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彦王爷)


“师父,您要不要再喝点水?”多喝水也有利于降温。
黄夫子点头。
钱有福赶紧提起温在旁边炉子上的茶壶给黄夫子倒水。然后跟松子一起扶起黄夫子, 把水给黄夫子喂下去。
喝了水,黄夫子喉咙舒服了些, 也有了些精神, 才轻声问道,“阿福,你怎么来了?”
“师父病了, 松子去请大夫,我哥正好看到了, 告诉了我,我不放心, 就过来了。”说完钱有福还埋怨黄夫子,“师父病了怎么也不让松子跟我说一声?要不是我哥刚好看到了, 我都不知道师父病了。”
黄夫子轻咳,“又不是什么大毛病……”
钱有福震惊, “风寒还不是大毛病?!那在师父看来什么才算是大毛病?”风寒在这个时代可是致死率极高, 且极容易造成疫病的疾病。
“今天要不是我来了,师父的烧一直降不下来,松子去请大夫又请不过来, 师父有没有想过那个时候有多惊险,松子又会有多害怕多无助?!师父一直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师父如此不在乎自己身体, 可有为我们这些关心在意师父的人想过。师父都多大人了, 难道还不知道风寒有多可怕?”
其他的不说,就府城这次的风寒, 光他知道的就已经死了好几个了,“师父怎么能这么不重视?”钱有福越说越激动,声量不知不觉就高了几分,说到最后眼圈都红了。
松子想到之前去请大夫请不来时,着急的心情,在旁边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黄夫子被钱有福跟松子这么一弄,加上现在身体难受也意识到自己轻视了,赶紧低头认错,“是我的错,以后我一定重视,身体有恙也第一时间告诉阿福,可好?”
“师父不是哄我们吧。”
那肯定不能,黄夫子摇头,“师父一向一言九鼎,何时哄过你们?既然承诺了你们,师父定然会做到的。”
钱有福这才满意了。见黄夫子面上已经有倦意,给黄夫子压了压被角,跟哄孩子一样轻拍了拍,再抬头一看,人已经沉沉睡了过去。
“阿福,你去睡吧,我在这守着。”
先生的烧已经退了,就算升应该也不会再升很高了。
钱有福摇头,“我跟你一起吧。”一个人守夜太难熬,“我跟你一起说说话,时间能过的快点。”
松子想想点头,出去抱了两床被褥过来,两人干脆就在地上打了个地铺。
因为边上就是火盆,两人挤在一起,身上盖着一床被子,倒也不冷。
中间黄夫子烧又升起来一次,难受的哼唧了几声。
钱有福、松子听到动静爬起来又用温水打湿帕子给黄夫子擦了几遍腋下、颈部。
等烧再次退了,黄夫子又沉沉睡过去,钱有福这才打着哈欠又回到他们的被窝里。
“阿福,天亮了。”
天边露出那抹鱼肚白,松子捂着嘴打了个哈欠,伸长脑袋看了看床上。
钱有福睁开眼看看外面天色点头,又转头看看床上睡的香甜的黄夫子,轻声道,“师父应该不会再烧了,睡会儿吧。”
松子点头,闭上眼睛,两人很快便睡了过去。
辰时,身体好了很多的黄夫子睁开眼,转头看到的就是钱有福跟松子头挨头靠在一起,睡的很熟的样子。
怎么形容这一刻黄夫子的心情呢,可能就是欣慰、柔软吧?就像他第一次见到刚从产房里抱出来的女儿时一样。
黄夫子笑笑,看了两个孩子一会儿,见两人睡得熟,担心扰到两人,蹑手蹑脚的下了床。
“师父,你怎么下床了?”
“我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是不是我动静太大,吵醒你了?”
钱有福摇头,是他睡的浅,一有动静就醒了。
同时睁开惺忪睡眼的松子也跟着摇头,站起来就要去给黄夫子端洗脸水,被黄夫子制止了。“行了,不用你,你回房睡觉去吧。阿福也是,去睡觉吧。”松鹤院这边,有钱有福的房间,“睡醒了,吃点东西赶紧回去。你这一夜未归,家里人肯定担心坏了。”
钱有福摇头,“我先去给师父请个大夫,等大夫把完脉,确实没事了再回。”
“不用,待会我……”黄夫子想说他呆会儿自己去医馆,话没说完,前面传来笃笃敲门声。
钱有福还以为是厨娘呢,去开了门才发现竟然是一个眼熟的老大夫。
“刘大夫?您咋来了?”
“阿福?你也在呀。昨天松子去医馆找我,我那边病人太多,没能过来,今天实在是有点不放心,就过来看看。咋样?你师父没啥事吧?”
“昨天烧的厉害,现在烧已经退了,看着精神还不错,正想着说找您再给把把脉呢。”
刘大夫点头,进来之后也没磨叽,直接就上手把脉。
“如何?我师父没事吧?”
“热已经散了大半了,中午、晚上可能还会有点热,我再给开两幅药,明天我再过来看看。”
钱有福、松子连连点头。
难得一直讨厌喝药的黄夫子这次也没反驳。
只是等喝完药,黄夫子看钱有福也不去补觉,就开始撵人了。
钱有福没法只能从松鹤院出来。
近来整个府城因为风寒风声鹤唳,府学里能看到的人也少了很多,钱有福一路从松鹤院走到府学门口,遇到的人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
街上也是冷冷清清,一点没有往日的喧嚣热闹。
偶尔迎面走过来个人,看到钱有福也都刻意离的很远。
转过一条街,钱有福甚至在街上看到了死人下葬时才会洒的纸钱。
“爷,奶,二哥回来。”
钱有福昨天晚上没回来,家里人因为知道他是去了黄夫子那,也没太担心,只是心里嘀咕是不是黄夫子的情况不怎么好,不然怎么一晚上没回来?
这会儿见钱有福回来了,好几个人都凑上来问钱有福情况。
钱有福下意识往后退了几步,“奶,娘,你们先离我远点
。我刚从外面回来,也不知道有没有带回来不好的东西,你们先让我去洗漱一下,换身衣服。”
“成,你去吧。洗完换身衣服出来,我们再说话。”
经过钱有福不厌其烦的普及,现在家里人虽然还是不理解,却已经接受了钱有福说的那些疾病传染途径什么的。一听钱有福这话,反应过来,赶忙给钱有福让开路。
等他这边收拾完了,才过来询问黄夫子的情况,“黄夫子没事吧?你昨晚咋没回来?是不是黄夫子发烧了?”
钱有福点头,“确实发烧了,不过现在烧已经退了,刘大夫给把了脉,说好好调理,只要不再冻着就没事了。不过现在府城染上风寒的人还是有很多”,刘大夫说虽然情况比前两天已经有所好转,可还是要注意。“爷奶,娘你们这几天千万别出去。阿义、顺子也要看好,别让他们出去。”
“不出去,放心吧,阿义跟顺子,我们都看着呢。”
钱有福点头,又跟李氏她们简单叮嘱了几句,就吃了点东西,回屋倒头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家里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多了个人。
“堂伯?!”钱有福没想到堂伯这个时候会在这,看到人很是惊讶,第一反应就是“家里出事了?”但是之前他哥找人打听,不是说青山镇没人大面积染上风寒吗?
“没出事,没出事。”钱长信连连摆手,“家里什么事都没有,是你大爷爷,他听回去的船说,府城这边很多人都染上了风寒,又不见你们回去,有点担心,就让我过来看看。”说完,钱长信又转头劝钱存贵,“二叔,要不这一趟你们就跟我一起回去吧?反正也快过年了,你们也是要回去的。”

第114章
原本确实是要回去的, 可这不是闹出风寒来了吗?“今年就不回去了。”回去万一把风寒带回去咋整?他们钱家其他几房人可都在山南村呢,这事不能这么干。“等过段时间,这波风寒过去, 我们再回去。”
“那,那祭祖咋整?”自打阿德中举, 他们家祭祖就成了大事, 他来之前,二叔爷跟他爹还商量着说今年还要大办呢。
“照常办就行了,长鑫不是在家呢吗?让长鑫替我们跟祖宗说一声就行了。”家里那么多药田, 不能离了人,平时钱长林、钱长鑫兄弟俩都是轮流在村里待着的。
说完, 钱存贵又问了问村里、族里的情况,大家伙日子过的怎么样?有没有遇上什么困难?族里孩子读书用不用功?有没有在外面闯祸, 给族里惹事,占着钱有德举人身份仗势欺人的?
“没有没有, 现在二叔爷跟爹管的可严了,稍微有点出格就要请家法, 大家伙哪敢啊?”
小辈们看到阿德、阿福兄弟俩出息, 被家里长辈耳提面命,现在读书认字也都挺自觉认真的,就是没什么资质好的, 因此成绩方面不是很理想。“这次我过来,二叔爷让我问问您,能不能给族里几个大的孩子在府城找个活计。几个孩子都读过两年书, 认识字, 也会算数。”
钱存贵沉吟半晌点头,“在这大半年, 我倒是也认识了几个人,可以跟人提一提,不过能不能作数不保证。他们要是愿意试试,等翻了年,这边风寒过去了,你就让他们过来一趟吧。”
“诶”钱长信高兴的连连点头。又说起二叔爷跟他爹提的想在族里给阿德、阿福挑两个书童的事。“二叔爷说阿德、阿福都是读书的好种子,将来肯定走的远,有个书童在跟前照顾着,出门让人跑个腿啥的也方便点。当然,这事看阿德、阿福意思,如果阿德、阿福同意他们就在族里挑一挑,要是不同意就算了。”
“阿德、阿福你们的意思呢?”
这事事关两个孙子,钱存贵并未武断的替两人直接定下,转头询问两人意见。
钱有德、钱有福对视一眼并未过多思量就答应了。
这个时代宗族观念很重,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家里有人出息了,提携族人是历来的传统。
如果他爷还有跟他们年纪差不多大的孙子,当然是以他们为先,但是现在他们这一辈他家就只剩今年才四岁的阿义,那这书童自然就只能从族里选。
不过最后定谁肯定还是要他们点头才行。
“这是自然的。”毕竟人最后是要跟在阿德、阿福身边的,他们当然有最终决定权。
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事情说完,钱有福回房看书,就把这事抛到脑后去了。
却不想翌日到松鹤院那边去看黄夫子,偶然跟黄夫子提起这事,黄夫子却挺重视,不仅手把手教钱有福如何选人,如何御人,还在钱有福离开后送了封信给他,让他帮忙送两个人过来。
“先生是想送两个人给阿福用?”
黄夫子捋着胡子点头,“钱家那边考虑的对,阿福翻年要去金陵考乡试,以后可能还要去京城考会试,身边确实不能没有自己的人手。现在先给阿福几个人让他用着,学学御人的手段,等过几年钱家买人,阿福用起人来,也能得心应手。”
松子点头,这倒是,不过调理下人,一般不都是主母的活吗?想到主母,松子嘴巴里突然冒出一句,“先生,阿福是不是该说亲了?”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阿福翻年也十五了吧?
黄夫子老神在在摇头,“阿福还小呢,不着急,就算再等几年也无妨。”
松子偷眼看黄夫子,“是真不着急,还是先生您心里已经有人选了?”
“你说呢?”
他说?他说那肯定是有人选了啊。松子提着茶壶凑到黄夫子跟前小声问,“先生替阿福看中的哪家姑娘?”
黄夫子瞥了松子一眼默然不语,松子却从黄夫子这一眼中福灵心至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不是吧?不会是他想的那个吧?府里老太太、大夫人肯定不会同意的。
秦阳侯府可不是宁平伯府那种战功起家的暴发户,不可能选一个农家出生的秀才做女婿的。
松子这么想并不是觉得钱有福有什么不好,而是钱有福的身份太低了,像秦阳侯府这种累世名门结亲,根本就不可能考虑钱有福这样出身的人,哪怕钱有福是他们先生唯一的弟子也不可能。
更何况,他们府里老太太还是那样一个看重家世的人?
“先生,要不,您还是给阿福换个人选吧?”他觉得先生想的这一庄恐怕难。
虽然只看人才品貌,两人确实挺配的,可婚姻大事可不是只看人才品貌,还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的。
黄夫子摇头,换啥换?这么重要的事情,那人选是说换就能随便换的吗?
至于松子想的那些家世什么的,黄夫子当然也知道,可就像他寄出去的信里,跟他哥说的那样,这些年秦阳侯府嫁出去那些姑奶奶,有几个真的过的如意的?
阿福,他其他的不敢说,对待媳妇绝对错不了。
钱家的情况他也了解,阿福上面几个长辈都是明理的,阿福那个长嫂陆氏人也不错,嫁过去日子可能不会像在秦阳侯府那么富贵奢靡,可绝对比嫁去那些规矩多的门当户对人家,日子过得舒心畅快。
京城这边,真心疼爱闺女的黄大人也是因为这一点,才没在看到黄夫子信的第一时间气的把信撕了。
不过,他的闺女那也不是一个秀才想娶就能娶的。怎么的也得是个举人吧?还得她闺女能看上,能过的了他的眼才行。至于家世吗?这个黄大人要求不高,不过至少也得在京城有个宅子吧?
黄大人运了口气,铺纸磨墨,给他弟回信,信上罗列了一二三四五六七诸多要求。
也幸亏钱有福此时并不知道这事,要不然肯定第一时间就吓跑了。

“阿福, 这边这边。”
日子一天天过,天气越来越冷,本来钱有福他们以为府城这场风寒疫情还会持续许久,
都做好了今年过年清冷过的准备,结果过了冬月二十五之后, 染上风寒的人反而开始断崖式减少。
等进了腊月, 钱有福家这边连着好几条巷子,已经没再听说有谁染病了。大家伙也终于敢走出家门,到街上走动了。
“今天街上人真多。”钱有福一路过来, 路上经过几个地方,被人挤的儒生帽都差点掉了, 上到二楼到窗边坐下后,先给自己整了整帽子, 然后才给自己倒了杯茶,一边细细品着, 一边看着下面街上的人道。
“那是肯定的啊,之前那么长时间, 大家都憋在家里不敢出来, 现在能出来了,肯定都想跑出来转转。再说,这不马上就要过年了吗?年货都还没准备呢。”
这年头可不像现代, 超市里鸡鸭鱼肉什么都有,什么时候想吃了去买都行。
这里家家户户都是要提前许久就开始备年货的。“阿福,你们家年货都准备好了?”小胖歪着脑袋问。
钱有福摇头, “也还没”今天他出门的时候, 还听他奶、他娘跟他大嫂几个凑一起在商量怎么送年礼呢。
钱家这两年日子越过越好了,可是跟宁平伯府相比, 还是一天一地,所以每次给他大嫂那边的亲戚送礼都是件特别麻烦的事,尤其是往京城送的礼。
钱有福摇摇头,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扔到脑后,问起两个最近的读书情况。
马上过年,距离明年乡试也就八个多月的时间了,之前三个人一起的时候,定了冲刺目标,这段时间因为风寒几人都没见上面,钱有福想起来便问问。
“别提了。我一个人在家念书,速度太慢了。”他拼死拼活,现在的进度也就将将到目标的半数。“阿福,阿继你们呢?”
钱继:“我还好,完成了差不多八成的样子。阿福你呢?”
“我都完成了。”《四书五经》跟《周律》的进度还比他之前预计的还要快上一点。
“这么快?!”
小胖、钱继震惊,“你怎么做到的?!”他们之前定目标的时候,真的定的量挺大的,小胖、钱继完成现在这些,就已经觉得每天都很累了。
就那样呗,他从小到大不都用的同样的法子吗?如果硬要说的话,可能就是他平时比他们更自律一点?
“你管好你自己的时间,你也可以。”
他不可以,小胖闻言连连摇头。
钱继捂着嘴,笑着凑到钱有福耳边跟钱有福咬耳朵。“杨叔杨婶正忙活着给他说媳妇呢,这两天连着都相看三家了,读书他肯定顾不过来。”
“相看三家?”
钱继点头,两家离得近,小胖家那边有个什么动静,他都知道,“今天待会儿还要相看一家。”
“待会儿还要相看?那他,怎么还在这?相看媳妇不是一般都挑个寺庙什么的吗?”
“本来是这样”小胖不好意思的挠头,“这不是现在天气太冷了吗?正好我们约在这,“我就干脆跟娘提了一嘴也约在了这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