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随云溪)


桑萝却还没停。
到这一步还不算完。
桑萝上辈子最喜欢的一样小吃,魔芋爽。
当然,后来身体不好,想爽也爽不了,重油重辣重口味是不用想的了,只能拍视频的时候做做,最后的成品,走不短的一段路给山里的邻居们送去。
她自己只能当菜炒着吃,相对清淡。
到这辈子,倒是能吃了,辣椒没有……
不过其实也有替代品的,比如茱萸、芥茉、花椒、胡椒等,像茱萸,这东西甚至能做出辣油的效果。
当然,桑萝不会,她只在上辈子看闲书时看过一些关于古代辣椒的替代品这样相对杂的小知识,这辈子原身不会这些,她自然也就不会。
准备晚点儿去找陈老太太讨教,茱萸和花椒什么的也得到老太太那儿去讨一些才行。
她当下要做的,是把魔芋豆腐再深加工一下,切出类似毛肚的纹理来。
从前做熟了的事情,桑萝借了两根筷子的巧宗就非常简单的处理好了,捏起一块轻扯了扯,嗯,要是有冰块就好了,冰镇一下再上锅加蒸二十分钟,那脆爽才是真的绝。
当然,现在也不赖。
素毛肚在手里成型了,后边只需要再稍煮一煮,备上调料辣油拌一拌,就是一道能让你吃得停不下嘴的好吃食。
辣油调料还没影儿呢,全程看下来的沈安和沈宁也是叹为观止。
那么丑的蛇头草,竟可以做成这样?
桑萝看着兄妹俩那呆愣模样,笑了:“这才哪到哪,一会儿我去找你们陈阿奶讨些调料来,晚上叫你们尝一尝拌好的,那才叫绝。”
沈安和沈宁莫名的,咽口水了。
和桑萝一起出过摊的小兄妹俩都知道,大嫂有样神奇本事,说起吃的来,光用说的就能叫听的人嘴里直冒口水。
现在的他们就是。
调味品要得很顺利,茱萸老太太家就种了,花椒也有,至于胡椒和芥茉,老太太听也没听说过。
听说桑萝是折腾新吃食,老太太把东西都给她弄了出来,蒜和葱都一并贡献了。
桑萝回家在灶屋里一通折腾,凉拌过后的素毛肚,一大两小尝着尝着就嘶哈嘶哈了。
说蛇头草剧毒,该火速扔掉的沈安和沈宁:好吃,真香!
当然,借了老太太的东西,这成品出来了少不得送一份过去,桑萝做饭,沈宁烧火,这跑腿的活儿自然就是沈安的了。
可怜沈安小朋友,一路端着那碗素毛肚,多艰难才能克制住自己不伸出罪恶的爪子呀。
心里还狂羡慕大嫂和妹妹,两人在家做饭呢,你猜她俩有没有接着在吃那凉拌素毛肚?
有没有?
有没有?
沈安嗷嗷的,他也想吃,归心似箭懂吗?
馋得眼泪都快从嘴角飙出来了。
一到陈家院里,风风火火就喊陈阿奶,东西一交接,一碗香得他口水都快流出来的素毛肚倒进老太太来接的碗里,转身就跑了。
陈老太太:……
至于吗?
她瞧瞧碗里的吃食,呃,好像看着是挺馋人的。
手指拈了一小块放进嘴里,陈老太太眼睛也亮了!!!!
至于!这个真至于!
再来一块。
老太太一连吃了五块,终于忍住了,有好吃的都得给家人也尝尝的好习惯让她艰难管住了手。
这时候才在心里感慨,桑氏啊,又捣腾出新吃食来了。
不知道这个给不给他们卖呢。
这个要是也给卖的话,这得多馋人哪,一准儿赚钱!
明天,农忙就该收尾了,施家和卢家那边让谁去摆摊,各摆哪里应该也都有章程了,明天就去问问。
作者有话说:
①全段摘自萧统《文选》,其圃则有蒟蒻茱萸,瓜畴芋区原文出自晋朝左思的《蜀都赋》。

第58章 你们大哥识字?
魔芋豆腐成了晚食的新宠,什么晚餐不能吃得过饱,两小孩儿全抛到了脑后,一个不小心就吃到了撑。
沈宁:“大嫂,这魔芋豆腐咱也卖吗?”
桑萝点头:“卖,不过咱不卖魔芋豆腐,咱直接卖素毛肚。”
卖菜哪有卖零食赚钱?卖生菜哪有卖熟食赚钱?
光卖魔芋豆腐是卖不出什么价来的,所以桑萝决定得把成品精加工,直接卖拌好了的素毛肚,价钱上得去,换了个形象换了个名,更是任人想破脑袋也绝对想不出这是用什么做的。
沈安眼睛都亮了:“直接卖这个好,咱可以多赚一点的吧?”
“自然。”桑萝侧头想着,目光落在家里装酱醋的小罐子上,道:“咱们买些小罐子来,论罐卖,豆腐和神仙豆腐给几家给咱帮忙的人家卖,这素毛肚和水晶脯,咱自己卖去,直接去县里找家铺子谈谈合作。”
贵价的东西自然得换个卖贵价货的地儿卖才最合适。
小兄妹俩眼睛都亮了,什么锁头啊,长裤啊,感觉很快就能有了。
确实很快就有了,翌日一早,秦芳娘、甘氏和冯柳娘三人一道来了,带着定货的银钱。
自桑萝那天和几家商定是从她这边拿货以后,陈老汉和陈婆子就交待过了,之后他们也是一样,付钱取货,而不是似从前一样,是帮桑萝卖货了。
这里边是很不同的,付钱取货,卖不出去是砸在他们自己手里,似从前,卖不出去就还是桑萝的。
从前是桑萝照顾他们,现在桑萝跟另两家说的是付钱取货,虽没提他们的,但陈家人自己心里得有章程,得自己主动把这个方案转换过来。
桑萝看到秦芳娘也带着钱来定货,笑了笑,并没说什么。
秦芳娘在东市是卖熟了货的,从前桑萝本就在西市卖,如今只是多了个在街巷里挑的,虽然一定程度上会流失一部分客户,但她想着农忙这些天她和桑萝都没往县里去,县里的人好些天都买不到神仙豆腐和豆腐了,所以也不担心生意会受影响。
秦芳娘是没卖过豆腐的,但看桑萝卖过,心里大概有个数,想着自己从前只卖神仙豆腐,如今添了豆腐,相互之间倒是存在着点儿竞争,最后权衡权衡,两种各定了四十块。
一百二十文钱,是在家里早就数好了的,一串一百文整,一串二十文,把两串钱给了桑萝。
桑萝笑着收下,看向甘氏和冯柳娘,倒没先问定货,而是问了问两人在哪里摆摊。
甘氏笑吟吟道:“我们两家商量过了,西市摆摊和在街巷里挑担子卖,我们两家轮着来,五天一换,挑担子累个几天也好能歇个几天。”
和桑萝料的却是不差,她笑:“这样好,都不会太累。”
也不会有龃龉,生出嫌隙来。
“两位婶子定什么量?”
甘氏就笑:“我们头一回卖,心里没底,先比照着芳娘的各少十块。”
那就是神仙豆腐三十块,豆腐三十块了,一家六十块,一人九十文。
三家显然在来之前就商量过的,甘氏和冯柳娘各掏出一串钱来:“这是九十文,阿烈媳妇你点点。”
桑萝收下这钱,与甘氏和冯柳娘道:“做的东西多,我这里一时容器也不凑手,这些日子怕是需要你们放一只水桶在我这里,夜里备好货我就直接给你们装好,这样第二天一早你们挑走就是。”
两人都点头。
桑萝又与秦芳娘道:“怕是得劳动有田叔今天忙完了过来帮我再做一组豆腐挑子,不然明天这就难供上了。”
现有的那一对,因为各家另一边挑的都是木桶装的神仙豆腐,所以一对豆腐挑子可以给两个人用,现在三个摊子,自然是不够的了。
秦芳娘笑道:“行,今天都是些收尾的活计,一会儿我就去替他,让他紧着你这边的事情来。”
桑萝忙谢过,秦芳娘摆手,看甘氏和冯柳娘有要回去的意思了,忙与桑萝道:“我娘叫我问一问,就昨天你做的那个东西,准备放县里卖吗?”
桑萝一听就知老太太让秦芳娘问这话的意思了,笑道:“卖的,不过那东西费工又费料,很是不好做,所以价格会卖得比较高,我准备回头去县城的大铺子问问看收不收着放到铺子里卖。”
秦芳娘有些遗憾,那东西是真好吃啊,要是给她们卖的话,指定好卖的,不过桑萝说得也对,要是卖得比较贵的话,确实还得是放到铺子里。
“行,那我回去告诉我娘一声。”
待三人要走,桑萝笑道:“婶子们下次来拿货的话,一部分给粮和黄豆之类的也是可以的,比照着市面上的价钱来,我家现在这些东西也缺,收了钱我转头也要去集上或是县里买的。”
三人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亮。
“要得多吗?”甘氏问。
桑萝点头:“要囤一些粮的,按比例来吧,半数给钱半数给粮也行,布也可以,不过这个用不到太多,家里置办几身衣裳再做两床被子的量估计就够了,哪一样要是够了我会说的,到时再给钱就行。”
这年头不比现代,上头对物价的调控还算不错,而且物资充足,购物方便,家里没米了随时去买。
这里是古代呀,不管是原身记忆里,还是桑萝自己的认知中,这就是充满着无数未知风险的地方,天灾、战乱、匪祸,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会落下来,或落在你头上,或落在你附近。
真到了那种时候,手上有钱未必能买得到粮,真买得到,价格也必是涨得奇高的,所以囤粮是十分必要的事,也是这个时空大部分人的基本认知。
听桑萝说要囤一些的,甘氏就点头:“行,这些东西我们各家都有的。”
她说到这里,想说什么,犹豫了一下,出口却是:“那我们今儿就先回了,一会儿就把桶给你送来。”
等到出了沈家小院一段了,才与秦芳娘和冯柳娘道:“有田嫂,柳娘,有个事和你们商量一下 。”
秦芳娘瞧她一眼:“你是想说粮价?”
甘氏哑然,笑了起来:“嫂子你也想到这了啊,刚才没同你们商量好,我自己不好貌貌然的说。”
秦芳娘跟着笑起来:“我也是觉得没问过你们,自己直接说不太好。”
唯有从前只织布不太理家事的冯柳娘有些糊涂:“你们说什么粮价?”
甘氏笑看她一眼:“你不知道?咱们这每年秋收后会有粮商下乡收粮的呀,交过地租和秋税,留下家里一年的口粮,余下的就是卖给粮商换点儿钱。”
“这个倒是知晓的。”
冯柳娘点头,然而还是一脸迷茫,根本不知道甘氏和秦芳娘在打什么哑谜。
秦芳娘笑了:“显见得你从前只知织布了,粮商来收粮的价格是要比市价更低的,阿烈媳妇收咱们的却是说的市价,我和你施大嫂子的意思是咱们肯定不能比照着市价来折算啊,没得卖给粮商倒比卖给阿烈媳妇要便宜。”
冯柳娘这才恍然:“是这样,我虽不当家,但我娘指定跟两位嫂子是一个意思的。”
甘氏就道:“我估摸着这两天就该有粮商下来走动了,这之前咱们不如就用黄豆或布先抵价,等确定了今年粮商收粮的价格,咱们再用粮食抵价,怎样?”
秦芳娘和冯柳娘皆点头:“就这么着。”
秦芳娘又提点二人:“你们送桶上去,如果家里有能空出的陶盆,最好再送个陶盆上去,做的东西多,各种容器若是少了,就要费事太多,我家现今是留了两个木桶一个陶盆在阿烈媳妇家里先用着的。”
她卖神仙豆腐卖的时间长,桑萝每每会给配些边料作为试吃或是搭头给她用,秦芳娘从边料的形状也能猜出来,东西是在陶盆里凝固成型的。
她不知道凝固费不费时间,但桑萝夜里时常睡不足她是看得出来的,容器少了,少不得要多做几次,费时太久,人也被空耗着,因而提点二人再送个陶盆。
甘氏和冯柳娘哪里有二话,俱点头应下。
冯柳娘回到家里把这事一说,卢老太太就点头:“是该这样,等粮商来过咱就知道价钱了,这两天你先用布吧,咱们家织的布算是多的,我看阿烈媳妇也用得上,你挑那好一点儿的。”
冯柳娘点头,然后找出一个木桶,又取了一个陶盆,提着给送到了山上。
沈安和沈宁正数钱。
那几串钱桑萝没动,交给小兄妹俩个点算。
让桑萝意外的是,兄妹俩个算着虽有些磕巴,但是竟然能数到一百,且没出错。
一百以上的数才茫然了,不会。
桑萝奇了:“你们学过数数?”
兄妹俩都点头。
沈安:“以前大哥会教的,从我们四岁起就慢慢教了,会折木棍让我们数。”
沈宁补充:“采了野果也要叫我们数的,再叫我们自己分。”
还挺有方法。
“你们大哥读过书?”
这一下兄妹俩齐齐摇头:“没有。”
“那是跟人识过字?”
沈宁摇头:“没有。”
沈安却道:“会写名字吧?还有算数,都是找村正叔学的。”
一些久远的记忆好像被打开了,沈安道:“大哥从前能从溪里捕鱼,山里还能逮到野鸡野兔什么的,能去集上或是县里换几个钱,但不识数的话容易吃亏,所以特意找村正叔学的。”
桑萝挑眉,这是已经吃过亏的吧?
莫名有些想笑。
她看着两个孩子,忽然问道:“你俩想学认字吗?”

沈安噌一下站了起来:“大嫂,你教我和阿宁认字吗?”
桑萝笑:“教,你们大哥有一样没说全,不止不识数容易吃亏,不识字也很容易吃亏的,我先教你们一些简单的。”
至于去乡学读书,原身记忆之中,早在十多年前州学、县学和乡学就被前一位皇帝废了,后边这位倒是看重教育,复开了一些学校,只是在具体执行上却并不算到位。
至少原身从前的家乡里只有县学,并无乡学,乡里子弟要想读书,只能自己去拜一位有学识的先生,这年头想找一位有学识又愿意收学生的先生并不容易。
桑萝来到这边后,从来不知有乡学,至于县学,她虽常往县里去,也是往东西两市去得多,有没有县学也未曾留心过,看来下次还得打听打听。
沈安听大嫂说要教他们兄妹俩个认字,兴奋得不行,却又茫然,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开始。
桑萝笑了起来,道:“你和阿宁可以去找一些细沙回来,越细越好,一会儿我请有田叔给你们弄个装沙的木盒子,先用树枝在沙上学写字吧。”
纸笔是买不起的。
纸是真的贵,非常非常贵,她至今连厕纸都只能用一些合适的树叶洗净晾得软了作替代……
冯柳娘几人送木桶和陶盆过来的时候,陈有田也来了。
桑萝迎过去,很有些不好意思,道:“我自己做些粗糙的东西还成,豆腐是要卖的,这框架没做好影响成品卖相,又给叔您添麻烦了。”
陈有田半点不介意:“这没什么,不用多大会儿就能干完。”
正好工具都在桑萝这里,木料也是现成的,陈有田自己翻翻拣拣就上手做起来了。
沈安和沈宁提着一畚箕细沙回来的时候,看到陈有田,一人一声有田叔,放下畚箕就往陈有田边上凑,那叫一个热情。
“有田叔,您能不能给我和阿宁也做个东西?”
满脸的期盼。
陈有田是个好好性子,笑着问:“做什么?”
沈安和沈宁就把沙盘的用处讲了,比比划划的形容大概多大多深的,小家伙都想一路了。
写字用不着多深的,不费什么木料,做来也简单,陈有田听后满口应了下来。
沈安满口的谢,想起上回大嫂搭鸡舍伤了手时自己发下的豪言,也不走了,就站在旁边看陈有田干活。
陈有田稀奇:“你还想学木匠活?”
他原是玩笑的一句,哪料沈安一本正经点头:“想,有田叔你教教我呗。”
陈有田:???
“真想学啊?”
沈安点头:“真想,我家里就我一个男的,以后这些活就该是我担起来的。”
一句话把陈有田逗笑了,旋即又想起这话背后的辛酸,叹气:“你哥也跟我学过,做出来的活比我的还细致些。”
一老两小,三个都蔫吧了。
陈有田拍拍沈安:“学吧,想学我就教你。”
当真边做边给沈安讲解一些其中的原理和技巧,沈宁也凑在一边听。
桑萝看他们讲得认真,也不打扰,下山去找陈老太太要了一些稻草,借了一把铲子。
老太太也不问她要稻草干嘛,这时节最不差的就是稻草了,直接给绑了一大捆。
桑萝还真用不着这么多,不过想想鸡鸭窝里也得勤换稻草,嗯,攒一点也行,谢过老太太,提着铲子背着那一大捆稻草又回了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