等候陛下议事时,他见到了陈妃。
这算是他初次与陈妃交谈,从前并不在意的人,只因是建康城中唯一还与某人有着联系的人,也开始留意。
陈妃很懒散,话也漫无边际。
“我那妹妹虽是世家女,可自小与家父隐居,散漫惯了。”
她把玩着手里帕子:“她这孩子啊,狡黠、敏锐。越是危险有趣的东西,她越想去碰,越会喜欢。可越喜欢的东西,她反越会戒备。打小如此。”
晏书珩看着那方帕子,忽而轻笑:“是阿姒绣的?”
“是,她的绣活一向超凡脱俗,叫人看不出名堂。”陈妃也笑了,复又轻叹,“颍川虽刚收复,但也不算太平,真叫人忧心啊。听说长公子欲替陛下巡狩,且不说能不能成,本宫只好奇,以阿姒的性子,没说过让你不必等么?”
晏书珩凝眸看着那方帕子上惟妙惟肖的飞蛾,笑了。
“知妹莫若姐,她是说过让我不必等,我也答应过不会等她。”
但他没答应过不会去找她。
议过事后,勤政殿只剩陈妃和皇帝。陈卿沄懒散半倚着,幽幽道:“许是夏日来了,心口憋闷得慌。”
皇帝一手撑着额头,眼底爱意幽邃,一手没入衣襟下:“大了些,回头让他们给阿姐另裁新衣。”
陈卿沄冷冷推开他:“臣妾在操心妹妹,陛下只想着如何快活。”
李霈无奈:“阿姐,并非我不想。晏书珩是中书令,朝中离不开他。且如今祁家人在外北伐,再放晏书珩出京,岂不如放虎归山?”
陈妃轻嗤:“可陛下不是打算在朝中安插自己的人么,他们离京不正方便了陛下?再说,晏书珩他若想继续扩张势力,不出京也能办到。
“与其戒备,不如牵制。让他去巡狩,能护着阿姒,还能试试他对阿姒有几分真心。说不定他顾及阿姒感受,便不会对她的姐姐姐夫如何。”
明知她只是担心她妹妹,但李霈仍是被这句“姐夫”给取悦了:“罢了,朕如今无力压制世家,南周朝局也需他们来维持平衡。便听阿姐的吧。”
次日,皇帝力排众议,下旨命中书令晏书珩代天子巡狩,安抚民心。
同去的,还有姜珣。
众人先走水路,后乘马车。走了一月有余,再有十余日可到颍川。
马车内,二人正对弈。
晏书珩随口聊起阿姒:“见云和阿姒青梅竹马,令人艳羡。”
姜珣黯然一笑,随即释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