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张希孟略微沉吟,就道:“自然是需要的,只是我们这边没几个会养的,鸽子瘦弱,不健飞,胆子还小……”
听张希孟这么一说,雪雪立刻来了精神,“张经历,一点也不怪那些养鸽子的,我跟你说,这鸽子啊,要从一颗蛋开始选择,父母要好,蛋形要好,孵化也要精心……等小鸽子出来,喂什么吃的,怎么训练,都是有规矩的,最最关键的,要舍得下本,要给好料!这样喂出来的鸽子才够大,擅飞,胆子大,还聪明……好些农户养鸽子,就扔一把秕谷,那怎么行呢!好的鸽子跟千里马一样,一定要上心,要吃过见过,要知道什么是好的……”
雪雪滔滔不断,就差直接说让我来吧!
张希孟也忍不住笑了,“既然如此,你就试试吧!不过养鸽子可没有正式编制,我也没法给你个官衔。”
“不用!”雪雪信心满满,“只要给我点时间,把鸽子养好了,从大都到金陵,三天之内,消息就能送到。别看大江宽阔,架不住鸽子会飞,你就等着瞧好吧!”
这俩位是找到了新生,战俘营的其他人无不羡慕,可问题是他们没有这些特殊的本事,早知道纨绔子弟也有春天,他们年轻的时候,就该好好折腾了,把乱七八糟的本事多学一点,也好有备无患啊!
张希孟看了看其他人,把目光落在了秃坚身上,“你是元廷宗室,这黄金家族开枝散叶,人员众多,又分成了好些国家,外人只怕说不清楚……要不你辛苦一下,修订下黄金家族世系,算是帮我们了解一些蒙古的情况。”
秃坚怔了怔,终于点头,“好吧,我看得出来,这大元朝早晚非亡国不可,我们这些不肖子孙,也该做点什么了。”
转眼大家伙都有事情了,就剩下纳哈出,还有阿鲁灰等人,他们能干什么?
张希孟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我们现在筹建了军校,主公亲自给不少将领讲课……你们都领过骑兵,有什么心得体会,要不要也去讲讲?”
“讲课?”纳哈出都听傻了,他一个败军之将,跑去上课,谁会听啊?
“不能这么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更何况我们这边也不善于使用骑兵向你们学习,也是情理之中。回头我跟主公说说,让主公坐镇课堂,没人敢不听的。”
听张希孟这么一说,这几个人都冒出了光彩,也不错啊,虽然战场上输了,但是在课堂上还能找回来!
尤其是太平路,集庆路的战斗,他们被老朱打得没脾气,说实话,真不是他们不行,而是军心士气早就崩溃了,换上神仙也难救啊!
一定要在课堂上好好复盘一下,当成经典战例。
这边兴致勃勃聊着,那边刘伯温捧着一份谏言,走了出来。
足足十八条建议,送到了张希孟的面前。
“罪人惶恐,不知道如何报答上位恩典,只有一点愚见,若是能帮到上位万一,罪人死了也得好处!”
说完,刘伯温恭恭敬敬,把这份东西交给了张希孟!
老刘倾尽心力的作品,自然是老神仙放屁,不同凡响啊!
张希孟接在手里,郑重点头,“回头我就交给主公,仔细研读。伯温先生也不要太执着了,这是个天崩地裂,改换乾坤的大时代,我们的格局一定要大,要看得更远,更久,要放开个人,多想想天下!”
刘伯温深深吸口气,躬身施礼,“多谢经历,罪人晓得!”
张希孟又跟大家伙聊了几句,这才离去。
当天夜里,战俘营鞭炮齐鸣,饺子飘香,一群心情各异的老男人,坐在一起,品着杯中的苦酒,心思各异。
身为达官显贵,藏美酒何其之多,但何曾放肆醉过?
今日大醉一场,明天重新做人!
而在另一边,张希孟去了朱元璋的帅府,马皇后准备了年夜饭,朱英,李文忠,朱文正,包括老朱的大嫂,姐夫李贞,全都在列。
阖家团圆,还不到几个月的朱标也在。
这个名字可不是张希孟起的,而是老朱自己起的,也不知道他翻了多少本古书,竟然找出了这个字!
标从木从示,有天象范式之意。
也就是说,这孩子既是朱家军的少主,又是日后诸子的大哥哥,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仅仅这么个名字,就能看出老朱对这个孩子的心思之重。
“张先生,标儿的老师,非你莫属!等过两三年,就让他跟着你读书吧!”老朱又一次提出了这事。
张希孟微微一笑,“主公瞧得起我,自然是我的福气。但是要我说想让大公子承袭基业之重,读书远远不够……书上写的东西,就放在那里,随时可以拿过来,记不记得,并不重要。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是真的属于自己的。作为主公的儿子,什么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也用不着勉强,有太多值得他下功夫的地方,全都不在书本之上。”
老朱吃了一惊,这种说法,还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他又思索了一阵子,发现自己能有今天,那三年多的流浪,还真是一段不可或缺的财富。
倒不是说受苦有什么值得推崇的,而是在那个绝境之下,磨砺出来的坚韧性格,生存智慧,还有识人之明,审时度势……这些特质随着老朱地位越来越高,实力越来越强大,发挥的作用就越重要,而且这些都不是从书本学来的。
“先生这么说,反而让咱不知道该怎么教这个小东西了!”老朱说着,伸手小心翼翼,把朱标抱在了怀里,宛如珍宝一般。
在孩子的脖子上,还有个美玉的坠子……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说句实话,从咱这个当爹的来看,能让孩子平平安安,长命百岁就好,是吧?”
第一百九十八章 刘伯温的大战略
朱标还不懂他爹说什么,只是觉得人多,没一会儿就哭了起来。
这下子可把老朱吓得手忙脚乱,赶快把孩子交给了夫人,马氏带着朱标下去,大家伙在一起吃了晚饭,却也没有多言,朱文正和李文忠早早下去,他们拖着朱英一起去骑马了。
李贞和大嫂也都告辞,最后就剩下朱元璋和张希孟两个。
他们面面相觑,老朱先笑了,“过年也不得安生啊!”
张希孟一笑,“主公为苍生操劳,这日子还多着哩!”
老朱怔了怔,似乎有些迟疑,却又没有说什么。
“先生,你去刘基那里,他说了什么?这老头可算是悔悟了?”
张希孟笑道:“他不但悔悟了,而且劲儿好像有点大!”
朱元璋不解,“什么意思?”
张希孟一伸手,把刘伯温写的东西掏出来,在老朱面前铺开,两个人一起观看……活神仙能写出什么东西呢?
首先,刘伯温开宗明义,元政失修,海内鼎沸。诚能效法汤武,吊民伐罪,虽一旅之师,百里之地,足以取而代之。
这话说得简单,但却是一切的立论基础,元廷完蛋了,只要策略得当,哪怕只有百里之地,也能夺得天下。
毫无疑问,这是让朱元璋坚定信心,夺取江山。
“这话先生早就说过,李先生,贾先生,还有朱先生他们也都讲过,只能算是老生常谈。”朱元璋淡淡说道,张希孟只是笑,对待同一道题,大家伙的解题思路还是不一样的,只管往下看,刘伯温不会泛泛而论的。
果然第二条,刘伯温就提出应该和韩宋结盟,以韩宋之兵,攻北元之地,让他们彼此消耗,两败俱伤。而朱元璋则是要全力向南,发展壮大。
在这里,刘伯温提出一个看法,可以暂时尊奉韩宋,采用龙凤纪年。
下一条,刘伯温就分析了朱元璋的两大对手,天完势力虽然非比寻常,但是臣强主弱,早晚必生大患。至于张士诚,只是一守成之主,不足为虑。分析到这里,也还是不算什么新奇,毕竟张希孟和朱升等人都看出来了。
但是刘伯温随后来了一句,若攻张士诚,天完必救,腹背受敌,我军危矣!若先灭天完,张士诚必定无胆动兵,坐失良机!
只是这一句话,就看出了水平高低,看出两边的性格缺点不难,但是针锋相对,拿出策略,这就要智慧了。
有人或许会说,难道不能先消灭张士诚吗?
其实这个问题分析起来,还要更加复杂。
张士诚虽然胸无大志,但是在高邮之战中,这家伙的坚韧人尽皆知。全力以赴,攻打张士诚,固然能赢,但是耗费时间太久,彼时天完的兵马杀来,对朱家军来说,太不利了。
毕竟一条长江,顺流而下,用不了几天的时间,就能杀到金陵。
反过来,天完内部乱七八糟,他们固然能战,但若是惨败之后,也会土崩瓦解,维持不了多少时间。
先灭天完,而后消灭张士诚,一统南方!
刘伯温用了不足百字,就把朱元璋谋夺天下的策略讲清楚了,针对四大对手,让韩宋和大元互相消耗,陈张之间,先陈后张。
那朱元璋自身该怎么办呢?
刘伯温接下来写到,金陵六朝古都,虎踞龙盘,帝王之气森森,正是基业所在……耕不忘战,战不忘耕,以耕备战,以战护耕,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