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别看给那些武将相比,他们不显山不露水,十足低调。
  但是他们的想法都差不多,毕竟是在元廷混过的,也习惯了儒家思维。
  相比之下,张希孟这边,倒是没什么优势可言。
  说不定有朝一日,老李能彻底压过张希孟也不一样。
  “经历,我以为李参议所讲也的确是个问题,我们这边有诸多政策,如果说不清楚,确实会有麻烦。再有如今加起来也有十几个府,几百万人,确乎应该想办法号令部下,只是不要惹来四方围攻就好。”
  张希孟一笑,“照这么说,就要先自称国公了?伯温先生以为哪个比较合适?”
  刘伯温苦笑,“上位身在江南,能用的无非是楚国公、越国公和吴国公……楚地主要在天完治下,越国在方国珍那边,且太过偏僻,上位下一步最好就是自称吴国公。以吴国名号,统御地方。”
  张希孟没有说什么,历史上老朱的确在攻陷了金陵之后,不久就自称吴国公……倒是老朱称王比较晚,直到击败了陈友谅,奠定了南方大区王者地位之后,才称吴王的。
  但是这里面还有个问题。
  “伯温先生,就算主公称吴国公,但是纪年要用哪个?”
  刘伯温无奈苦笑,“如果用至正,就是大元的吴国公,用龙凤,就是韩宋的吴国公,事情还是那样,没有什么改变……我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到办法!”
  刘伯温沉吟了半晌,突然道:“经历,你看这样可以不,是否能暂时称臣元廷?”
  “什么?”张希孟勃然大怒,“伯温先生,你在说什么?”
  刘伯温无奈道:“张经历,我以为暂时称臣元廷,积蓄实力,而后挥师北伐,也没什么不妥,大丈夫能屈能伸,也是情理之中……”
  “不!”
  张希孟断然拦住刘伯温。
  “伯温先生,你可知朱家军何以能走到今天?”
  “这个……自然是上位英明,经历睿智,诸将用命……”
  “不!”张希孟长叹一声,“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坚持。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是我们的主张,均分田亩,救济斯民也是我们的主张。这是我朱家军的底线,如果投降了元廷,日后还怎么号令天下,驱逐胡虏?”
  刘伯温再度语塞,竟无言以对。
  其实后世有关朱元璋的误解,不在少数……比如说朱元璋是小明王的臣子,后来小明王死了,自然而然就是老朱弑君,有些影视作品,还煞有介事演绎了一番。
  可史书上明确记载,朱元璋没有接受韩宋的官职,只是使用龙凤年号,号令部下而已。
  当然了,你说用了年号,就可以算作臣子,也勉强说得过去。
  但是朱元璋和元廷之间,却是清清白白的。
  当然按照实录说法,在至正二十二年冬十二月,元廷遣尚书张昶航海至庆元,授老朱江西行省平章政事。
  这总是朱元璋接受元廷诏安的铁证吧?
  都接受了官职,还不是元廷的人?
  果然,你朱元璋就是个首鼠两端的小人,抗元主力是刘福通,朱元璋就是个跳出来摘桃子的伪君子!
  什么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也是朱元璋的欺人之谈……
  先别忙,再看看实录是怎么写的,“冬十二月,元遣尚书张昶航海至庆元,授太祖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不受!”
  瞧见没有,这句话后面明明白白有两个字,不受!
  老朱根本没接受元廷的封官。
  至于朱元璋跟李察罕和王保保有书信往来,那是当时有传言,说他们是汉人,却甘心为元廷效力,老朱是打算策反他们。
  再有其他的说法,无非就是争天下的尔虞我诈罢了。
  总体而言,老朱的抗元态度,是毋庸怀疑的。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也不是空话。
  像这种称臣元廷的话,朱元璋那里是万万通不过的,更何况还有张希孟在。
  刘伯温也是一时昏了头,他连忙道:“是我一时糊涂了,如何能向元廷称臣?不行的!无论如何也不行!那,那就用韩宋的年号?”
  任凭刘伯温如何聪明睿智,他也是陷在了二选一的困境,走不出来了。
  张希孟突然一笑,“伯温先生,你那个好友欧阳苏,他是丹徒人吧!”
  “对,没错!”
  “你知道丹徒有什么名胜?”
  刘伯温立刻道:“要说丹徒的名胜,那可不少,芙蓉楼,北固山,对了,还有宗泽的墓……我为元臣,本是无脸去见他老人家的,只是在墓前路过,见损坏严重,心中感伤,虽有如此忠良,却终不能保住大宋江山!”
  刘伯温低下了头,神情落寞,他们这些人,似乎真的没脸提宗泽、岳飞、文天祥这些人了……
  “伯温先生,你看若是主公去祭奠宗泽,宣布晋位吴国公,会是如何?”
  “这,这是要做赵宋的吴国公?”
  “错!”张希孟又断然道:“赵宋无德,对不起英烈先贤!主公为中华英雄,自然是承袭华夏道统,升任吴国公,自领一方!”
  刘伯温猛然吸了口冷气,这句话可不简单,等于一下子打开了格局。
  朱元璋的难题在于不称王,不称帝,跟其他势力打交道就吃亏,就没法名正言顺,治理麾下疆域。
  可称王称帝,又违背了缓称王的基本战略。
  进退维谷,这才逼得刘伯温想出了先向元廷称臣的馊主意。
  可是张希孟跳出了这个圈子,既然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那前往镇江,祭祀宗泽,重申大义,晋位吴国公,貌似不但顺理成章,还更加名正言顺!
  明明都没路了,张希孟愣是走出了新路。
  格局,什么叫格局啊!
  刘伯温对张希孟瞬间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敬意。
  这个年轻人,确实是高!
  又过了两天,张希孟和李善长碰在了一起,老李自以为张希孟已经没得选择,可是聊了两句之后,当听到张希孟的方案,李善长顿时又瞠目结舌,进而无言以对。两个人去见朱元璋,从头到尾,都是听张希孟阐发理由,讲述种种好处。
  老朱听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
  “咱就知道,张先生足智多谋……那从今往后,咱们用华夏纪年喽?”
  张希孟道:“暂时或许还不行……不过可以用华夏吴国纪年,主公自称吴国公就是了。”
  “华夏吴国!”
  老朱仰天大笑:“好啊!真好!咱记得他刘福通打出的旗号是重开大宋之天,对吧?咱们这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孰高孰低,孰优孰劣?李先生,你也说说啊!”
  李善长能说什么?
  “上位英明,经历睿智!”


第二百章 张希孟被盗了
  张希孟在老朱的团队中,就属于那种在一片迷雾,进退两难之中,愣是能开出一条路的人。
  什么天完,什么元廷,什么大宋……老子直接打中华牌,而且直接去祭奠宗泽……宗泽是什么人呢?
  那是在金人入寇,中原天倾的时候,一股浩气,北上御敌,以衰朽之身,一腔孤勇,坐牛车,负铁锅,收土匪,守孤城。
  更拥立新主,保住汉家江山,戍守开封,以身殉国,纵然身死,尚三呼过河!
  别看他拥立的完颜构有点拉胯,但是哪怕过了千百年,也无所宗泽分毫。
  李纲书生意气,誓死捍卫开封,是为第一股浩气,宗泽继之,乃是第二股浩然,所谓人心不齐,壮志犹存。
  随后才有岳飞的北伐,有文天祥的悲壮,有钓鱼城的坚贞……一脉而下,条理清晰,赵宋亡国,华夏犹存。
  复国之志未尝稍有懈怠,天下志士,无时不盼着恢复中原。
  红巾兴起,元廷丧胆,祭奠英烈,砥砺人心,正当其时!
  张希孟这手厉害就在于,蒙古同金国一样,都是外敌入侵,蛮夷占据中原之地,建立的王朝。
  祭奠了宗泽,就等于和元廷切断了关系,哪个人也没法颠倒黑白了。
  而更尴尬的或许是亳州的韩宋政权,他们以恢复大宋为旗号,开始大宋就真的值得恢复吗?
  宗泽,岳飞,多少仁人志士,一心恢复中原,舍死忘生,奋勇死战。结果就出来完颜构那么个东西,自己毁掉国之柱石,屈膝认爹,千古耻辱。
  恢复大宋?
  恢复你妹!
  一拳挥出,同时打了两家嘴巴子,这主意都高完了!
  贾鲁,朱升,陶安,李习,包括龚伯遂,自然也有刘伯温,这几位都竖起了两个大拇指,服了!彻底服了!
  不服也不行啊!
  “经历,这可是一篇大文章,必须要做好了。以我之能,只怕不行。唯有一个人,能把文章写好。”刘伯温深情建议,能让他这么推崇。毫无疑问,这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你说的是宋濂吧?”张希孟笑着道。
  “没错,就是此公!”
  张希孟笑道:“李先生那边多半已经下手了,你放心吧,要不了几天,你们就能老友相见,保证其乐融融!”
  果然,几天之后,宋濂到了,但是却出了点小尴尬,两人一见面,宋濂就揪住刘伯温的衣领,怒气冲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