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和盖茨比双双暴富后(半只肉球)


于是,有消费者在问卷上那条关于购买原因的问题上大大咧咧的写了:因为威尔逊夫人也有。
“然后,我们的首日营业额是……”瑞秋盯着手里新鲜出炉的报告,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液,“是三千七百多美元!!”
伊莎贝拉手一抖,咖啡溢出来了,精神也不疲累了。
“真的?”
“真的!!”
三千七百多啊!店里所有存货的总值合共也就八千出头,这意味在开幕当天就差不多清空了一半的存货!
希莱尔时装店不是百货公司,卖的也不是那种你经过见到觉得不错就买一件回家穿穿看的衣服,单价始终不便宜,中产阶层买起来没什么压力,但对平民却不是一笔小数目,一开售就被抢光这种情况只会在特卖场上出现。
所以这个业绩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希莱尔工作室在过去的大半年里一个月平均卖出十套礼服,不算上设计图的话,每月的营业额也才四、五千美元啊!
但今天一日就达到了过往一个月的营业额!而且因为成衣是批量生产的,成本比礼服低多了,低成本意味着有更多的利润,果然成衣才是最赚钱的啊!
冷静过后,伊莎贝拉开始分析什么商品卖的最好。
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编号,所有售出的商品都被记录在案。
最受欢迎的系列非smart casual莫属,这是一个以在职女性为灵感而设计的系列,包括了好几款的女装衬衫、A字裙和风衣,风衣亦提供了不同的长度及材质供选择,有长至小腿的,有恰恰过膝的,也有短至膝上的;至于在材质上,有轻便的防风防水面料、保暖的羊毛面料以及舒适的棉质。
风衣+衬衫+A字裙为一个套装,一套买起来差不多要一百美元,但纽约人的消费能力超出她的想象,一口气就买一套的竟也不少。
其中风衣是最受欢迎的单品,存货已经所剩无几了,估计会在未来一两天开始缺货。
她的衣服卖的好,环境的因素不可或缺。
战争刚结束,人们进入狂欢状态,随着经济起飞美国人享乐的本性逐渐暴露出来,而且临近圣诞节,还是战后的第一个圣诞节,全美国都陷入了消费的热潮当中。
加上女性主义抬头,希莱尔又被媒体吹奏为一位女性主义者,人气急升,成为近日话题性高企的设计师。她甚至不需要卖广告,报纸杂志就自动帮她宣传。
伊莎贝拉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欣喜,但也没有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她看见瑞秋又兴奋又疲倦的神色,对她说:“谢谢你,今天辛苦了,你可以先回家,明天就休息一天吧。”
“你要继续工作吗?”瑞秋惊讶地看着她。
伊莎贝拉把咖啡一饮而尽,对她展出难得一见的灿烂笑容:“我想趁着现在头脑清醒,好好的想一想下季要推出什么单品。”

【二更】
希莱尔时装店开幕的消息登上纽约大大小小的报纸, 头条就别想了,毕竟不是什么国际性或者全国性的新闻,但是在生活版或者时尚版上占一点篇幅还是不难的。
《纽约邮报》表示, 伊莎贝拉·布朗特以及乔丹·贝克两位年轻女士的现身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把隔壁的玛丽·毕克馥比下去了。
记者还体贴的放上了伊莎贝拉和乔丹站在一起的照片跟玛丽·毕克馥的照片让读者对比。
除了个别玛丽·毕克馥的粉丝支持自家偶像以外, 读者们都不得不说的确是那两位姑娘更光彩照人, 玛丽·毕克馥虽然漂亮, 她那身礼服却无法展现出她身材的优点, 而且那些华丽的装饰太过累赘,反而喧宾夺主了。
《纽约邮报》称这是一次希莱尔跟富兰克的无形较量,因为伊莎贝拉她们穿的是希莱尔的礼服, 而玛丽·毕克馥穿的是富兰克的礼服。
也有的报纸的做法是把报道放在时事版,并且以威尔逊夫人为主角, 希莱尔时装店则成了配角, 例如《纽约时报》。
这无可厚非,威尔逊夫人比希莱尔有名多了, 前者的新闻价值高出了不只一点半点。
而相当一致的是,当记者们提起在店内禁止拍摄及访问这件事时都是带着怨气的,不过也仅是如此,不许访问而已, 不至于要写人家的坏话,谁叫希莱尔和《VOGUE》关系好呢。
还有时尚杂志把所以红毯造型都盘点了一遍, 这就让一些不在纽约的时尚界人士不满了,红毯的部份的确很精彩,但光是报道红毯有什么用?她们想看的是希莱尔的成衣到底是什么样的啊!
很快, 《VOGUE》便满足了她们的好奇心, 在二十二日发行的最新一期里, 详细的以图片和文字记录了希莱尔的成衣新品,以及对伊莎贝拉、威尔逊夫人还有乔丹·贝克等人的简单访问。
伊莎贝拉在访问里透露,希莱尔先生有意在未来推出更多种类的产品,这就引来了不少猜测。
难道除了衣服以外,希莱尔还想涉猎像帽子和鞋子之类的时尚单品?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的野心可真大!美国从来没有一名设计师能同时横跨礼服、成衣和鞋帽的领域!
伊莎贝拉此举其实是在向人们传递一个讯息:希莱尔不但是设计师,更是一个时尚品牌。
如果她的业务只有礼服定制,那么毫无疑问,人们只会视希莱尔为一名礼服设计师。可是随着业务扩展,人们对她的印象不单单限于某种类别的衣服上面,而是开始对希莱尔这个名字形成一个印象,这些印象可能是自礼服,可能来自成衣,以后还会有别的,合起来就是品牌形象。
她希望人们日后提起希莱尔的时候,不是指一个设计师,而是整个品牌。
《VOGUE》的时尚版有她是一早就知道的事情,不过让她吃了一惊的事情是,就连室内装潢版也能见到希莱尔的踪影。
时装店的装潢获得了它的好评,指:“希莱尔的室内设计师带来了一种崭新的装潢风格,大胆的用上了不经修饰的水泥墙和大量金属灯具,呈现出粗犷而自然的一面,又巧妙的运用了木制家具去柔和冷感……”
独家采访就是爽,只有《VOGUE》一家拥有如此详尽的信息,带来的好处直接反映在销量上面。
希莱尔成衣的真面目出来了,《纽约晚报》看准了时机,特意请来了《时尚芭莎》的主编辑为他们撰写一篇文章去评价她。
“希莱尔的smart casual系列无疑是很成功的,在这个投入职场的女性比例越来越高的时代,他创造出令女性能舒适又时髦地上班的衣服正正切合了社会的需求,将生活和时尚融为一体,令时尚不再是只有上流社会能享受的东西。”
“另一方面,富兰克的时装发布会就有点强差人意了。他发布的新品风格跟以前差不多,看不出显著的突破,潮流日新月异,他是否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不只是《时尚芭莎》的主编辑,就连出席了发布会的名流们也失望透了。
虽说她们都把发布会当是社交聚会,但是你发布的衣服起码要过得去吧?有些眼尖的贵妇认出了其中几件是富兰克以前的设计,只不过换了个颜色再稍微修改了一点就当是新款式,这不是在敷衍她们又是什么?
早知道就去希莱尔时装店的开幕礼好了,走红毯多风光啊!
其实富兰克跟法国的保罗·波列所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他们在战前很受欢迎,因为那时流行的是华丽的衣服。
随着时间推移,衣服开始化繁为简,人们追求的是轻便,以实用为主,而富兰克跟波列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他们重视美观性多于实用性。
富兰克看见报道的时候会不会气疯不知道,但看到这里的伊莎贝拉实在忍不住笑出声,看来这一次是她大获全胜了。
媒体的报道令时装店接着两天的人流不减反增,哪怕很多款式都已经缺货了,人们还是会抱着朝圣的心态来逛逛,于是第十一大道连续三天都上演了同一副奇景:希莱尔时装店的店里店外都人潮如患,纽约人民实在从未见过人们对一家时装店如此狂热。
在纽约街头也开始能见到有人穿着希莱尔出品的衣服,她们大多数都是中产阶层女性,当乏有一份正职或兼职工作的在职女性。
——谁说中产就不用工作的?中产也属于劳动阶层,而且在职女性当中(不计劳动工作),中产占的比例是最多的,因为她们接受过教育,知书识字,找工作相对容易。
不过这股希莱尔成衣潮目前仅限于在纽约散播,毕竟她还没有开通其他城市的订购服务,海外更加远着呢。
时装店为伊莎贝拉带来的名气是显而易见的,你看,她以前一个月才卖出去十套礼服,换言之只有十个人能穿上她的衣服,但是现在只要你付得起钱,人人都可以穿希莱尔的成衣,这不就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认识她了吗?
以前她只在圈里营销,要不是威尔逊夫人,估计还没有多少人知道她呢。
然而伊莎贝拉并没有高兴很久。
事实证明,人红是非多,当希莱尔以前还不是那么有名的时候,她和希莱尔的关系顶多被人们在背后当八卦来谈论,但是随着希莱尔的成名,他们之间的关系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小报挖出来写文章。
内容大致是说她跟希莱尔的关系不简单,不像是上司和下属,在言语之间暗示他们存在着情/色交易,原话是:“有一个这样年轻貌美的助理在身边,他怎么能忍?”
而伊莎贝拉则被写成靠出卖美色以获得对工作室的掌控权的蛇蝎美人,不管这是不是真相,反正很多人都信了。
人们总是会用年龄和性别去判断你的能力,再加上你长得不差的话,他们就会觉得你空有美貌而没什么工作能力。
这是一种令自己的心理平衡些的心态,如果一个同时具有好看的外表和出色的能力,岂不是很不公平?所以他们宁愿不相信这样的人,借着否定他人来肯定自己。
这就是伊莎贝拉当初要用假身份去给客人定制衣服的原因,而事实也证明了,男性的身份令她的路好走多了,至少从未有人质疑过“希莱尔先生”的能力。
但伊莎贝拉本人在平安夜当日就回罗彻斯特去了,这些舆论她在回去的时候才需要面对,现在她只想安安静静的度过今年的圣诞节。
不过,她的圣诞节注定不会太安静,因为今年她邀请了马奇一家来罗彻斯特过节,加上从芝加哥回来的艾伦以及退伍的尼克,可想而知有多热闹。
面对多日不见的孙女,布朗特老夫人笑瞇瞇的向她招招手让她进屋。
“亲爱的你来的正好,刚刚有个自称是金百利公司的人打电话来找你呢。”

在伊莎贝拉作出反应之前, 艾伦的声音先飘了过来。
“金百利公司?那群孙子终于看得上我们了吗?”
艾伦在两天前就抵达罗彻斯特了,但是时装店刚开幕,有很多事情需要她去处理, 她实在走不开所以拖到平安夜才回家。
若非时装店在二十五号和二十六号都休息的话,恐怕她也抽不出时间回家。
“艾——伦——”布朗特老夫人用极度不赞同的目光看过去。
艾伦立即缩了缩脖子:“对不起。”
要不是布朗特老夫人提起, 伊莎贝拉几乎都要忘了这件事。
因为她上次去金百利公司的时候还未搬去纽约, 所以她留的电话号码是罗彻斯特的号码。
看来金百利公司终于坐不住了。
伊莎贝拉对此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一家为军队提供医疗用品的公司在停战后失去了美军这个大客户后, 摆在他们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倒闭要么转型。
要不是走头无路了,那些高傲的家伙恐怕也拉下面子去找一个女生合作。事实上, 他们撑了这么久才改变主意才是令她感到惊讶的事情。
金百利公司转型是早晚都会发生的事情,现在只不过被她插了一脚, 但该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发生。
Damn, 夏洛克·福尔摩斯真是太有智慧了。
伊莎贝拉给金百利公司回了电话,有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在电话上面说, 因此双方约了在二十七号见面。
她没办法在罗彻斯特逗留太久,打算二十七号就回纽约,中途正好可以去威斯威辛州走一趟。
除了时装店的事情外,纽约还有一堆事情等着她回去处理, 像威尔逊夫人出席下个月巴黎和会的服饰以及黛西的高定婚纱也该不多要开工了。
威尔逊夫人的衣服还好,难度不是很高, 但婚纱并不是她擅长的领域,至今她都没有信心能完美的做出来,那么预留一个多月的工期其实也才刚刚好。
挂了电话的伊莎贝拉一回头, 就见少年用闪闪发亮的眼神看她。
“我能跟你一起去吗?”
伊莎贝拉彷佛看见少年身后有一条大尾巴在疯狂摆动。
“可以是可以, 但你之前不是很抗拒的么?”
“你忘了我想进耶鲁的工商管理系?参观一家公司可不是常有的机会。”艾伦顿了顿, 目光不自然的挪去别处,“况且你一个女生去,不就是摆着被他们欺负么?”
后面的才是真正的原因。
伊莎贝拉在信里说过她在金百利公司受到轻视的遭遇,想到这件事,艾伦至今还是有些愤愤不平。
他承认他的姐姐是很厉害,不过在跟专业人士谈判的事情上难免会吃亏。
伊莎贝拉却气定神闲的说:“谁欺负谁还不一定呢。”
艾伦一副“你在开玩笑”的样子。
玛丽给伊莎贝拉泡了一壶热茶,她喝了一口,冻僵的身体这才慢慢恢复了温度。
“我在芝加哥的报纸上见到你的时装店开幕的新闻——Well,从技术上来说应该是威尔逊夫人出席开幕式的新闻。”艾伦说着也喝了一口茶,舌头立即被烫到,像只猫一样猛然向后仰,“嘶——看来你在纽约混得不错。”
自从她把工作室搬到纽约去了,工作的范围就从中西部转移到东岸,除了保留了一些路易斯维尔的旧客户外,无论是礼服还是成衣主要都在纽约做生意。
纽约的富婆多不胜数,光是这个城市就能养活整个工作室。
所以希莱尔目前在中西部远不如在东岸那边有名气,芝加哥的媒体都把焦点放在威尔逊夫人身上,时装店的事情倒是轻轻带过。
毕竟店开在纽约,人家的店有多红都与他们无关。
“说到这个——”伊莎贝拉笑了笑,“我想我很快就会有资金去启动我们的超市企画。”
时装店在第二天及第三天的营业额分别为一千五百多及一千两百多美元,比第一天少是一定的,而且还会一直掉——受欢迎的那些款式已经几乎买断货了,只剩下最大的尺码还有一点点的存货,于是店员每天都会被客人问无数次什么时候会补货。
官方的答案是一月中旬,因为工厂在圣诞节要放假。
说实话,就连伊莎贝拉都没有料到存货会被清得那么快,让她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处境——东西都快要卖光了,但是还有半个月才能补货,那么这段期间该如何才好呢?
根据瑞秋的反映,一个挺有趣的现象就是,有一部份的客人买希莱尔的成衣不买来是自己穿,而是帮住在别的城市的朋友买的。
……原来二十世纪初已经有代购了么?
不过也多亏了生意好,最快半年,晚则一年,伊莎贝拉就能有一笔启动资金,可以真正的开一家超市了。
艾伦反而蹙起了眉头:“你的工作很忙吧?还分神去做别的生意不会吃不消么?”
吃不消是肯定的,如果跟金百利公司的谈判能成功,卫生巾的推广计划得以实行的话,只会有更多的工作。
不过有钱意味着她可以请更多的人,比如布兰登太太她们的制衣技巧越来越出色,加上新请来的裁缝全都是她精挑细选的,现在伊莎贝拉已经很少会亲自动手做衣服,只需要负责监工,多出来的时间就可以用于画设计图以及管理工作室和时装店的运作。
伊莎贝拉用不怀好意的目光扫视自家弟弟:“我以为你会为我分担?别忘了计划书也是你写的。”
“……如果你还记得,我是个学生。”
“如果你还记得,你刚刚说你想进耶鲁的工商管理系。”伊莎贝拉扬眉,用同样的话说来压他,“还有什么比管理一家公司更好的资历呢?”
艾伦有些无言:“超市只是我们的构想而已,还不一定会成功呢。”
其实他说的不无道理,就算伊莎贝拉就知道这个经营模式在后世很成功,不代表自己就能完美地复制,不稳定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不过现在担心也没用,八字都没有一撇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