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之我只想好好活着 (忍者阿姨)


    林文眼前一亮,兴奋的点头。她知道,太后喜欢她这样。
    太后笑了,她初嫁入东宫那年,皇后曾带着她去太平行宫小住,行宫那么漂亮,她当时就想,等她成了皇后,一定要带着小妹来太平行宫。不,她要带着小妹住遍所有的行宫。
    如今,也算是全了年少时的梦想吧!
    回了宫,林文又开始了深居简出的状态,太后见她喜欢看书,便让人送来不少话本子,林文看到好看的,也会读给太后听。
    太后很喜欢听林文给她读话本,只是心疼她的嗓子,每天只许读上一刻钟,就不许她再读了。
    林文能感受得到太后对她的尊重和爱护,投桃报李,也很想为太后做些什么。她见太后吃的不香,便想自己下厨给太后做些吃的。太后哪里舍得让她做这种事。宫里难道还缺奴才吗?
    太后大概猜到林文的心思,好笑之余也颇感欣慰,一个毫无关系的人都知道感恩图报,她最疼爱的妹妹却不知道。
    这人和人啊,还真是没法比。
    对此,昌华郡主看的很清楚,“皇祖母不需要你做这些,你陪在皇祖母身边,让皇祖母开心快乐,这便是你的功劳了。”
    林文只能作罢。
    刚进了六月,太后便提出要去蓬莱宫避暑。
    太后兴致这样高,皇上只有高兴的份,命人护送太后去蓬莱宫。
    昌华郡主本来想随侍在侧的,无奈儿子要进学,她又不放心留下儿子一个人在京城,只好作罢。
    等到了蓬莱宫,太后也不拘着林文,让她自己去玩,可林文知道孰轻孰重,她没有恃宠而骄的本钱,故而一切还是以太后为主。
    太后见她这样懂事,对她更满意了些。
    有林文陪在身边,太后的身子一日比一日好。
    临近中秋,皇上命人来接太后回宫,太后本不愿回去,只是来人说,皇上有意为太子选妃。
    就这样,太后也不打算回去,太子选妃,皇帝皇后做主便是,她回去有何用。
    直到太后收到一封信,面色一沉,然后便决定回宫。
    林文没有多问一句,只是默默跟在太后身边,当自己是个瞎子聋子。

第60章 我见犹怜 四
    太后一回宫, 就传召承恩公夫人进宫,将其大骂了一顿。“车儿糊涂,你也糊涂了不成?罗文虽是庶女, 好歹也姓罗, 是我的侄孙女,普天下难道除了皇室就没人了吗?非要给太子做妾?”
    太后气的面红耳赤, 林文见状,有些担心, 赶紧上前扶着太后坐下, 端来牛乳茶,喂太后喝了两口, 总算缓过这阵劲儿去了。
    “太后, 妾也没办法啊。这都是文儿的生母何氏挑唆的。爷没问过我,就将文儿的名字报上去了。”承恩公夫人觉得很冤枉, 事情又不是她做的,太后骂她做什么。
    太后见她这样, 如何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大哥英明神武, 如何儿子这么混账,娶的媳妇也是个糊涂蛋。自己若活着,自然能护着罗家,可若自己不在了……
    想到自己还曾指望罗家护住林氏, 这样下去,他们能自保都难。
    “你来!”太后招手道。
    承恩公夫人站了过去。
    太后在她耳边说了几句。承恩公夫人一脸惊恐, “太后, 这样行吗?”
    “若车儿知道了,你就说是我的意思。更何况,你真的要眼睁睁看着罗文嫁入东宫吗?你别忘了, 罗文可有个亲弟弟。”太后意味深长的说道。
    承恩公夫人一下子就警醒了,是了,她自己没有女儿,罗文如何,她不在乎,可她还有儿子,任何人不能威胁启儿的地位。
    “多谢太后,妾知道怎么做了。”
    承恩公夫人匆匆走了。
    太后长叹一口气,看向林文,“这件事你怎么看?会不会觉得我太狠心了?”刚才她说的话,旁人听不见就算了,林文离那么近,肯定听见了。她让侄媳妇在侄孙女入宫待选前一晚,给她下药,让她起不来床。
    太后想知道林文会怎么看,这是她对林文的再一次考验,若她通过了,那……
    “怎么会!”林文摇头,“罗家是太后的母家,罗家女子,嫁人必得为正室。太后也是为了家族考虑。”
    世风如此,不光罗家,但凡好人家的女儿,无论嫡庶,都是如此,要么不嫁,嫁人则必为正室。就连林家,虽然十分想攀附权贵,可也没想过让林文给人做妾。
    太后深吸一口气,很是欣慰。当初她之所以对小妹那样,一则是因为小妹觊觎太子,丝毫不顾忌姐妹间的情谊,更多的则是怒其不争。罗家也算是世家,虽已今非昔比,可风骨不能丢。她入东宫,是太子妃,是正妻,可小妹却要给太子当妾。
    自己不能放任小妹糊涂下去,给罗家抹黑!
    可大哥非但不能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他甚至还怪上了自己。大哥死前的四年,就不肯再和自己见面了。可她不后悔。
    没几日,殿选。太后亲自来了。太后本想让林文一起,可这样抛头露面的场合,林文不想去。
    太后深知她的为人,也没有勉强。
    太子原先有过太子妃,也是精心挑选过的四角俱全的主,只可惜,大婚才一年就因难产去了,留下一个病歪歪的儿子。可再如何,那也是太子的嫡长子,皇上的嫡长孙。这未来的新太子妃,估计不好当啊。
    最终,太后和皇上为太子选了庐阳杨氏的嫡长女为太子妃,又选了两个家世清贵的侧妃。
    皇帝一脸歉意的看向太后,刚要说话,太后抬了抬手,“皇帝不必说了,是那丫头无福,回头找个好人家嫁了便是。”
    皇帝笑了,他就知道,在母后心里,一向以他为重,江山其次,其余的,母后都不会放在心上。他其实也不愿自己的太子娶罗家的女儿,怕引起纷争,只是又恐伤了太后的颜面。舅舅那样聪明睿智的一个人,怎么两个表哥平庸至此。二表哥还好,只是平庸,但胜在老实本分。大表哥嘛,除了平庸,还多了些昏聩。
    “母后,朕记得二表哥家的大姐儿今年十四了吧,和老七同岁,不如就便宜了老七吧!”皇帝扶着太后的胳膊,轻声说道。到底是母后的母家,如果可以,皇帝也想拉一把。
    太后蹙眉,本想拒绝的,大房没有女儿嫁入皇室,二房却出了个王妃,只怕两房会引起纷争。可又想着罗家如今势微,若能和皇室结亲,也是件好事。
    皇帝接着又说道,“至于大表哥,朕打算让罗启尚主,母后觉得公主如何?”
    太后听罢,欣慰的笑了,拍拍皇帝的手,“皇帝政务繁忙,何必为了这点小事上心。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罗家,唉……”
    “罗家也是母后的罗家,是儿子的外家,当初大舅舅那样疼爱儿子,儿子一直记着呢。”皇帝笑着说道,不过一个公主一个皇子而已,他有十子七女,再多给两个也是可以的。只要不染指太子,皇帝乐意给罗家这份体面。
    很快,便颁发了圣旨。
    罗家接连接到两份圣旨。大房出了个驸马,二房出了个王妃,虽和预想中的不一样,但这也是荣耀啊,最起码,说明皇帝对罗家还是很眷顾的。
    承恩公不顾爱妾的哭哭啼啼,笑盈盈的将圣旨供了起来,然后又对嫡子交代了一番,“公主是刘妃所出,可刘妃是皇后的亲妹妹,刘妃早亡,公主是皇后娘娘抚养大的,你可得好好伺候公主。把你房里的那些人都给我打发了!”
    罗启点点头,“爹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何氏眼都直了,她原先是承恩公的大丫头,苦心经营了多年,才有了现在的局面,她费劲心机,才在罗启的房里安插了那些人,结果……多年心血毁于一旦,让她如何不生气。
    “老爷!那我们文儿怎么办?还有松儿!妾命苦,出身卑微,没想到连累了孩子们。老爷!”何氏说着又哭了起来。
    罗启一把拉住了刚要说话的亲娘,“爹,儿子先告辞了。”
    承恩公罗车虽然人昏聩了些,可毕竟不傻,再心疼爱妾,也不敢拿圣旨开玩笑。何况太后姑母已经派人来将他骂了一顿了,他如何敢在这个时候胡作非为。只能搂着何氏软言劝慰,承诺一定给文儿松儿找个四角俱全的好亲事。
    何氏听着罗车的话,非但没觉得安慰,反而越发的烦躁起来。他以为自己这么好哄骗吗?她抢在夫人之前生下女儿,又紧随夫人其后,生了儿子,苦心经营多年,为的就是这一双儿女。儿子好办,只要罗启无子,将来这府里不愁不是她儿子的。可女儿就难办了。
    文儿这样的才貌双全,普天下之,只有太子才配的上。当妾怎么了?太子的妾,岂是一般人家能比的。若再有个一儿半女,将来妃,贵妃也未可知。若是老天庇佑,母凭子贵,说不定还能当皇后太后!
    可现在呢,功亏一篑。
    何氏想想就恨,都怪那个该死的老虔婆!她怎么还不去死!
    罗车哪里知道何氏竟有这样的野心,他只当何氏还是那个温柔多情的小丫头呢。
    过了一会,罗车去二弟家商量事情,何氏打算去女儿房里安慰‘伤心失意’的女儿。
    房间内,罗文正百无聊赖的躺在床上,忽然听到丫鬟的咳嗽声,立马红了眼眶,一副泫然欲泣的表情。
    “我的儿!”何氏一看女儿这表情,心疼的都要哭了。她虽更看重儿子,可女儿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所以才会这么费心筹谋。
    “娘。”罗文轻声抽泣道。
    “我的儿,你放心,你爹答应娘,一定会为你找门四角俱全的好人家。你放心,你的嫁妆,不会比二房的差。娘一定会让你风风光光的嫁出去。”何氏搂着女儿,安慰道。
    罗文点点头。
    何氏说了一会子话,就走了,她得想法子,如何把公中那几个值钱的铺子庄子不着痕迹的弄出来,当做文儿的添妆。
    送走了何氏,罗文松了口气,她这亲娘还真是天真的可怕。她以为这满府里除了她之外都是傻子呢。殊不知,这府里最傻的就是她,不,还有她亲弟弟,亲爹。她以为她这么多年的所作所为
    旁人不知道吗?罗启一直看跳梁小丑一样的看着她呢。
    其实这次,若大娘不出手,她也打算自己弄出点事来,比如伤个风骨个折之类的,躲过这次。
    她不想当妾,哪怕是给太子当妾也不愿意。她娘的教训还没看够吗?
    她没阿娘和弟弟那样的野心,就想找个好人家,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希望她娘这次能争点气,她爹能擦亮眼睛,希望罗启看在她一贯老实的份上不要使坏,希望自己能顺顺利利嫁出去。
    自己过得好了,将来也能将阿娘和阿弟接出来。
    没多久,宫里就传来旨意,太后给罗文指了门亲事,大理寺少卿郑家的嫡幼子,不过十六岁,已经是秀才了,正在备考,等来年参加科举。
    罗文自己先松了口气。
    何氏却有些不满,嫌大理寺少卿不过是从四品,官职太低,又嫌郑家清贫,又嫌只是个嫡幼子,可这是太后赐婚,容不得她挑拣四。在罗车跟前哭了好几天,哄得罗车许了不少好处。
    罗文又劝了许久,何氏才打起精神,开始给罗文准备嫁妆。

    仙寿宫里, 林文端着燕窝粥,刚要敲门进去,就听到里头传来声音。
    “府里如今闹的不成样子, 那何氏, 仗着大爷疼爱,将公中最值钱的铺子庄子都弄了出来,给大姐儿添妆。结果被夫人闹了出来。何氏说那是她自己的嫁妆。府中上下谁不知何氏的出身,三岁上被罗家买了来当丫头的, 她哪里来的嫁妆。可何氏咬死了是自己的嫁妆。”嬷嬷轻声说道。
    “唉!”太后的声音里有着满满的疲惫。
    “不过启哥儿倒真是个宅心仁厚的,是他出面, 劝服了夫人, 又做主,直接将那几个铺子庄子光明正大的加到了大姐儿的嫁妆单子上, 非但如此,又添了两个生钱的铺子。感动的大姐儿泪眼汪汪。”嬷嬷又道。
    太后欣慰的点点头, 总算一家子里不都是蠢货。
    林文知道自己不好再听下去, 便打算离开。
    却被叫住了,“外头是文儿吗?”
    林文转身, 推门进来, “回太后,是我。”
    “你都听到了?”太后直接问道。
    嬷嬷见林文进来了,点头致意后, 便退下了。
    “是。”
    “你怎么说?”
    “嗯, 我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车到山前必有路,太后啊, 还是要保重身体,才是最要紧的。”林文端上了燕窝粥。
    太后喝了一口,“儿孙自有儿孙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
    “嗯,那就眼不见为净。”林文想了想后说道。
    “你是说躲出去?”太后看林文眼睛发亮的看着自己,也有些心动,是啊,自己这辈子,为丈夫,为儿子,为自己,为罗家,劳心劳力了一辈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林文笑而不语。
    太后想了想,“好,咱们出去玩,咱们去···去五台山吧,烧香祈福去!”
    林文有些惊讶,这些日子事情不少,太后劳心劳神,身子骨又有些不大畅快,她原只想劝太后去行宫待几天,太平行宫或蓬莱宫都好,没想到太后竟打算去那么远的地方。
    “这行吗?”林文犹豫着问道。
    太后却觉得不错,她还是太子妃的时候,曾和太子去过一次五台山,就那么一次,却回味了大半辈子,后来她成了皇后,和皇帝渐渐离心,这样温情的时刻就再也没有了。
    到如今,斯人已逝,故地重游一番,当是缅怀过去的时光吧!
    太后主意已定,便立即着手。林文缩着脑袋,只盼着皇帝不知道是自己撺掇太后出去的。
    皇帝果然不同意,五台山那么远,太后身子又不是很好,皇帝如何肯放心呢。
    “母后若嫌宫里闷得慌,去行宫住些日子就是了,五台山太远了,儿子实在放心不下。”皇帝劝道。
    “是啊,母后。”皇后点头附和道。
    太后却打定主意,不管皇帝怎么劝,太后坚持要去,还打出了为国祈福的旗号,说等太子大婚后就出发。
    皇帝到底还是知道了是林文撺掇太后出去的,让人将林文叫到了跟前,劈头盖脸训斥了一通。
    林文低眉顺眼的听着。
    只是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太后宫里的人就来了,说太后醒了,要林文回去服侍太后喝药,将林文带了回去。
    皇帝无奈的叹了口气,尽心尽力的安排太后出巡的相关事宜。
    太子大婚后的第三天,太后踏上了去五台山的路。
    昌华郡主这次还是没去,留在府里照顾儿子。通儿如今进宫和皇子们一起读书,昌华郡主势必得守在儿子身边,打点一切。
    对此,南阳侯颇为不解,还曾言语试探过昌华郡主的心意。
    昌华郡主没有过多解释,这老东西知道什么,以为她会吃林文的醋,嫉妒她吗?果然只有老男人才会有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当她决定将林文带到皇祖母跟前时,就预想到了今日。
    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林文能哄得皇祖母高兴,让皇祖母多活几年,多庇护她们几年。林文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她很欣慰。皇祖母的精神状态很明显比前几年好太多了,从前皇祖母连仙寿宫的门都不愿出,如今都肯去五台山了。
    多好!
    至于皇祖母对林文的爱重,那是她应得的,没什么好嫉妒的。
    何况,林文是自己引荐给皇祖母的,皇祖母也好,林文也罢,心里都会念着她的好,这就够了。
    太后在五台山一待就是三年,这三年里,皇上催了无数次,甚至太子带着两个弟弟亲自来了,太后也没松口。
    太后觉得在五台山待的很好,五台山风景好,又时常能聆听佛音她最近很喜欢听普善大师讲经,听完之后,身心舒畅。越发不想回宫。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