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目相对,司墨璃抿紧了薄薄的唇,有力的手攥紧了缰绳:“倾云,等我回来。”
沈倾云有些怔愣,面上不由得一热,她脑袋晕乎乎的点点头。
司墨璃又派人护卫在沈倾云身边,这才策马离去,马蹄翻飞间,溅起一路的雪花。
“小姐,我们也回去吗?”珍珠这时才上前问道。
“既然来了,先在庄子上逛逛吧。”
珍珠点点头,替沈倾云拿来一个热乎乎的汤婆子,两人这才四处走动了一番。
“小姐!”
听到一个妇人的呼声,两人回头一看,就见一个穿着棉衣的中年女子,手里提了什么东西,气喘吁吁的朝她们走过来。
她有些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我家那个受了小姐的恩惠,才能到庄子上讨了份工,若不是这样,这个冬天我们一家子恐怕都要冻死的,这是我们自己做的腌菜,还有之前打到的野鸡,听闻小姐来了,这才赶忙拿过来,若是小姐不嫌弃还请收下。”
在旁人的解释下,沈倾云这才知道,原来眼前这位,就是当初那个买糖人的大叔的妻子。
那大叔打理庄稼是一把好手,又老实肯干,夫妻二人为人都很和善,因此与大家相处得很好。
这野鸡显然是自己家都舍不得吃的,如今却是拿给了她。
“两个孩子怎么样了,天冷了可穿得暖?”
见小姐竟然还记得,那妇人笑得腼腆:“俩孩子都皮实着呢,庄子上的待遇好,如今我们一家吃饱穿暖都没问题,让小姐挂念了。”
沈倾云温柔地点点头,只让珍珠接下了腌菜,那妇人非要珍珠也收下野鸡,最终被大家一起劝了下来。
众人都忍不住笑起来,在这冰天雪地之间,沈倾云却觉得自己的心里暖融融的。
可等到回府之后,沈倾云却是收到了消息,说璃王带着军需物资紧急前往边关了。
她愣住了,难怪他会说什么等我回来这样的话。
可是前世,璃王明明就没有去边关啊。
所以,是为了她。
第111章 封赏
沈倾云的内心有些复杂,她朝着边关的方向望去,只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
倚翠走上前来:“小姐,喝点热汤暖暖身子吧。”
“寒风和寒玉安顿好了吗?”
“嗯,现在他们每日会四处巡查一番情况,然后就回小姐准备的院子里,那院子里吃的喝的,还有炭火等一应俱全的。”
沈倾云点点头,转身离开了窗边。
一碗热汤下肚,只觉得整个身子都暖和了起来。
而璃王这边的队伍带着物资风雪兼程,提前好几日到达了边关,除了沈倾云准备的这些,还有朝廷拨下来的粮草。
前世其实也运送了大批的粮草到边关,但是层层克扣下来,最终竟然只剩不到一半的量。如今有璃王亲自盯着,一路都没有官员敢随意下手。
士兵们看到这么多的补给,都欢呼起来。
大家立马上前感谢皇恩浩荡,又安排人手将物资全部分门别类的安置妥当。
韩老将军也是舒了口气,没想到这些支援来得如此及时,把璃王等人迎进大帐,抱拳对着他感谢道:“王爷,此次真是辛苦你跑这一趟,我替三军将士感谢你!”
璃王眼中带着不可察觉的笑意:“韩老将军,你恐怕不知道这其中还有另一人的功劳。”
韩老将军拂了拂胡子,有些疑惑:“谁?”
正巧这时有士兵禀告:“将军,军医求见!”
老将军点点头,一个中年大夫风尘仆仆的走进来,袖子上还沾着血迹,他十分急切:“拜见大将军、璃王,想问问这新到的药粉是何人配置,药效极佳!不知道能不能弄到配方,这对我军将士帮助可是太大了!”
原来军中的药品已经紧缺了一阵子了,此刻见到璃王带了大批药物,赶忙用来医治伤员。
没想到这金疮药竟然比以往的都要好用,不仅很快就能止血,就连疼痛也是比以往用药至少减轻了一半,极大的安抚了伤员。
除此之外,甚至还贴心的准备了伤寒的药物,真可谓是及时雨。
司墨璃不慌不忙的从怀中拿出药单:“这是韩老将军的外孙女特意找寻得来的,就连这些药品、棉衣,也全都是她捐献的,来之前她便说了,若是有幸用得上,这药单拿去便是。”
韩老将军不可置信的看向璃王。
军医震惊的说不出话,他双手接过药单,仔细查看了两遍,发现比普通的金疮药多了一味中药,配比也有所不同,连连惊叹起来。
“可是沈思思小姐?”他激动的问。
璃王眼眸一暗,一字一句道:“不,她叫沈倾云。”
老将军有个失散多年的孙女被找回来,这件事军中有所耳闻,那段时间素来强硬冷血的韩老将军脸上总带着笑,大家也都替他开心。
“原来是沈倾云小姐,如此通达大方,品行高洁,真不愧是老将军的骨血!”军医由衷的赞叹。
底下还有许多伤兵急需治疗,拿到了药单,军医又再三感谢,这才急匆匆的离开了。
韩老将军望着璃王,听完了这段时间发生的许多事情,他猛地一拍桌子:“和离得好!告诉倾云,让她想做什么大胆去做,一切自有外公帮她兜着!”
心中对这个还没有见到面的外孙女,已经是十分的喜爱和好奇。
司墨璃又拿出了沈倾云准备的护甲,更是让老将军连声叹好,直接立马就去换上了。
当天,一半将士都知道了:老将军的新护甲是外孙女送的。
谁见了都得夸一句。
有了充盈的粮草、高效用的伤药,还有暖和的棉衣,更有璃王坐镇,军中士气大涨,大军高喊:让蛮夷有来无回!
再战之时,震耳欲聋的马蹄声踏得整个大地仿佛都在颤动,参差的刀剑直指天空泛着凌冽的寒光,鲜红的旗帜在苍穹下迎着风雪高高飘扬,杀声猛起,大军以不可阻挡之势奔涌前行,扬起滚滚尘土,一时间震天的声浪中全是哭喊和哀嚎,四野肃杀、血染大地。
蛮夷的士兵脸上污渍斑驳,眼中难掩慌张的神色,被砍杀得阵型破败。
两只暗箭直射往韩老将军,一支射向膝盖,一支射向心窝,前世老将军便被暗箭所伤,今生却有护甲抵挡。老将军一声冷哼,骑着战马直接上前砍杀敌军。
边关频频传来捷报,皇帝龙心大悦。
按照这样的形势,恐怕要不了多久,蛮夷便会被成功击退。
京都的大雪停了,韩氏之前听沈倾云的,名下的米面铺子都是满满当当的存货,此刻也是带头出来施粥,引得许多的大户之家也效仿起来,希望以此博得一个好名声。
日子就这般有条不紊的过了下去,沈国公府度过一个及其沉寂的新年。
老夫人、沈之峰、沈倾云、还有沈思思难得坐在一起,大家吃了顿饭,彼此都看不惯,心照不宣的也就各回各屋了。
倒是蒹葭院里,丫鬟们都收到了红包、新衣裳,大家聚在一起祈福和笑闹,显出几分新年的快乐。
年后一早,沈倾云正准备出门去帮韩柔施粥,就看到珍珠慌忙的跑进来:“小姐,小姐!外面圣旨来了!”
“什么 圣旨?”
见沈倾云还是不急不慢的,珍珠跺了跺脚:“小姐,指名了要你过去接旨呢!”
闻言沈倾云更迷茫了,脑袋里回想这段时间的事情,自己好像最近没做什么吧。
等到了前厅,老夫人、沈之峰还有沈思思已经等候在那了,沈思思一脸担忧,捂着嘴小声说:“妹妹,你总是出去抛头露面的施粥,不会在外面惹了什么祸事,连累了国公府吧。”
沈之峰眼中都是冷冷的怒气:“不孝女,跟你那个娘一样不是让人省心的。”
老夫人心里也不痛快,但看到宫中的太监主管已经走近了,只好先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沈国公有女名倾云,柔慎性成,雍和粹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于酷寒时捐赠棉衣、药品共四十九车,为国分忧,实为忠善之举,特封长宁县主,另赐金簪五枝、贡缎十匹、黄金百两,钦此!”
圣旨念完,一片抽气声。
太监总管笑得和善:“沈国公,你真是培养了一个好女儿呀!”
第112章 倾云交出管家权
沈倾云上前跪拜谢恩,倚翠将准备好的荷包悄悄递上前,太监总管暗中捏了捏荷包的分量,哟,没想到这新封的县主出手真是大方,笑盈盈的客套了几句才转身走了。
老夫人和沈之峰脸上的神色都有些复杂,喜的是沈国公府接到圣旨嘉赏,难受的是赏的只有沈倾云。
沈思思脸直接白了,牙咬得紧紧的。
怎么可能,沈倾云一个乡下来的,凭什么被封为县主!
没关系没关系,县主又怎么样,还不是没人要没人娶,但我可马上就要出嫁当世子夫人了。
沈思思使劲安慰着自己,还不知道即将迎来的是什么。
沈倾云懒得去管沈思思心中那些小九九,她还是挺惊讶的,当初捐赠的时候也没想过还能被封赏县主。
沈之峰沉默了一会,还是皱着眉头问:“倾云,你哪来的这么多钱去买这些物资?”
老夫人一听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打量沈倾云的目光逐渐变得不善:“倾云,你一个闺阁女子,明明也才回府不到一年,但中馈一直是你在管理,莫不是从前习了什么不好的德性?”
“不会吧!”沈思思怯生生地惊呼:“我觉得妹妹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这是在暗指沈倾云贪污谋利了。
“思思,你就是太单纯善良了。”老夫人冷哼一声:“若不然,那四十九车的物资是怎么来的?”
这么一分析,沈之峰也觉得十分有理。
从前国公府的日子是奢靡享受,自从沈倾云接手中馈,许多的开销都被减免。韩氏和离后,更是带走了大量的精贵物件,前后的落差不可谓不大。
“倾云,我不知道你是怎么从中馈动手脚的,你既然被封县主,这些事情我就不追究了,但是国公府以前的份例得恢复,皇上赏的这些东西,也应该属于整个国公府。”
珍珠气得想直接上前理论,被沈倾云拦了下来:“父亲,圣旨上写得明明白白,这些东西都是赏给我的。父亲若是觉得皇上安排的不合理,大可以去向皇上陈言。”
沈之峰老脸涨红,他敢去质疑皇帝吗?
沈倾云又转身面对着老夫人:“祖母既然怀疑我管理府务不佳,那么我就将中馈之权交由祖母,若祖母发现我有哪里没做好的,还请祖母教导。”
说着,就吩咐倚翠去将账目、库房钥匙等一应物品拿过来。
见沈倾云大权眼睛都不眨的就直接交出来,老夫人心中难免不安。但是她太久没有尝过掌权的滋味了,此刻竟然也有些跃跃欲试。
沈思思想到若是老夫人掌权,她必然好过许多,因此拉了拉老夫人的袖子:“祖母,韩氏管得、妹妹管得,思思信祖母只会做的更好。”
老夫人倨傲的点点头,还是她的思思丫头一心向着自己,看着沈思思的目光愈加和善。
沈倾云交出中馈大权,头也不回的走了。
那三人看着御赐的黄金布匹,眼红的不行,彼此都心照不宣的暗中对视一眼:他们要把这些赏赐拿过来!
但沈倾云自然不会给他们机会,将所有的东西登记在册,隔两日便清点一番。
他们要是敢来偷拿,偷盗御赐之物的罪名,也不知道他们能否承受!
一想到将沈国公府这个烂摊子丢了出去,沈倾云只觉得一身轻松。
之前是为了学习管理内宅,培植自己的人手和眼线,如今都安排的差不多了,借此机会摆脱,她可以去做更多自己的事情。
老夫人时隔多年重新掌家,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大手一挥,整个沈国公府今日先加一道菜。
她也不敢太过浪费,毕竟没有了韩柔的嫁妆补贴,这账目一看就知道紧巴巴的,没什么余钱。
下人之中开始分出两派,一些人觉得沈倾云虽然做了县主,但迟早会嫁出去的,管家权又给了老夫人,便开始偏向延松堂。另一些人则是希望沾县主的光,想多在沈倾云的面前露脸,跑蒹葭院更勤了。
对此,沈倾云并不在意,那些墙头草就让他们倒吧,而愿意替她做事的,她必不会亏待。
眼看着是相安无事,但老夫人管理内宅不过一月,就觉得有些头疼了。
沈思思和沈之峰这个月的开支都超出不少,便要其他地方的银子补上,可哪又不需要银子呢!
“难怪沈倾云她这么干脆就把大权交了出来!”老夫人感叹着,太阳穴突突的直跳。
老夫人身边的刘嬷嬷也算是陪了她大半辈子了,这一路看过来,心中也很感慨,她替老夫人揉了揉额头,忍不住轻声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还是以前夫人在的时候好。”
听到这话,老夫人自然想反驳,但是良久也叹了口气。
脑中灵光一闪,以前都是靠韩氏出钱补贴国公府,现在韩氏走了,国公夫人的位置就空出来了,叫沈之峰再娶个名门贵女当继室不就好了!
刘嬷嬷听罢,皱起眉头:“之前和离的事情还没有完全淡去,眼下这个关头想娶个的合适的却是有些麻烦,况且性子也得软乎点才行。”
以前也就是韩氏性子软好拿捏,否则碰上那刚烈M.L.Z.L.的,不是要和老夫人再斗个你死我活的。
老夫人也想到这一茬:“总得去找找。”
不过一连过了好几天,家世、长相、性子,就挑不出一个能比韩柔都强的。
刘嬷嬷琢磨了一下:“老夫人,若是国公爷娶继夫人,自然要慢慢选个好的,急不得。但是若只是纳个妾,那人可就好找了。”
这么一想也对呀,老夫人就跑去问沈之峰的意见。
沈之峰为了做戏憋了十几年不纳妾,此刻听到老夫人的建议,哪有不愿意的呢,别说纳一个了,若不是没钱,巴不得纳十个八个美妾,当即就张罗起来了。
反正是纳妾,就三个标准:好看、有钱、好拿捏,身份低点那都不是事。
这般的话还真就挑出来几个人选来。
两人一合计,都觉得王家这个王青蕊不错。
第113章 纳妾,江侯夫人出问题
王家宅子虽在京郊,但王家的产业在其他县里分布十分广泛,富裕得很。王青蕊的生母原是一个清倌,因为得王老爷的喜爱,又为王老爷生了儿子,在原配死后竟然被扶作正妻。
王青蕊虽然成了嫡女,也承袭了母亲的美貌,可因为生母的身份,熬成了二十多岁的姑娘也没能嫁出去。
之前也有人想要纳王青蕊为妾,要么也是商户,要么是些小门户的,大多还都长得大腹便便,王家又不缺钱,王青蕊自然不愿意嫁。
这次听闻国公府的人来了,王青蕊心中便犹豫起来,那可是国公府呀,平日里做梦也不敢想的。
“可前段日子里,沈国公和离的事情闹成那样,大家都说他是个无情之人。”
“哎呀,小姐,要我说之前那个韩夫人,十几年都生不出儿子,还霸着国公爷一个人,被休也很正常啊,哪个男人不是三妻四妾的,沈国公能为了她这么久不纳妾,我看倒是可托付之人。”一旁的丫鬟小秋煞有介事的分析起来。
“话说得也是......”
“而且沈国公府后院现在可是空无一人,小姐你去了,若能将国公爷的心笼络好了,再生下儿子,以后还愁没有好日子吗?”
王青蕊想到自己的娘亲,谁能料到身份低微的娘,有一天也可以做正妻,那她又怎么不可以效仿呢。
王青蕊还派人找来了沈之峰的画像,没想到沈之峰虽然年纪稍长了些,却是瞧着俊朗儒雅,别有一番中年男人的气韵,心中顿时满意的很。
这般,王青蕊就找到自己的娘,说了心中的看法,母女两人都觉得很不错,因此答应了下来。
王老爷也不傻,除了嫁妆,还奉上的丰厚的银子单独交给沈之峰。
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商人之女为妾很正常,但是他的女儿可是国公府的妾室,说出去多长脸呀,况且以后沾些关系,也更好去打点生意不是。
双方一拍即合,没过几天,一顶小轿子就将王青蕊接到了国公府,成了府里的王姨娘。
夜里,王青蕊羞答答地瞧着沈之峰,脑中响起自己娘亲的交代和教导,放柔了声线主动开口:“国公爷,让妾身替你宽衣,早些休息吧。”
烛火之下,王青蕊穿着水粉色的绣花长裙,眼中含情看起来水汪汪的,脸上嫣红一片,羞涩地咬着下唇,很是娇嫩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