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甚者,上一回没有李睦,他尚有可能保全家小。而如今李睦锋芒已露,孙权又怎能容她!
纵惜其擅算之才,多谋之力,吴郡的郡府后宅,也不会多她一个就住不下了。
他如何能让孙权继承六郡?
李睦心里一惊,猛地抬头望向周瑜,突然想起历史上这位兵马大都督似乎是……暴病而亡?
三气周瑜是歪解了的小说演义,而历史上寥寥一笔暴病,不提是疟疾还是瘟疫,这灿灿若星,惊才艳艳,令枭雄曹操都不得不避其锋芒的将星竟就这么悄无声息地陨落于盛年。
若真是孙权动的手,那他的子女……
他教出来的儿女,该是不会差,而李睦却是完全没有印象听闻过江东周郎之子又有何作为。
是真的籍籍无名,没有继承到他绝世才华?还是有人刻意打压?亦或是……一同死了?
孙周相谐,本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李睦以前从来没想过,周瑜的死,其中竟还有可能存在孙权的手笔。
越想越深,就越是心惊。史笔狠绝,寥寥数字,叙人一生,其中藏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存亡之决,又掩盖了多少见不得人的阴私机密?
辅佐孙权,则必然为之猜忌,而辅佐孙绍……以孙权目前的名望,文臣武将,必各执一方,他日史笔昭昭,风光霁月的千古名将就会成为扶幼主而擅专的权臣,再多功绩,也终难逃一句野心勃勃,心思深沉。
甚至不用人以演义之说再泼一次污水。
周瑜修长的五指上骨节分明,因用力捏紧而显出几分苍白,手背上青筋暴起。李睦的目光落在他手上,再慢慢抬起,只见他微微偏转过头,神色怔忡,轮廓分明,俊朗非凡的侧脸上眼角微红,之前的一身戾气散尽,而原先的潇洒闲雅也不剩分毫,整个人仿佛被抽空了一样站在那里。
但李睦却隐约有种感觉,冒认孙权,她应也好,不应也好,时至如今,他即使明知会背上千古骂名,也都会选择辅孙绍而弃孙权。
那个看似温润如玉的男子其实最是大胆!行事睥睨肆意,指点战局,仿似泼墨写意,羚羊挂角,每每剑走偏锋,每每出其不意,却又俱妙到巅峰。时刻挂在唇角的微笑背后往往是早已下定决心的固执与坚定,纵千难万险,亦不驻步。
他这与历史上大相背离的选择,除了没有孙策临终所托,及孙权因伤重而提早流露出来的敌意之外……怕也是忧心她的处境……
将在外而家眷留于治所,这是这个时代放诸天下,无论到哪里都一样的潜规则。这不单单是上位者的猜忌,更是领军之将主动表示的一种姿态。
她若嫁与周瑜,孙策掌权自然万事好说,若是换了孙权,就要一直留在吴郡了。
长长叹一口气——从头到尾,终是与她脱不了关系……甚至……还有可能牵累到太史慈……
心思几转,李睦堵在心口那一团火气渐渐熄了下去,却化作一团散不干净烟尘灰烬。污糟糟,灰蒙蒙地充斥着每一根血管,一股说不出的无力感令她恼火不已。
原只想自在度日,才觉得吴地最为安稳,却不想从头到尾兜了一大圈,竟又回到初时在寿春那种战战兢兢的局面。
一阵静默之中,周瑜也在李睦的身侧坐下来。
看到满城挂孝时,他心中已隐隐有了不详之感,方寸已乱。城门突变,思绪翻转,看那生死一场,仿佛大梦初醒,却痛彻心扉,逼得他心神不定,心绪繁乱,几欲至疯。
李睦推门而入的那一瞬间,他就如同几近溺亡之人堪堪抓到一株浮木,不管不顾地搂入怀中。生死轮转,一切从头,袁术照样僭号,曹操同样挟令天子,孙策斗转渡江,连平六郡,好像一切都是原来的模样,唯独这个女子仿佛凭空出现,所在之处,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见她忙前忙后,小心翼翼地收拾案几,打来清水,那一瞬间,他只想抓紧这个女子,仿佛只要有她陪着,那一场生死就只是个梦境,从来不曾发生,将来也不会发生。
电光火石之间,便有了这荒唐到了极点的念头。
然而稍稍冷静下来,却又觉得可笑。
且不说久着男装,平常行止如何瞒过诸人?就像她之前所言,她从来就不是养在闺中,全然不知天下事的寻常女子,更不是碌碌无为,尸位素餐的懒散性子。现在冒认孙权,就能有此功业,一旦真的站上那个位置,又岂肯遇事儿不管?
六郡初定,人心未安,有曹操暗存忌惮,又有刘备虎视在册,刘表占据荆州,袁术尚在寿春,四面环敌,还有面对昔日跟随孙坚的旧将旧部,这其中的风险,需要付出的心血,绝不是如同在下邳或是皖县那样一朝一夕,点一点粮草,算一算赈抚如此简单。
而她又只是个女子,正值最好的年华数载光阴空守,耗费心力无数……所为者,唯他一求!
岂不可笑?
突然想到宣城外,李睦言辞冷厉,责他太高看了自己时的模样。
多看一回生死轮转,想到那一场生死里他以为自己小心谨慎,处处思虑周详,便能打消孙权的猜忌时,那清晰于胸怀的十足把握……
原来他一直……总是……免不了太高看自己!
想到这里,周瑜自嘲地一笑,慢慢垂下目光,心中黯然。正要好言赔罪,然而却见李睦捂着肚腹蜷着身,略带英气的眉眼皱成一团,脸色煞白。他心中猛地一凛:“阿睦……”
☆、第八十四章
周瑜决断,不管进退如何,几多筹谋,皆是千思在心,想明白了,权衡清楚了再开口。哪怕是与孙策商议战略机要时,他也从不会像这样只一个电光火石的念头,不及细想就匆匆出口。
才出口片刻就又后悔。
更何况,若换在往日,只怕他根本就不会想到这样荒唐的念头。他出身世族,本该行察举取仕之途,却宁愿策马扬鞭,兵指天下,用血汗寸土拼杀。固然是与孙策志趣相投,壮怀激昂,但又何尝不是因骨子里的那英雄豪情,热血之气。
大丈夫在世,上报君侯知遇之恩义,下能荣妻荫子。
又怎会生出这样的念头来!
好似心里也与李睦的长眉一同皱成一团,伸出去的手刚碰到李睦的肩膀,就被她反手一甩,“啪”的一声脆响,正甩在他手背上,还抓下两道细红的挠痕,火辣辣的立刻就烫起来。
李睦已经不仅仅是胃痛了。小腹处的绞痛伴随着熟悉的沉坠感,很快就和胃痛连成一片,令她整个人都跟着打颤。
满脑子都是周瑜孙权,却又仿佛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什么都不知道。一千八百年前的恩怨,史册上如何记载,又有几分真假,早已无从追溯。更何况,她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又掺杂了太多后世演义传说的加工,真真假假,更是早已辨别不清了。
印象当中的君臣相谐竟是一场尔虞我诈的防备算计,印象当中的英雄美人也可以只是宣扬名声的政治手段,那她的印象……还有什么可信?还有什么用?
她信周瑜一诺千金,信他情义几许,信他此生不负,她都信。只是这一切,随着孙策一死,竟似乎都变得不重要了。
狠狠咬紧牙关,李睦慢慢抬起头,眼眶挣得发红:“周公瑾,你可知道,我若为孙权,你我此生,就再不可能有姻约之说!”
既是孙权,又如何能嫁周瑜?岂不成了断袖分桃之癖!
“阿睦!”周瑜不防她突然说出这句话来,他方才提起冒认孙权时也确实全未想到这一点。此时听她语气决绝,又知她性子强横倔强,不由心头一紧,立即伸手扶住她的肩膀,也不顾手背上又添了数道抓痕,将之前将破未破的两道也一同抓裂开来,渗出一串细小的血珠,“是我方寸皆乱……”
然而一句话没说完,一员小校自门口飞奔而来,一直奔到院子外面,高声报道:“报将军,城外有人自称汉皇叔左将军刘备,请求入城吊唁主公。”
城中自周瑜回来的那一日起已经闭门不开,只甘宁领军在外驻守,不时将军报传回。此时听到刘备前来,就连急怒之中的李睦也不禁抬了眼,露出一丝诧异之色。
自下邳一战之后,刘备也想趁周瑜救援宣城再夺下邳,却被孙策一举击破,仓皇之间,只能北逃奔曹操。孙刘两家,不至于像黄祖那般隔着杀父血仇,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到了刘备要亲自上门吊唁的亲厚。
但他既然以吊唁的名义来,无论用意为何,他们都也不能真将其拒之门外。
周瑜看了看李睦,李睦一阵疼劲刚过,将他的手一推,遥遥晃晃站起来就要走,却不防周瑜紧紧皱眉,上前一步就将她横抱起来。
忽然全身一轻,李睦只觉得眼前景物在一瞬间倒转,尚不及思考,一声惊呼出口,下意识就伸手将揽住周瑜的肩颈。
门外的小校听见里面的惊呼,只当是被自己带来的这条消息所惊,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匆匆抬头朝里面望了一眼,两扇木门就哐的一声在他眼前关拢。一瞥之间,只隐约扫到周瑜高大的背影一个踉跄。
相似小说推荐
-
[红楼]奉旨成婚 (冥栎) 晋江银牌推荐VIP2016-06-09正文完结一纸赐婚,黛玉有了未来亲王妃的头衔。一个谊亲,林如海死后黛玉有了待她如...
-
红楼之拖油瓶 (八爷党) 2016.05.03完结一朝穿越失怙女,亲娘彪悍,舅舅护短,根本不用担心亲身上阵表演智斗极品亲戚的戏码。可是就在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