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甚至他们把知识送过来,帮助我们对付黑死病,那也是上帝的意思。
  他们不过是尊奉上帝的意思,为我们这些上帝选中的人服务而已。
  我们只需要感激全知全能的上帝就够了,至于东方的蛮子,被上帝抛弃,谈他们有什么必要!
  所以说,如果不了解对方想什么,不明白他们的文化基因,仅仅凭着对他们好,就想获得对方的好感,那是做梦!
  人家完全可以通过缜密的论述,化解来自东方的冲击,丝毫不用怀疑,人家有这个本事,而且玩得还很娴熟。
  洪武大帝想要彻底取代上帝,还远着呢!
  但是有一个问题,却是这些大聪明没法解决的……那就是面对着黑死病,面对着眼前糟糕的局面,他们确实没有办法解决。
  稍微可靠一点的主意,就是来自东方的防疫卫生条例。
  尽管他们已经百般解释,但还是要看实际效果。
  并且有一大堆的学者,站了出来。
  他们呼吁反对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要认真接受东方的先进文明,来拯救处于悲惨和落后之中的西方。
  针对这些叛徒,向往大明的鹰犬,西方世界的背叛者……不能忍耐了,必须出重拳!
  所以在法国,一边和英国人打着百年战争,一边还在大肆露天烧烤,烤大活人!
  而在神罗境内,则是更进一步,用文火烤!
  “这是一帮疯子!”
  说话的人是卢秋云,就是当初偷张希孟的那位。
  他参与了朱英船队的环球航行,随后就率领商船队,四处出海做生意。以他那么跳脱的性格,怎么可能错过欧洲这片陌生的大陆。
  当他赶来之后,正好是大烤活人的时候……卢秋云被吓了一跳,他还以为生意做不成了。
  但是出乎他的预料,这些来自东方的商品货物,甚至是书籍,不但卖得很好,而且还贵得吓人。
  有人甚至询问他们,有没有大明的纸币,就是有洪武大帝头像的那种,如果有,他们愿意拿金子来兑换。
  毕竟相比起上帝,洪武大帝的力量,似乎更大一些……
  卢秋云算是看透了,这就是一帮虚伪的混蛋!
  他们贪图东方的商品货物,也希望从东方汲取智慧,对付黑死病,保住自己的性命。
  但是他们绝对不愿意承认,也不想接受自己不如大明的事实……所以他们一面宣传东方人被上帝抛弃,一边疯狂接收东方的一切,顺便着又把向底层百姓讲述真相的人,给做成烤肉!
  这么矛盾混蛋的事情,也就是他们干得出来。
  卢秋云观察了一些日子,他反而笑了……你们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反正倒霉的都是你们自己。
  但是有一点,卢秋云发现,西方人当中,也不是没有聪明人,他们的学者,工匠,还是掌握了很多宝贵的知识技能。
  卢秋云自然而然,做起了人口生意。
  你们不是认为他们私通大明吗?
  很好,不是私通,就是光明正大勾结大明……我们把人带走,顺便给你们一点丝绸茶叶……咱们公平交换,童叟无欺,这不是更好吗!
  然后你就能发现,一个学者,价值半匹绸缎,五斤茶叶,换一个娴熟的工人。
  更加紧俏的东西,居然是蔗糖。
  一包一斤的白砂糖,就足以换一个练习十年的老工匠!
  这到底是个什么荒唐的地方啊?
  卢秋云想不明白,但他确实赚了大钱。
  光是把绸缎茶叶卖到西方,就足有三倍的利润,这还不算往回运工匠,运学者的收益。
  随便几个来回,就足以财富自由,躺在金山上过完下半辈子。
  卢秋云甚至想辞官不干,干脆当个商人算了。
  但是他还是想为大明朝做事的,毕竟他是个有理想的贼。
  所以卢秋云把欧洲的荒唐情况写成详细的文字报告,安排人,先以最快的速度,送回大明朝。
  漂洋过海,即便最快的船只,也有一年的时间,才能送回大明朝。
  而就在这段时间,倭国方面,土豆已经连续三年丰收。
  在西南方面,种植土豆的百姓,已经超过了五十万户……伴随着土豆的快速传播,整个大明的主张,也在快速推进。
  以遣明使为代表的全面学习大明派,还有以幕府为首的适当学习大明派,矛盾越来越激化,双方的冲突,已经近在咫尺,即将爆发。
  而大明朝,也进入了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依旧在带着孙子,只不过又陆续来了一些新的种子,比如红薯,比如玉米,还有葵花籽……
  老朱带着朱雄英,忙碌在田间地头。
  而张太师,还是在著书,但也有一个好消息,打破了张家的平静……张庶宁会率领一批龙场中学的学生,参加济民学堂的考试。
  他还跟张希孟讲,如果方便的话,他想带着这些学生来应天瞧瞧,去看看皇宫,去看看位于棋盘天街的英烈祠堂。
  面对这个要求,张希孟毫不迟疑答应了。
  “师父,庶宁居然提前一年完成了教学,确实厉害。您老人家要不要打个赌,看看有几个学生,能够通过考试?”
  张希孟翻了翻眼皮,看着兴奋的夏知凤,他只能哼了一声,“我现在不关心学生,我关心什么时候抱孙子!不要说朱雄英了,就连朱高炽都满地跑了,你们知道吗?”
  夏知凤瞬间红了脸,,不过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瞧您老人家说的,这事又不是我说了算,跟你儿子讲去!”
  张希孟气得翻白眼,“那个混小子要是听我的,我还着急什么!你们务必抓紧点,让我赶快抱孙子,我不能在这事上输陛下太多啊!”
  夏知凤到底忍不住,笑了出来,“我跟庶宁写信,您老等消息吧!”
  夏知凤开开心心走了,而此刻的张庶宁,带领着超过两百名学生,从贵州出发,浩浩荡荡,向着济民学堂进发。
  黄观并没有跟着过来,而是留在学堂,继续教导其他的学生。
  “这就是咱们的大明……物阜民丰,山河壮丽!”张庶宁迎着阳光,笑呵呵道:“你们是第一批走出龙场的学生,日后还会有更多……勿负韶华,勿负大明!”


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应天
  勿负韶华,勿负大明!
  这是张庶宁对学生们的期待,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要求。
  他相信一个伟大的国家背后,必定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支撑着,唯有如此,才能将亿万人的心,凝聚在一起。
  放在如今的大明,最大的公约数,就是公正公平,机会均等。
  虽然大明也在积极开拓,利用海外的财富,填补窟窿,发展工商,积累财富。但是在张庶宁想来,要真正积累财富,最好的办法还是激发所有人的热情,让大家伙努力起来,各尽所能,唯有如此,才能迅速让大明朝强大。
  在国家发展这一点上,张庶宁和朱棣简直南辕北辙,想法完全不一样,朱棣是一心琢磨着从外面想办法。
  就在去年的时候,他带着船队,南下旧港,设立旧港宣慰司。
  而且朱棣以旧港为基础,向四周辐射,包括爪哇,三佛齐,真腊,占城等地,全都纳入了朱棣的势力范围。
  值得一提,朱棣还很快发现了来钱的路子,那就是数量惊人的香料。
  没错,朱棣开始疯狂向大明输送各种香料,一船一船,在朱老四的努力下,大明老百姓终于能吃上廉价的五香毛豆了。
  要知道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香料都是很昂贵的东西,比如大明朝给官吏发俸禄,就出现过用胡椒、八角充数的例子。
  现在昂贵的香料,终于走入了寻常百姓。
  在另外一面,老朱和朱雄英,也在培育花生,要不了多久,花毛一体就要占领大江南北的酒桌了。
  这个天下处于一种高歌猛进之中,新鲜的事物不断涌现,到处都呈现出一种难得的繁荣。
  大批的海外夷商学者,充斥其中。
  无论南北,任谁看来,都不会有丝毫怀疑,即便是盛唐气象,也就是如此罢了。
  此刻的大明,到底还缺少些甚么呢?
  或者说,盛世大唐,又是怎么因为一场安史之乱,彻底终结的?
  这一点张庶宁并不是完全清楚,或许他爹可以给出相对客观的答案。只不过有答案,并不意味着就能避免。
  一个国家,在快速高歌猛进的时候,必定会吸纳无数的土地,吞并许多的部族,在这个国家的边缘地区,大肆开疆拓土,吸收许多对这个国家没多少归属感的群体。
  这样成就了国家的庞大,也为国家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就比如安禄山之流的胡人,他们被大唐招揽,成为领兵大将,坐拥巨大的权柄。随后在窥见朝廷虚弱,无力制约他们的时候,就断然起兵,向朝廷发起了挑战。
  唐朝真正解决了安史之乱吗?
  貌似乱军首领都被杀了,天下也回到了大唐皇帝手里,确实是平定了……可仔细追究,就会发现,安禄山、史思明固然死了,但是次一等的叛军将领,却依旧存在,而且还被封为了节度使一类的官职,依旧把持地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