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丁珰)


从头到尾,就算宋这个朝代一次次对不起忠贞的文人武将、对不起百姓,辜负了所有人,但总有一些人勇敢地站出来、为了它的存亡一肩挑起大梁,为了它的延续继续抛头洒血,为了它奉献一切——
什么叫做气节?什么叫做风骨?
朝廷皇帝无比推崇的一个东西,但他们却没有。
反而是两宋末年的这些百姓们,以及那些被一而再再而三辜负的武将们,才更能体现这一点。
不能说不算一种讽刺。
李晓诗:“但就算他们不放弃,也没什么用的,元朝的实力很强,而且这个时候的他们也不再是当初那些完全不通水战的马上民族了。所以,最终宋元双方在一个叫做崖山的地方展开了最后的大决战,是海战。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崖山海战。”
仅仅只是提了这四个字,李晓诗鼻尖就开始泛酸了。
而且也不只是他,连天幕前大大小小的观众们也都回想起了当时看到的五千年史诗上的这一幕。
崖山海战,南宋小皇帝和陆秀夫一起殉国了,是不是……
李晓诗叹口气压下心酸,继续说着:“在这之中,有两个大臣是要着重说一说的。其中一个叫做陆秀夫,另一个叫做文天祥。我们先说陆秀夫吧。”
“陆秀夫是南宋的丞相,他掌权时宋朝就已经破败不堪了,但他一直主持大局对抗元朝,最后这一场大决战,崖山海战,也是陆秀夫主持的。崖山海战的结果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宋朝失败。在这场战役中,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八岁的宋朝小皇帝赵昺投海自杀殉国,跟他们一起的,还有南宋的十万军民……大家一起投了海。”
“至于文天祥,他也很厉害。文天祥是南宋的状元,在元军打到临安的时候,文天祥亲自招募了士兵前去救援,还把自己全部的家产都当做军费,陆秀夫是南宋的左丞相,文天祥是南宋的右丞相,朝廷把文天祥派去了元朝的大营跟蒙古人谈判。但是蒙古人把他直接扣了下来,面对敌人的招安、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文天祥始终不屈服,后来找机会逃了出来。”
“在逃出来之后,文天祥继续阻止兵士来对元军进行抵抗,在最后,他战败又一次被俘虏后,更是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写下了《正气歌》——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就是其中的句子。”
“忽必烈十分欣赏文天祥,千方百计想要把他招揽到麾下,许诺给他高官厚禄等等,都被严词拒绝了。忽必烈就问,你想要什么?有什么愿望?文天祥说:我受了宋朝的恩惠,当的是宋朝的宰相,怎么能为其他的朝廷做事呢?请赐我一死吧。忽必烈还是很不忍心,但是他也没有任何办法。文天祥一共被关了将近四年,都没有投降,可见是绝对不会投降了的。在生命的最后,文天祥被押送到刑场的时候,他朝着南方跪下朝拜,从容就义。”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这两位的事情之前大家都听过的,所以此刻,对于文天祥的作为就更钦佩。
尤其是那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让一些众臣良将感受到了来自灵魂的共鸣。
陆秀夫,文天祥,乃至那个八岁的小皇帝赵昺、以及十万的军民……
无数观众们都在心中疑惑,忍不住暗自发问。
——宋朝到底凭什么啊?
凭什么有这么多人为它殉葬、要为它的落幕画上一个慷慨悲壮的句号?
宋朝又到底凭什么、凭什么有前自杨业中有岳飞再有文天祥等等这些人来矢志不渝地追随?
换做汉唐,倒也不是不能理解,可你们老赵家……真的配吗?
一个无声无息以篡位为伊始的王朝,却有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结局。
赵氏一家,你们又到底,对得起谁?
自己吗?
可是兄弟阋墙、杀兄坑子,诸如此类的事情也没少出现啊。
只盼如今有了天幕,这些人能够深刻地反思一下自己,给这个天下、给那些百姓,给那些忠臣志士们,一个不一样的未来吧。
看着一屏又一屏的弹幕,李晓诗给足了大家缓冲的时间,才总结道:“公元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的残部,彻底灭掉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也正是这个时候,结束了华夏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局面,重新一统、元朝这个少数民族的政权,也为华夏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好啦,这节课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李晓诗挥手,“下次直播讲元朝的统治,再见啦!”!

一周时间过的可谓是非常之快。
但对于李晓诗这个学生来讲,过的快的永远都是周六日,周一到周五么,那都是数着日子来的。
而对于已经习惯了这种频率的纯正古代、但耳濡目染后世各种新鲜事物的观众们来说,这个间隔更是一种薛定谔的短。
一方面,大家要根据从天幕中听到的东西进行学习和自我提升,没条件用纸笔、也不会写字的家庭更是要走亲访友去询问,从这种层面上来说,时间那当然是不够用的;但如果从“追‘剧’人”的角度来看,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动辄就是一周一周的,都得多少个秋了,能不觉得长吗?
不过所幸一直都是这个频率,只有中间“加更”的,但却几l乎没有延后过,所以大家还都接受良好。
——那不接受也没办法啊,谁不想让李晓诗一整天都开着直播好让他们多研究研究“现代”的东西的?但这不是不可能么!
又是一次周末,李晓诗打开电脑后照旧翻了一圈私信,但在其中,她却看到了一封很有意思的内容,引得她又多看了两眼。
私信的大致内容是:
1、元朝的这个章节之后会不会也有类似文化经济或者像唐朝一样的“中外”等方面的版块呢?
2、之前的这部分都用特色课来讲了,这次会不会也是特色课呢?
3、如果是特色课的话,那之前的特色课都是让那个什么叫做科技的神仙给幻化的古代场景,能不能这次换一换,让神仙变个“现代”的场景呢?也不求亲身到达现代看一看了,但是这个变幻的虚假的应该可以吧?
4、……
——总之,就是这么一封充满了请求意味的“建议”信。
这些观众都学聪明了,还没讲到元朝的统治呢都已经越级想到之后的内容、并且来提前预约了。
李晓诗还真没想好那些课该怎么上呢,但到了这里,也不由地重视了一下,她把这私信用手机拍下来,打算下去之后再仔细想想该怎么安排,这才关上页面,打开了直播。
“哈喽呀,大家好!”
少女笑眯眯地打招呼,“因为元朝的统治总共才延续了九十多年,一百年都不到,所以内容课本上不多,那我们也不多废话啦,就直接开始吧?”
正准备把片好的烤肉放进嘴里的忽必烈动作突然就停住了。
心情很复杂,很难说。
之前在史诗上有看到过朝代更迭的年份,但那时候谁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啊,也没人记啊。
更没人去算这个什么公元不公元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了,以至于直到现在,才清清楚楚知道这个确切的数字。
后头的是明朝是吧?哪里来的啊?要不要提前杀灭了?
洪武年间。
朱元璋乐颠颠跟几l个儿子说闲话:“估计元朝那些皇帝们一定高兴坏了。连宋朝那个怂样子都能三百多年,结果这‘大元’才九十八年,哈哈哈!”
上次直播被吹成那个样子,可给你们美死了吧?
认清现实啊!
哼,大有什么用,还不是要被推翻的。
朱元璋吹胡子:“大明多少年来着?”
看他爹这一脸的攀比模样,朱标真的是很不想搭理,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自己爹,还是要照顾一下的。他温声回:“二百多年。”
朱元璋明知故问:“二百多少?说具体的!”
朱标:“……二百七十六载。”
朱元璋这才哼哼两声,对着天幕上的李晓诗露着牙花笑。估计悄摸地发了不少弹幕。
朱棣翻了个白眼:老朱这不值钱的样子。
得意什么得意,怎么不去跟汉朝比?连后头的清都比明久!
李晓诗对屏幕上明明看不见对方的消息但就是莫名其妙能打上嘴仗的元明两代观众的弹幕们熟视无睹,十分淡定地切入正题。
反正每个朝代都要这么打上一场,有什么好管的呢?他们又碰不到对方。
“元朝虽然不长,但却是华夏历史上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时期,它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大家也都知道元朝的疆域非常大了,元朝是怎么治理这样大的疆土的呢?行政制度方面元朝又有什么创新或者值得学习的地方吗?这次直播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啦。首先呢——”
唰啦——
李晓诗又拉出了白板,啪地摊开了一张地图贴上去。
虽说有平台这个便捷的工具在,但像这种“教具”一样的东西,都还是她自己去外边打印或购买的。
这次的地图和上次的又不太一样,没有那些零零碎碎的小块,除了河流山川等以外,只有一个被涂成同一个颜色的大的疆域,上边一个“元”字。
李晓诗道:“华夏历史上的三个大分裂大动荡时代大家还记得吗?”问题抛出,她看着弹幕的回答,眯起眼睛笑,“是的,一个是被秦统一的春秋战国,一个是被隋统一的三国魏晋南北朝,那宋大家也了解过了——它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但也是不能称为一统的,那么这第三个大分裂时代严格意义上就是被元朝给统一的‘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了。”
“元朝的建立者和统治者都是蒙古族的人,属于少数民族,之前不是没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那都不是大一统,可元朝是——这在华夏历史中都是前无古人的第一例,所以啊,元朝,也就是华夏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它的疆域有这么大,在《元史》中记载,它是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这个范围要比汉朝和唐朝都大太多太多了,我们现在的国土也才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呢。但是据说元朝那时候有人居住的都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如果再加上北边那些西伯利亚特别冷没人住的地方的话,估计要破两千万平方公里了——这都差不多算是亚洲的‘洲长’国了!”
这是真正的让人敬畏的数字,两千万,放在地图上,那么大那么大的一片。
但赞叹归赞叹,几l个脑力敏锐的已经准确捕捉到了李晓诗所说:现在也才九百六十万。
那中间的是怎么丢的?
什么时候丢的?
是之后的元,还是明、还是更之后的清?
还是说,之前看过不少“近代”的电影,那些跟这个有关联呢。
——从一千三百多掉到九百六十万,这合理吗?
李晓诗对各人的心思浑然不觉,她继续说着:“像是我们现在的新疆地区、西藏地区、云南地区、东北地区、还有台湾和南海的那些岛屿,在元朝时候都已经并进来了。我们之前也说了,元朝,是我们华夏历史上国土最大的朝代,甚至是没有之一的。”因为实在是太大太大了,除了南边的那些东南亚地区,就基本都是元朝的统治范围了。
“所以,所以所以——这么大的范围,蒙古人也不能把全部的别族人都杀光呀对不对?他们是要来统治的,不是来毁灭人类的,那在元朝,就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民族。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边疆还有北边的那些游牧民族大量地往中原和江南迁徙,和本地的汉族人一起生活,加上原本就在这里生存了很久的契丹族女真族、也就是辽人金人啦,大家都是在一起生活的,慢慢就形成了各民族杂居的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呢,除了外貌,他们和汉人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异了。”
刘彻暗自点头。
大家来原本汉人居住的地方居住,和汉人一起生活,再加上通婚等等,那慢慢就会说汉话,穿汉衣,识汉礼……有更多更多的相同之处,而且最重要的是,不用再风餐露宿逐水草而居、来到了中原自然也是要种地的——那农耕文明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所有人。
一旦被农耕文明影响,习惯安逸,就会丢失野性。毕竟过了好日子,谁愿意继续吃苦?
详见辽人和金人。
这就是杂居同化的典范。
只不过这次的“同化”主导者是少数民族而已。
那也没办法,毕竟完成一统的是蒙元,现在么……刘彻斟茶。还是让他来好好招待这些“邻居”们吧。
“接下来要说的这一点,也是一直到我学了这节课才知道的!”李晓诗压了压课本中间鼓起的合封处,“我们都知道,唐朝其实也是有很多民族的,而且也是对多民族的融合是有巨大帮助的朝代,只不过在后来因为统治者的不恰当操作导致大家又开始排斥外族人而已,本质上唐朝还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朝代——那个时候就有很多波斯人阿拉伯人来到唐朝生活,到了蒙元,这么多年的累积,他们跟汉族人、蒙古人、畏兀儿,也就是维吾尔等民族的人通婚杂居,慢慢交融在了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民族——回族。”
“回族在此之前的华夏历史中是没有出现过的,一直到了元朝,这个民族才逐渐形成,然后一直到如今,成为了华夏大地上除了汉族人以外人数最多的五个民族之一。”
李晓诗很感慨地说道:“我们班都还有回族的同学呢,他也是从这节课才知道祖上是怎么出现的!”
“不过元朝的民族交融当然不仅体现在境内人口种族数量多这一点上,据说当时定都元大都,对大都的规划,忽必烈是交给了一个汉人的,后来的修建又是一个阿拉伯人负责的;还有之后,这个——”李晓诗把课本上白塔寺的插图给镜头展示了一下,“这个叫做白塔寺,是妙应寺的俗称,也是元朝时候建立的,它是忽必烈为一个藏传佛教的藏族人修建的,但修建这个的塔的,是一个尼泊尔人。”
“这还没完呢,当时元朝的财政权,忽必烈直接交给了一个回族人——他都不怕汉族人阿拉伯人设计修建宫城会把图纸什么藏起来然后密谋造反,也不怕这回族人会借着财政大权暗中搞一些什么不利于蒙古人的事情,他就这么放开手给别人去干了!由此可见呀,元朝的统治也是有多种多样民族的人来参与的,就连忽必烈的雕像旁边都有来自各个民族官员的雕像呢,这完全证明了元朝、最起码忽必烈统治的这个元朝,一定是个各民族交融的,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完全相容的朝代。”
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理念,在这里根本行不通。
毕竟皇帝本身就是少数民族的人,也根本不在意这些。
李世民挑眉。
真的吗?
胡人会有这么“中正”?那五胡乱华和辽金多次屠杀汉人以及蒙元屠城怎么解释?
乾隆嗤笑一声。
蒙古人统治,能让蒙古人和其他人一样吗,真的是,做什么梦呢?
恰好李晓诗也话锋一转,“不过呢,在元朝,虽然各族交融,但大家的待遇却不是一样的。”
她把课后“知识拓展”版块的内容插到了这里。
“元朝的统治者之所以支持大家杂居,其实也就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已,并不是真正地打心眼里对各民族的人一视同仁的。又因为维护对其他民族的统治,他们在政策上其实是实行了民族歧视政策的。”
“所以啊,在元朝时候,社会上形成了‘四等人制’,也就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等四个等级。”
“这里边蒙古人是第一等级,他们拥有各种各样的特权,是社会上第一尊贵的人。色目人是指原先西夏的那些党项人以及畏兀儿人还有其他西边出身的少数民族们,这是第二等级,特权上比蒙古人低,但比境内其他所有民族的人身份都要高。然后是第三等级,汉人。不过这个‘汉人’可不是指我们说的汉族人,而是指的淮河北边、也就是原来生活在金国境内的各族人民,包括四川云南两地的人,这些人无论民族,统统称为汉人,在社会地位上,这些人很‘低贱’,会受到欺负,但是这还算好的,因为在他们下边还有一个最低等级的人,第四等级的人们才是被所有人欺压的、食物链底层歧视链底层的人,那就是‘南人’——南人,大概就是指原本被南宋统治的汉族人,他们是在蒙元最受歧视的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