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回到战神夫君战死前(红妆为君画)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吃了饭,她照常躺在床上午睡。
睡不着,明明昨晚就没有睡多久,也睡得不安稳。
她盯着床顶的花纹顺着纹路看,满脑子里都是贺元凌。
以前也没有这样想过他,但今天就是忍不住。
后来翻到反侧枕在贺元凌睡的枕头上,鼻息间充斥着贺元凌的气息,她才慢慢来了睡意。
下午,二嫂陈氏和小妹淑惠相约来找她说话,她如何不知道他们是为什么而来。
到了半下午的时候,淑明一家也回来了,自然也是听说了贺元凌离家的消息才赶着回来的。
“你慢着些,别着急。”
在进大门的时候郭铭一手抱着继子,一手扶着媳妇儿。
贺淑明抬头嗔他一眼,“哪就有这么小心了?没事的,我自己走就好。”
郭铭却不管,还是要扶着她,还小声叮嘱满盈抱着他的脖子,别摔了。
两人回来当然是先去见二老,进花厅的时候二老见到这一幕自然是欣慰不已。
再看郭铭小心翼翼的扶着女儿落座,孟氏当即就有了猜测。
“淑明这是怎么了?”
“回岳母大人,淑明有喜了,前几日请了大夫看的。”
郭铭咧着个嘴笑得憨,他也顾不上这些了。
孟氏让他坐。,坐下的时候都还不放开满盈,满盈也黏着他。
还是贺老爷子对外孙招手,满盈才从他腿上下去,噔噔噔的跑到祖父跟前儿。
那边,孟氏与女儿女婿说有孕的话,这边贺老爷子弯腰抱起外孙颠了颠才放在腿上。
重了,看着也圆润了些,气色也好。
本来是说今天让二儿子去接满盈回来,因为这一趟事都耽误了,好在他们自己回来,也让他见到了外孙。

单从郭铭对女儿和外孙的态度,就能看出他对母子两都不错。
大人能骗人,小孩子下意识的反应是骗不了人的。
郭铭若不是对满盈好,短短的时间内满盈不会跟他如此亲近。
本来他们还怕三儿子带兵去后会让女婿心生不满,还好,是他们想多了。
郭家确实对那日送亲的事不满意,后来也在家里骂骂咧咧。
但那都是他们自己躲在自己家里骂,郭铭知道,贺淑明不知道。
他们哪儿敢让贺淑明知道,怕贺元凌再带人到他们家去做客。
现在得知贺元凌走了,他们如何高兴贺淑明也并不想知道。
她还想着过几日回家来,哪儿就料到三哥又是说走就走了呢?
“三哥这次又是去哪里?”
她一路上都担心着,就怕又要打仗。
孟氏安慰女儿,“是梁王调他去,目前也没有听说哪里起战事。
你如今都怀着身孕了,也别想那么多。”
其实她也是这么安慰自己的,不然只胡思乱想也没有什么用。
又说了会儿话,贺淑明问起沈华柔,“我去跟三嫂说说话。”
孟氏摆手让她去,“你去吧,你二嫂和淑惠都在她那儿。”
贺淑明才想到,“难怪没见到他们呢?原来都在三嫂那边了,我这就过去。”
郭铭不放心她自己去,还想要扶她,被贺淑明推开了手。
“我在家里有什么不放心的,没那么娇气,我带着人去就是。”
贺老爷子也道:“你也不用太过小心,大夫都说了正常范围内多走动是有好处的。”
岳父都开口了,郭铭也只好放手。
不得不说,老爷子对这个女婿挺满意。
夜里贺淑明一家三口就在贺家住下,第二天才往回走。
他们前脚刚走沈伯荣也来了,他也是为妹夫的事而来。
昨日他们得知消息赶到城门口,就只来得及看一眼人。
本来也想下午来问问妹妹,又估计可怕昨日贺家人不少便没有来。
而孟家的人也跟他们一个想法,结果就是凑到了一堆儿,孟家表弟正好凑一桌喝酒。
他们都以为沈华柔会难过,在看到沈华柔人的时候反而没有看出多少失落的情绪。
沈华柔自然是失落,经过两天的调整比当晚好了许多。
当然,她内心里纵然是有再多的不舍得难过,也都只能放在心里。
她要是再表现出来,就是全家都担心她来了,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何苦要弄得大家都跟着她难受?
贺元凌走后半个月,他让去梁州李家打探消息的人终于回来了。
“纳妾?什么时候的事?”
沈华柔如何都没有想到,她都已经做了努力,最后的结果竟然还是五姐夫纳妾。
“夫人别紧张,是我没说清楚。”
来人见沈华柔情绪有些大,他赶紧解释。
“李夫人是主动要给丈夫纳妾,但她丈夫的没答应,为此两人大吵了一架,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之后的事了。
直到我们走的时候两人都还没有也好,其实也不是因为纳妾,是因为李老夫人提起李举人青梅竹马,又说什么两家没有成好,是天意弄人。
姐姐不在了,想让李举人青梅的妹妹嫁给他做妾,好圆了两家好。
就说是那姑娘与李举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好,两家也定了婚事。
偏偏是那姑娘红颜薄命,病逝了。
那时候她的妹妹年纪还好,两家也就没有提这个事。
这回是李老夫人故意在李夫人面前提的,好做主要给李举人纳妾。
长辈提的,夫人便也就应了,转头就请媒人去下聘。
当日李举人不在家,也并不知晓此事,等他回来知道了,两口子为此大吵了一架。
后来老夫人又训了夫人,还给她禁了足。
婚是李举人亲自去退的,等他退了回来,老夫人又做主给他聘了个,为此母子俩好像也闹了不愉快。
夫人被禁足之后也借口不见李举人,两口子关系不甚和睦。
现在不知道如何了,想来已经和好了吧。”
来人觉得自己想的没错,毕竟是李举人自己不想要妾,就算是有婆母刁难,两口子之间又哪里来得隔夜仇。
在他看来,李举人也是很不错的男人了,都是举人了还连个妾室都不要,为此还跟母亲对着干,可见是有多在乎妻子。
沈华柔所想却与他不同,她大概能明白五姐为什么会不见姐夫。
之前的种种,五姐夫对她的态度,都能说明了。
沈华柔又写了一封信请来人带去给五姐,告诉她贺元凌去了梁州。
或许,她知道的比信去得快。
沈华柔倒是觉得,五姐夫其实是心里有她,或许事情没有那么不可挽回。
不知道更细,沈华柔也只能这样的安慰自己。
再有来信回来,或许是贺元凌的。
上辈子他此番出门是为平乱,这次又不相同,他可以往家里写信。
又过了半个月,是钱珠儿替丈夫纳妾的日子。
是不是好日子沈华柔不知道,风雨欲来却是肯定的。
她不相信以钱珠儿的性子会那么云淡风轻过的就接受丈夫纳妾,就算不得已接受了,也只是王莲香一个。
偏偏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一次就是三个。
另外一个若是为了平衡打压王莲香,那再来一个又是为了什么?
听钱鑫的意思,钱珠儿去洛京医治之后有能怀孕的可能,既然如此她这么做就是为了什么?
若是她不能生育倒是有可能破罐子破摔,但情况明显不是。
所以沈华柔和孟婧瑶商议之后也都弄不明白她到底要做什么,只能等着。
纳妾这天钱珠儿做主下聘给丈夫的同僚,请他们到家里来吃喜酒,还又摆了两桌留送亲的人。
要说纳妾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同时纳三个妾就很稀奇了,纵然是见多识广这种事也是头一次见。
宾客恭喜李举人享齐人之福,赞钱珠儿贤惠大度。
酒席之上钱珠儿一直笑脸相迎,就算是在三个妾室同时进门的时候也没见她有丝毫的不高兴,更是在众人面前给足了丈夫面子。
还亲口说出,“进了都是一家人,以后便是一家姐妹。”

男人羡慕李举人,女人笑话钱珠儿。
哪个正经人会给丈夫纳妾,还一次就三个,还出嫁妆银子给夫家换新宅,目的竟然还是因为丈夫纳妾时候家里住不开。
有人猜测是因为钱珠儿身体不好,不能孕育子嗣才不得不这样委曲求全。
最后大家也都认同了这个猜测,毕竟钱珠儿身体不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外人不知道的是,新人进门以后钱珠儿就给他他们立了规矩,每月一人九天谁都不许争,逢十的那天丈夫就到她房里。
理由是她在吃药身体不方便,就不与他们争了。
若不是怕引起男人的怀疑,她连逢十的这三天也不想与他睡在同一张床上。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钱珠儿是真的变了。
从前她十指不沾阳春水,如今她却学着亲自给丈夫做吃食,对公公更是敬重有加每日带着三个妾室请安。
每天早早起床为丈夫洗手作羹汤,再领着三个妾室送丈夫到门口,傍晚估摸着丈夫要到家的时候又领着三个妾室到门口迎接。
一家五口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不仅不用妾室们站在一边伺候,还纵容他们同桌吃饭,除了每日请安之外再没有对他们有任何要求。
真真是做到了一家人亲姐妹,就连李老头都再也从她身上挑不出毛病来,对这个儿媳妇再满意不过。
出门去跟老邻居老朋友闲聊下棋,他都觉得自己脸上有光。
连老父亲都这样觉得,李举人这个受益者自然十分享受现在的生活。
每日出门上职都是红光满面,赢得了众同僚的羡慕。
沈华柔在等,她相信现在的结果绝对不是钱珠儿想要的最终结果。
只是,她也低估了钱珠儿的耐心,连着两个月都没有等到任何消息。
而庄子的改建踏上了日程,她和二哥贺元敬一起到附近看过,更与持有土地的村民商议卖地的事,自然是失败。
要不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急用银子的时候,谁家也不会卖了土地,土地是他们安家立命的根本,就算是他们加银子也不会有人买。
“他们不愿意的基本原因就是在以后的保障上面,如果我雇佣他们到庄子上来做活儿,跟他们签契书呢,他们以后的生活都有了保障,是不是就能愿意?”
这个办法还是沈华柔想了许久才想出来的,之前也是这样跟佃户们签合约,他们都干得很卖力。
孟婧瑶如何想不到这个,但冷水也得泼,“嫂子,你忘了,佃户们是本就没有地。”
贺元敬跟土地和佃户农户打交道的时候比两人都多,他更了解土地对于农户来说有多重要。
“要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就先买山地。”
沈华柔也这样觉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但孟婧瑶不想就这么算了,她还想大干一场呢。
看着成片成片的田地连着村庄,孟婧瑶突然福至心灵想到一个绝佳的办法。
“二哥,嫂子,我有办法了。
我们不仅是要地,连村也要。
我们这就回去慢慢商议,走走走。”
沈华柔和贺元敬是被她强拉着往回走,好在她还没有被兴奋冲昏了头脑,还记着沈华柔怀有身孕不能走太快。
路上,不管他们如何问,孟婧瑶都是一副吊足他们胃口的模样。
到了他们商议事的书房,孟婧瑶还嘱咐阳春一定在外面守着,又关上了门。
“做什么还见不得人了?”沈华柔见此更是疑惑了。
“不是见不得人,是怕被别人给听去了,可就不好办了,会打乱我计划的。”
她说得神神秘秘,越是这样越是让沈华柔和贺元敬更好奇,两人互相看了看,都不催她了,贺元敬还亲自沏茶等她落座。
沈华柔也坐好了等她,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一路上已经吊够了两人的好奇心,坐下后孟婧瑶就不跟他们闲话了,毕竟是正事呐。
“我打算跟闻县令商议做个大事,你们先说说看最多能拿出多少本金来。”
说着,孟婧瑶又认真看了一眼沈华柔,“你是不是把银子都给三哥了?”
这事儿沈华柔跟她提过,她突然想起来了。
沈华柔点头,“都给了,还说扩建的本钱要跟你和二哥借呢。”
贺元敬正要说话,就见孟婧瑶摆手制止,“我们之间话说什么借不借的话,客气了不是。
那就不问你了,二哥你能拿出多少银子?”
贺元敬想了想,报了一个数,而孟婧瑶显然是不满意。
“我能比你多个四万万,但我们加起来才不到二十万,算上要用的本钱,不知道够不够用?”
她平日里也没有能用到银子的地方,所以她分的红都存着,也就现在终于有了能用的时候。
比起算银子来,沈华柔更好奇她的主意,“银子的事先不说了,我回去找大哥借些也无妨。
你先说说到底是什么主意吧。”
贺元敬也道,“不够的话再想办法,关键是主意。”
已经被催问了,孟婧瑶当即也不管银子不银子的事,便开始说起来她的想法。
“我想把附近两个村庄的田地和村子都收了,到时候全都算到咱们山庄的改建中来。
我知道你们都担心什么,我先说了你们听听看。
咱们跟村民签协议,只要他们愿意把宅基地和田地卖给我们,我们就另择地方给他们重新盖房子,保证都是青砖大瓦房。
他们现在所住的房子有多大,我们就给他们盖多大的房子。
田地和宅基地都卖给我们的人,我们再跟他们签做工的契书,保证每一家都能有三个成年人做工。
三个成年人的工钱,可比他们种地来得更多。
只要他们勤勤恳恳,不犯错不偷懒,我们承诺绝对不会辞退他们。
他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发现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比他们种田来得更好,他们也就不会再惦记田地了。
前三家来跟我们签合约的人家,可以多得一间大瓦房。”

“这个好,有了对比自然有人想要这多出来的一间房。
附近的这里和村庄里,能住得起青砖大瓦房的也就只有一家。
只是,这一家恐怕就要难了。
针对性的,还是要想些别的办法。
比如,他们家的子孙后代的前途上,或者他们家有什么想要而又暂时不能实现。”
贺元敬不愧是商人,一点就透。
沈华柔却想到另外一个事,她看向孟婧瑶,“你说要跟闻县令商议?”
只是这样的话,他们自己跟村民签合约不就行了,哪还用得上闻县令出面?
“刚才二哥说的,不仅是对那一家,对别的不好商议的人家也可以实行。
只是,我们也必须要地方保密,若是泄露的话别的村民也都有像学样,成本就大大的提高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沈华柔并不想刻意去揣测人心,但防人之心也不能没有。
贺元敬也点头,“其实尽量不要开这个口才是与稳当的。”
两人同时看向孟婧瑶,听她解释。
孟婧瑶早就想好了,“我们要的是官府的支持,只是我们自己去跟村民商议的话,村民联合起来抬高价格,我们就被动了。
但若是有了官府的支持,其实也不是要闻县令特别做什么,只要他发一张告示或者请几位村长去喝茶,亲口说出搬迁卖地的好处。
就是为了百姓能吃饱穿暖,看在我们给的税收上,闻县令也会考虑。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竟然是为了这样,沈华柔都想看看她脑子里到底是怎么长的,竟然能想到这些。
她从来没有想过官府能在这种事上支持他们,或者是与他们合作。
但经过孟婧瑶这么提醒,她联想到闻县令的为人,贺元凌都说与他有共同话说,想来他会答应。
贺元凌走了,这个事只能二哥去与闻县令交涉。
她与二哥对视一眼,在对方眼里看到肯定。
两人又看向孟婧瑶,“你在仔细的说说,我用纸笔记下来更清楚一下,有什么要删减的也能一目了然。
还有几个村长里共都多少户人家,要盖多少房子,还有多少田地,这些最好都一一的列清楚。
我在去找闻县令之前,必须所有的事和数据都理清楚。
不然,万一闻县令问到我们有什么地方不清不楚,再回答不上来的话,失误带来的后果太大。”
“嫂子说的对,现在就理,我把书桌收拾收拾。
咱们要清要理的事和数据太多太杂,要摆的地方多,可不能弄混弄错。
我这里有一些数据,但是不全,现在可以先用着,等再仔细的统计过后再对比。
对了,二哥你现在出去让人去调查村里的人户,谁家有多少间房,有多少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