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明军向各地土司提出要求,让他们交出土地田产,并且放弃一切租税……由朝廷根据他们地盘的多少,提供一些补贴,一共十五年。
  也就是说,是朝廷拿钱粮买下了土地,又把土地交给了他们。
  根本不是什么老爷开恩。
  他们每年三十税一,这点田赋甚至不够给土司的,朝廷每年要拿出一大笔钱,贴补贵州的衙门开支,还要拿出许多钱,兴学修路。
  另外还有一群老兵,在贵州修桥铺路……
  隆赞还知道,那些土司老爷们,除了少数开明,愿意配合朝廷的,多数都不愿意,但是摄于明军的威势,他们不敢不听。
  另外还有极少数负隅顽抗,同明军冲突,被大军直接消灭。
  正是这样,才有了西南的均田。
  为此还有许多明军将士战死。
  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为了他们而死的!
  为了让他们吃饱饭,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但是隆赞也听到了另外一些声音,说是外面来的汉人,杀死了他们的头人。这些土司头领都是真正的勇士,早晚有一天,还要把明军赶出去,要把土地拿回来!
  年轻的隆赞听到这些话,简直想大笑三声。
  什么叫把土地拿回来?
  明军在,土地在我们手里。
  明军被赶走了,土地不就又回到你们手里了吗?
  正因为如此,隆赞每到假期,都会跑到各个村寨,去做宣讲员,把道理告诉各地的百姓……为此他还挨过打,有一个从前土司手下的官,用铁锹噼在了他的头上,隆赞血流如注,几乎丧命。
  足足三天,才苏醒过来。
  偷袭他的人,被判了斩首。
  行刑的时候,隆赞还去看了。
  昔日耀武扬威的家伙,痛哭流涕,卑微如虫。
  隆赞也是第一次亲眼见识,原来所谓的大人物,在失去了权柄,面对死亡的时候,竟是如此卑微,丝毫不比奴仆好到哪里去!
  他越发觉得,书里讲得四民同等,男女一致,是最大的道理。
  很快,隆赞因为成绩优异,随着山长前往星子县,参与济民学堂的考试,他在所有贵州学生中间,排了第七名。
  虽然不算太靠前,但是作为一个十岁才开始读书识字,又是彝族出身的少年来说,简直就是奇迹。
  这一次他又到了应天,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大明都城。
  他在英烈祠堂的展览馆里,发现了最初的均田大纲,看到了再造华夏的祭文,同时也看到了张太师拟定的兴学令。
  他和其他同学都瞪大眼睛,不错神看着……因为他们很清楚,就是这一道道的法令,一项项主张,让他们脱胎换骨,有了自己的尊严。
  不光如此,他们还知道了有关法令的来源,种种初衷。
  张山长也会给大家讲解,他说得可比老师有趣多了。
  毕竟那就是他爹弄的,怎么会不清楚……
  隆赞觉得在应天的日子,简直是最快乐充实的时光……眼瞧着就要结束,他们之中,有一大部分要返回省份。
  他们可以去应聘小学教师,也可以继续复读,参加考试,或者去衙门里谋一份差事。
  毕竟中学的优秀毕业生,不管能不能考入顶级学堂,都是了不得的人才。
  当然了,如果他们选择复读,明年的情况就会好很多,西南三省,会有属于自己的考点。再也不用辛苦跋涉了。
  另外还有一小部分人,被拱卫司挑中,从此就能给陛下尽忠,报答朝廷大恩。隆赞甚至有些羡慕他们,自己接下来要去济民学堂读书,几年之后,学了更多的本事,也可以替大明做事,报效朝堂!
  不过在他们各奔东西之前,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山长的婚事。
  没错!
  张庶宁要和夏知凤结婚了。
  本来还说想在贵州成亲,但是夏知凤的老爹坚决不同意。开玩笑,你们两个小崽子,可以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想法,但你们不能太有想法了。
  “老亲家,不是我说你,你就是太纵容孩子了。你可是一家之长,一国太师,要拿出咱长辈的威风,不听话的就要打。该管的事情就要管,他们总想着标新立异,这老礼还要不要了?”
  张希孟哈哈大笑,连忙给夏老爹倒了一杯酒。
  “这话说得对!庶宁啊,听见你岳父的话了吗?”
  张庶宁只能尴尬笑笑,要说跟他爹还能讲道理,但是面对岳父,他可是无话可说。
  夏知凤倒是不太高兴,“爹,你不知道,这么多人,凑在一起,烦都烦死了,还不如安安静静的,也用不着劳心费事!”
  “那可不行!”夏老爹断然道:“这事情俭省不得。一辈子就这么一次,要白头偕老,热热闹闹。宾客登门,也是个见证人,他们祝福你们,约束你们,让你们老老实实,好好过日子,不管怎么说,当爹的还要这个面子!”
  张庶宁见岳父这么说,也只好笑道:“请您老放心,办就是了。只不过请帖怎么发,我们说了算!”
  这事张庶宁无论如何,也不能妥协。因为当真照着朝野的人物滥发,人人都有份儿,他这个婚事也就剩下唱人名了,别的事情啥也别干了。
  对此张希孟也没说什么,只是告诉他,要记得请陛下和太子……这事张庶宁倒是不会忽略,毕竟夏知凤还是朱雄英的老师,有这一份关系在,无论如何,都要请过来的。
  只不过夏知凤又告诉张庶宁,陛下给皇孙挑了一堆伴读。
  这里面有来自江西的神童,也有来自山东的,比如解缙、杨士奇、铁铉,一共二十来个学生,要不要请过来?
  “他们都算是你的学生吗?”
  “算!”夏知凤很肯定道:“我发现里面有不少好苗子,久后必成大器……关键是我们请了皇孙,他们都是同学,不好不请。”
  张庶宁用力点头,“只不过请了你的学生,那我带来的那些怎么办?”
  “一起请呗!就是多几双快子的事情。”夏知凤说得很干脆。
  张庶宁也没法反驳,也罢,听媳妇的!
  只不过他们俩又盘算了一下,像是胡俨,他从安南回来,应该请他,另外还有几家勋贵的子弟,也在皇孙伴读之列。
  同时张庶宁出版教辅,也有些朋友。
  此外济民学堂,复旦学堂,包括北平大学堂,都有在应天的学生,办事人员。其中很多都是张庶宁的同窗,学生。
  再有,夏知凤也数次讲学,阐发她的天文学见解,像是陶成道这些人,也是要邀请的。
  渐渐的,小两口的脸色都变了……我的天啊!
  不知不觉间,怎么他们俩都门生弟子,遍及天下了?这不科学啊!


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开疆
  如何形容高门,在不同的文学作品里,会有不同的写法。比如有些人认为高门就是浑身上下,全都是名牌,珠宝首饰,价值连城,就差把我很有钱写在脸上。
  但是表面的财富,并不能真正抬高门第,相反,只会让人感觉一种暴发户的俗气。
  就拿张庶宁的这场婚礼来说,花费多少,有多少排场,什么十里红妆,全都在其次,仅仅说一点,作为大明最好学府的山长,刘三吾刚刚进京,前往教化部述职。
  这么一位堪称大明高等教育执牛耳者,在来客的名单上,也仅仅排在了第三桌……而且还是看他教导过张庶宁,算是昔日的老师,不然就要弄到十桌开外去了。
  在今天的太师府,什么公侯勋贵,都是最不值钱的。
  毕竟光是公主,就有十几个,皇子更多,你们这些人,还是靠边站吧!
  对不起,当真上不得台面。
  不过很显然,在这场婚礼上,光凭着身份地位,还是没法排在前面。
  张庶宁发现刘三吾在第三桌,立刻就给张承天一个眼色,小胖子心领神会,忙不迭告诉老爹。随后刘三吾就被请到了第一桌。
  等他一过来,立刻就腿软了。
  在这一桌,有大宗正李贞,御史大夫徐达,太子朱标,中书首辅孙炎,都给事中宋濂。另外还有提督大明银行江楠,太师张希孟,空着的两个座位,是给马皇后和朱元璋的。
  没错,整个大明朝,能说了算的人,全都在这一桌上了。
  刘三吾进京,想的是多给济民学堂争取些经费。
  毫无疑问,他们这里面,有一个人点头,刘三吾的事情立刻就有了着落。
  可刘三吾是真的不敢多说一句话,生怕给自己惹祸。
  等他见礼问好之后,正巧朱元璋两口子也来了。
  来宾见礼之后,老朱到了位置,坐了下来。
  先是和张希孟两口子说了会儿吉祥话,随后又看了一圈,把目光落在了刘三吾身上。
  “庶宁这孩子,是咱看着长大的。孩子着实是好孩子,他对咱大明朝有功啊!徐达……你说朝廷几时,才算拿下了西南?”
  徐达立刻道:“上位,国初的时候,汤和经略西南,朱英领兵收复云南,彼时西南就算是大明疆土。”
  朱元璋点了点头,可又摇了摇头,“你说得对,但又不全对。收拢一个地方,贵在收拾人心。只要上下通畅,各按其所,才算是真正深入人心,掌握了疆土。庶宁在龙场办学,送数十名学生,进入济民学堂,成为大明栋梁之材。直到此刻,才算是收拾了西南之地,伱意下如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