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红楼种种田 (孔词)


这日巧儿独身去了周府,与周福襄读了不到几句书,小厮们便通传说是周老爷叫周福襄和她过去,有话要交代。她心里不免奇怪,自忖一向于周老爷不大谋面,倒不知他有什么要交代自己的。
于是不敢怠慢,忙忙的与周福襄过去。大概是近来炎热,往常形影不离周老爷左右的相公清客,这两日多不见人影儿,想是各自纳凉去了。周老爷也乐得清净两日,周福襄并巧儿进去的时候,他正靠坐在花梨四出头官帽椅上合目养神,身后两个总角小厮亦是漫不经心的替他打扇。见他们过来,便有个小厮小声唤道:“老爷,福大爷和巧哥儿来了。”
周老爷便倏地睁开眼,含笑叫他二人坐下,摆手让小厮们都出去候着,才问了他们最近课业如何。周福襄代为回答了,周老爷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又道:“我因连日体乏,未曾过问你们的功课。听你母亲说,你把洗绿亭腾了出来做读书用,依我说竟是没事找事做,若当真想读书,便是街头闹市都可读得下去,何必附庸风雅?这倒还罢了,你们年纪轻,耐不住沉闷也有可原,只是眼下乡试在即,可都有什么打算没有?”
周福襄笑道:“父亲教训的是,是孩儿不够静心。这两日读的都是四书,还有几章尚未读完,至于乡试,现在打算未免早了些。”
“不早了。”周老爷笑摇着头,替他算道,“乡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又只在八月间才有,你虽然不过十五岁,不急于一时,但若能去应考一次,三年之后必当会从容许多。目今已是七月末,离八月九日不过半月之多,除去赴京时日,余者不过七八日。纵然七八日都用在读书上,只怕也是临时抱佛脚,收不了多大的成效。”
周福襄含笑道:“父亲这么说,儿子倒是惭愧的紧。”
周老爷呵呵一笑:“无需惭愧,我们周家能出一个秀才,一事上天莫大的恩赐,不敢祈求过多。叫你来不过为了两件事,一是你的课业,二则是你赶考的事宜。”

第七十五章重回故里书童寻亲(1)


周福襄与巧儿皆是不解,便笑了道:“不知父亲有何嘱咐?”
周老爷起身拍了拍周福襄的肩膀,遥想那日孟廷芳之言,似是欣慰又似是感慨,怅惘笑叹道:“我周某人一生不才,年至不惑才得了你这么一个独子,小时候你过关煞、花苗,几乎没让我和你母亲急死。交六岁时,才请了先生教你认字号儿,写顺朱儿。可喜你是争气的人,到底为祖上添了荣耀。这次乡试我本不欲你去参考,一则路远,二则,便是如孟相公所言,城中动乱,只怕殃及无辜。只是这邻里四周都看着咱们家,我不好把你藏掖起来,既然你说课业温习也有限,那么这一回只当是出去散散心吧。若要考功名,还须再等个三五年。”
周福襄沉默黯然,巧儿亦是不便言语,屋子里一时静谧下来。书房外蝉鸣聒噪,修竹绿浓,慢将斜影洒落在窗纱上,错乱如心绪。
周福襄虽自认不是贪恋功名之徒,然而读书日久,兼之年少得才,难免有些不羁。何况那日与同窗友人漫游,众人说到科举不公之事,他便存了一份心思,立意要在考场上比个高下,一扬文人志气。不料周老爷今日竟颇有几分让他放弃应试的念头,胸中不觉郁闷。
两个人俱都低着头坐在那里,周老爷自然明白他二人所想为何,不由好笑了道:“还是那样孩子气,我也不过是这样说说,谁知道那日过后会怎么样呢,再者你虽聪颖,保不齐还有比你更聪颖的,焉知我不是杞人忧天?一个两个都耷拉着脸,让你母亲看见,还以为我又批评了你,少不得要在我耳边唠叨的。出来了这么会子,也该回去看看书了。”
周福襄忙与巧儿起身说了个是,便相伴从周老爷书房中出来。一路走来,窃窃私语道:“你说城中真的是要变天了么,科考乃是国政之根本,如今竟闹的人心惶惶了。”
巧儿想到避居乡间的和果二位亲王,料想那日孟廷芳所言非虚,只不好与周福襄明说,于是低声道:“先皇福泽绵祚,当今身居储位多年,登基亦有五载,算来只怕比咱们老爷的年岁还要大一些。又多闻说勤勉励政,天下之大不能一眼望之,天下之事亦是一言难尽,若说是因此受累,身子不好倒也在情理之中,若说城中变动,倒是未必了。”
“你也这么想么?”周福襄温润一笑,侧过头道,“竟与我所见略同。”
巧儿一笑,不置可否,仍与他回到洗绿亭,每日只以读书为要。时光如白驹过隙,不日就到了八月初,周夫人因从周老爷那里听了些言语,心中牵挂不舍,亲自带了人来替周福襄打点衣帽、铺盖、吃食等物,又将下场的考蓝、号帘都备下了。一时问道外头派的都有谁跟着周福襄去的,青苹笑回道:“派的两个长随,两个小厮,并两个媳妇婆子。”
周夫人又问长随是谁,小厮是谁,媳妇婆子是谁家的等话,青苹一一回道:“两个长随一个是哥儿的奶胞兄郑跃郑大爷,一个是二门总管上夜的霍真霍三爷,他二人太太总说稳妥大方,想来路上打点食宿都便宜些。另有两个小厮,是哥儿贴身跟着的四儿伍儿,鹿儿年纪小又淘气,不敢让他跟出去,怕生是非。”周夫人听见,赞同点了点头,又命她继续说下去。
青苹便道:“还有两个媳妇婆子,一个郑大爷家的,一个是霍三爷家的,为人都老成的很。哥儿这一路换洗,都可由她们打理。”
周夫人忽的笑道:“这倒不妥。”
青苹忙道:“哪里不妥,太太请说。”
周夫人便道:“他们四个既为夫妻,脱了咱们的眼儿,必然是要腻在一起的,哥儿年纪小,原本不通这些人事,没的教坏了他。再仔细想想,另派了人去吧。”
青苹为难似的笑道:“这可怎么好,哥儿的乳母邓妈妈前儿刚染了风寒,怕过继给哥儿,一早回家休养去了。别个又都年轻不知底细,不如这根生家养的人仔细。”
周夫人听她说的头头是道,条理分明,又是爱又是疼,拉了青苹的手拍了拍笑道:“好孩子,难为你替我想的这样周全,比当日的蜜桔又强了一些。其实我心里有些话,只怕说了你不肯,竟一直不曾提起过。”
青苹心性灵巧,听她说了这些,隐约便明白一些,嘴上依旧笑道:“太太不拿奴婢当个外人,奴婢感激都来不及,还有什么肯不肯的呢,太太只管说就是了。”
周夫人更加喜欢,便道:“我想既然别人都不放心,倒不如你跟了哥儿去吧,再带上哥儿房中的明月,她也是个老成持重的孩子,素昔有她在我对哥儿那边不知省了多少心思呢。我这里虽说离了你,一时半会必然调停不当,但只要哥儿那边好,我也就知足了。你看,这样使不使得?”
青苹果然见她说的与自己料想一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便笑答应了,又说怕担待不起。周夫人忙说再寻不到合适的人了,便让青苹过去旭辉庭把明月叫来。青苹尚未走远,周夫人这里又想起一个人,忙让人叫住她。雪梨红樱边一叠声的在后面喊着青苹姐姐回来,青苹刚走了一射地,闻听身后叫唤,只好折回去,笑进屋道:“太太还有何吩咐?”
周夫人笑道:“没有别的,只问你一句,巧哥儿如何不跟着去?”
青苹一言问住,暗想巧儿本是女孩儿家,虽每日扮作男儿抛头露面,但至晚就回去了,倒不曾露出马脚。若然这时跟着周福襄出去赶考,他二人玩的又好,路上难免同寝同食,万一让周福襄看出痕迹,反生不妙。便委婉替她推拒道:“哥儿家中还有三四亩地要忙,又有他姥姥需要照顾,只怕走不开。”
周夫人摇了头道:“不是这样的话,他那里三四亩地不是今儿才有的,往常也没说叫他回去帮忙过,至于刘姥姥那儿,早先来的时候看着身子骨还硬朗的很,不像年迈体衰的人,也没有叫他照顾的道理。你先别与他说这些,不是要去叫明月来么,就顺路把哥儿一块叫来,只说我让他带些东西回去给姥姥。”
青苹眼见无计可施,无奈点了头,自去旭辉庭找了明月和巧儿。因有外人在侧,青苹不便于巧儿多言,只一心想着待会子怎么帮她脱了这差事才好。
一时到了周夫人门前,三人前后进去,周夫人笑问了明月几句众丫鬟们可好,有没有偷嘴等话,便将话锋一转,轻描淡写道:“叫你来不为别的,只看你是个知规知矩的孩子,在事情上素来留心,哥儿近日赶考,怕是要远行一阵子了,你们那房里可都安排妥了?”
明月忙道:“安排妥了,哥儿走后,每日我们只在屋里做活,若有去各房寻姐妹玩耍的,便事先说一声,以防找不到人。至晚待郭大娘巡查之后,就将院门关上,钥匙仍放在我这里,早早让她们睡了,免得人说大爷不在屋里就翻了天,倒是我们的不是了。”
周夫人笑道:“你想的很好,只是钥匙不要放在你那里了,交给丹阳罢了,这里我另有事情摊派你呢。哥儿出去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人,我想你一向照顾的仔细,不如叫你和我们青苹一块儿去,路上搭伴既能照顾大爷也彼此有个照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