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黛玉每天看小说 完结+番外 (青色兔子)



庄子未能成型,不知是年数未到的关系,以太子永湛的眼光阅历,哪里瞧不出这庄子修建之时捉襟见肘的情形。想来,永嗔多年来都是未封府的皇子,又没领着官职,只在军中打磨却又绝不是吃空饷的人,虽然京中经营着几个铺子——但只怕每年为了给他这个哥哥备生辰贺礼,便要耗去大半收益,又还有多少余钱能用来修这庄子呢?

永嗔嘻嘻一笑,“您这么一说,我这修庄子的钱可就算是过了明路了。”

“原也是你该得的。”太子永湛微笑,淡淡得捉弄了他一句,“鹤草杀李福全,大半是你的功劳。”

见这话题走向不妙,永嗔不敢再多话,找个因头躲出去了。

太子永湛望着他逃也似的的背影,脸上露出个似笑非笑的神情来。

直到次日下午,张继伦的奏本递进来,太子永湛这才令大开庄门,让百官来贺。

虽让百官入内,太子永湛却并未现身,只让苏淡墨宣读了自己的诏书。

“孤已使人彻查科场舞弊案,得到副考官编修等人勾结受贿的情况。张继伦想将此案一查到底,李福全非常愤怒,对证人动刑,迫使案子停止了审理。此前又有张继伦弹劾李福全,说外间舆论盛传总督与监临、提调各官暗中受贿而出卖举人伤,等到事情败露,又传说总督李福全勒索银五十万两。如今李福全被反、贼所害,然不能赎其罪过,今令勇郡王带兵查抄李府。”

百官发出一阵不安的骚动。

”从前父皇也曾说过,李福全才能有余,然而天性喜好无事生非。几次弹劾张伯继伦,朕因张继伦操行为天下第一,亲自批示不准。如今孤已令九卿、詹事、科道官审查再报。李福全的操行,孤不能相信,如果没有张继伦,那么在李福全活着的时候,江南必然受到他的盘剥,大概要达到一半地区。就像柳无华在士人中稍有些声望,李福全就想陷害他,找了他在虎丘写的诗有荒谬之句,要依照文字谋逆来查处《西山集》。孤看那诗,原本并没有其它含意。又弹劾中军副将秦白羽骑马、射箭都很差,从前秦白羽在军中时,勇郡王用骑马、射箭来考他,都很好,假如让李福全与他比试,肯定不如秦白羽。孤从此就怀疑李福全了。互相弹劾一案,虽然李福全意外亡故,你们都要体谅孤保全清官之心,要使正直的人没有什么疑虑和恐惧,那么天下将会享受到安定的幸福了。”

这是按照太子永湛的意思,完全按照他的口述来传达的旨意,比起用文字修饰过的,倒更能直抵人心。

“张继伦的操行孤是信得过的,此案余者便交给张继伦来处理。孤在此地不过暂留旬月,你们来拜贺的心情孤都领会到了。然而孤承父皇旨意,来江南只会处理积弊重案,与诸位没有一定要见面的道理。不如便顺其自然。且京都德母妃薨逝,二弟圈于高墙,孤为之心悸,更心忧父皇,亦无心接受诸位的拜贺。念在诸位临门三日不退的恳切,孤便有此诏书,将诸位担忧的案件一事吩咐明白,也将孤的心意剖白。诸位回去之后,诚心为民,明察秋毫,非但是孤,连勇郡王也念着你们的好。孤旬月便启程回京,诸位不必再来。”

一时旨意宣读完,众大臣面面相觑。

苏淡墨又道:“请诸位大人跟咱家往这边走……”他领着众人停到那光挖了坑还没引水的“荷塘”旁,又道:“勇郡王殿下也有话,让咱家带给诸位大人:你们若是再做亏心的事儿,便趁早自个儿跳到这坑里,给我的荷花做肥料罢!太子哥哥说了,底下埋了人,上头荷花才开得愈发盛呢!”

众大臣都听闻过勇郡王在军中“活阎王”的外号,登时再也不嚷着要拜贺太子殿下了,立时变作鸟兽散。

只苏州总督那白胖子不放心,跟在苏淡墨旁边,一个劲儿讨好,“公公,您看——这没得让太子殿下住土庄子的道理,您看,或是府衙,或是……”

不等他说完,苏淡墨便拂尘一摆,语气谦和道:“这庄子,乃是勇郡王殿下修建的。”

“啊……”苏州总督脸上的汗落得更急了,活像刚出炉的白面馒头,头顶心仿佛要冒出蒸汽来,“是下官失礼了。”讪讪地上了庄门口等他的二人抬小轿,头也不回离开了。

于战场厮杀惯了的永嗔而言,抄家实在是个轻省活计。更何况如今德妃薨逝,五皇子与九皇子被圈禁,李福全又被杀,整个李家便是那“树倒猕猴散”,被抄没之时,族人家丁都认命一般,连个意图逃脱的都没有。

倒是后面清点家产费了些功夫,秦白羽带人足足计数了四五日,才算是将库房算完。

这夜清点已毕,永嗔将李福全家产的“两百万两”二一添作五,给自己跟太子哥哥对半各留了一分,变作了“一百万两”。兜里有钱,永嗔高兴,回了庄子就兴冲冲去找太子哥哥,却见太子永湛正在灯下写奏疏。

“回来了?”太子永湛听见脚步声,慢慢写完笔下这一句,这才抬头,见永嗔满脸喜色,便笑道:“可还满意?”

永嗔有点不好意思,“实在没料到那李福全这般能贪。”

太子永湛只是笑,又道:“咱们明日回京。”

“明日?”永嗔愣住,“那——”

“什么?”

“江南的事情就算完了么?”

“暂时是完了。怎么?”

“你从前说的——寒了士子之心,要如何抚慰;科考舞弊大案,要如何善后……”

太子永湛吹了吹面前奏疏上的墨迹,示意道:“都在这里了。”

“要呈给父皇?”

“正是。”

永嗔嘀咕道:“既然咱们都在江南了,在这里都做完了岂不是便宜。”

“你不想回京都?”

这一下倒是说中了永嗔心情。

与波诡云谲的京都比起来,这遥远的江南,仿佛是个梦。

太子永湛又低头写奏疏。

永嗔望着灯下他的影子,感叹,太子哥哥的分寸感真是让人望尘莫及。父皇康健,朝堂不稳,这个时候皇帝最不希望的——便是一个在底下广收人心的太子了吧。然而对广收人心毫无想法的太子,显然也不是一个皇帝想看到的。所以太子哥哥会把相应的善后举措写下来,呈给父皇,至于父皇看后,是再令太子去执行,还是另则皇子大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也或者,父皇会压着不动,直到龙归大海,留给未来新君施恩的机会。

景隆帝的疑心,人尽皆知;然而谁又能像太子永湛这般,把皇帝的疑心消灭在萌芽之中呢?

“想什么呢?这么出神。”太子永湛合上奏疏,仰脸望着永嗔,烛光下双眸含笑,分明浊世佳公子。

谁能料想得到,这样一个谪仙般的人物,是在人心最肮脏复杂的位置上长大的呢?

永嗔笑道:“想这么早回京,倒是见不到这口荷塘长起来了。”

“原说了要带你去畅春园观荷——我记得那边湖里仿佛也有乌篷船。”太子永湛站起来,走动着活动筋骨,“从前有位老太妃,是江南人氏,到了京都越发想念家乡的乌篷船。□□为了满足她的心愿,便命匠人特制了乌篷船,放在畅春园的荷塘里。”

“我倒不知道还有这样故事。”

“少有人知道的。”太子永湛慢慢道:“后来那老太妃干涉朝政,被新继位的高宗沉塘了。就在那畅春园的荷塘里。”

“若这么说,德妃如今便死了,倒是占了便宜了。”

“福兮祸兮,”太子永湛右手摩挲着自己左手手指,淡淡望着自己透着隐约粉色的指甲,叹道:“因果循环,谁又能说得清呢。”

若不是老太妃年轻时姣好的面容入了□□眼,怎么会有畅春园上的乌篷船;若不是有了畅春园上的的乌篷船,怎么会有老太妃的干政;若没有老太妃的干政,便更不会有高宗下令沉塘之事。然而拥有姣好的面容,谁又能说是件坏事情呢?

太子永湛看着永嗔,问道:“怎得还是闷闷不乐?”

“这一路又是火烧又是水淹,要么就是在庄子里闭门谢客。这趟江南来得好没意思,就跟没来过一样。”

太子永湛忍不住笑,“这真是孩子话。来过便是来过,到底是不一样的。”他想了一想,问道:“你可读过陶宏景地《答谢中书书》?”

永嗔挠挠头,“仿佛听过,记不清了。”

“陶弘景称江南为‘欲界之仙都’,唔,我为你诵一遍,你记清楚这一篇,便与游过江南一般无二了。”太子永湛曼声吟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时诵完,太子永湛只含笑望着永嗔。

永嗔笑道:“哥哥诵起来倒是好听。只是要我说实话——到底跟自己去过是不一样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