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浮笙闲)


害,说的好像华夏文化没有影响力感染力,不能吸引周边蛮夷成为“精汉”一样。
他内心暗暗点头,重新建立回华夏文明的自信力——实在是被先前那个世界帝王影响力排行榜差点不进前三十的恐怖故事搞得一时之间心神不定,多少有点心态失衡。
不过再对外输出加强一波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给华夏添一波“精汉”人好像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太宗皇帝单手撑着脑袋,心思却因为这一波意外而飞到了陌生的领域:他对让“精汉”人来帮着他们复兴华夏没有丝毫的兴趣,不想把国家搞得跟罗马的窘境一样。但是借由增强文化影响力,让大唐再多一些心甘情愿来朝、甚至甘愿内附的藩属国,他倒是觉得不错。
唔。他这般想着。后世人管这叫什么?文化胜利?
【比如尼禄□□之后,罗马群雄并起,总督混战,打得天下破破烂烂,凯撒和奥古斯都如果在天有灵,恐怕恨不得亲身下场暴揍不肖子孙(尽管尼禄和他们的关系多少有点远的离谱了,但当了皇帝你就得是他们尤里乌斯家的后辈!)
结果涅尔瓦振臂一呼,罗马转瞬起死回生,跑步进入了五贤帝时期。终于开始统一度量衡、法律、货币、道路……在东汉时期终于开始干我们秦朝完成的事业,人民幸福指数瞬间biubiubiu地往上涨,文人都敢歌颂说是人类最幸福的年代。】
嬴政:?
哪怕因为李斯的事情,始皇帝这边的氛围堪称冰冻一般凝滞压抑,嬴政本人因着天幕跑偏没有解答李斯参与政变而对其中内容难免有些兴致缺缺。在看到这段评价的时候,也不免暂时放下了和李斯的沉默对峙。
“人类,最幸福的,年代?”
他缓缓把罗马文人的歌颂之词复述了一遍,心绪复杂地和自己曾听过的各种文人对他的抹黑和斥责对比了一下,脸上的神情说不出来的无语。
尽管对方肯定在别的方面也有所建树——说不准就是大力扶持了文化艺术方面——不能将他们的局面和大秦眼下的处境直接对等。但是听着别人家的文人对着自己也干出来的功绩一顿吹捧,回首看见自家一堆糟心玩意……
这样强烈的对比真的很难不心塞。
嬴政深沉地在内心对自己发问:秦朝是不是真的应该加强一下文化水平的培养了?
他倒也不是跟后面那个汉武帝似的好大喜功,特别喜欢听听下属的吹捧。只不过他明明确实完成了前无古人开创性的功绩,却没有明眼人给他正当的评价,这就让人很不愉快了吧?
况且就嬴政所知,秦朝眼下文学水平最高的两个人……
一个叫赵高,当年为帝国写了《爰历篇》六章,成为了官定识字课本的一部分——哪怕作者实在晦气,奈何确实有点真材实料放在那里,实用主义至上的老秦人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现在死了。
甚至哪怕他活着,他的文学水平也更偏向小学文字书法方面……哦,歌功颂德的漂亮话确实说得不错,只是嬴政现在想起来都有点犯恶心。
另一个的话——本来履历干净光明,不论书法小学文字还是正儿八经文学都不愧荀子爱徒这样的名号,放眼全天下都是第一流的存在。
结果眼下面色苍白地跪坐在他面前低头等待审判,嬴政都怀疑如果不是还有最后一丝侥幸心理尚且作祟,李斯会不会整个人都瘫坐倒地。
就这俩,现在俩都告诉他和胡亥上位掺了点关系。嬴政这么想着,那加强文化水平培养的念头突然就更真挚了几分。【再比如三十僭主时期——从这个称呼就可以看出来有多么混乱了——之后,戴里克先好不容易统一帝国,眼见着要复兴荣光了,转手便拿出了四帝共治制这个但凡是个中国大一统支持者看了肯定会脑溢血的玩意,死后果不其然帝国分裂。】
“啊??”
孙权看着那个四帝共治的名词,感觉自己的CPU都快爆炸了。
几乎鹦鹉学舌一般言语晦涩着,他对着周围的人不求答案地问道:“这什么意思?一个国家四个皇帝?”
他们同时能存在三个自称为皇帝的存在,那是因为他们在割据混战互不服从啊!
谁家见过当皇帝的把皇位分成四份留给四个继承人的?类比过来岂不是相当于他们魏蜀吴再加上个司马晋四家都平稳从献帝手上接过皇位的意思??
离大谱吧不是??
分封制都不是这么搞的啊!
【结果都这样了,你罗还能摇出个君士坦丁一世来先后暴揍马克森提乌斯、马克西米安、李锡尼等人,重振山河、江山一统。】
嬴政:。
果然影响力大有一条要素就是要把这破烂的天下缝缝补补统一起来是吧?
想起自己统一六国的事业,嬴政对这位此前听后世人语气,因为对宗教的影响力于是排行压他一头,它都觉得可以接受的所谓大帝,难得也生出了一点英雄惜英雄似的亲切。
唔,考虑到老秦人称霸统一的理想做了好几代了,但这位君一的先代,相较起来就明显太有想法,太坑后辈了一点,嬴政那点因为排名生出的郁闷也减轻了几分——不是觉得对方比自己强,只是出于一种看见比自己更倒霉的同行的怜悯。
世界何其辽阔啊——秦皇发自肺腑地长叹了一声。
然后下一秒他便被君一的神操作哽住了喉口。
【哪怕他随戴里克先脑子抽抽,死前把家业撕吧撕吧分给一堆儿子侄子,活脱脱把如果分封制没废除中国可能面临什么的教训摆了出来。从此东西分裂,霸权不再,狄奥多西一世短暂的统一也没能挽回什么。
西罗马很快消失在蛮子入侵的战火之中,只留下东罗盘踞在以他为名的君士坦丁堡,夹在蛮族和波斯之间孤独地摇摇欲坠。】
这叫什么?
嬴政整张脸都木了,面无表情看着这罗马“大秦”碎了又拼,拼了又碎,几度在生死之间仰卧起坐。
——他的大秦要是也这么活力四射反复起死回生该多好啊!怎么同样是“大秦”,他的秦朝亡得那么彻底再无复辟可能的啊?!
以及“所以果然该行郡县,分封就是死路一条!”
仿佛把“驳斥所有打算复行分封的煞笔”这一条规则都已经刻入了DNA,作为皇帝的嘴替不知道和顽固派打过多少次嘴仗,已经形成习惯了的李斯,在听见“如果中国没废除分封”的刹那,支持郡县的言论就下意识脱口而出。
嬴政也很自然地就跟着点头。等到清醒的意识终于跟上肌肉记忆之后,君臣二人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眼下已经并不是当初的局面。
于是淡淡的尴尬又盈满整片空气。只有后世人讲的起劲,激情四射的言论连珠炮似的吧嗒吧嗒。
【结果都说你罗药丸,但这离谱的抽奖机制竟然偏偏还能运行?!】
赵匡胤:?
不是吧?你这还能出个优秀皇帝来重振山河的??这都第几次了??
当初被后世人激情破防之后,在对外政策上只能说疯得相当没有宋朝特色,以至于开始头疼继承人问题的赵大又一次默默破防了。
怎么他们老赵家的继承人选只有离谱的徽钦高三人组连环串,成就史上最糟心昏君昏君组合,连起死回生都只有赵构这种跑路一流的货色,勉强胜过人南明跑都不会跑的糟心玩意。
他们罗马凭什么能摇出来一堆优秀人选啊?!
【姗姗来迟给东罗摇出了古典罗马的余晖,查士丁尼大帝——其实名字按拉丁语准确音译应该是优士丁尼。早年国内学界因此会称呼他为优帝,听起来确实比老查或者查帝好听太多,后者总让人不经意间想起闰土和猹的故事。
优帝其人,尽管我一般喜欢调侃他是更适合罗马宝宝体质的“汉世宗孝武皇帝”,因为他在位期间一直致力于收复失地对外扩张,想要恢复罗马帝国旧时的荣光,甚至不惜民力,以致风评极端两极分化。】
刘·汉世宗孝武皇帝·彻:啊?
本来正兴致勃勃全身心投入看乐子事业,吃瓜吃的不亦乐乎的孝武皇帝,突然被cue之后都难免一懵,没弄明白怎么这里还有他的存在。
但等一时短路的思绪恢复了正常,刘彻便果断眼前一亮:尽管以他的骄傲,对“他的罗马同款”这种评价,在没看见对方准确功绩之前,尚且还是持有保留意见的。
但是后世人既然如是评价,后面跟着的几个词汇也确实让刘彻有点微妙的共情既视感——那事情就更有意思了啊!
让他看看怎么个像法!
探头探脑.jpg
【但实际上是,没有刘彻同款文景之治,只有曹老板同款军阀上位剧本,还得操着刘秀同款“光武”之心的他,在时代洪流的滚滚浪涛裹挟之下,确实是没办法“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了。
甚至抽奖机制也跟着停摆,没有昭宣之治,也没有哪怕曹丕曹叡曹髦三连起码靠谱皇帝,他的后继人选只有宋仁宗模板的查士丁二世。于是连生前战果都没办法全然保住,估计泉下有知都得死不瞑目。
可这样的悲哀,并不妨碍他终于给拜占庭整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靠谱帝制,站在新旧时代的交叉口,将帝国从奴隶制社会推向封建君主制的道路。】
被后世人接连cue到的所有人:……
后世人你这解说,为了让更多受众可以听懂,可还真的是接地气本土化到一定地步了。
赵祯更是满眼幽怨:拿着他模板怎么了?
是,他承认他肯定不如汉朝的昭宣,但是曹魏三代皇帝,他难道一个都比不上吗?!
凭什么后世人你宁愿把高贵乡公这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放入起码靠谱的行列,却对他的评价是“只有”啊??
他的仁又不是全然虚假的,在上次后世人锐评之后,他自觉他还进步了不少——怎么被你嫌弃得跟他是什么徽钦二帝一样啊???
仁宗大破防!
【靠的是什么呢?
害,做的事很多。但最直白的一点,不过是君权神授,皇位血缘世袭制——对,就是这么简单,早在秦皇汉武中国就已经干成的事情。
不要小瞧皇位血缘世袭制,要知道在罗马,曾经的帝国皇帝最流行的继承制是什么呢?
当然是大(臭)名(名)鼎(昭)鼎(著)的罗马禁卫军继承法(划掉)——咳咳,养子继承制。】
众人:……
感觉自从后世人开始跑偏聊那位“大秦”罗马开始,他们的无语和困惑,就远超了他们任意一次对后世人讲述的见解的迷茫。
但——真的很难不露出怀疑人生的神色来啊!
宫廷政变上位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篡位者也不是什么绝无仅有的存在。唐朝晚期的皇帝都能被太监们随便废立了,皇位传承能够有离谱他们心里多少都有点数。
可是,那些个情况基本上都发生在王朝的衰退期,甚至干脆就是天下都没能统一的乱世当中。秩序不存,于是所有的混乱情况都有可能发生,继而再导致天下混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但他们听着怎么那罗马的皇位继承局,尽管每一场都不那么太平,但是它就是能成功从这样的动荡中苟下来的样子啊??
并且“为什么是养子?”
赵祯的脸都是绿的:他为了不让养子上位做出了多少努力世人有目共睹,甚至到最后活活把养子逼成了对皇位产生了严重心理阴影的精神病。
但他自认自己的私心还属于世人可以理解的范畴,毕竟血脉的延续是一种源自于人类繁衍本能的渴求,不是所有人都能坦率接受自己的全部要被交付给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手中。
于是在发现隔壁竟然干脆直接搞养子继承的时候,赵祯是真的人都傻了。
不是,没有儿子你们痛快认命也就算了吧……有儿子难道你们还乐意把皇位给养子的吗?
仁宗目瞪口呆.jpg
【虽然养子继承制度成为了罗马优秀统治者抽奖机制能够成立的一大很重要原因,但是很显然就在于,它使得罗马的皇位传承,那都不能叫一个动荡了。
那简直叫做,江山代有能人出,能人出来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你做得了那鸟位那我/我XX哥哥怎么做不得——对不起,串到《水浒传》频道去了——皇帝或者他的继承人但凡软弱一点,那就恨不得“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飘摇荧惑高”。
反正罗马禁卫军是一群给钱啥事得能干得出来的鬣狗,早早偏离了奥古斯都——或者喊他更著名的名字屋大维——设立他们为保镖的本意。皇帝要是登基费给的不够,或者叛乱者实在给的太多了,不就是让皇帝认个新“养子”,或者干脆换个皇帝嘛。
他们都敢先把皇帝杀了,然后再公开拍卖皇位呢!那么上面那些事情就自然都是洒洒水啦,能有多大点事!】
赵匡胤默默捂住了胸口,瞬间粘合好了自己因为罗马神奇继承人运气而破防的心脏。
如果这继承人运是靠继承人不给力就被政变造反,被能人拉下马的动荡混乱换来的话,他便也没那么酸了,甚至觉得不要也罢。
下克上的戏码他见得还不够多吗,他自己都还是能人政变上的台。但是让他接受自己这种“奔放狂野”得恐怕唐朝宦官都得甘拜下风(毕竟他们好像到底没干过先杀皇帝后拍卖皇位的壮举来)的皇位继承法?
算了算了.jpg
他们这还真的能叫一脉相承的王朝嘛!一个皇帝继承搞得跟直接改朝换代一样,那他拿他们大宋跟人家比什么!
完美转换好思维的赵匡胤此时心平气和:他们那朝代恐怕好多个加起来才和他们大宋一样长久呢,是有一堆好皇帝又如何,他们又不是一家人!
【但其实你也不能说罗马的皇帝就不长心眼,一群老阴比政治家,他们怎么可能没动过皇位万世一系的念头。
怎么可能他们各个都心甘情愿找自己认识的最有天赋最有能力的年轻人(哪怕他可能和自己有血缘关系,只不过是旁支)当养子,把自己的女儿/侄女/外甥女,甚至是孙女,乃至于老婆的侄女/外甥女……嫁给他。认为形成姻亲关系就证明,“啊,你是我家族里的人了/直系的血脉了,皇位给你也算在家族里传承了”,于是就心满意足了呢。
最早动过这个念头的人有多早呢?——当然早到我们敬爱的,让八月多了一天、二月少了一天的奥古斯都,罗马事实帝制的开创者,屋大维同志了。】
众人:?
用着中国传统历法的古代人,当然没能get到后世人讲的和公历相关的梗,几乎满头雾水地望着八月多一天二月少一天的记载,面面相觑着。
他们的历法多少年了,都是有着专门人员进行观测和校准——每过几年,总得给历法上安排上个闰月——经过了时间的考验,便宜着农时的操作。怎么想都不可能有什么大的纰漏。
所以为什么会有这样离谱的说法,多一天少一天又怎么了?
——在某些地方诡异朴素的老中人,压根没想过有文明能够干出来特意把一个月份用皇帝的尊称冠名,并且为了彰显皇帝的身份,不惜把自己此前规定好的大小月间隔分布的规律一齐打破,就为了让皇帝的出生月能够成为大月的事情呢。
【屋大维同志本人虽然作为养子继承制的直接受益者——他其实是凯撒的甥孙,和凯撒差了辈分。后者五十六岁被刺杀身亡,他继承养父遗产的时候才年仅十九岁——但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在共和国里当着实际皇帝的硬核狠人,他没想过皇位世袭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里提一嘴,在罗马的概念里,他的皇帝(奥古斯都)和中国的皇帝并不能全然等同。因为在前者的观念里头,他们固执地认为“国王”,就是□□和暴君的代表,相当于中国传统定义里头的纣桀之君一样,是用来骂人的。
于是罗马的帝制是个神奇的玩意呢?
全靠屋大维自己给自己捏了个“奥古斯都”的头衔:诶,咱不好明面上说咱要当king,要当emperor,咱就自称一个普普通通Augustus,连Imperator(最高统帅,后可译为皇帝)都是元老院册封给我的——咱可是罗马清清白白的第一“公民”啊,谁说我是“国王”了?
咱老罗马正紫旗人从祖上就没有“国王”的传统!(震声)——完全忽略王政年代了呢。】
屋大维的操作确实挺骚的,值得不少人都为他神奇的脑回路侧目,感叹这人不愧是“罗马”这一能和华夏相提并论的文明概念的帝制开创者。始皇帝当初捏吧捏吧搞出来个皇帝头衔,从此几千年成为了中国野心家们的最高追求。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