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对伯夷大失所望的孤竹君,也喜不胜喜,只是他依然觉得伯夷不适合当孤竹国君。
能想明白纣王的奢靡之术,伯夷显然更适合入朝为官,治理大商天下,而非孤竹国小小一隅。
甚至还有一小部分诸侯发自内心的赞叹,身为一方诸侯,吃穿用度当然要用最好的啊!谁端来的粟?吃肉喝酒一样能吃饱!
伯夷说得好,有钱为啥不享受反而去节俭?临到将死之时才发现这辈子都守着库府,没吃过好的,没穿过华服,岂不是憋屈死?
一些诸侯们纷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仿佛吃得越多喝得越多,就能证明自己有多称职似的。
当然,仍有部分诸侯不以为意,奢靡之风利国利民?闻所未闻,荒唐至极!
地上的黎侯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强自辩道:“此诡辩,古今天时相同,圣王以勤俭为美,又何来奢靡治国之谬论?!”
伯夷眼含凌厉:“天同时同,人亦同乎?岂不闻陛下曾言事在人为?”
人……确实不同。
“尧舜之时,山中林木人们可随意砍伐,河中水产人们随手便能打捞无数,地广人稀放牧牛马互不相遇,习俗也互不相知,不出百里就可以满足生活所需,人人耕以自养,以所余供君王,所以天下太平,以至于昆吾之金深埋地底无人开采。”
“而今时林木难伐,水产难捞,土地贵重,人口增多,生活破败贫困而且食养不足,为由以奢侈之术发展新业,百姓生活方能振兴,非是虚名,而是事实!”
黎侯被伯夷驳的没有话说,眼睛一转,另辟蹊跷:“古今人不同,是也,古时未有西戎之患,而今西戎势大,以奢靡金银结好,以岁贡交之,能安边患!”
伯夷被黎侯的思路转换弄得一怔,他是北地之人,根本不知晓西戎利害,进入了盲点。
他看向纣王,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猛地一惊,纣王星目含威,眼中似有一丝奇怪的东西。
好像……好像是气急?
子受面无表情,沉默的上前。
黎侯仍旧以龟甲缚倒在地上。
手中有剑,剑名太阿。
想当昏君,除了应该以荒谬之行引人攻讦,还可以提三尺剑,杀想杀之人。
黎侯话里话外都是结交西戎,还称要交付岁贡。
是的,西戎势大,西岐姬昌也只能被动挨打。
可昏君嘛,要随心所欲一点。
第133章 君王一怒
黎侯这模样,多半是姬昌死忠,姬昌又是个实锤反贼,在商灭周兴的大势下,这些人都是敌人。
虽然是个能贡献昏庸值喷子,可不是自己这边的喷子,敌人还是少些好,可以反可以乱,但都得在可控范围之内,肯定要削弱西岐,昏君才能当的长久,从黎侯入手是个不错的选择。
太阿剑剑柄入手,温润如玉。
子受居高临下望着地上的黎侯道:“古今之人不同,君不同,王不同,朕非成汤亦非帝舜,黎侯可知罪在万方?”
黎侯不明所以,下意识答道:“似有耳闻。”
他很快就想起纣王在陈塘关所言的罪在万方,竟然公然推翻圣王舜与成汤先王之言,简直不可理喻。
黎侯意识到了什么,瞳孔一缩,纣王这意思是要治自己的罪?
也对,第一次质问时就已经得罪了纣王,纣王肯定起了杀心,只是顾及大殿之中的文武诸侯,没有直接动手。
黎侯不怕了,治罪就治罪,难不成你纣王还敢当着八百诸侯文武百官的面,在这大殿里杀人问斩?
历代君王,哪怕要对诸侯下手,也要偷偷干,像文丁杀姬历,都得先软禁。
一旦光明正大动手,诸侯人人自危,没有哪个君王能负担起这种代价,诸侯不一定会因此反叛,但只是指责攻讦都会让君王焦头烂额,饱受骂名。
想到这点后,黎侯狠下心,反正他忠的是西伯侯:“古今之人不同,然公侯之怒相同,若公侯怒,臣伏尸于殿,流血五步,大王失诸侯之心,西戎东进,天下不稳!”
他不认这个始皇帝,王就是王,地位可以比诸侯稍高,但不能完全碾压,至高无上的皇权和有得分说的王权,区别很大。
这是赤果果的威胁,姬昌给他交过底,东夷、百越都已经叛乱,北方又有土方、鬼方、羌方等威胁,如果西戎东进,战事一起,社稷必然动荡。
底气很足,他料定纣王不会做的太过,还需要诸侯为其守疆呢!
铿锵一声……
太阿剑出。
太阿剑本就是法宝,剑锋掩映着铜柱下的炭火,物华天宝,光射牛斗之墟。
历来敢随便杀人的君王,都被骂死了。
比如周夷王,周夷王派兵把齐国国君姜不辰关进囚车,拉到镐京,在宫殿门前,架起了一口大锅,煮沸,当着大臣们的面,将姜不辰丢进锅里煮死了。
这件事情,震惊了朝野,震惊了诸侯。
从此以后,诸侯就不去觐见周王了,怕一不小心被抓起来煮杀,此举大大加深了君王和诸侯间的矛盾。
所以说,杀人是不对的,尤其是杀诸侯。
君王有着至高权力,权力越大,地位越高,就越该约束自己。
如若不然,那么……社稷之祸。
子受倒是不会去烹人,掌握一个度,加深矛盾挨骂可以,真做的太过分让诸侯全反了,加上东夷、百越的叛乱,以及黎侯口中可能威胁朝歌的西戎,这君王之位估计坐不了多久,更别说昏君了。
烹人太过,可当殿杀人,还是没问题的。
“既如此,黎侯必曾听闻君王之怒。”子受平静道:“君王一怒,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举剑。
费仲、尤浑等一怔,他们素知纣王秉性,这位爷敢在结盟上直接暴起杀掉对方老大啊!
这样一想,在大殿上杀个把诸侯,完全做得出来!
有风吹过,似是挥剑之风,又似殿外之风。
黎侯身躯一震,似察觉到了什么,被王气所摄,顾不得其他,挣扎起来。
可崇应彪的龟甲缚太牢固了,他瞳孔猛地一缩,瞳孔倒影之中,剑锋迎面而来。
黎侯张口欲言,他没想到纣王敢如此不顾及诸侯面子。
嗤……
子受正视着黎侯的眼睛。
黎侯收缩的瞳孔中,出现了绝望,最终变得无神起来。
他张着嘴,想呼吸。
可太阿剑剑锋三尺七寸,刺破咽喉,自颈后贯穿而出。
染血。
呼吸不得,竭力张嘴,不断颤抖。
我昏君也。
子受将太阿剑拔了出来,下一刻,黎侯喉头涌血,悄无声息,和着身上的绳子,一同倒在血泊之中。
血溅九间殿!
子受呼吸均匀,表面上依旧没有表情,心底已经乐开了花。
爽啊!
要是明君还得来一番斗智斗勇,还得打打嘴炮,先诛心再诛命。
昏君就不同,想杀就杀了,还能让诸侯不满,赚取昏庸值。
唯一麻烦的,就是身上又染血了,皇袍质量不错,就是不防血。
子受瞪了伯夷一眼,要不是这家伙把他昏庸值给败没了,也不用杀人弄得一身血,好在现在多少应该把昏庸值给赚了回来。
“苏侯,咱们就不用吃粟米了,这毛病得改,听陛下的,吃肉,吃肉!”崇侯虎对着苏护道。
他真没想到,肥厚的猪肉竟比牛、羊肉更为美味。
苏护哪有空搭理他,三块半肥半瘦的猪肉塞进嘴里,满口油脂。
冷不防,黎侯的血飞溅而来。
两人住嘴了,看向默默收剑入鞘的纣王。
陛下这……这是……
费仲、尤浑一直注意着殿中情况,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要遭!
费仲飞速转动着脑筋,思考如何破局。
忽而上前道:“陛下圣明!此王道矣,古之圣王未有怒而杀人,皆是……皆是……”
费仲越说脸色越苍白,词穷了,他没法破局,只能表态站队,他是纣王死忠。
群臣、诸侯面色大变,大商对待西戎一向以互不侵犯为重,黎侯所说,追根究底只是激进了一些,没什么错误,只是沿用历代君王对待西戎的方法罢了,西岐对西戎,同样以和为主,减少战事。
一英武青年出列,毅然道:“臣张桂芳请命率军进驻黎地,若西戎联合而至,请为陛下拒之,若无皋戎举族而来,请为陛下吞之!”
张桂芳?
诸侯们有些熟悉,张桂芳是青龙关副将,青龙关总兵对他赞不绝口,这次来朝贺也带上了他。
姬昌大约看明白了张桂芳的心思,这种出身普通的小将,也就只能抱着纣王大腿往上爬,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得青龙关总兵看重已是极限,诸侯压根看不上。
诸侯们的反应尽收眼底,姬昌看到一向亲附纣王的苏护、姜桓楚等人也没有轻易开口后,心中有计较。
三步出列。
“臣,姬昌拜上……”
第134章 李靖变法
“陛下于杀黎侯于殿上,却不知黎侯戍守西疆,今有社稷颠覆之危,祸乱己生,隐忧百出事,臣闻君王以道治国,以德治民,克勤克戒,毋敢怠荒,乃得盘石之安,金汤之固,昔陛下初嗣大位,修仁行义,不遑宁处,礼敬诸侯,优恤大臣,忧民劳苦,惜民货财,友服四夷,威加遐迩,雨顺风调,万民乐业,乃圣乃神,不是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