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墩与张四郎两人在门外咚咚跑,笑闹个不停,谭昭昭赶紧起身,拉开门看到两人一头一脸的汗,忙将他们叫进屋,对跟着他们的乳母道:“你去打些水来。”
两人脸颊红扑扑,进屋之后也不肯消停,你戳我一下,我戳你一下。
谭昭昭清了清嗓子,道:“都站好了。”
张四郎大一些,见到谭昭昭沉下脸,赶紧并肩束手站立。小胖墩手指趁机戳了一下他的腰,得意地笑个不停。
谭昭昭加重了些声音:“小胖墩!”
小胖墩终于抬眼看向了谭昭昭,见她神色不对,眼珠子咕噜噜转,犹犹豫豫站好。
谭昭昭道:“先前在路上时,我怎么对你们说的?”
张四郎小声道:“在路上要听话,不能乱跑,大声叫嚷,仔细摔倒,扰到他人。”
小胖墩跟着道:“对对对。”
谭昭昭想笑,赶紧屏住了,道:“既然你们都知道,为何不听话?”
张四郎耷拉下脑袋,道:“嫂嫂,我错了。”
小胖墩要迟疑了下,才肯认错:“阿娘,我也错了。不过阿娘,我认错了,你就不能扣我的糖。”
谭昭昭瞪他,道:“光认错还不行,得看你们接下来的表现,要是听话乖巧,每日的糖会如数给你们。要是不听话,不但不给糖,还要罚站,每日学会一句胡语,学会认五个大字,不许出门玩耍。”
小胖墩苦着脸,啊地一声惨叫起来,张四郎嘴角也下撇,看上去要哭不哭。
谭昭昭不为所动,道:“不能讲条件,哭闹无用!可知道了?”
张四郎恹恹说知道了,小胖墩抿着嘴挣扎,看向一旁的张九龄求救。
张九龄端坐一旁袖手旁观,似笑非笑看着小胖墩。
小胖墩知道求助无门,很是识时务地应了。
乳母打了水进屋,谭昭昭让两人自己前去洗手洗脸,两人喜欢玩水,拿着布巾在脸上手上一阵好抹,抹得脸颊红彤彤,看上去既滑稽又喜气。
谭昭昭好笑地道:“好了,擦干手脸,跟乳母去胡姬那边学习。”
两人得了自由,勾肩搭背欢呼着出了屋。
张九龄赞道:“昭昭将他们教得很好。”
谭昭昭愁眉苦脸道:“他们这个年纪,正是活泼的时候,太过拘束不妥,放任也不妥,真是愁人。”
张九龄忙安慰她道:“我得空时,定会帮着昭昭管教,亲自教他们识字读书。”
谭昭昭看着他清减了不少的面容,道:“大郎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劳心劳力都累,这些时日,你比我还要辛苦呢。”
张九龄长吁一声,道:“有昭昭这句话,再多的辛苦,都值了!”
谭昭昭笑,但愿他真觉着值,毕竟,他的仕途,还未真正步入正轨。
开辟大庾岭,打通了岭南道的南北交通,只是第一步。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能阻止安史之乱的发生,大唐不陷入战乱之中,岭南道的百姓,才能真正过上太平安宁的日子。
回到大余,谭昭昭万般不舍,送了雪奴回长安。
大庾岭的主山正式开辟,张九龄忙得脚不沾地,早出晚归,成日都在山上守着。
谭昭昭亦忙得很,善棚继续开张,照看小胖墩与张四郎,帮张九龄整理文书。
忙归忙,谭昭昭看上去比以前要精神百倍,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天气一天天冷下来,这天傍晚张九龄回到家,一反常态未先去更换衣衫,倒在塌上一语不发。
谭昭昭从屋外进来,看到他躺在那里,手搭在额头上,愣了下赶紧上前,仔细打量着他,问道:“大郎可是身子不舒服?”
张九龄拿下手,轻轻摇头,道:“我没事,是开山遇到了些难题。以前都是用火烧,再浇水,石头会变得易开凿,进展得很是顺当。这次照着以前的法子,连着好几日都没甚进展。好些人在背后议论,猜测是得罪了山神,有游方道士扬言,须得祭祀施法。”
谭昭昭怔住,难道真如传说中那样,需要有人牺牲,以血祭祀?
实在太过荒唐,想到后世的基建狂魔大国,明明就是技术低下的问题,谭昭昭不禁晃了晃头。
张九龄一下坐起身,坚定地道:“我不相信这些,这里肯定有地方出了问题。”
谭昭昭思索着热胀冷缩的道理,外面阴沉的天气,脑中灵机一动,问道:“大郎,你冷不冷?”
张九龄摇头,头摇到一半,突然停下来,缓缓转过头,眼神炙热盯着她,猛地一下拥住了谭昭昭:“昭昭,我懂了!”
天气阴沉沉, 乌云在头顶盘旋,仿佛下一刻就要倾倒而下。
山上却忙得热火朝天,大火猎猎燃烧, 民夫们在指挥下,有条不紊架柴火,运送凉水。
张九龄立在一旁,火映着他沉着冷静的脸, 让原本心存犹疑的官员与工匠们仿佛吃了剂定心丸,相信这次定能凿开最大的一块山石。
柴禾烧完之后, 山石变成了火石,滚烫发红, 远远站着, 都能感到热浪扑面。
待到火石表面一层都起了灰, 堆成山的柴火烧完, 张九龄抬手下令:“浇!”
冰凉的水, 一桶桶浇筑到火石上,呲啦声后,化作烟雾升腾, 顷刻间就不见了。
随着凉水不断浇上去, 呲啦声汇聚成了轰鸣声。
乌云也来凑趣, 化作雨滴,落在了火石上。
张九龄仰起头, 伸手出去,喜道:“终于下雨了!”
官员们也高兴不已,下雨能省力气省事, 将火石浇得更透彻。
秋雨落在身上凉意浸人,大家都舍不得走, 一瞬不瞬望着那块拦路的巨石。
雨越下越大,转瞬间眼前就成了一片雨雾,火石滋滋啦啦,像是干旱时田间地头的龟裂,起初是细细的裂缝,随之裂缝变大。
轰隆隆,巨石四分五裂!
众人干脆丢掉斗笠蓑衣,冲进雨中跳起了舞庆贺,嘴里喊着调子,雨声,欢笑声直冲云霄。
张九龄长长舒了口气,望着庆贺欢腾的人群,吩咐道:“酒不能吃了,我出钱,明日给他们加几头羊,人人都有羊肉汤吃。”
随侍的官员叉手应是,有人觑着他的神色,试探着邀请道:“张侍郎,一起去吧,实在值得庆贺呐!”
张九龄含笑道:“你们去吧,我还有事,要先行离开。”
小胖墩喜欢下雨,又最不喜欢下雨。
下雨可以踩水玩耍,天气热的时候尚好,谭昭昭不会拦着他。
现在天气凉了,下雨的时候,不但不能出去撒欢,更不能去踩水玩。
小胖墩很是聪明,极会察言观色。小小的年岁,都已经知晓在府里,究竟谁不能惹。
若是惹了阿耶,阿娘若不生气,他就不怕。
若是惹得阿娘沉下脸,阿耶听阿娘的,他肯定要被罚。
谭昭昭已经事先叮嘱过他与张四郎,下雨天要呆在屋子里,不许出去淋得一身湿,更不许去庭院里踩水玩。
小胖墩坐在廊檐下的小杌子上,胖胳膊撑着胖脸蛋,无聊得直打呵欠。
张四郎与他一样,坐在那里唉声叹气。
谭昭昭在屋内算账,从窗棂处看了两人一眼,不由得失笑,也不管他们,由着他们去了。
没一会,谭昭昭听到小胖墩在外面惊喜地喊:“阿耶!”
这些天张九龄在忙着开辟最大的一块山石,早起出门的时候小胖墩还在睡觉,晚间回来时他已经睡了,已经好些时日没见过面。
山石肯定能凿开,只是早晚的问题,但一日不成,就要多担心一日。
谭昭昭这些天也止不住揪着一颗心,听到张九龄这般早归来,她蹭地放下笔,起身往屋外走去。
“阿耶阿耶,阿耶回来啦!”
“大兄。”
小胖墩与张四郎在喊,张九龄应了两声,脚步咚咚,谭昭昭刚走到门边,就扑进了一个湿润的怀抱里。
“昭昭,我太兴奋了,我太兴奋了!”
张九龄在她耳边低声述说,热意喷在她的耳后,他的喜悦一点一滴,钻入将她牢牢都住。
谭昭昭止不住随他笑个不停,无需问,定是山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小胖墩在咯咯笑,手掌捂住脸:“哎呀,羞羞羞!”
张四郎拉他:“快走快走,不能看。”
两个淘气小子嬉笑着跑了,谭昭昭推开张九龄朝屋内走去:“快去换一身衣衫,瞧你身上都湿透了。”
张九龄半点都不在意,舍不得她离开自己的视线,就倒退着往净房走去:“昭昭,多靠你的提点,当时我就在想,这个法子肯定能成,昭昭如此想,我也如此想,我们想到了一处去,事情总能做好。昭昭,当时我恨不得马上告诉你这个消息,他们在庆贺,我立刻下山回了家。昭昭,你可高兴?”
谭昭昭重重地点头,望着他笑容满面:“不用我提点,大郎其实也能做到。山石烧透,浇足水,肯定能行,你看老天都在帮忙,下起了大雨。天时地利人和,大郎定能行!”
张九龄眼里的笑往外飞溅,眼神柔得似春水,声音低沉下去:“昭昭,你替我洗漱可好?”
谭昭昭瞪他,在他温软的目光中,败下阵来:“好好好,我去替你更洗。”
进了屋,张九龄几下除掉湿透的衣衫,白皙精壮的身子,仿若拉满的弓弦,蓄势待发。
谭昭昭脸难得微不可查红了,嗔怪地睨了他一眼。
张九龄目光灼灼望着她,这一眼,就好比电光火石,引燃柴禾的火折子。
净房内一片混乱。
夜色降临,小胖墩与张四郎被乳母带去了他们的院子用饭歇息,前院只剩下他们两人。
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秋风拂过,与他们的低声絮语交织在一起。
谭昭昭道:“大郎,这些天你累了,时辰不早,歇着吧。”
张九龄摇头,搂着她的手用了些力气,与她紧密依偎在临窗的胡塌上。
“昭昭,我算了下工期,巨石挪开之后,主山道约莫不到四个月就能开通。打通山道之后,韶州与吉州两地连接起来,其余的路修起来就容易了。”
谭昭昭认真听着他的叙说,不时嗯一声。
“昭昭,冬日的时候开山方便,比夏日要容易。不过栽种树木,则要等到春日。”
谭昭昭习惯地嗯,突然问道:“大郎,中秋时你太过忙碌,没有回韶州府,冬至时可要回去?”
张九龄沉默下来,半晌后道:“过年时再回吧。”
谭昭昭抬头看他,他垂下眼眸,迎着她的打探,道:“舅舅来了信,我在山上时收到了,还没来得及与昭昭说。七娘亲事定下来,出嫁的日子在冬至左右。添妆也让舅舅张罗,与阿娘的一起,算在张氏的添妆里。至于五郎,他不愿意继续读书,想要出来寻个差使做,也端看他的本事,若他真有能力,拉扯他一把就是,若眼高手低,就不再管他,随着他去。我们不回去了,阿娘尚有心结,回去了,又得一翻吵嚷。”
谭昭昭轻叹一声,她着实不想舟车劳顿翻山越岭回去,张九龄如此决定,顺着他道:“好,都听大郎的。”
张九龄惆怅地道:“昭昭,我经常在想,小胖墩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长大后,想要做何事,他如何看待你我。我们身为父母,可有真正了解他真实的想法。”
说到这里,张九龄声音低落了几分:“阿耶阿娘不大了解我,我可能同样也不了解小胖墩。对于我不了解的事情,我还是莫要乱插手管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谭昭昭很是触动,道:“我也是这般想,等到小胖墩长大之后,就撒手不管了,只要自小教得好,我们尽到了父母该尽的责任,他也走不上歪道。”
张九龄笑起来,凝望着她问道:“昭昭,我知晓了一些,为何我会心悦你。”
谭昭昭好奇地问道:“为何?”
张九龄亲了亲她,柔声道:“我与昭昭经常能想到一处去,知音难寻,琴瑟和鸣的快活,远胜一切。”
谭昭昭笑道:“原来如此啊。”
张九龄再亲她,不满地道:“这样还不够?莫非,昭昭是觉着,还有别的快活?咦,我先前错了,是有别的快活,先前昭昭一直喊着饿了,我虽没尽兴,也只能作罢。昭昭,我们再来......”
谭昭昭赶紧躲开,张九龄长臂一伸,将她拉回去,禁锢着她,道:“昭昭想要逃往何处?”
张九龄这些时日瘦了一大圈,明日还要早起上山,以他一贯的表现,再来一次估计又要到很晚。
谭昭昭心疼不舍,道:“大郎,等你歇好之后再来,来日方长。”
张九龄依依不舍道:“好吧,我听昭昭的。不过,昭昭也要听我的。”
谭昭昭见他改了主意,便没再动,很是敷衍地问道:“什么需要听大郎的?”
张九龄道:“我不在的时候,昭昭也要照顾好自己。莫要太辛苦,小胖墩与四郎,能让乳母看着就看着。少想一些雪奴与高三郎,多想着我一些。”
雪奴这时估计已经回到了长安,高力士迄今没有消息,也不知姜皎的情形如何,可与前世一样,成了李隆基的密友。
谭昭昭听到提起他们,就不免伤感了起来,道:“离得那么远,想也无用。”
张九龄哼了声,加重语气道:“昭昭,我在吃醋,生气。”
谭昭昭愁肠百结中,被他逗笑了,安抚他道:“大郎当是最重要,他们都比不过大郎。”
张九龄脸色缓和了些,道:“这还差不多。不过昭昭,我知道你担心长安的局势,离得远,我们实在无能为力,昭昭别因此太过忧虑。”
不然还能如何呢,谭昭昭无奈道:“只能如此了。”
主要的山道,在新年来临前,全部竣工。
长安那边变了天,太子李重俊起兵,杀了武三思与武崇训父子,在追杀韦后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时失败,逃往终南山,被亲信杀害,兵变失败。
太子李重俊被废,韦后一系看似胜利,局势实则已大变,对韦后安乐一系极为不利。
李显继位之后,十分依赖武氏的势力平衡朝局,如今武三思父子双亡,太子也没了,韦后一系看似独大。
李显再软弱,从小长安的皇城长大,见惯了争权夺利,父母皆为帝王,他非但不傻,而且相当聪明。
李显拒绝了韦后追究李重俊幕僚属官罪责的建言,从这件事看来,他与韦后这对曾经相互扶持的夫妻,已经走到了末路,惟余下兵刃相见。
除了他们夫妻内斗,在背后还潜伏着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他们才是真正的强者。
长安打得你死我活,多次沾染了血腥的玄武门,正式改名为神武门。
城门依旧,人心依旧,改名之后的长安局势,永远不会平稳。
远在韶州的张九龄,在七月流火时,收到了长安朝廷的旨意。
因开辟山道有功,张九龄调回中枢,升任工部尚书。
在当前的时局下,谭昭昭与张九龄,都不愿意回到长安。
除了不想蹚长安的那滩浑水,谭昭昭还面临一个问题。
若是他们回去长安,卢氏可要一同前往?
第八十八章
谭昭昭尚好, 张九龄还要应对官员们接连的恭喜与道贺,到了晚间,连笑都勉强乏力。
卢氏的事情横在那里, 避无可避,谭昭昭想了下,干脆放松了心情,一切任其自然。
小胖墩肯定要随着前去长安, 张四郎究竟是留在韶州读书,还是一道前去, 眼下必须决定下来。
这晚张九龄送走了客人回屋,他身上沾染了酒气, 谭昭昭闻了闻, 问道:“大郎可要吃些梨汁解酒?”
张九龄解着外衫, 道:“我只吃了一盏酒, 不小心洒了些酒在身上, 昭昭莫要担心。”
谭昭昭便道:“那先进去洗洗吧。”
张九龄放下外衫,四下打量,问道:“昭昭已经开始收拾行囊了?”
谭昭昭点头, 道:“住了这些日子, 积攒了不少的物件, 不占地方的细软带走,大件就留下吧, 让大兄来搬走,送去始兴亦可。”
张九龄道:“就让大舅兄来搬走吧,不值几个大钱, 韶州那边的陆路尚未修葺好,送来送去也麻烦。”
谭昭昭说好, 张九龄沉吟了下,道:“大舅兄若喜欢这间宅邸,略微收几个大钱,卖给他就是。昭昭,若是不收钱,传出去到时候又得起波澜,收钱能堵住人的嘴。”
相似小说推荐
-
梦终有你(不蓝卡) [BG同人] 《(HP同人)[HP]梦终有你》全集 作者:不蓝卡【完结+番外】晋江2023-10-02完结总书评数:4359 当前被收藏数...
-
离婚冲动期(走走停停啊) [现代情感] 《离婚冲动期》全集 作者:走走停停啊【完結+番外】豆瓣阅读VIP2023.08.05完结女性小说 家庭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