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殆火)


  而且早就听闻贵族弟子在宫市之中交付税费,这是不是陛下的试收呢?
  子受却不知道朝臣在想什么,继续道:“朕去岁在陈塘关见过小麦与水稻的收成,极为可观,口感也比粟米更好,既然这些作物产量更高,能让更多人温饱,必然要大力推广。”
  “莫说是陈塘关一地,便是朝歌也都种上小麦又如何?”子受扫视着朝臣:“一年、两年,可能欠缺经验种不出太多,但几年之后呢?”
  子受在尽力劝服朝臣,挨骂一两年估摸着怎么也能磕成赵公明的水平吧?
  至于之后的事情之后再想,一两年的时间早就步入封神了,打起仗来昏庸值肯定成百上千的赚。
  万年感慨,离开朝歌许久,再回朝歌,陛下仍旧没有变化,还是那么的圣明,那么的为民着想。
  哪怕抛除变法,种植小麦与水稻,也是利大于弊的,虽然利得好几年才能看到,但的确是社稷之福,天下之利。
  为此,纣王甚至不惜在这几年里背负陈塘关百姓的怨念与暗骂。
  万年忙道:“臣万死。”
  子受板着脸,这锅怎么能让你背了?
  “不怪卿,也不怪李总兵,十万户居民种植小麦与水稻的政策,出自朕之手。”
  “臣等……”群臣拜下,羞愧的道:“请陛下恕罪。”
  子受嘴角一抽,我这越背锅你们还越自责?
  没用的!不管你怎么怎么责,这锅我背定了!
  “朕有过啊……”
  可朕不改!
  子受脑海里,已浮现出明年收成不足,百姓们吃着赈灾粮骂着皇上的盛况了。
  好好的新粮没得吃,偏偏改种些莫名其妙的作物,还铁了心变法,一定怨恨朝廷,怨恨我吧!
  最关键的是,就算反转,也是几年后的事情了。
  子受洋洋得意,他都把反转的方法给算出来了,一两年间,改种作物的昏庸值赚的稳稳当当。
  这时,无名寺人却是匆匆进来,拜道:“陛下……陛下……”
  子受的话被打断。
  一脸幽怨的看了寺人一眼。
  寺人拜倒:“陛下,伯夷大人的奏疏到了。”
  子受沉默了,莫非是蛮夷暴乱?
  哎呀,那可真是雪上加霜……不对,双喜临门啊!
  陈塘关欠收,加上修路的蛮夷因不满劳苦而暴乱,两相之下,足以抵消平灵与曹州的事情,再加上摘星楼宴饮的不敬天神,囊血射天、盈土鞭地,说不定还能赚不少!
  良久,子受感慨道:“看看吧,看看吧,无外乎是蛮夷暴动,这些蛮夷不通教化,难以驯服,是吃喝不足还是露宿郊野?”
  “虽然粮食是有些少,但足够他们生活,蛮夷,不懂感恩啊!只怕又是如于越一般,鬼侯与虎侯都还在朝歌之中,没想到他们的族人竟然如此……奏疏拿来!”
  “即便如此,我大商身为大国上邦,也不能因此放弃蛮夷,既然接纳了他们,就要真心接纳他们,哪怕有暴动,也不能以暴力平息,如果有更多的蛮夷逃窜来此,仍要接收善待。”
  子受说了一堆,反正就是蛮夷暴动不能以暴力平息,得慢慢来,好不容易得来的昏庸值,肯定要拖得时间长些,多拖几个结算期。
  万年面色有些古怪,没想到伯夷迫不急的,人还没到,就直接上陈奏疏了。
  他更没想到的是,陛下竟然如此仁德,抱着这样决心,哪怕蛮夷不通教化,仍要善待,虽说有些理想化,想法有些天真,但事实是……
  那些蛮夷诚心归顺了!
  寺人忙是将奏疏送上。
  子受越看,脸色越难看。
  “臣伯夷奏曰:化外蛮夷,感沐我大商恩德,纷纷顺服,此百年未有之异象……北狄东夷,皆称赞圣明,以商人自居……”
  这是在说蛮夷们吃苦受累还感恩戴德。
  看奏疏里的信息,伯夷修路编曲还不够,顺手用搜集的民间诗歌做起了思想工作。
  让蛮夷们感受大商文化,进而心悦臣服。
  这洗脑水平是传销头子吧?
  子受觉得这份奏疏,简直是在嘲笑自己。
  竟然连昏君都当不好,这一定是系统对自己的控诉。
  子受深吸一口气,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诸卿也看看吧。”


第254章 水泊梁山
  自打纣王看起奏疏,群臣心里就焦灼起来。
  大家都猜到,蛮夷可能暴动。
  因为还没有皇帝轮流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局一个碗等概念,大商百姓再怎么,也就骂上几句,没人敢真乱起来。
  但蛮夷没这概念,所以才会有南逃的牧人。
  当他们看到纣王的表情越来越难看时,心情更加忐忑。
  奏疏在朝臣中传阅。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不是好消息吗?蛮夷不仅没有乱,反而真心归附!
  想了想,辛甲出列道:“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乃先王成汤,古有云:‘汤一征,自葛始’,先王自葛地而起,一统天下,天下人信之,向东征伐,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夏桀暴政,人人都想要先王拯救,希望被率先征伐。”
  “古有云:‘徯我后,后来其苏’,人们盼望圣王,若大旱之望云霓,市者不止,耕者不变,先王仿若及时雨从天而降,救民于水火之中,百姓欣喜若狂。”
  移动百科就是移动百科啊,什么都懂,古有云信手捏来。
  其他人纷纷颔首,虽然很多人压根没听过辛甲说的古有云,不过这不妨碍他们假装比较懂。
  这是将纣王比作了成汤!他们能不赞同吗?
  而且寥寥几句,就解释清了蛮夷诚心归附的原因。
  因为他们心悦诚服啊!发自内心感念纣王大恩,感念大商给与他们的一切!
  费仲动了动唇,碰见对手了。
  他是有点才智,可引据经典,还真没辛甲专业。
  于是乎,他道:“陛下圣明啊!以一人之力恩加蛮夷,北方可定!”
  尤浑昂首:“辛中丞、费大夫说的是。”
  他觉得很自豪,在传令的时候,他亲眼见过蛮夷的感恩戴德,日子是苦了点,可也是真的努力为大商添砖加瓦。
  商容喜不自胜。
  闻仲都笑了起来。
  也没啥人再管什么陈塘关百姓怨声道载了。
  百姓怨言年年有,小民就是这样,稍有不顺就爱抱怨,今年还有水患以及纣王不敬天神的狗屁倒灶事儿,早就有许多人暗骂了,多几个人骂也都一样。
  更何况推广小麦与水稻都是好事,为了成功变法,哪怕顶着骂名也得这么做。
  可蛮夷不同,这可是恒古未有的功绩,不仅内迁,更是心悦诚服,自古以来,这是历代先王都没做到过的事。
  杨任表情古怪。
  随着奏疏传阅,越来越多人的表情,和杨任一样奇怪。
  修路的蛮夷有多苦,他们心里头都清楚。
  鬼方、虎方、土方这些归附了,有组织有背景,首领还在朝歌封侯,他们的待遇要好一些,可那些逃来的牧民、牧奴就不同了。
  没身份背景,而且流亡来此,所需的粮食往往来不及上报,都是一点点挤出来的,并不多。
  可以说,他们过得比大多数人都惨,陈塘关的百姓哪怕粮食欠收了,过得也比他们好了不知道多少。
  可事实是,这些蛮夷过得苦,没有任何抱怨,感恩戴德认真修路,反倒是生活更好的陈塘关百姓抱怨起来,今年的田赋也不知道能收上多少,当真奇怪。
  他心里嘀咕,莫非是大商百姓思想觉悟还不如蛮夷?
  惊愕之于,不少人感觉难以置信。
  朝臣多多少少都看不起没文化的蛮夷,就比如整天跟在申公豹后头的乌术,连个话都说不清楚,还有那近万居于朝歌的蛮夷,如果不是立了功,根本没可能住在大商国都。
  可上奏的是伯夷,名传天下的贤人,叩马而谏、不食商粟等故事还为人津津乐道,为人虽然有些迂腐,但品格没得说,理应不会作假。
  不过陛下为何会皱眉呢?
  而且看起来脸色不佳。
  群臣纷纷想起纣王看见奏疏时的样子,显然不是欣喜。
  细细一想,原来奏疏里还提及过东夷和女性蛮夷的事情。
  东夷生乱,鸟夷首领身死,现在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正逢陈塘关变法的关键时期,百姓又因为土地减产,如果夷人趁机发兵来攻,恐怕有些麻烦。
  还有难以安置的女性蛮夷。
  中原人讲究男耕女织,男子耕种,女性除了偶尔搭把手,还能纺织挣钱,可游牧民族的女性,不懂这些。
  她们只会放养牛羊。
  可她们已经内迁,中原哪有那么多草场给她们放养牛羊呢?
  而且牛羊的需求量也不算太大,在西园不断钻研牛羊养殖方法后,百姓散户饲养的牛羊,其实已经足够供应。
  这两个问题,都很让人头疼,所以纣王才没有因为蛮夷诚心归附而欣喜,而是在考虑这一系列应运而生的问题。
  申公豹摸索着小胡子,一拱手:“陛下,东夷之乱乃臣之计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