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戳中了林欢的痛处,她立刻脸色大变,看向老乞丐的眼中充满了愤怒,她二话不说,拉着林文的手,“哥,我们走!”
林文扭头看了那对父子一眼,没有说话,就这么走了。
林欢大概是当时年纪还小,又或者是她下意识想要遗忘那一切,所以她并没有认出那对父子是谁。
可林文认出来了,就是要卖了原主的生身父亲,以及他的宝贝儿子。
非但林欢没认出来,那对父子也没认出来,父女相见不相识,呵呵,可真讽刺啊!
林文没打算让他们留在这里,回去后就指使家里的下人,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将那对父子打了一顿,撵出去了。
当天晚上,林文做了个梦,梦里她看到了原主悲惨凄凉的一生,原主五岁被父母卖给了过路的行商,当过童养媳,当过丫鬟,最后被卖入了青楼,十四岁那边挂牌,开始接客。因长相不错,一度还成了头牌。
后来她染了病,被老鸨撵了出去,流落街头的时候,被原主的亲妹妹也就是四丫捡了回去。
原来四丫被卖到了一户人家当童养媳,朝打暮骂,没两年公公婆婆就死了,她含辛茹苦,四处做工,养大了小丈夫。小丈夫长大后,去参了军,熬了好几年,终于出人头地,衣锦还乡。
四丫原本以为自己终于苦尽甘来了,谁知道小丈夫在外头重新娶了妻生了子,这次衣锦还乡,带来了年轻漂亮的妻子和活泼可爱的儿子,介绍时,只说四丫是他的姐姐。
不明真相的妻子信以为真,对含辛茹苦养大丈夫的四丫更是尊敬,还提出要接四丫和他们一起过日子。被小丈夫拒绝了。
小丈夫给四丫买了宅子,买了下人,留了一笔钱就走了。
林柱一家不知怎么打听到了四丫现在过得不错,找上门来,哭哭啼啼,唱念做打,成功让四丫心软了,一家三口成功住到了四丫的宅子里,当家作主起来。
四丫将原主捡回去时,林柱夫妇很是不高兴,嫌她丢人,怕她的病会传染,不顾四丫的反对,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将原主丢出了门外,原主就那么冻死在了外面。
四丫伤心不已,郁郁成疾。林柱一家也不给她请大夫看病,眼睁睁看着她病死了,匆匆下葬后,霸占了她的屋子和钱财。
之后,林柱为儿子娶了个媳妇,新媳妇颇有些来历,据说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丫鬟,这新媳妇很有心计,一边智斗无良公婆,一边收拢丈夫的心,中间还夹杂着豪门恩怨等等。最后的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公婆不敢说话,丈夫改造的也很成功,媳妇生儿育女,一家子和和美美。
林文醒来后,一脸苦笑,原来这是本宅斗文。而她和林欢,竟然是宅斗文里的背景板,林宝和媳妇连生了三个儿子,做梦都想有个女儿,也是那时候,林宝才和女主说过,他曾有过几个姐姐,不过那时候家里过不下去,将姐姐送人了。
女主何其聪慧,又深知公婆为人,如何不知道丈夫这是在说谎,只是如今日子过得和美,没必要为了以前的事和丈夫再起争执,横竖只要丈夫疼爱她们的女儿,就够了。
林文想到这些,就很后悔,为何自己不早梦见这一切,否则自己就不会下手那么轻。
林文推开窗户,被山风一吹,才清醒了些。
现在还不迟。
林文披上衣服,打算出去找人。然后看到了苏秦,“这么晚了不睡觉,干嘛呢!”
“做了个噩梦,睡不着,出来走走。”林文不想让苏秦知道这些事情,随口说道。
“夜里风大,当心着凉,快回去睡吧!”苏秦说道,自己也转身回房了。
林文却看到苏秦衣着整齐,看样子是出门才回来,心中有些疑惑,大晚上的,他这是去哪了。
苏秦是去杀人的,他虽然断了一只手,可杀人还是会的。林文林欢就是他的女儿,他不允许那对无良父子成为林文林欢的拖累,林文心慈手软,做事留有余地,可他不会。
林文回屋后,很快就想到了苏秦为什么大晚上的出门了。不过她没放在心上,反而如释重负般的笑了,有人出头的感觉真的很好。尤其是这种不问理由的出头。
林文彻底将这件事抛在了脑后,上床睡觉了。
苏秦知道以林文的聪慧,肯定会猜出他出去干嘛了,他一直等着林文来问他,只是林文一直没来。
好容易来了,却是商量林欢的婚事。
“我瞧着齐宣那小子不错,聪明却也不烂好心,林欢耳根子软,有他在旁边管束着,我也放心。”林文说道。
苏秦其实也看好齐宣,毕竟他家境殷实,虽说他们家不在乎这个,林欢的嫁妆也不差,可总要顾忌男方一家的自尊心吧。齐家就没这方面的顾虑了。
苏秦见林文不问那事,心下了然,父女俩相视一笑,默契的将此事彻底揭了过去。
和王氏说起此事的时候,王氏坚持要见一见齐宣。
林文便去安排了,以要买布做衣裳为理由,让齐宣来了庄子上一趟。
王氏在旁观察了他的为人处世,满意的点点头。
于是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下了。
自打在这里安家,王氏就给林文林欢筹备起了嫁妆,林文不打算嫁人,她的嫁妆全都给了林欢,压箱底的银子就给了三千两,田亩铺子这些也有。
王氏和林文苏秦商量着,甚至打算将这座山都当嫁妆陪送给林欢。
林欢却拒绝了,“千万别,这里是我的娘家,哪有将娘家当嫁妆陪送到婆家得到道理。再说了,我是去过日子的,又不是去比富的。要那么多嫁妆做什么。没的惹人眼红,麻烦!”
“傻瓜,女子的嫁妆,将来是要留给孩子的。我和你爹迟早会走,你姐姐她又不打算嫁人。这些东西,迟早都是你的。”王氏劝道。
“那就等那时再说。”林欢立马说道。“奶奶,你别说这些,我不爱听。”
王氏无奈的笑了,“好吧,那就听你的。”
林欢风风光光的嫁人了,就嫁在山下的镇子上,步行半个时辰,骑驴或坐马车的话,一盏茶的功夫就到。
婚后林欢的日子过得很是美满,隔三差五齐宣就陪着她回娘家。
后来林欢有了身子,因着齐宣的娘早早的就没了,林欢的公公怕家里无人照顾林欢,直接和儿子商量,让儿子陪着林欢去娘家养胎待产。宁可儿子辛苦点来回跑,不能让儿媳妇和未来的孙子孙女受委屈。
亲家这样通情达理,王氏和苏秦哪有不愿意的理,于是林欢出嫁不过两三个月后,又回来了。
林欢第一胎就是个龙凤胎,齐宣一下子儿女双全,高兴的直接在产房外泣不成声。齐宣的爹也高兴的抹着眼泪,握着苏秦的手,激动的口不择言,“辛苦了,辛苦了。”
苏秦虽然一脸无语,可眼睛里却带着笑,家里是越来越兴旺了啊!
林文其实是不想林欢这么早就生孩子的,无奈林欢和齐宣感情好,愿意且希望能为爱人生儿育女,林文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盯着林欢科学又严格的坐了双月子,然后在林欢坐月子期间,用羊肠做出了避孕套,在出月子的这天,将避孕套拿给了林欢,在她耳边如此在这般一说,叮嘱她做好避孕,最起码两三年内不要再怀孕了。
林欢脸羞得通红,可她也知道姐姐是为了她好。便依言做了。
龙凤胎三岁那年,林欢再次怀孕,结果又是双生子,都是男孩。
林欢两次怀孕十分辛苦,生产时也是惊险万分,齐宣直接说以后不生了,齐宣的爹也没反对,虽说古人都认为多子多福,可三个孙子,一个孙女,也是够了。
齐家都这么说了,王氏她们更不会反对。
林欢也觉得三子一女够了,孩子多了,真的忙不过来。
四个孩子里,大家更疼爱的是女孩,乖巧懂事,温柔沉静。男孩子则更调皮一些,漫山遍野的跑,让跟着他们的人叫苦不迭,晚饭都能多吃两碗。
长大后,三个男孩也是这样,都不愿意待在家里,一个继承了父业,成为一名布商,走南闯北。一个出去参军,保家卫国去了。一个则成了赏金猎人,来去无踪。
只有女儿齐悦,留在了家里,照顾、陪伴家里的长辈们,打理家务。
只是齐悦也渐渐到了该出阁的年纪了,长辈们说起她的亲事,她都沉默不严,问的急了,齐悦干脆说她不想嫁人。
所有的视线都看向林文,林文表示很无辜。
一家人相处久了,林文是女扮男装的秘密大家也都知道了。故而齐悦有这样的想法,大家都认为是受了林文的影响。
林文觉得自己何其无辜,她什么都没做啊。
彼时,王氏已经过世,齐宣的爹也过世了,老一辈里只剩下苏秦,这是个十分开明的。林欢也不必说,有她姐珠玉在前,她姐潇洒了半辈子,岁月匆匆也没在她姐脸上留下半点痕迹,二人站在一起,她倒像年长的姐姐。她倒不是抱怨,她甘之如饴,可轮到女儿,她反而不舍得让女儿承受生儿育女的辛苦。
而齐宣更不说用了,女儿奴一个。儿子们都天南地北的不着家,只有女儿陪在身边,本来就舍不得女儿嫁人。如今女儿不愿嫁人,更如了他的意,他巴不得女儿一辈子不嫁人呢。
于是大家就默契的不再提这件事了。
事实上,齐悦不想嫁人,还真是受了姨母林文的影响。
打小,姨母就是齐悦的偶像。她娘因孩子、家务忙的团团转的时候,她姨母潇洒自如,来去如风,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多自在啊。
再加上从小到大看到的那些女人辛苦的人生,齐悦更羡慕姨母了。
只是齐悦自小文静,也知道这样的想法有些惊世骇俗,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姨母这样的勇气和不顾世俗的心胸。此番若不是家人追问,她也不肯说。谁曾想,家人竟这样轻易的接受了她的想法。
齐悦很是动容,她何其有幸,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可以顺从自己的心意,选择自己的人生。
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女孩子可以和她一样,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
林文知道齐悦的想法后笑了,她告诉齐悦,会的,会有那么一天的。
第78章 我当丫鬟那些年 一 林文睁开……
林文睁开眼时, 就看到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孩子跪在她面前,旁边还有一个年轻妇人,涕泪横流, 苦苦哀求着。
“大丫,祖母知道, 是祖母对不起你,可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了。大郎是你唯一的弟弟,是咱家唯一的血脉, 你爹没了,你忍心看着大郎死吗?不是你, 就是你娘, 可大郎还小, 不能没有母亲, 所以,祖母只能对不起你了!”白氏抱着孙子,冲着林文通通通磕了几个头, 满脸哀求。
孙氏跪在一边, 泪如雨下,肝肠寸断,手心手背都是肉, 如果有可能, 她宁愿自卖自身, 可大郎还在喝奶,婆婆年事已高,也照顾不好大郎。
林文叹了口气,走过去扶起二人,“祖母, 娘亲,你们让张婶来吧。”
虽然白氏、孙氏此举有道德绑架的嫌疑,不,这就是道德绑架!可此情此景,林文也说不出个不字来。因为她知道,这个家,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原本这个家还是和和美美的,母慈子孝,婆媳和睦,夫妻恩爱,白氏虽然有些重男轻女,可对唯一的孙女,也是很疼爱的。可这一切,在原主的爹林安死了之后,就戛然而止了。
林安死的时候,孙氏已经有了七个月的身孕,听闻此噩耗后,当即动了胎气,早产生下了体弱的大郎。白氏一边伤心儿子的死,一边担心孙子的身体。
大郎一出生就体弱多病,为了大郎,家里的钱财都花的差不多了,甚至连房子都卖了,借住在旁人家。
好容易养到了八个月上,结果又生了一场风寒,可家里已经连看病吃药的钱都拿不出来了,虽有邻居和林安生前的朋友帮衬着,可一味向人伸手也不是办法。
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人给她们出了个主意,让她们将已经七岁的原主卖了,一则有钱给大郎看病,二则家里也少个嚼用。
为了孙子,白氏心动了。
孙氏虽然舍不得,她甚至想过自卖自身,可婆婆不同意,说大郎离不开母亲。她和林安夫妻恩爱,大郎是他的血脉延续,为了大郎,孙氏只能同意婆婆的要求。
于是就出现了这一幕。
没一会,张婶就来了,张婶和白氏关系不错,也同情林家的遭遇,给林文两个选择,一是去大户人家当丫鬟,不过是死契,二十两银子直接买断,以后生死都是主家的人,和家里再无瓜葛了。
二是,给人家当童养媳,五两。银子虽少,可好处是以后还可以当亲戚一样往来。那户人家是杀猪的,家里吃穿不愁。
原主舍不得家里,选择了第二条路。
可原主的婆家对原主并不好,她的小丈夫才一岁多,公公是杀猪的,和婆婆两个整日忙着,原主既要照顾小丈夫,又要做家务。公公脾气暴躁,婆婆为人刻薄,原主稍微做的不周全,就会换来一顿打骂。
有一次,原主将卖不掉的猪下水送回了娘家,想着给家里改善一下伙食。结果被婆婆知道了,一顿打骂,将她关在柴房里三天三夜,不给吃不给喝。还跑去林家破口大骂了一顿。
白氏孙氏脸皮子薄,受不了这种辱骂,商量之后,索性搬回了乡下,乡下还有几间茅草屋,再开点荒地,种些菜养些鸡,自给自足是差不多。
临走前,孙氏想去看看女儿,结果又被原主的婆婆指着鼻子骂了一顿,羞愤离去。
从此后,原主就再也没见过她们了。
原主辛苦多年,带大了小丈夫。原主二十岁那年,和小丈夫圆了房,很快就怀了孕。
公婆高兴坏了,对原主也好了不少。等原主生下儿子后,公婆甚至还给原主的娘家送去了喜蛋。可惜扑了个空,原主娘家已经搬走了。
原主有些难过,可看着襁褓里的儿子,再看看读书已经小有所成的丈夫,原主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后来想想,这大概是原主嫁过来之后,最幸福最快乐的一段时间了。
好景不长,原主的儿子三个月不到夭折了。原主伤心欲绝,公婆也一改之前的和善,认为是原主命硬,克死了他们的宝贝孙子,对原主破口大骂。
原主的小丈夫一心只顾着读书,对这些事从来不管,有儿子他也没很高兴,儿子死了,他也没表现的多忧伤。妻子被爹娘辱骂责打,他也不闻不问。除非动静太大,吵着他读书了,他才会出来说上几句。
可读书再辛苦,也没耽误他传宗接代。
儿子死了没多久,原主又有了身孕。这次她很注意,小心翼翼的将养着身子,公婆也不吝惜,好吃好喝的待着,可孩子三个月的时候,还是夭折了。
两个月后,原主又有了。
五年时间里,原主先后生了五个孩子,可孩子都没养活。
接连生育让原主身子亏损的严重,而来自于公婆日复一日的辱骂责打和丈夫的冷漠更让原主心神俱损。
原本只比丈夫大六岁的原主,如今和丈夫像是两个世界的人。
而这五年里,小丈夫陈荣先后中了秀才,举人,前途无量,自然看不上原主,原主被撵到了柴房住着,对外也不承认原主是家里的媳妇,只说她是家里买的丫鬟。
原主熬了十多年,从妻变成了丫鬟。面对孤苦的人生,和毫无希望的未来,原主郁郁成疾,最后,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死在了柴房里。
原主的死对婆家没有任何影响。
而陈荣最后高中探花,被秦王郡主看中,招为郡马。他另置了宅子,将父母接了过来,他的父母一改昔日的暴躁和刻薄,面对郡主儿媳妇,一脸的讨好,人也变得温柔和善起来。
婚后三年,郡主无所出,陈荣及父母一个字也不敢说。好容易郡主有了身孕,结果只生了个病歪歪的女儿。即使这样,陈荣也不敢纳妾,毕竟当今皇上无所出,而秦王乃当今同母胞弟,膝下更是二子一女,有传言说当今会过继秦王次子为嗣,若真是这样,那郡主的身份就更尊贵了。陈荣哪里敢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