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大维为了规避“国王”可能带来的负面政治影响,创造出的“奥古斯都”成为了罗马贯彻始末的最高权威。
所以——“后世人这辨析得还不如不辨析。”
不管他们的称呼有什么样的更易,但是其诞生的本质,不都是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征吗?
那又有什么不同呢?
嬴政敲了敲桌面。
比起这个称谓,更重要的问题是——
“共和国是什么?”
刘彻直接发问,可惜的是周遭没有人能解答,甚至连天幕也没回应他的疑惑。
于是又是孝武皇帝一人的自说自话回响在内室之中,梳理着脑海中闪现的思绪。
“周厉王暴戾无能,百姓反之,出奔彘。请召穆﹑周定二公共同执政,故称共和,定其为共和元年……”
“所以,是取得共和的共同执政一意?既然听后世人的意思,感觉帝制和它甚至有所冲突的样子。”
刘彻挑起了眉,兴致盎然:“能够从大多数既得利益者手中夺来权力,自立为帝……他挺能耐的嘛。”
虽然肯定有父——养父的铺垫和支持作用啦,但是刘彻自己就是站在前辈基础上更创辉煌的一代人,当然不会看不起这种情状下,被继承者和继承者两边都存在的作用。
真有意思。既然后来的汉朝都能知道罗马的信息,称呼它为大秦了,那么是不是代表从汉朝到罗马的距离,并没有超出他们这个时代的局限呢?
既然它稍晚一点的五贤帝时期和东汉对标——那现在呢,现在会不会是那个奥古斯都的时代?
【从这个点我们其实就可以看出他的小心机。
事实上,作为罗马人眼中“风度翩翩,仪容端庄,并且处事机警,悟性很高,能断大事,是极狡猾的一名政治天才”的奥古斯都,当他将要去世的时候,帝国已然注定不能走回共和国的道路了。
他的统治,尚且能很狡猾地被称作一句“开明□□”,夹在贵族民主制和真正意义上的帝制之间起个过渡作用。
但当所有人都允许他为自己的权力寻找继承人的时候——凯撒当年都不能将自己的权力、地位、职位留给奥古斯都,只能给他留下自己的姓氏和财产,并且用自己的财产以奥古斯都的名义散出去,给对方用金钱买名声,铺平政治道路——事实上的皇位继承制的选择就已然摆在他的面前。
那奥古斯都想不想皇位世袭呢?
废话,哥们都要求全国上下所有军队必须且唯一效忠“奥古斯都”,将枪杆子抓紧在手里,并且在行省大搞元首崇拜了,你说他想要干什么?
也就是因为罗马的“国情在此”,他不好意思跟当年高祖一样来个白马之盟,说什么“非尤里乌斯而元首者,天下共击之”,要不然大家早知道他心里什么想法了。】
“咳咳咳咳——!”
本来正喝着小酒的刘邦,差点没因为后世人突如其来的一句白马之盟给呛死。
当然,他这个经过了天幕剧透,于是不少事情被按下了加速键的时代,其实是没有白马之盟这种东西的存在的。
因为当初天幕在百官面前的揭露实在太直白了,直白到是个人都能听明白刘邦不想册封异姓王的心思,相当于代替他来了一次“宣誓”。
但这并不妨碍他将后世人魔改的版本还原成自己原定未来会说的模样,继而在共处一室的汉初三杰+陈平的熟悉的组合面前,露出了讪讪然的尴尬笑来。
当然,主要还是对着韩信。
尽管早就已经辞去异姓王爵之位,并且对于它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留恋,依旧不妨碍韩大将军对着刘邦就是一个带着点讽刺意味的微笑。
他不傻,想想就能明白,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这个白马之盟约诞生的背景该为如何:都非刘氏者不王了,原本的异姓诸侯王肯定差不多都被收拾完了。
韩信:笑死,今天也是和刘老三翻旧账的一天。
【但奥古斯都为什么做不到呢?
因为你罗是比阿中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更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啊!
你罗男人可以和已婚妇女通奸,可以和未婚少女乱搞甚至不被定义为通奸——当然你罗贵族女性乱搞也很出名——因为你罗法律在这个时间段里压根不要求夫妇双方对婚姻保持忠诚。罗马贵族私下里情人一堆糜乱情史简直就是西方狗血剧最热衷的话题。
但罗马的婚姻法只承认一位妻子,并且只有婚生子具有继承权,妾(话说这真的能算是妾吗,不都是银趴乱搞露水情缘吗)/私生子没有任何权利。
想要合法继承人但夫妻多年无所出?OK,你离婚再娶吧。
在基督教还没把持婚姻解释权与道德的年代,要离婚可不像未来的亨利八世,为了离婚娶新老婆生合法继承人,不惜大搞特搞宗教改革,把新教捧上英国国教地位那么大动干戈,而是想离就离,并不算什么难事。】
“???”
罗马人开(乱)放(搞)的风气,隔着无数时空上的差异,平等地创了一波好歹自认有道德节操,风气相对保守的中国人。
若是朝代尚早,道德伦理观念还处于朴素初生的时代,民风本来也就奔放,那倒是接受的很快。尽管听着后世人过于狂野的用词还是有点别扭,但这颇有自然主义共通之处的传统,对他们而言也并不算全然陌生。
还是那句话,春秋战国的时候,□□、偷情、通奸……这一系列后世高道德难以接受的混乱,在当时都平平无奇掀不起什么波澜。
子路都还要担心孔子面见南子会和对方搞上,对老师应当具有的品行毫无信任感,对着老师摆臭脸,逼得后者几乎跳脚跟他赌咒发誓“我如果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就让上天厌弃我”——不愧是孔子家混得最像亲大儿的学生,甚至能就孔子有没有给他找后妈(划掉)这件事发表重要意见,孔鲤都没他来得积极——可见当时风俗的奔放。
但朝代更往后,道德伦理体系更完善的时代,就更被后世人这波响雷劈得三观俱裂,满脸扭曲。
众人:后世人,我们无冤无仇,你何苦如此啊!(悲愤)
说好的“有类中国”呢?这难道不是有辱斯文啊!
天幕当然才不管他们的腹诽,搞得跟你们很正人君子一样,自己做的也没那么端正,就别好意思批判了。
【为什么要提到婚姻法呢?
因为奥古斯都虽然和他爹一样在罗马城绯闻满天飞,但他先后只结了三次婚。
(考虑到这哥们一直强调罗马人应该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并且宣扬道德革命。跟他养父比起来,他可能实际上真不是特别风流的款,只不过搞这种东西弄得罗马人很不爽于是反手就开始给他造绯闻,成就了私生活浪荡千年咏流传的声望,笑)
第一次他娶了他养父的心腹、他一度的政治同盟和后来的对手马克.安东尼的女儿克劳迪娅,但这是一场双方心知肚明的政治联姻(安东尼同样娶了奥古斯都的姐姐屋大维娅),后来因为俩人闹掰,他把(因为成婚年纪太小)尚是完璧之身的克劳迪娅送还给了其母亲身边。
第二次他娶了斯克里波尼亚,因为她是塞克斯都·庞培(前三头同盟中的最强者格涅乌斯·庞培的儿子)妻子的姑母,他想借着这段婚姻和庞培家加强联系。但遗憾的是后者已然和安东尼结成了同盟,于是当她生下了奥古斯都的独女茱莉亚后,他便果断和其离婚。
第三次他和曹老板估计很有共同语言,因为据传他对当时还怀着孕的提比略·克劳狄·尼禄(记住这个名字)的妻子莉薇娅一见钟情,当天两人就痛快和原本的伴侣解除了婚姻关系,另结良缘。
——这已经不是□□的问题了,是还怀着孕的□□的问题吧??】
曹操:……
啊,这,额……
饶是曹操经历过那么多的大风大浪,在听到后世人毫不客气地戳穿他好□□的癖好后,那张能够泰山崩于前而不改的面皮,都狠狠抽搐了几下。
曹操:难道就不能尊重一下个人癖好吗?!
□□多好啊!那可是成熟稳重包容大姐姐的魅力!
用后世人的话来说,他们这年头结婚太早了,□□的年龄段才应该是正常的婚恋年龄啊!他很正常的审美啊!
——当然,还怀着孕的都收,他在这方面愿意对这位奥古斯都甘拜下风。
【所以事实其实是,克劳狄家族在元老院向来名望很高。尽管提比略·克劳狄·尼禄和莉薇娅的家族都曾经站在凯撒和奥古斯都的对立面,但他此时需要缓和矛盾以及他们家族的声望,他们需要得到政治上的宽恕与庇佑。
是的,又是一场政治联姻。而奥古斯都和莉薇娅也同样没有子嗣。】
这个理由比起前面的对怀孕□□一见钟情,就显得合理太多了。
不少人瞬间松了口气,感觉话题从狗血言情剧回归到了正常的政治频道。
刘娥点点头,用一种颇为欣赏的目光看着光幕上名为莉薇娅的女子。
多果决啊,要干大事的人,就该如此不为小情束缚。
【没有亲生儿子,奥古斯都就算想搞皇位世袭制都没有基础。所以你看他后来兜兜转转把亲生女儿先后嫁给了三个男人,还不是就为了把位置能够传给合适的外孙。】
【但实话实说的是,奥古斯都不愧是你罗著名硬核狠人,他哪怕真的很想要立自己的血脉为继承人,但当时间推移到最后,他别的可以挑选的继承人都已然去世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两个人选。
哪两个呢?
一个是他女儿和他青梅竹马的挚友(奥古斯都的蒙恬/韩信belike国士无双甚至更进一步文武双全类型的白月光)阿格里帕的遗腹子,和他挚友同名的他的外孙。完美契合了他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需要(甚至说这应该是唯一一个还活着的和他有较近血缘关系的继承人选了),甚至还有挚友光环加成。
但是当他快要去世的时候,小阿格里帕年仅二十五岁,据说性格很暴躁没什么耐心。
一个是他老婆莉薇娅和前夫,注意,是和前夫,生的,和她前夫同名,叫做提比略的大儿子。虽然因为老提比略的早逝,他结婚没多久之后就把老婆和前夫生的俩孩子都接到/留在自己身边,颇有魏武之风地把俩都视如己出,但毫无疑问,提比略和他并没有血缘关系。
并且他一直觉得这个孩子虽然性格稳重,做事踏实,政绩显著,但是性格过于阴郁内向,如果把罗马交到他的手上,罗马人在他的统治下估计会非常可怜。】
再一次被cue的曹操:。
魏武帝很沉着冷静地转换好心态,面不改色地应下了那句“魏武之风”:“尽管并非我所出,既然都成为了孤的假子,孤当然不会亏待他们。”
养子不也是家族中的一员吗!尽管他没考虑过跟罗马似的让养子继承皇位,但是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他的养子们中的不少人,也是颇有才干的能用之人啊!那为何不好好对待他们,收拢他们的人心呢!
文化差异。
李世民摁了摁额角,再一次想到了后世人曾经提到的这个概念,对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
虽然,他想,虽然他作为父亲,喜欢的孩子也是偏向外向嘴甜会来事的类型。
但是从挑选统治者继承人的角度来看:一个太子如果稳重、踏实、有能力、有点安分不爱搞事或者结交党羽——都阴郁内向了,这种事肯定不怎么喜欢——难道不是当皇帝的会满意的类型吗?!
大臣们也会庆幸这届皇帝靠谱且不爱乱来吧?
——结果罗马人在嫌弃皇帝继承人不够外向?你哪怕说他行事冷酷恐怕难施仁政也比性格内向来得靠谱吧!
【在这样的天平对比之下,奥古斯都最后选择接近冷酷地把自家外孙剥夺了继承资格,甚至流放出罗马,(他后来更被下令处死,具体谁命令的谁也不知道,不过不管是哪个都很合理,一堆冷酷老阴比毕竟),就为了替提比略铺平继承的道路。
是,他对提比略的观感一般,但是比起年轻暴躁,说不定就会把罗马带偏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的小阿格里帕,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与他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能力出众的提比略。】
流放、处死。
嬴政现在听不得这些类似的词汇,一想到历史上扶苏最后的结局,他本就阴郁的心情就更烦躁几分。
那个孩子最后为什么会那么果决地,接到一纸勒令自戕的文书,便舍弃了所有求生的欲望,跟随着他的父亲一并远离人世呢?他为何在蒙恬都已经警告他背后或许有诈的时刻,都不曾为着自己再努力一下呢?
他平日里刚毅和武勇都到哪里去了呢?他敢于针对政策发表不同建议,甚至不惜和他的父亲对抗的勇气,又到哪里去了呢?!
还是说——在他的心里,他的父亲难道就是那么一个,如果要为了幼子上位铺平道路,便能够毫不犹豫地让长子去送死的人吗?
他对于自己的地位,嬴政对他的期许,难道就全然没有意识吗!
嬴政只要一想到这里,便觉得烦躁。
【尽管提比略确实如他所言,因为阴郁的个性,在位期间没有得到罗马民众普遍的爱戴。(主要是因为哥们是阴暗社恐,没当上皇帝的时候就喜欢隐居,上台后不喜欢搞浴场剧场这样的公共事业)
因为党派斗争等因素,他对元老院和宗族都使用着残酷的手腕,以至于为历史学家塔西佗因偏见而诟病抹黑,很长时间以暴戾、苛政、好色的昏庸之主的身份留名史册。
但实际上,正如近代人通过他时代罗马人自己的论述以及考古遗存为他翻案的那样,他确实是个有所作为的皇帝,奥古斯都没有挑错继承人。
只是可惜,他的儿子也早他一步离世,奥古斯都所筹划的皇位世袭制再一次因为意外偏离了正确的航道。
提比略的皇位最终由他的侄孙卡里古拉继承,但不幸的是,他是个暴君,最后遇刺身亡。皇位转到他的妹夫兼伯父克劳狄一世手上,再传给他的侄子尼禄(顺带一提尼禄不是克劳狄一世的崽,他是小阿格里皮娜和别人生的),最后朱里亚-克劳狄王朝轰轰烈烈地爆炸。
啧啧啧,提比略、克劳狄、尼禄,这三个人的名字合起来,尽管没有卡里古拉作为刺激,恐怕给奥古斯都一次重来的机会,他看见提比略·克劳狄·尼禄会不会犯PTSD都难说。】
——好冷的地狱笑话。
众人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后世人当初为何要让他们记好提比略·克劳狄·尼禄的名字:好家伙,一人的名字当中包括了后面三个皇帝的称谓,什么缝合怪现场?
不对,应该说:
你们西方人名字重复率是不是过高了一点啊?!
【话题有点跑远了,我们稍微拉回来一点。
奥古斯都对于皇位世袭制的尝试,就如是因为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各个皇帝匪夷所思的绝嗣操作,愣是成为了一团混乱的浆糊。
错过了最好的血缘继承制确立的时机,养子继承制自然而然便发展壮大,抢占了罗马皇位世袭制成长的土壤和养分。】
【嗯,不过优帝其实在这一点上,运气也没好到哪里去。】
“……优帝?谁?”
话题切换得过于快速,上一秒还想着奥古斯都家的爱恨情仇,下一秒就回到了不知道多久之前的话题,有不少对于西方人名不够敏锐的观众下意识发问。
“那个被后世人调侃为集合了孝武皇帝、光武皇帝、魏武皇帝三者特质,后继人却跟宋仁宗一样,终于奠定完成了那什么东罗马千年制度基础的皇帝,叫查士丁尼来着。”
记得比较清楚的人如是小声提醒道。
【他虽然在他平生最重要、最著名,也是注定最名垂千古,只要罗马法系、也就是大陆法系还在世界上存在一日,他的声名就要伴随着它一同为人传唱的功绩——《查士丁尼法典》之中做出了如下规定:
“死者的子女、养子女等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亲父母和全血缘的兄弟姐妹等属于第二顺序的继承人;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属于第三顺序继承人;其他旁系血亲属于第四顺序的继承人。”
从此明确了拜占廷帝国实行以父死子(女)继为基础,以其他继承方式为补充的皇帝继承制度,走上了一条和古典罗马时期养子继承制全然不同的道路。】
“父死女继?”
李裹儿的眼神刹那变得柔情万丈又神采奕奕,年轻的、张狂的公主从原本的坐姿几乎跳跃起来,但落地的声音依旧是轻盈的。
相似小说推荐
-
风雪不归人/暴雪将至(我见青云) [现代情感] 《风雪不归人/暴雪将至》全集 作者:我见青云【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1-3完结总书评数:790 当前...
-
哥谭翻车图鉴大赏 (Aak ) [BG同人] 《(综美英同人)[综英美]哥谭翻车图鉴大赏》全集 作者:Aak 【完结】晋江VIP2023-11-30完结总书评数:2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