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正倒在地上龇牙咧嘴时,前方传来轮椅轱辘声。舞姬抬眼一看,是府上那位矜漠高贵的公子。
她忙抱着琴爬起来行礼。
向来疏离阴郁的贵公子看了舞姬一眼,淡声问:“你爱琴?”
公子爱琴,满城皆知。舞姬抱着琴恰巧在此摔倒,在场的仆婢都认为她是故意投其所好、借机攀高枝。
贵公子似也如此想。
但他却停下来,静待她回应,仿佛亲眼看看世人是何等伪善功利。
才十六岁的舞姬什么也不懂,她忍着腰酸腿疼,诚实道:“我不爱琴……但这琴很贵,摔坏了我赔不起。”
说到这里,赵氏笑了。
“世家大族都爱琴,但我与妹妹家贫,饭都吃不饱,谈何风雅?可没想到,就因为这个回答,我妹妹被公子带走了,留在身边奉琴。”
那位公子文武双全,名满天下。他本是个少年将军,却伤了腿,本就清冷的人更为阴郁寡言。
许是两个人的日子各有各的压抑,日久天长,生出了共鸣。
他们不顾身份悬殊地相爱了。
公子天性淡漠,舞姬常辨不清他有几分在乎,偶尔也会不安。
但二人依旧爱得不顾一切。
尽管心心相印,但公子和舞姬都很克制,并未过多亲近。他们相爱的事被舞姬兄长知道了,其兄为攀附权贵,暗中给舞姬茶水中下了□□。
那夜,她和公子做了夫妻。
高门大户的嫡公子自然不能娶一个庶族女郎。但他承诺待族中事毕,便带舞姬归隐。他们日日畅想未来,连以后两人孩子表字是何,包括孩子的长命锁,公子都亲自绘图构拟。
说到这,赵氏神深深吸了口气。
“可惜啊……”
这句话让阿姒心弦绷紧。
她爱看话本,自然知道有些词句一旦出现,便意味着遗憾的开端。
舞姬的兄长听说他们要归隐山林,若真归隐,他借妹妹攀附权贵的计划便泡汤了。兄长便趁公子出远门时,把二人私定终身的事捅到老夫人处,欲让老夫人做主,纳舞姬为妾。
但老夫人看穿舞姬兄长的贪婪本性,不予理会,且给公子去信,让他自行决断。公子很快回了信,可信上说的却是要弃她而选家族。
字迹确凿,舞姬不得不信。
老夫人看过信,给了赵氏一家人许多财物,让他们离去。
但彼时,舞姬已怀身孕,正纠结是否要留,她的兄长并不死心,还想借孩子牟利,极力劝她生下。
她本就舍不得,便生下了。
一大家子离了京,到了雍州隐姓埋名。孩子三岁时,雍州遭匈奴人入侵,举家逃亡时遇到匈奴人,有位别国将军从匈奴人手中救下他们。
那将军对舞姬动了心思。
舞姬兄长见对方有些来头,手上又有兵,乱世之中,金银富贵都不如兵权来得实在,于是兄长使了一出苦肉计,假装得罪将军。
为救兄长,舞姬最终委身将军。
半年后,她怀了身孕。
但她和公子的孩子却走丢了。
舞姬兄长贪心,他为了讨好将军,也为了从公子家人处谋取财物,便把舞姬个公子生的孩子送走。过后同舞姬说是公子族中派人抢走孩子。
阿姒听得揪心。
她忙追问:“后来那孩子呢,您……您的妹妹又如何了?”
赵氏神色萎靡,似是倦了。
她看着萤火,喃喃道:“我妹妹?她啊……她后来死了。”
赵氏望向阿姒领口那戴着长命锁的地方,她倏然冷静几分。
深深呼吸平复心绪,赵氏斟酌着道:“总之,直到孩子被抢走,我妹妹才真正开始怀疑兄长。我们试探一番,得知了所有的真相。
“最终我替妹妹,杀了兄长。”
夜深时,营帐外阵阵风声。
阿姒难以入眠,不仅因身在敌营,更因今夜的故事。
她自诩敏锐,可赵氏比局外人还要冷静的语气也让阿姒不敢乱猜。
舞姬是否是赵氏?
而那个被抢走的孩子……会是她所认为的那个人么?
这个故事令人遗憾的地方太多,情人反目、母子分离、至亲陷害。
赵氏并未说公子弃了“妹妹”是误会还是权衡利弊之下的决定。
阿姒亦猜不出,甚至不敢猜。
因为无论真相是有情人反目成仇,还是阴差阳错的误会……
都很残酷。
天将明时,阿姒起榻。
睡不着,她掀帘出帐,见无人拦她,索性走到附近土坡上,地面与天际交界处透出了淡淡微光。
日头马上就要升起来了。
阿姒看得出神。
她像常年幽居地底的阴魂,被远处的光亮刺得双眼发酸,但仍迷恋地直直望向那明亮之处。
元洄练完剑,负剑而来,见到土坡上立着个伶俜的身影。
晨光稀薄,光影朦胧。
素白的裙被曦光照得更为柔和。她当是刚醒,举止凝滞恍惚。
时间忽而被打乱。
营帐周遭成了山间小院。
元洄步子一顿,拐向反方向,身后有个轻而柔的声音叫住他。
“……江回?”
元洄顿住步子,最终转过身,朝她一步步走去,什么也未说。
“抱歉,我又叫错了。昨日多谢你。”阿姒赧然笑笑。
元洄目光只在她面上停了一瞬,便移向了除她以外的别处,冷淡颔首:“你救过我,不足挂齿。”
他总在强调救命之恩。
若是一年前失忆时候的阿姒,会认为他是害羞而刻意避嫌。
但如今阿姒再思来,却有了不同的判断,元洄当初会娶她,恐怕仅仅是为了报救命之恩。那时不说救命之恩是怕她不安。而现在强调救命之恩,是怕她不自在,才刻意撇清联系。
对他,阿姒心存感激。
她发自内心地,不夹带任何伪装地对元洄又笑了下。
元洄稍怔,垂下眼帘。
阿姒见他似乎也笑了下,看来心情不错,她趁机套近乎。
阿姒指着一侧的便楼:“我想上去看看日出,可以吗?”
其实她是想借着看日出打量地形。也不知元洄是否瞧出来。他点了头,两人先后攀梯上去。
阿姒又开始套近乎。
“你身上这把剑似乎一直没换过。”
“是我师父所赠之物。”
这把剑如今成了江回和元洄的唯一联系,阿姒对着剑道:“原本我还挺怕如今变成元洄的你,但现在看到这把熟悉的剑,又忽然不怕了。无论你是什么“洄”,你都是个重情重义的好人。”
风吹过来,她身后长发翩飞,优柔又迷离,像妖魅。
偏生笑容澄澈至极。
不谙世事的、胆怯的、聪慧狡黠的、果断冷静的……都是她。
元洄一时看不清。
她究竟是怎样的女子?
发觉自己竟在探究阿姒,他蹙了下眉头,察觉要失控,残忍地把二人的距离拉向对立面:“当初刺杀晏书珩便是用的这把剑,只可惜没成。”
果然,阿姒的笑僵硬几分。
随即她开始纳闷。
元洄除去爱害羞,一直都这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他是匹虽年轻但也带着危险的狼。一年前的她究竟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敢去逗弄他?
果真失忆会让人发蠢。
提起刺杀,阿姒想起困惑她心头一年的事,好容易和元洄重逢,她实在按捺不住好奇,问他:“我们三人遇见得太过巧合。你可觉得此事蹊跷?”
“不算巧。”
元洄很冷静地说出一切。
“家母故人之子生在晏氏,她曾对家父说日后若北燕与南周兵戈相见,望他莫伤害晏氏年轻一代的公子。此事被我的异母兄长探得。彼时我在南周,兄长欲离间家父家母,顺道铲除我,便收买家父的人,命我前去刺杀。”
但阿姒好奇的不是为何要元洄去刺杀,她直言道:“刺杀是有人蓄意为之,可巧合的是可你我的遇见。”
那是三人纠葛的开始。
元洄默了默。
“你可记得云娘?”
阿姒愕然抬头:“自然记得,她是我那位假爹爹郑五的新相好。”
她自以为她比江回更了解云娘,可接下来,元洄的话让她惊骇。
“她是我父亲的人。
“我父亲察觉了兄长的意图,为了磨炼我,索性不阻止。只暗中派人在历城接应,那人便是云娘。”
此事元洄也是后来才知道。
起初他只知道父亲新近在上庸郡历城安插了个线人,是个女子。
重伤后他逃去历城,来到与线人接头的巷中,见到了阿姒。他以为她是那个线人,这才求助。
发觉阿姒不想救他,且对此事一无所知,元洄才察觉认错。后来阿姒折返了,为了尽快养好伤,元洄只能倚仗她。至于过后会留意她,是因她说他的声音似曾相识、独一无二。
但这些都是后话。
阿姒恍然大悟:“难怪那日云娘让我往那边走。那阵子我要什么,她便给我什么,可她为何不亲自出手?”
元洄说:“不知。”
其实他知道。
回到北燕后,他见到云娘,云娘告诉他,父亲认为他不够杀伐果断,交待她务必让他心性得到磨炼。
云娘早他数月来到历城,进入城主府从低等仆婢做起。
期间她留意到一位郎中。
那便是郑五。
这位郎中家境贫寒,但一个女儿却生得花容月貌、冰肌玉骨,虽不谙世事但气度超尘脱俗。
又得知阿姒失忆,云娘猜到阿姒是高门大户流落在外的孩子。
她有了个想法。
她知道元洄打算在那一带刺杀晏书珩,也知道刺杀不成,无论元洄还是晏氏长公子必会在历城停留。
云娘的任务只是让元洄得到磨炼,而非取晏书珩性命。因而当她察觉郑五想借女儿攀附权贵时,便暗示郑五,把阿姒留着献给晏氏长公子。
过后暗中引导阿姒发现受伤的元洄,让二人产生纠葛。
这一切,只为磨炼元洄心志。
元洄沉默地回想着。
他最终并未告诉阿姒这背后的因果。只说:“许是她不便出面。”
阿姒笑笑:“竟是如此……我还当世事当真有这么巧呢。”
说完又双双缄默了好一会。
元洄率先打破沉默:“我刺杀晏书珩的事,你可告诉家母?”
阿姒说不曾。
“我只说了认错夫君的事。”
这声“夫君”一出,气氛顿时微妙,元洄意味不明地凝她一眼。
少顷,他再问:“为何不说?”
他们母子二人和晏书珩的关系太复杂,阿姒理不清,也懒得费心解释自己的动机,索性耍起赖。
“因为我笨啊,猜不到。”
元洄被她这句无赖的敷衍之辞给逗笑了,冰面裂开缝隙。
他收起笑,淡道:“多谢。”
阿姒望着将白的天际。
东方既白的淡色让她想到一个人,他极爱穿这样的衣裳。
那人在人群里时,是晨间暖融的曦光,温煦柔和。但独处时,就如天色将明时的薄云,温柔但清冷。
阿姒想起赵氏的话。
那个人,他幼时不爱说话,很安静、拒人于千里之外。
她不免好奇。
幼时安静的他,和如今煦然的他,哪一个他,才是他本性?
他长成了风度翩翩的温润佳公子,变得那么爱笑,是因为心里孤寂得到弥补,还是戴上一层假面?
好奇之余,又是一阵唏嘘。
他们三人间的纠葛剪都剪不断,是巧合,但也不是全然巧合。
说来是造化弄人。
阿姒拢回散得凌乱的思绪,看着陌生的地界,目光忽而怅惘。
她转向元洄:“我此次回颍川,是因为我父亲祭日将至,如今就剩十日了,我什么时候能……”
话说完,阿姒便察觉元洄周身的气息又疏离了些许。
她一时不知是为何。
难道是他察觉到她在说谎?
阿姒忙解释:“玉玺的事,早前我连听都未曾听过,就连那句遗言,我也不敢保证是真是假。”
“无妨。”
元洄淡声说完,就要转身离去:“我帮你离开,念在——”
“我知道的,救命之恩嘛!”
阿姒笑着接话。
他实在太急于报恩,她都看不过去了:“虽说我救了你,可你也帮过我,不必给自己添太重的负担。”
元洄什么也未说。
他转过身,下了便楼。
刚要分道扬镳,远处传来喧嚣,慕容凛的亲随急急跑过来。
元洄冷声问:“何时如此慌张?”
那亲随迟疑地看向阿姒,女郎正扶着梯子,慢腾腾地挪下来。
他看愣了,撞到元洄神似王爷的冷厉目光,如实道:“南周人来换这位女郎,王爷让属下把人请过去。”
是陈家人寻来了!
阿姒猛然转头,眼底雀跃。她加快了爬下便楼的动作。
楼下,元洄稍滞,声音更为沉冷无波:“是何方人马?”
“是南周中书令,似乎姓晏?”
阿姒始料未及。
晏书珩?!他不是在建康?
一向冷静的她也乱了阵脚,脚下一个打滑,从便楼上摔下。
“小心!”元洄身形迅捷速如猎豹,大步上前接住阿姒。
便楼下方有长枪架子,锐利尖头的朝着阿姒。她吓得紧紧闭上眼,也不去管谁来了,接下来该如何,接住她的人是谁,他们是何关系……
脑海中只剩求生的本能。
她浑身绷得极紧,双臂像藤蔓,死命地搂住下方人的脖颈。
她猝然落入怀里,元洄被冲击得猛然后退几步。
阿姒怕摔下,双臂圈得更紧。
心跳得凌乱而飞快。
耳边只有自己堪比飞瀑奔涌的心跳声,脑海也一片白。唯一的意识都用在紧抓这救命稻草上。
元洄是武人,很快稳住身形。
阿姒理智亦迅速回归。
虽事出情急,但以二人如今关系,这样搂着也不合适。
她忙睁眼,要从他怀里下来。
刚抬眸吗,还来不及动作,就见远处立着一道月白身影。
离得有些远,但即便看不清青年的面容神色,阿姒也知道那人生得俊逸,含情目摄人心魄。
晨风拂面,青年白色冠带和墨发翩飞,在风中纠缠出一个缱绻弧度。
一如月夜下的竹上雪。
晨光中的松间雾。
阿姒一步一步, 朝他走去。
晏书珩停在原地, 目光追随着阿姒身影, 转瞬不移。直到阿姒来到他身前, 压着喜悦问他:“你怎么会……”
他紧紧拥住她,几乎要把她揉入怀中, 嗓音里积着疲倦:“抱歉。让你受惊了, 我来得太晚。”
阿姒手指轻轻抖了下。
原来他眼底那些复杂的情绪, 并非是在吃醋,而是自责。
是她对他成见太深。
阿姒卸下一切,落在晏书珩的舟上,安静地任他拥着。
不远处, 元洄静立着,怀里虽尚存余温, 但风一吹就会散去。
失去的感觉变得如此强烈。
正好阿姒推开晏书珩。
有声音在争吵。
“你忘了虎视眈眈的兄长们?还是忘了父亲的训导之言?”
“然而得失只在一念之间。”
“立场不同,羽翼未丰。你的争取只会给她带来祸患。”
“凡事都有先来后到,当初与她喝交杯酒的人是你啊。”
“但弃她的, 也是你。”
每走一步,耳边便吵一句。
元洄一步步走近。
阿姒这才记起他还在,虽说如今他们算是朋友,但认错夫君的荒唐在先,在元洄面前和晏书珩相拥……有些怪。她轻推晏书珩:“先放开我。”
晏书珩松开阿姒, 怀中一阵空落,眉心随着收紧。
一入慕容凛营地, 他便远远望见便楼之上阿姒正和江回一道看日出。她的背影很美,和世间任何高挑俊美的郎君站在一起都像神仙眷侣。
包括江回。
他们甚至险些成了眷侣。
但在数日的忐忑面前,这不算什么,她安然无恙,便足矣。
晏书珩后退一步,再次确认阿姒毫发无损,连日的担忧落了地。
元洄恰在身后站定。
他一如既往的冷淡,没有说话。
倒是晏书珩,先温声问候。
“江郎君,好久不见。”
气氛顿时古怪。
阿姒试图缓解三人之间的凝滞,调笑晏书珩:“他其实叫元洄。”
她看向元洄,又看向晏书珩,嘴角强扯起一抹友善的笑容。虽是强挤出的笑容,但依旧明媚。
晏书珩低头看她,笑了。
“原是如此。”
数日的疲倦因她的笑得到舒缓,可下一刻他又想到阿姒立在高处的背影。她和江回在一起,似乎很放松,不像在他面前总戒备地竖起刺。
更喜欢江回么。
对他动了心,但更喜江回?
晏书珩自诩善于洞察人心,却也猜不透心上人的心思。
但他很快记起陈妃曾说,越危险喜欢的东西,阿姒越喜欢,但真正喜欢,她反而会戒备。
相似小说推荐
-
都说了我不是鬼(湖蓝绿) [无限流派] 《都说了我不是鬼[无限]》全集 作者:湖蓝绿【完结】晋江VIP2024-3-25完结总书评数:1071 当前被收...
-
从前有只画皮鬼(张多乐) [仙侠魔幻] 《从前有只画皮鬼》全集 作者:张多乐【完结+番外】晋江VIP2023-03-18完结总书评数:1211 当前被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