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此也可看出礼部磨叽的程度,不过好在徒晰的登基大典早有先例,也不过就是细部的琢磨罢了,推脱不了几日,就连年号都早早的定了下来,是为乾元。
不过在正式登基之前,徒晰还另外有事情要做,这第一件事便是该如何处置徒历。
对于徒历吗,徒晰完全没有插手的意愿,原本张廷玉等人还想着要不要璋显一下新帝的良善,放徒历一马,但徒晰不客气的直接了当的回:"不必!该怎么判便怎么判,不必顾忌我的名声。"
徒晰早就打定主意,绝对不插手律法,在他看来,皇帝的权利着实太大了点,不只是无边无际的皇权,更可怕的是做为皇帝,他的身边太多一心想讨好他的人,为了讨好他,这些人可说无所不用其极,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敢说自己能一直保持初心。
他也怕自己逾过了线,是以给自己划了一道不插手律法的线,徒历既然犯了事,那就让法律来判,无论好坏,他绝不插手。
旁人不明白徒晰的用心,但有了新帝的这么一句话,大伙自然明白了,这事也没什么好讨论的,按律当斩,只不过是死无全尸还是留个全尸之别而已。
徒历犯了如此大的罪,自然也从皇室玉牒中除名,但要如何安置其妻妾,着实让大伙有些犯难。
按理来说徒历犯的是重罪,其妻妾做为九族之中,也该跟着他一起处斩,又或被罚没为奴才是,但人人都知道徒历得的是?病,牵连其妻妾未免太过。
再则,真要细论徒历的九族的话,不只是朝中小半王公大臣怕是会牵连进去,就连徒晰自个也得算进九族之中,是以徒晰以此为为由,只诛徒历一人,放过其妻妾,横竖这些女人也没给徒历生个—儿半女的,倒也少了些麻烦。
至于如何安置这些女人吗,本来众人的意思是虽然徒历已经从皇室玉牒中除名,但大伙还是可以抬抬手,送其出家,容她们在慈宁宫里的大佛堂修行,让她们安享晚年。
但徒晰却难得的反对了,徒历的妻妾也不过才二十出头,正当年华,又不是七老八十了,让她们从此青灯伴古佛也着实太残忍了,于是乎徒晰下令放她们归回本家。
不只是放其出宫,不用为徒历守寡,更甚者,除了原本带进宫的嫁妆、与这些年来攒的私房让她们尽数拿回去之外,另外又赏赐了一笔银钱,足够让她们舒舒服服的过下半辈子了。
且不说傅氏等人喜极而泣,对徒晰谢了又谢,皇后得知之后,也忍不住教训道:“你这孩子,该宽厚时不宽厚,不该宽厚时倒是好的没边了。”
要是对徒历抬抬手吗,还能落个重视兄弟之情的美名,但对兄弟的妻妾抬拾手算得上什么?一个不好,说不定还落个好色之名呢,毕竟徒历的妻妾个个都生的极为貌美,徒晰也到好色而知幕艾的年纪了,有个什么也不奇怪。
徒晰直言道:“做人最重要是无愧于心,外人的毁誉又那值得一提呢。”
皇后无奈,“你这孩子也着实太实心了点。”
罢了,这不过是件小事,到时她让人注意些,别让京城里乱传些流言便是。
皇后没将徒历的事情放在心上,但徒画倒是有几分在意,在得知判决结果之后,难得的找徒0析喝起了酒。
徒画是真醉了,一直反反复复的唠叨着,“徒历以前不是这样的,怎么就变了呢?”
说到最后,徒画忍不住哽咽了起来,他和徒历年岁相近,自幼也是一起长大的,幼时的感情极好,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的徒历是真有几分长兄风范的。
特别是以往幼时因为李庶妃极为受宠,他们两个没少被李麻妃打压,那时兄弟俩可说是互相扶持着过来的,可没想到不过才短短数年,徒历便如同变了个人一般,不但容不得徒晰,甚至连他也不容了,一想到此处,徒画着实难过。
徒晰微微一叹,直言道: "即使是在平常人家,也会为多分几斤米而斤斤计较,更何况事关皇位。"
他顿了顿道:“咱们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和叔伯那一辈比,咱们还不算太凶残的。”
要说凶残,当年诸子联手搞废太子才算是凶残,傅氏临走前跟他招供了,原来这些年来徒历身上的毒大部份都是她下的,至于她区区一个寒门出身的女子怎么能有这么多的毒药!?
徒晰说什么都没想到,竟然是拜当年那些想弄死痿太子之人所赐。傅氏的教养娘娘出自毓庆宫,当年正是废太子跟前的宫女,好些毒药就这样到了她手上,就这样一直保留到今日。
能近身侍候太子的,必定是得用的心腹宫女,背景也必定是查了又查,安全可靠才能近身侍候主子,就这样都会给主子下毒了,更别提旁人,相较之下,至少他们还没有碰到这么多势力一起发力想搞死他们的情况。
即使不和父祖辈刀光剑影的惨状相比,他们和其他四王八家相比,也算是好的了,要知道,那些四王八公之家为了争爵闹的可凶残的很。
以他最熟悉的荣国府为例,他也是到后来才知道,当年贾赦帮贾政背的是什么样的一个黑锅!
当年贾代善身死之前,其侍妾怀有身孕,因为大夫把出来是个男胎,便被贾母和贾政联手逼死,还诬陷那名侍妾是贾赦□□不成,愤而自尽。
要不是这事太过惨烈,贾赦堂堂一个先荣国公亲自教养出来的孙子,也不会被逼到居住在东院之中,更不会连当家之权都被贾政那一房抢走。
堂堂的继承人都能如此了,旁人就更别提了,像他当年不过略略出挑了些,李纨便想方设法的把他给过继出去,可见一般。
当然啦,和旁人家相比,李纨当真算是温和的,他后来才知道,当年他下苏州的时候,王夫人早就私下嘱托随行的家丁偷偷将他拐卖掉,相较之下,徒历的手段当真是算不上什么了。
徒画一哽,惨归惨,可他一点都没有被安慰到的感觉。
他郁闷的又连喝了好几杯酒,感觉这天都快被徒晰给聊死了。
就在徒晰差一点开送客之时,徒画突然开口轻声道:"如果我有个什么……麻烦你让你五嫂离开。”
徒晰:“??什么离开!?”
咳咳,华夏文字意义悠远,这《离开’能表达的意思可多了,他可真真不明白徒画指的是什么样的离开。
他难得的脸色难看了起来,如果这离开指的是殉葬的话,哪怕徒画是兄长,他少不得也是得说上一说的。做为曾经的现代人,他最不能忍受的便是轻贱生命。
徒画差点想翻白眼了,一看徒晰难看的脸色,就知道这家伙想歪了,他无奈的说的更明白了一点,“就像你帮四嫂她们一样,真到了那一日,麻烦你也让你五嫂跟四嫂她们一样离开。”
他轻叹一声,“一别两宽,各自欢喜。”
徒毗桁讶异的瞧着眼前的徒画,他自然也瞧出来徒画和五皇子妃之间感情平平,在徒画心里,只怕五皇子妃还远不如耿侧妃来的重要呢,毕竟耿侧妃不仅仅只是徒画的亲表妹,更是他孩子的娘,就冲着这两重关系,徒画平时也是偏着耿侧妃多些。
可他说什么也没想到,徒画竟然会说出在他死后,让五皇子妃归家再嫁之说,这着实是让徒晰吓了一跳,要知道,在这古代男人看来,女人守寡是理所当然之事,什么再嫁!?那只有过不了日子的寡妇才会想的事。
徒画竟然会希望其妻在他死后再嫁,这……着实太不徒画了。
徒晰因为不是在宫里养大的,他的演技是宫里公认的差,一看他的眼神,徒画就知道他在想些啥了。
他没好气道:“你以为就你一个人会想帮一下几位嫂子吗?”
他沉默了一下,喝了一杯苦酒,半自嘲道:“即使以前不会想,有了女儿之后,自然会想了。”
他就只有平安这么一个女儿,平时满心满眼都是想着如何让平安过的更好一点,特别是在经过四嫂之事后,他着实为平安担心,要是平安将来嫁的不好的话该怎么办?
偏生以他的身子骨,是再也瞧不见平安出嫁的那一日了,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将眼光放在其他人身上。
徒晰虽好,但他贵为帝皇,要管的事儿太多了,压根顾不到平安身上,况且男女之事,即使是面对生母也难说出口,更别提是对叔父说了。
母妃年纪大了,照顾不了平安几年;耿侧妃脑子不好,况目她一心殉情,指望不上;他和五皇子妃感情平平,一直不冷不热的,但五皇子妃性子也算是和善,待平安也算是慈爱。
只不过他见的太多了,在这宫里,即使是个好人也会被关坏,既然如此,他干脆退一步,送五皇子妃出宫,也算是给平安起个好头。
徒画诚实道:“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平安。凭心而论,我对你五嫂子不是无情,情虽有,虽然不多,但绝对不是一点儿都没有;她要再嫁了,我也不舒服,但是我得为平安想。”
女人成亲就像是第二次投胎,谁都不知道这是个好胎还是坏胎,要是个好胎也就罢了,如果是坏胎…
徒画眼眸微利,"我就是要让世人知道,就连堂堂皇子妃都能再嫁,如果平安将来过的不好,大可休夫再嫁!”
这也是他想跟徒晰求的第二件事,以乾元帝的名义,写下圣旨,他的女儿有权休夫再嫁!
这是他这个做父亲的,留给女儿的最有用的一件遗物了。
“好!”徒晰当场拍板,“这旨意我写给你!”
难得五哥有这等自戴绿帽子的觉悟,他怎么能不成全他!
第140章 私货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徒晰以往在东北鼠疫时杀伐决断之事让人印像深刻,即使不知道东北鼠疫的,在瞧见为了亲不亲政,徒晰甚至直斥恒亲王之事后,下意识的,所有人都觉得新帝绝对不好相处。
所有官员全都绷紧神经等着新帝的第一把火,但没想到新帝继位之后,这日子竟然比想像中的要来的好!?
先帝勤政,虽说按律五日一朝会,但事实上先帝在位时当真是天天大朝会,大朝会完后偶尔还要小朝会,所有官员几乎都处于长期加班的状态下。
新帝继位之后,直接恢复了五日一朝会的习惯,并且还增加了旬休日,即每十日便可休假一天。
这一点当真是深得所有官员之心,要知道,按着大晋制度,官员也就新年之时能有一个月的长假,再不就是重大节日之时,如清明、端午、中秋……重大节日,又或着是万寿节时可以放假,平时可说是全年无休,如今十日一休,大伙也可以喘口气了。
虽说有些官员说什么十日一休,过于懈怠之类的话儿,不过不用新帝出手,那些官员早就被其他官员给骂的臭头。
什么懈怠,要知道,这十日一休可说是从唐朝时就有了,宋朝时更是进步到五日一休,只不过元朝吸取宋朝冗官过多的教训,便将人力精减化,与之伴随而来的便是人力缺口的需求,自然没空放假。
再加上元朝为异族政权,对于汉人的传统节日一点也不重视,是以无论五日一休还是十日一休,尽皆取消掉,这休假天数自然大幅减少。
到了前朝之时,朱元璋虽是开国之君,但内里其实是个痛恨官员入骨的皇帝,不但官员的薪水低到发指,就连休假部份也直接沿用元朝旧制,一副不口口官员不甘心似的模样,至于大晋朝则是沿习前朝旧制,自然这休假的日子也跟着少了。
徒晰一恢复十日一休,顿时得到了所有官员的爱戴,毕竟没有什么比确实到手的好处更来的实惠的了。
除此之外,徒晰还推出了上班公车,京城大致可分为内城与外城,内城住的大多为皇亲国戚,如四王八公、恒亲王、庆郡王……等便是居住在内城之中,而外城住的则是一般的老百姓了。
不过由于内城的土地早早在开国之初便分的差不多了,是以一般的大臣都是居住在外城中,就连像张廷玉这般身份的人都不例外,从外城赶赴紫禁城,即使是骑马也需要小半个时辰,如果要是走路或着坐轿,这需要的时间便就更长了。
这也就罢了,在这年代,养马又或着养轿夫可是件很花钱的事儿,大部份的官员都养不起,不少人只能选择早早起床赶路,有些人甚至寅初(半夜三点)便得早起进宫,看着这个时间,徒晰自个都有些良心不安了。
话说,他又不是什么冷血的资本家,怎么感觉这些官员快要跟007比美呢?
于是乎,徒晰直接推出了公车,按着京城的几大要道,沿着固定路线来回,将居住在内外城的官员接送至皇宫。
当然,这公车也不仅仅只供官员使用,在非上下班时间,公车也会往来京城内外城,一般平民也可以支付银钱搭乘公车。
马匹与车辆都是现成的,人力在这年代更是不值钱,虽说搭一次公车也不过花费才一、二铜子儿,但薄利多销,细算一下,不过才短短一个月,这公车便有盈利,喜的负责公车的官员都想要再扩大营运了。
不过徒晰知道这步子不好迈的太快,连忙让人打住,毕竟京城里的人口就这么多,这年头会舍得花钱坐车之人当真是极少的,也是京城里终究是富人多些,这才有一定的生意量,要是放在其他地方,说不定晃上一天都没几个人坐车呢。
在坐车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增加公车班次也无多大意义,不过徒晰倒是在张廷玉等人的建议下,另外新增了几辆女子专用的公车,不少人都瞧见了这公车的好处,只不过妇人脸嫩,不好和男子一起混坐着,但如果有个女子专用的公车,便就不同了。
按着一些朝堂官员私下透露,这女子专用的公车一推出,他们几个的娘子都快乐疯了,天天商量着一起搭公车到那儿去逛,即使这公车只能够内、外城来回也好,逛街的快乐,女人最懂!
就凭这两样新政,徒晰便收拢了大部份朝堂官员的心思,毕竟快乐老婆,快乐生活,这句话放诸四海都是真理。
除了这两样新政之外,徒晰倒没有对永正朝时的朝政多做修改,一则,永正朝期的五年计划也是他亲自过目的,并没有什么大问题,继续执行便就是了。
再则,四大顾命大臣也颇为称职,基本上里里外外的大小事情都办的不错,竟然没有需要他操心的事儿,这工作一轻松,徒晰便忍不住跑去找黛玉约会了。
和黛玉约会之时,徒听也将徒画有意让五皇子妃改嫁一事略略跟黛玉说了,耿侧妃将来殉不殉葬不好说,但小平安将来势必得依着他们这对叔父、叔母过活,黛玉还未过门便要做娘,徒晰少不得得跟黛玉解释一下。
黛玉听闻此事后,也不由得张口咋舌,"你跟画皇子还真敢想。"
她倒是不介意进门就做娘,要是徒晰当真先她之前有了庶子、麻女,她或许还会有几分不高兴,但收养兄弟之女,这种事情算什么问题!
这本就是她做为承宗的叔母当做之事,况且宫里有的是嬷嬷跟宫人,累也累不着她,她只要负责疼爱孩子就好了。
养孩子不是问题,但让她惊愕的是徒晰与徒画竟然会想让堂堂的王妃再嫁,这可是跟礼法做对呢,即使徒晰同意了,朝中官员的唾沫也足以淹没五皇子妃了。
徒晰淡淡道: "也不是不成,如果私底下行事,倒是简单容易,但如果要是要明目张胆去做,确实不易。”
旱竟除了宫里人与五皇子妃的娘家之外,谁知道五皇子妃的长相容貌,只要说是病逝,再让她悄悄外嫁,也算不上什么。
况且这种事情在宫里也不是没有先例,当年□□和太宗过世时,也曾经遣散言中妃嫔过,但那也是早期之事了,那时人口稀少,女子珍贵,政府鼓励再嫁,将年轻宫嫔遣散也算是以身作则。
时移事移,现今不同往日,要让宫妃,特别是像五皇子妃这般进了玉牒的皇子妃再嫁,着实不易,旁的不说,朝堂上的那一关便不好过。
再则,五皇子妃是否愿意再嫁也是个问题,毕竟这世道对女子艰难,再嫁也不见得嫁了个好的,要是嫁了个不好的,还不如做寡妇来的自在呢。
“既然如此,又何必非得要让五皇子妃再嫁。”黛玉心下同情,徒晰和徒画此举分明是想让五皇子妃做个典型,可他们也不想想五皇子妃能不能承受得住。
黛玉难得的对徒晰恼了起来,徒晰连忙轻声解释道:“徒画怕是就剩这二年了。”
他问过太医,徒画的身子骨早就在当年耿家用了虎狼之药后便就毁的撤底,这些年都是偷来的,宫中虽有好药,但也补不回徒画的元寿,满打满算,顶多也就再二年,而二年后,五星子妃都还不满二十呢,叫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少女青年守寡,也着实太残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