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驭君(坠欢可拾)


树后面站着神出鬼没的殷南。
殷南欺身上前,唐百川不必回头,也知大事不妙,侧身躲过,从腰间拔出长刀,反手就是一刀。
“当”一声重响,两把刀架在一起,唐百川被力道冲的后退三步。
殷南抽空看了一眼兵器,见刀不知什么时候卷了刃,就收了手,将长刀丢在地上,从袖中抽出一把尖刀,随后一把将唐百川扑倒在地,尖刀横在他脖颈间,用力往下一压。
唐百川紧闭双眼,头脑一片空白,一颗心直坠地狱,浑身冰凉,汗却在瞬间泄出,湿透衣物。
预想中的疼痛却没有传来。
他睁开眼睛一看,就见殷南满脸不快,收起尖刀,一把揪住他衣襟,将他揪的站起来,推着他往回走,留下一个瞠目结舌的村民。
她边走边唉声叹气:“要活的。”
唐百川并未被束缚,但已经被殷南吓成一瘫烂泥,行尸走肉般挪动脚步,听到她自言自语,心里只剩下两个字——完了。
此时望州城内,已成一片修罗场,街道上随处可见尸体,余火未尽的火箭油脂遍布街道,瓦砾碎于地,血迹斑斑,望州府城在一夜之间变得浓墨重彩,现于世间。
百姓有机灵些的,把金银财宝塞进衣内,躲藏在地窖里,以防士兵烧杀劫掠,有吓坏了的,如同泥塑木雕,呆着脸站在门前,看士兵来来往往,清理战场,还有百姓在街道上焦灼地翻开尸体——攻城时,街上行人、商贩大多来不及躲避,又被战马践踏,死伤无数。
一群乞丐蜂拥而出,捡拾掉落在地的食物。
乌鸦借枝而栖,偶尔扇动翅膀,“扑啦啦”飞成一片,跟随尸体而走。
到处都是窸窸窣窣的声音,然而没有人声,忽然间有人奔过,踩裂地上簸箩,令人一惊,随后来人大喊:“开粮仓了!快去看,开粮仓了!”
一片死寂因此被打破。
凡是兵马,粮草消耗巨大,十万士兵一万战马,一个月的粮秣需四十万民夫运送,因此役不再籍,粮不三载,皆在当地取用。
望州大军在此囤积,就是因为望州有一座积年充实的“佳禾仓”。
西北各州漕米皆从此处转送至京都粮仓,因此粮仓修建的极大,内有仓窖一百个,每一个都可储粮两千石,去年秋收时,曾有小报传言佳禾仓再挖粮窖,储永镇军漕米,粮近三十六万石。
望州州官,平日里冠冕堂皇,今天灰头土脸齐聚望州州仓前,四个仓长战战兢兢,捧着仓廪账簿,供黄韫书查看,押粮官、库吏黑压压站了一层,百姓聚集而来,在外观看。

第416章 粮仓
凡是兵马,粮草消耗巨大,十万大军一万战马,一个月的粮秣,需四十万民夫运送,因此役不再籍,粮不三载,皆在当地取用。
望州大军在此囤积,就是因为望州有一座“佳禾仓”。
西北各州漕米皆从此处转运使转送至京都粮仓,因此粮仓修建的极大,内有仓窖一百个,每一个都可储粮两千石,望州粮食也是积年充实。
去年秋收时,更有小报传言佳禾仓再挖粮窖,一共储有漕米近三十六万石。
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却是鸦雀无声,静静看向衙门外两张四方桌。
一张桌上堆满黄韫书看过的账簿,他将最后一册看完,埋着头吭哧吭哧算了半晌,最后写下一串总数,交给程泰山。
他不敢当面给莫聆风,莫聆风杀伐手段骇人,他承受不住她身上的煞气。
程泰山将纸交给坐在右侧太师椅中的莫聆风,莫聆风扫一眼,见上面罗列了粮米出入总数,朝廷押运来的军粮总数,整个库中应该还余栗、大米、小豆十一万石。
她放下纸:“开仓清点。”
游牧卿果断伸手,推开“佳禾仓”的大门。
莫家军蜂蛹而入,打开粮窖,清点里面刻有粮食来历的铭砖,对照铭砖清点验粮。
一半人清点数量,另一半人查验粮食,每一窖下九孔竹竿,深入窖底,取粮上来,装入竹升斗中,连同抄录的铭砖内容一同交给莫聆风。
清点很快,本应满粮的二十窖粮食,只剩下十一窖,少了整整一半,铭砖成为摆设,小窦捧着数目上前,“嗡嗡”地禀告,莫聆风抓着折了两折的马鞭在桌上一敲:“大声点。”
小窦立刻挺直腰杆,声如洪钟:“粮窖内共有粮食五万八千九百六十一石,欠五万一千零三十九石!”
大嗓门如同惊涛骇浪,把身在其中的人搅的昏天黑地,围观者也为之惊骇,本寂静的场面忽然一片哗然,百姓交头接耳,窸窸窣窣传递消息。
莫聆风不看仓长,只看转运使,程泰山向前一步,走到李转运使跟前,和气道:“群鹤兄,咱们也算熟识,我就直说了,中间差的粮食,去了哪里?”
李群鹤冷笑一声,“呸”的一口唾沫喷到程泰山脸上:“乱臣贼子!屠夫!朝廷的粮,百姓的粮,你们也配来问?”
他扭头对百姓大喊:“古往今来,逆贼无德,攻而屠之,杀男获女,鸡犬无余,劫粮掠宝,寸草不留!尔等不可被逆贼迷惑,束手就擒!”
说罢,他猛地冲向一旁士兵,伸手夺刀,却被士兵扭住臂膀,按倒在地。
程泰山果断蹲身,撕下一截衣袖,迅速塞进李群鹤口中,堵住他满腔激愤,同时气的七窍生烟,站起身来,在他脚上狠狠一碾。
四周立刻寂静。
围观百姓心头悚然,不断后退。
尸体在他们身后手足相枕,足以填满窖仓,街巷深处,处处是积尸,血腥气再次笼上前来,沉沉堆积,将开仓时涌出来的霉灰气味掩盖。
莫聆风起身,攥着马鞭走到李群鹤身边,士兵捆住他手脚,他整个人都已经趴在地上,仍旧昂着头,怒目相向。
她伸出脚,踩在李群鹤背上,淡然道:“乍一看,你倒是个忠烈之士。”
她用力往下一碾,碾的李群鹤像扁担似的两头翘了一下:“既有赤胆忠心,身上绫罗为何不带血?心怀楚囊之情,城破之时,为何不为国捐躯?”
她冷眼扫向官吏:“拱手而降之辈,竟也敢提忠贞二字,无非是见贪图粮草一事败露,想做淮南鸡犬而不成,恼羞成怒罢了!”
李群鹤呜呜咽咽,似有话说。
莫聆风提起刀,一刀从李群鹤后背插入,黄蕴书下意识闭起眼睛,躲过这一幕,李群鹤极力挣扎片刻,血从刀口处往外溢,很快从口中涌出带着泡末的血,最后鲜血大股从口中往外淌,在他身下凝聚。
官吏们体若筛糠,怛然失色,百姓们更是不寒而栗,不敢退,不敢喊,站在原地,张着嘴不敢动作。
莫聆风拔出刀,交给身边士兵,目光从丹凤眼中射出去,扫一眼官吏百姓,慢条斯理走回桌边坐下:“粮食为何欠了如此之多,谁来说说?”
所有人噤若寒蝉,一声不响。
尸体被拖出去,程泰山一脚踩在血泊中,看向站在最前方的仓长:“你是仓长,想必清楚缘由,说吧。”
仓长两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咽一口唾沫:“是,下官清、清楚......”
他伸手擦去额上汗珠:“帐内官物、薄历记载数量,向来与仓库见在有别,各州送来粮米,账上有加耗、斛面、重催、漏催等数,实际上并非一斛加耗一升之实数,帐尾每每有毫厘之差,再者大军驻扎在此,常有士兵欺盗劫取,今春又转搬百仓,折欠损耗多,如此......如此......”
他想说如此才欠下巨大数目,但看蔓延到自己手掌边的血迹,瞬间改口:“此为其一,其二是今年转搬新仓时,两年期陈粮要籴粜,金知府、李转运使、齐通判合伙收籴,但司农寺奏本繁杂,动辄累月,他三人为免误了时机,未等朝廷批复,提前收籴,因此少了这些。”
程泰山问:“籴收银在哪里?”
仓长低声道:“没有。”
莫聆风敲了敲桌子:“什么?”
仓长一个哆嗦,扯起嗓门:“一向是他们出粜获利后再给籴收银!”
程泰山看向知州与通判,嗤笑道:“原来两位还做无本买卖,高!”
百姓眼中,含了恨意。
游牧卿两手夹三个竹升筒,迈出府衙门槛,放在桌上,莫聆风抓出一把大米,米粒多灰粉、发黄、有虫蛀粒,碎米多,整米少,有的甚至已经泛红。
黄豆、栗亦是如此,黄豆腐坏的最为厉害,只是从粮窖挪动到竹升筒里,就已经不断有蛆虫从里爬出,一直爬到升筒边缘,掉在桌上。
莫聆风将那一升黄豆倾倒在地:“仓长言语不实,粮仓出粜的是两年以上陈粮,为何新粮不见,陈粮在此?”
仓长面如死灰,答道:“是......奏本上报是出粜陈米,实则......是拉走了新粮。”
“恶若豺狼!”黄韫书忍不住睁开眼睛,痛骂一声。

第417章 吵闹
金、齐、仓长等人,就在街口处杖死,刑杖重重打在脊梁上,立刻就有骨头碎裂之声响起,血从犯人口鼻中涌出,滴落在地,逐渐向外蔓延。
无人躲避,因为望州城中,人人身上都已沾满血渍,不在乎再脏一点。
百姓一片死寂,眼神惶然惧怕,然而在眼底深处,还闪着一点兴奋的光——过往秩序在刑杖下土崩瓦解,权势分崩离析,曾经他们不敢直视的人,此时轻而易举折在杖下。
他们压抑已久的痛苦、愤怒、不满在这一刻得到宣泄,身上枷锁因此而松动,甚至想拍手称快。
程泰山立在一旁,看着百姓脸上无法掩饰的躁动,心头忽然涌起一阵寒意——许是歪打正着,许是有意为之,莫聆风正在操纵人心。
她淡化了满城死伤带来的冲击,并且将莫家军的胜利,转变成黎庶的胜利。
她让百姓以为她在讨好他们,她需要他们的拥护,她会为此体察民心,访贫问苦,为他们谋利。
百姓上钩了。
他们浑然不知收买民心是上位时的手段,是权利更迭的必然过程,一旦猛虎吞噬病虎,独霸山林,一切又会恢复原状,而且猛虎不加桎梏,数载过后,百姓将再入泥梨。
他看了看面无表情的莫聆风,闭紧了嘴。
行刑时,士兵开始运出粮食,送往后营,太平车轱辘在地上碾出沉重响声,和杖声交织,粮食陈腐气味飘散,和血腥气缠绵。
天色忽然放亮,日光似烂锦,千丈而下,万瓦烁金,重檐销雾,鲜血铺陈于地,日照风吹,竟闪出縠纹,犹如翻浪。
莫聆风眯起眼睛看日出,金项圈在甲胄之内,硌着她的血肉、骨头,风无孔不入,带着湿气——她听闻潭州终年多雨潮湿,这风中水汽,一定带了潭州的雨。
她随手翻阅一本账册,从头到尾,都没见到一个黎姓,心想黎姓少见,好找。
刑杖未完,州官头颅却已低垂,不再发出哀声,他们身上官袍、权势、财富随着鲜血零落在地,不到片刻就断气身死,尸体被士兵拖走,和那些无名无姓之人堆在一起。
街道上响起马蹄声,殷南领着娘子军回来,莫聆风收回游荡的思绪,一边起身准备处置唐百川,一边想:“邬瑾在高平寨可好?”
初七酉时,唐百川在济州被百姓乱石砸成肉泥。
初八子时,济州码头打开,一条船悄然离开,将檄文与谶语送出济州。
三月十一,京都禁宫早朝。
年轻帝王高坐御座,下方一人手持玉板,正义正言辞:“陛下!唐百川急功近利,连失两城,害民累兵,致使天下非议,有负皇恩,死不足惜,国朝有雄兵百万,请陛下调兵遣将,十而围之,扫荡莫逆,再图成功!”
他声震屋瓦,恨不能自请上阵,只是文人之躯,力不从心,方才作罢。
三司使中盐铁案鲍正挺身而出,直言驳斥:“如今贼众四起,军饷动辄十万数,左藏库已空,内藏库今年已经开支过半,围攻莫逆,三司无力支撑!”
枢密院中立刻有人站出来:“莫逆乃国朝心腹大患,岂能放任不管!”
“军饷从何而来?”
“上个月工部造船,支出一百五十万两,三司为何能给付?”
“因为去年便已经议过!”
“那你们三司的意思,是置之不理,任凭莫逆壮大?”
底下吵成一片,皇帝坐在金台上,面目平和,并未动怒,直到鲍正愤而跪倒,言“要动用内藏,便要增赋,请陛下明断”,他神色才微微一动,让鲍正起身。
“百姓赋税苛重,朕登基以来,一直想减免,不可再增。”
老臣吴鸿喆立刻秉笏躬身:“陛下爱民之厚,臣汗颜。”
计相吕仲农暗中翻了个白眼,上前一步:“陛下,不如从禁军中选拔以一当十的精兵强将,围剿莫逆,既可解内藏库之围,又能一举拿下莫逆。”
皇帝沉吟半晌,摇头道:“莫逆心思迥异,恐她得知消息,派出奇兵,直捣京都。”
大殿中一时寂静,无人开口——议来议去,似是无解。
片刻后,吴鸿喆亦上前一步:“陛下,若要再起兵,国帑难继,臣愚见,不如敕诏其为异姓王,以宽、济、望州为封地,既可免去两难局面,又可稳住边关。”
皇帝皱眉不答,正沉思之际,忽有御史台一言官出列,疾言厉色:“谶语出,天下乱,莫逆之心,路人皆知,她自封为王之日不远矣,吴枢密使还活什么稀泥!”
吴鸿喆迅速答道:“莫逆女流之辈,纵有牝鸡司晨之心,也难得拥护,并非她想称王便称王。”
就在两人要再次吵起来时,皇帝忽然扬声喝问:“什么谶语?”
百官窸窸窣窣的动静戛然而止,方才还吵吵嚷嚷的同僚对视一眼,一时不敢作答。
最后还是吴鸿喆舍出一把老骨头,答道:“臣今日入内早朝时,在路上听闻几个叫花子说——”
他咽下一口唾沫:“太阳落草中。”
能位列在此之人,都是学富五车,稍一细想,便知道这是何意。
殿内鸦雀无声,皇帝脸色陡然一变,铁青着脸问:“京都已经传遍了?”
吴鸿喆摇头:“应是初传入京。”
初传入京不假,其他州却是传遍了。
殿外风雨如晦,雨点打在窗棱上,噼啪作响。
皇帝怒到极致,人反倒冷静下来,只觉莫家兄妹,当真是赵家死敌,先帝一命呜呼,却躲了个清静。
“莫逆非除不可,虽然情急,但不在这一刻。”
他转动手上玉韘,目光扫过下方这些面孔,心中已有决断,却不在此时说出口,命众人散朝,便在内侍簇拥下从后门离开,前往文政殿。
文政殿殿门随之紧闭,在一个时辰后,皇帝召见新科状元、探花,三人同商国事,殿门直到酉时才打开。
两位新臣面带兴奋的离去,又有内侍匆匆前往翰林院,宣大学士前来草诏。
皇帝负手而立,背对学士,看屏风上涂抹的江山图,声音冰冷:“凡省、台、寺、监领空名者一切罢去,五品以下有官无职者罢去,不在恩荫补官,并审官院、审刑院……”
一道令朝堂百官怨声载道的敕令,跃然纸上。
新帝背负骂名的改革,节省下来的开支,全将变成军饷,用在莫聆风身上。

第418章 齐聚一堂
元章三十三年,四月初六,宽州雄石峡冲出一块白石,内有一尊九天玄女玉像,玉像粗糙,然而一点神韵,极似莫聆风,消息一出,立刻传遍天下。
四月初十晚上亥时,宽、济、望三州州官,聚于莫府。
正是大雨日,电闪雷鸣,夜色一片漆黑,莫府灯笼五步一盏,照着湿漉漉的廊下,狂风暴雨,直拍屋脊,犹如鼓号齐鸣。
冷气骤然袭来,侵人骨髓,莫府前堂更是阴冷,屋中角落摆放两个炭盆,驱散寒意。
程泰山率先坐马车前来,殷北蓑衣箬笠守在门口,见马车停下,立刻趋步上前,撑起一把大伞,接程泰山下马车。
程泰山穿着泥屐一脚踏进积水中,一手抱着衣摆,埋头上石阶,不过片刻功夫,膝裤已经湿了半截。
走到游廊下,他脱下泥屐,从摇摆不定的灯笼下走过。
风雨飘摇,莫家却能伫立不倒,电闪雷鸣,正合石破天惊之举。
他甚至希望雨再大一点,以免这个将要载入青史的夜晚平平无奇。
他先去花厅更换衣物,洗手洗脸,随后前往正厅。
正厅整齐规矩,没有花草、软塌、花屏等物,只有冰冷生硬的桌椅,屋子正中一把檀木太师椅,靠背与扶手连成五扇围屏,庄重严谨。
太师椅下方,八把圈椅分列左右,在圈椅之后是绣墩。
程泰山站在中间,思量片刻,并未以东、西尊位而坐,而是像早朝一般,文东武西,坐了东边第二把椅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