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是小兄弟在抚琴吗?我也不是成心想打扰,我之所以无法驻足,只因为琴声太过优美,以至于让我失了分寸,还望海涵!”教授双手一拱,做了一个抱歉的动作。
“我哪里弹奏得了这样的天赖之音啊!这是我家主人在抚琴,他知道你在听琴,所以叫我来请先生一并到寒舍赏析,还请先生赏光!”小伙一边说一边掀起了挂在教授面前的苔鲜,做了一个请进的动作。
教授毫不迟疑地跨过了门框,跟在小伙子后面,走进了那个苔鲜帷幕之中。
等教授走进了门框,小伙子随手放下了苔鲜门帘,关好了门,外面又是一壁完好如初的苔藓壁画,融入了苍翠的大山之中,根本就看不出来这里有一道门。
进门之后里面完全是另外一副景象,给人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
脚下是一条用青石条铺成的小道,这些石条约有2米来长,40厘米宽左右,每条石条的上端或下端都有一个带弧形的部位,就像是豆芽顶上的豆瓣一样。这些石条按一定的规律,均匀地铺在地上,之间的距离刚好 够人跨一步的距离,而每一条石条之间也满满地长满了苔藓。
教授仔细一看,原来这每一条石条都是一个音符,每一段道路都是一首完整的音乐曲谱,教授只是粗通音律,还无法完全识别这些曲谱。
石条表面大体平整,但上面又人为地刻凿了好多凹凸的纹理,起到防滑的作用,这样看上去既美观又实用,走上去既平稳又安全。
每一个石条的右上角都有一个龙头蛇身的怪物图案,那怪物扬头张口地趴着,仿佛在仔细地聆听着什么,就像是一个听故事听得入了神的小孩子一般可受。
道路的右边,是一条流淌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没有一丝的杂质,缓缓地向外流去,汇入了外面的大江之中。溪底全是一些五颜六色的卵石,里面还有成群的鱼儿在嬉戏游玩,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副浓墨重彩的水墨画。
沿着小道走出去不远,前面赫然出现了一个造型别致的牌坊,牌坊也完全被嫩绿色的苔藓覆盖着,或者说这牌坊本来就是嫩绿色的苔藓构成的还确切一些。牌坊下面有4根柱子,柱子上面就像是一把横放的瑶琴,上面一排排不同颜色的苔藓造就的琴弦也清晰可见。
在瑶琴的正中央,墨绿色的苔藓构成了“苔藓居”三个大字,而琴的右上角也有一个像石条上的龙头蛇身图案一样的标志。
“苔藓居”应该就是这处原始仙居的名字吧!只有这样的环境里,如此高雅的居所才配得上这样高雅 的名字。
走过了牌坊,前面出现了一幢绿色的建筑。这幢建筑就像一个长满了绿植的小山包,上面甚至还长着几棵古老苍劲的古树,那树根一根根遒劲有力露在地面上,就像是健美选手臂膀上隆起的一根根血管一样。
建筑的大门大大地敞开着,像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若是不看到那敞开的大门,谁也不会知道这是一幢建筑。
大门上还有两幅大大的对联,对联也是用不同艳色的苔藓写成的,
上联是:思千载历史,不外功名利禄,
下联是:梦百年人生,终归诗酒田园,
横批:思梦源。
看来这里住着一位高深的隐者,但凡隐者,皆是看透世事之人,只是世间所谓看透有两种:其一,大彻大悟,荣辱不惊,自知一人性命不过是三千世界的一缕尘埃,无关紧要,所以当一世人,朝闻道夕可死,生命了无牵挂。其二,不得志、不遂愿,到最后心如死灰,自诩采菊东篱下,遥望南山外,洋洋洒洒大笑众人看不穿、放不下,其实真正放不下的是自己,那一眼望断南山,心头始终难断千里之遥的朝堂;心中依旧不甘,那一声无尽的叹息,心中依旧怀念着黎民百姓的甘苦和祖国运势的荣昌。
教授虽然知识渊薄,文采斐然,且性情也豪爽洒脱,但毕竟才刚过不惑之年,在他们这一行,正是青年得志,意气风发之时,他心里有这样的想法,自然是带着一些不得志的意味,这不得志显然与他肩负的重任有关,与他自己期望有关,只是眼下教授还不知道自己究竟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自己的人生将会迎来怎么样的经历,是波澜壮阔的历程,还是平淡无奇的坦途?不过在其他人的眼里,他已经是很成功的楷模了。
进了大门便看到一堵影壁,影壁上用淡黄的苔藓打了一层底,在这层底色上,还用颜色更深的苔藓写下了好多文字,教授走近细看,原来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就叫《苔藓》,其内容如下:
我是一片小小的苔藓,
习惯了世界的黑暗。
没有汲取过大地的营养,
也没有享受过阳光的温暖。
默默地生长在山野间,
尝尽了世间一切的苦难。
看惯了别人不屑的目光,
只是因为我卑微的模样。
听惯了别人嘲讽的语言,
却铸就了我内心的顽强。
当叶落花谢的时候,
我依然在努力地成长、成长。
春天的阳光,
是我无奈的奢望。
夏天的雨露,
让我陷入一片汪洋。
秋冬凌厉的风雪,
却无法折弯我纤细的脊梁。
世界之所以美丽,
是因为物种的多样。
国家之所以富强,
是因为用人之所长。
绿树繁花是山川华丽的外套,
我却是它贴身的衣裳。
诗的结尾写着苔藓先生著,看得出作者借物喻人,以苔藓自居,自己虽然受到了世间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依旧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世间充满爱心,心中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教授看了这首诗以后,心里便对苔藓居的主人有了一个大至的了解,同时也更加佩服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情操,不知不觉间也改变了他对人生、对生活和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过了影壁前面出现一潭水潭,水潭不是很大,里面有几尾锦鳞在自由自在地游 动,水潭里面还不停地升腾起一阵阵类似于洒窑里的香醇的味道,仿佛那水池里面装的是一潭千年窑藏的玉酿,并不是一潭平淡无奇的清泉。
水潭旁边便是大厅,一把古老的瑶琴正好摆在水潭边上的位置上,只是那瑶琴的弦不知什么时候断了一根,兀自在瑶琴上面搭着,瑶琴的右上角也趴着那只龙头蛇身的怪物,好像是这里的图腾一样。
教授也是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原来那个龙头蛇身的怪物就是传说中的囚牛,龙的大儿子,特别喜欢听音乐,所以它才会跑到这把瑶琴上面来。而自己进来一路上都看到了这个家伙,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音乐在这里的特殊地位。
瑶琴左右两边分别放着两个古代的熏香炉,熏香炉正升起袅袅香烟,鼻中闻到香烟飘来,顿时沁人心脾,让人四肢百骇都感到十分的放松。
“先生,我把客人请来了!”身后的小伙平静地说道。
大厅里一个身着中山服,体形略显消瘦,头戴墨镜的中年人,早已站了起来。
“快请坐!上飞,快上茶!” 戴墨镜的中年人吩咐到,然后做了一个请坐的姿势邀请教授在大厅里坐下,原来刚才来邀请教授的小伙子叫江上飞。
第六百零九章 高山流水3
“在下因行动不便,未能亲自到外迎接先生,还望先生见谅!在下喜好音乐和苔藓,人称苔藓散人,也有人叫我音苔藓的,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戴墨镜的中年人客气地说道,完全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
“苔藓先生客气了,我姓何名定中,刚才听了先生一曲高山流水,听得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现在我才知道古人说的三月不知肉味是什么感觉。进来再一看先生的居所,方知先生真乃高雅之士,化外之人啊!岂是我等凡夫俗子可比拟的啊!”教授真诚地回复道。
“何先生谦虚了,就凭你刚才在外面大道上,走路而不忍伤苔藓,就让我等佩服之至了!”苔藓先生继续说道。
“苔藓先生刚才一直在家里抚琴,怎么知道我走路而不忍心伤苔藓呢?难道是刚才那位小兄弟给你说的吗?”教授不解地问道。
“因为你从大道上走来,一路披荆斩棘。我听到了荆棘划伤你身体的声音,却没有听到苔藓的哭声!”所以我知道你宁愿伤自己,也不愿去伤苔藓,这等境界是何等的高尚。
“苔藓有哭声?你还能听得到?”教授不解地问道,眼睛里全是一副不可思议的神色。
“对!天地间万物皆有生命,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他们也有七情六欲,所以苔藓也有哭声。我自幼双目失明,所以耳朵特别灵敏,除了能听到高山流水、风雨雷电、鸟鸣鱼游、虎啸猿啼等自然界的声音外,我还能听到叶落花开、草长果熟,日月盈仄,晨宿列张等四时的变迁!”苔藓先生继续说道。
“先生,请用茶!”这时,江上飞捧来了两杯如翡翠一般晶莹剔透的杯子,杯子里热气腾腾!馨香扑鼻,然后恭敬地放在教授和苔藓先生面前!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